群裡道歉5天!海南一公司法人代言在微信群裡「亂講話」,法院判了

2020-09-07 南國都市報

海南某體育公司法人代表

在100餘人微信群中

發布針對一位學生家長的不實言論

結果被家長告上法庭

法院最終判決該公司

在涉事微信群中公開發表致歉聲明

向學生家長陳倩賠禮道歉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持續時間為連續5天


案由

法人在微信群「亂講話」

發不實言論被起訴


家長提前告知將晚到

到了道館兒子卻不見了

海南某體育公司開設經營一所跆拳道道館,2019年4月12日,陳倩為4歲的兒子琪琪在該公司報名為期一年期的跆拳道培訓,並支付學雜費合計3880元。 

2019年5月19日16時21分,陳倩通過微信向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輝發送信息告知其因故需17點半左右才能去接兒子。陳倩到達後,在道館內找不到兒子。

陳倩在沿街尋找兒子過程中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在與110民警通話過程中,在離該公司道館外一千多米遠的一家商店中找到了兒子,遂中斷報警。

陳倩因該公司未盡到看管義務,便提出要求解除教育培訓合同關係,並要求退還已交納的學費。該公司以陳倩兒子上課期間不守紀律,不服管教,影響到其他孩子的上課秩序為由,欲對陳倩兒子進行勸退處理,並僅同意退款1795元。雙方協商未果。當時,有媒體還對陳倩兒子「走失」事件進行了報導。

  


法人稱家長「惡意製造走失事件」

家長向法院起訴

2019年6月2日14時25分,海南某體育公司法定代表人周輝通過微信向某跆拳道家長群發表了「琪琪媽媽,你已經嚴重危害我們道館的聲譽,到處去污衊我們道館……你來道館一個多月私下加了多少家長,進行某某凱的銷售……道館認為你是有私心來到我們這裡的……該家長小孩不想上跆拳道多次找到我們要求退費,正在協商過程中惡意製造走失事件,給我道館造成惡劣影響。為此,我道館保留追究權益,特此聲明。」等言論。

陳倩認為海南某體育公司以上的言論及做法對其名譽權造成了侵害,造成其身心上的負擔。對此,陳倩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海南某體育公司停止侵害自己名譽權的行為,並在「某跆拳道家長群」中向她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元等。


法院

該公司侵犯了名譽權

向家長連續道歉5天


經審理,海口市瓊山區法院認為,本案中,海南某體育公司在有100餘人的「某跆拳道家長群」中發布關於陳倩到海南某體育公司是為了推銷某某凱的產品以及陳倩惡意製造孩子「走失」事件等言論。

首先,海南某體育公司無證據證明陳倩存在故意製造「走失」事件的事實依據,便通過微信平臺向第三人傳播不利於陳倩名譽的虛假事實,該行為符合誹謗行為的客觀構成要件。

其次,該公司在發布消息時並未盡到誠信謹慎的注意義務,未如實客觀陳述事實,其主觀方面具有過錯。

第三,該公司發布的不實消息,讓其他家長對陳倩產生一定誤解,導致陳倩的社會評價降低,損害了陳倩的名譽。


綜上,該公司的行為侵犯了陳倩的名譽權,依法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的侵權責任。

法院對陳倩訴請海南某體育公司賠償其精神損失費1000元的主張,不予以支持。 

法院判決:限海南某體育公司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在「某跆拳道家長群」公開發表致歉聲明,向陳倩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持續時間為連續五天。



(文中涉及人名均為化名)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王天宇

編輯:陳丹丹

值班主任:史曉暉

相關焦點

  • 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後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蔣某以武某毀損其名譽為由向嘉祥法院起訴要求武某向其在所在群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
  • ​微信群裡罵人?法院判了:道歉+賠4000
    在微信群聊天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網絡聊天雖然便捷但也不能「亂聊」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網絡上發言不當會有什麼法律後果吧案 件 回 顧 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
  • 警示|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微信群裡罵好友,道歉+賠4千山東嘉祥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今年6月15日,雙方因為一句玩笑,產生誤會,發生口角。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行業微信群內詆毀競爭對手 被判賠償五萬並公開道歉
    因對一項發明專利存在異議,大江公司創始人韓某與同業競爭的大河公司產生齟齬(均為化名),在行業微信群內,用「盜竊」「無恥」「垃圾」等詞彙形容對手,結果被訴至法院。近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名譽權糾紛案依法判決,韓某公開道歉並賠償原告大河公司經濟損失5萬元。後被告不服提起上訴,被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維持原判。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微信群裡罵人 不指名道姓也被告了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3日訊(記者 王天宇)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很多人都在使用
  • 海口一男子微信群裡罵人,被告上法庭
    原告張明系海南某木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某冠」是該公司的註冊商標。他在海南經營家具業二十餘年,一向奉公守法,合法經營,對員工、客戶一向誠實守信,經營的某冠木門等品牌在市場上聲譽良好,被告發布該貶損、侮辱原告的不實言論,給他及公司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不僅影響到原告招聘員工,還對原告生產、銷售造成負面影響,原告精神極為痛苦。
  • 平潭一業主微信群裡罵人 被判公開道歉
    同是小區業主,卻因矛盾在微信群對對方進行辱罵,最後還因此惹了官司。近日,平潭法院審理了一起民事案件,判令當事人賠禮道歉。小芳(化名)和小婷(化名)是同一小區的業主,小芳還是該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成員。2019年10月17日下午,小婷因不滿作為業委會成員的小芳在涉及小婷的物業糾紛中的處理方式,便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該微信群有271人)發布了一定數量帶有侮辱性言語的語音,以發洩不滿情緒。2020年1月10日,小芳以小婷毀損其名譽為由向平潭法院起訴,要求小婷向其賠禮道歉。
  • 海口一男子在微信群裡發了幾句話,結果被告上法庭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3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很多人都在使用,而使用微信群聊天已經成了人民生活的常態。可是有些人口無遮攔,在微信群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罵誰就罵誰,這可要注意了!這不,海口男子劉軍在某微信群裡發布「某老賴,不是人、是人渣是魔鬼……」等言論後,引發了一起名譽權官司。
  • 微信群裡公開鄰居住房號、怒罵「騙子」…被告了!香洲法院這麼判
    」「小區裡好多鄰居被他騙過」等,吳某的發言引起了微信群內其他成員的互動討論。 吳某在庭審中辯稱,當時微信群內的議論是鄰裡間的日常對話,並沒有出現不當言詞與散布造謠,更沒有捏造事實與危害他人的信息。她在群裡發表的言詞僅代表個人的感受和客觀存在的事實,並未侵害程某的任何權利。
  • 某公司創始人在行業微信群詆毀競爭對手被判侵權
    被判賠償五萬並公開道歉 因對一項發明專利存在異議,大江公司創始人韓某與同業競爭的大河公司產生齟齬(均為化名),在行業微信群內,用「盜竊」「無恥」「垃圾」等詞彙形容對手,結果被訴至法院。近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名譽權糾紛案依法判決,韓某公開道歉並賠償原告大河公司經濟損失5萬元。後被告不服提起上訴,被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維持原判。
  • 微信群「吐槽」也犯法?南陽男子在微信群詆毀他人被判公開道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王崇微信群並非法外之地,言論不當同樣構成侵權!2日,記者從鎮平縣人民法院獲悉一起微信群「吐槽」引發的官司。由於以上在微信群內的相關言論貶低王某的人格,毀損王某的名譽,為此,近日,王某向鎮平縣法院起訴請求林某立即停止侵害,以登報或利用微信方式向其賠禮道歉,以登報等方式為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000元。【判決】編造事實在微信群中對原告名譽進行詆毀,判其公開賠禮道歉!
  • 微信群裡罵好友,道歉+賠4000塊錢
    在微信群聊天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網絡聊天雖然便捷但也不能「亂聊」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小區微信群裡罵業委會主任:公開道歉並賠償2300元
    一男子微信群裡多次辱罵他人被起訴!微信群裡辱罵甚至污衊他人洩憤,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構成名譽侵權。9月10日銀川金鳳調解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被告馬某某在小區微信群辱罵原告趙某某,侵害趙某某的名譽權。趙某某一紙訴狀將其告了,馬某某被判決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300元。
  • 微信群裡罵人?法院判決:賠禮道歉+賠償1000元!
    微信群裡可以隨便罵人嗎?群裡罵完人後拍拍屁股就可以溜?案情回顧重慶市巫溪縣某鎮某社區為宣傳社區政策和與社區居民溝通問題,在微信平臺創建了「某社區政策宣傳群」微信群。該微信群的主要成員有社區幹部和社區居民,有 300 餘名群成員,其中包含本案原告林某與被告陳某。
  • 聊天群裡罵大街,平度一女子被拘留五天,還要賠錢!
    窗臺上放了一面鏡子,引發前後鄰居之間的糾紛,攻擊性的語言波及到多個相關的聊天群中,最終導致訴爭。那麼,在微信群內發布攻擊性信息是否構成侵犯名譽權呢?近日,平度法院審理了這起名譽權糾紛案件,一起來看一看法官是如何審理判決的吧。
  • ​微信群裡罵好友 道歉+賠4千
    在微信群聊天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網絡聊天雖然便捷但也不能「亂聊」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微信群裡罵人?賠禮道歉加賠償
    「亂說」。案例趙某和錢某是鄰居,關係不錯,並且在同一個微信群裡。2019年10月,兩人因為一句玩笑話,發生口角,並產生誤會。趙某越想越氣,便新註冊了一個微信小號,加入兩人都在的那個微信群,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錢某的信息,內容低俗不堪。
  • 侄女與伯父一家微信群內對罵,法院判決「參戰」人員道歉賠錢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當地村委會為疫情防控建立了微信群,趙一(父親趙丙)、趙二(父母趙乙、陳某)、趙乙、陳某均為微信群成員。2020年5月4日上午,大家在微信群聊天時,侄女趙一與伯父趙乙、伯母陳某發生發生激烈言詞衝突,隨後演變為侮辱謾罵。在群內他人幾次勸解後,雙方才沒有繼續互罵。當時微信群成員102人,雙方的言詞在當地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 清華總裁研修班34人微信群裡眾籌開公司 經營不善申請破產
    【TechWeb】10月26日消息,據海澱法院官網消息,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一起債務人自行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成立於2014年12月,系經微信群成員眾籌設立的一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 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攤上事兒了
    近日珠海市香洲區法院審結該案,被告吳某因在微信群內出言辱罵原告程某,被判令賠禮道歉並賠償2000元。01鄰居幫忙「看病」,竟是非法行醫2017年夏天,程某曾為吳某的兒子治療咳嗽,但經治療後病情並未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