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裡罵人?法院判了:道歉+賠4000

2020-09-22 凱亞律師

在微信群聊天

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

網絡聊天雖然便捷

但也不能「亂聊」


今天

讓我們一起看看

在網絡上發言不當

會有什麼法律後果吧

回 顧


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今年6月15日,雙方因為一句玩笑,產生誤會,發生口角。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

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後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蔣某訴至法院。

我要去法院起訴你!

於是

蔣某以武某毀損其名譽為由

向嘉祥法院起訴

要求武某向其在所在群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

經法院審理認為

武某發布的侮辱信息在一個500人的群內,其中不僅有蔣某的顧客、合作夥伴,更有其家人朋友。因此,這則信息的發布在一定範圍內降低了蔣某品德、聲譽、形象等社會評價,客觀上侵犯了蔣某的名譽權,並造成一定影響。但介於武某在事發後確有悔意,並已因自己的違法行為受到相應行政處罰,在兼顧法理與情理的基礎上,最終判令武某在微信群內向蔣某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


法 官

自由並不代表無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也從立法、司法、執法層面上加大了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可謂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網絡雖具有虛擬性,但也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不是法外之地,更不可以成為報復他人的「異域空間」。在法治社會,我們的一言一行均受到道德、法律的約束,凡事三思而後行,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相關焦點

  • 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後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蔣某以武某毀損其名譽為由向嘉祥法院起訴要求武某向其在所在群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
  • 警示|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微信群裡罵好友,道歉+賠4千山東嘉祥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今年6月15日,雙方因為一句玩笑,產生誤會,發生口角。但介於武某在事發後確有悔意,並已因自己的違法行為受到相應行政處罰,在兼顧法理與情理的基礎上,最終判令武某在微信群內向蔣某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微信群中罵人洩憤?公開道歉、賠錢!
  • 微信朋友圈罵人 為何會被法院判賠錢?
    近日,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因微信朋友圈罵人引發的名譽侵權案件,引發公眾關注。法院經過審理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並在朋友圈公開道歉。
  • 微信群裡罵好友,道歉+賠4000塊錢
    在微信群聊天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網絡聊天雖然便捷但也不能「亂聊」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十天,網民:「判得好」
    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發圈罵人被判道歉10天,網民直呼「判得好」在不少人看來,朋友圈是自己的私人空間,想發布希麼內容全憑自己「做主」,且不少人都曾有過在朋友圈抱怨甚至是「口吐芬芳」的時候。然而網際網路世界雖自由,也並不是「法外之地」。儘管對於網絡上的罵人行為,很多人都見怪不怪。
  • 北大教授孔慶東微博罵人 被判賠的雙重警示意義
    近日,海澱法院一審判決其公開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元、給付公證費1000元(5月9日《新京報》)。  北大教授在微博上「罵人」,到底是否一時口舌之快也好,抑或是否故意侮辱他人亦罷,我既無從查考也不想了解這檔子爛事的原委。引發我關注的兩樣東西,一樣是,教授微博「罵人」是既成事實;再一樣是,教授微博「罵人」付出代價被判賠200元也是事實。
  • 微信群裡罵人?賠禮道歉加賠償
    案例趙某和錢某是鄰居,關係不錯,並且在同一個微信群裡。2019年10月,兩人因為一句玩笑話,發生口角,並產生誤會。趙某越想越氣,便新註冊了一個微信小號,加入兩人都在的那個微信群,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錢某的信息,內容低俗不堪。
  • ​微信群裡罵好友 道歉+賠4千
    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攤上事兒了
    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攤上事兒了 2020-12-17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10天!注意這些內容在朋友圈都不能發
    8月10日,一條名為「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的熱搜出現在微博熱搜榜的第二名,溫州的李某因為自己朋友圈罵人的事件被罰在朋友圈公開道歉10天,引發網友熱議,在朋友圈罵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嗎?法院經審理,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
  • 朋友圈罵人被判道歉十天,現在網上罵人也涉及違法了嗎
    朋友圈罵人被判了十天?當時我就坐起來了,心想難道鍵盤俠終於要被法律無情的大手制裁了嗎?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在朋友圈道歉,曬十天。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然後就告到了法院就在前幾天,法院審理以後,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然後李某在8月7號就在朋友圈道歉了。
  • 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哪些內容不能出現在朋友圈?
    隨著微信的廣泛使用,微信朋友圈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曬幸福的,有訴煩惱的,甚至還有洩私憤罵人的……朋友圈「罵人」是否違法?近日,就有人因微信朋友圈辱罵他人引起侵害名譽權糾紛,並被法院依法宣判了。
  • 微信群裡罵人?法院判決:賠禮道歉+賠償1000元!
    微信群裡可以隨便罵人嗎?群裡罵完人後拍拍屁股就可以溜?微信罵人一時爽,案情回顧重慶市巫溪縣某鎮某社區為宣傳社區政策和與社區居民溝通問題,在微信平臺創建了「某社區政策宣傳群」微信群。該微信群的主要成員有社區幹部和社區居民,有 300 餘名群成員,其中包含本案原告林某與被告陳某。
  • 平潭一業主微信群裡罵人 被判公開道歉
    同是小區業主,卻因矛盾在微信群對對方進行辱罵,最後還因此惹了官司。近日,平潭法院審理了一起民事案件,判令當事人賠禮道歉。小芳(化名)和小婷(化名)是同一小區的業主,小芳還是該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成員。2019年10月17日下午,小婷因不滿作為業委會成員的小芳在涉及小婷的物業糾紛中的處理方式,便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該微信群有271人)發布了一定數量帶有侮辱性言語的語音,以發洩不滿情緒。2020年1月10日,小芳以小婷毀損其名譽為由向平潭法院起訴,要求小婷向其賠禮道歉。
  • 微信群裡公開鄰居住房號、怒罵「騙子」…被告了!香洲法院這麼判
    」「小區裡好多鄰居被他騙過」等,吳某的發言引起了微信群內其他成員的互動討論。 吳某在庭審中辯稱,當時微信群內的議論是鄰裡間的日常對話,並沒有出現不當言詞與散布造謠,更沒有捏造事實與危害他人的信息。她在群裡發表的言詞僅代表個人的感受和客觀存在的事實,並未侵害程某的任何權利。
  • 群裡道歉5天!海南一公司法人代言在微信群裡「亂講話」,法院判了
    海南某體育公司法人代表在100餘人微信群中發布針對一位學生家長的不實言論結果被家長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決該公司在涉事微信群中公開發表致歉聲明對此,陳倩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海南某體育公司停止侵害自己名譽權的行為,並在「某跆拳道家長群」中向她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元等。
  • 微信公眾號抄襲被判賠1萬元
    原標題:微信公眾號抄襲被判賠1萬元   一家微信公眾號因原創文章被另外一個微信公眾號抄襲,果斷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引發全國關注。7月1日,該起深圳首宗微信公眾號著作權侵權案在南山區法院開庭審理。最終,經調解,抄襲者賠償原創作者1萬元,並在其公眾號上發布道歉聲明。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微信群裡罵人 不指名道姓也被告了
    可是有些人口無遮攔,在微信群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罵誰就罵誰,這可要注意了!這不,海口男子劉軍在某微信群裡發布「某老賴,不是人,是人渣是魔鬼……」等言論後,引發了一起名譽權官司。  微信群裡罵人  被告上法庭  原告張明系海南某木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某冠」是該公司的註冊商標。2018年3月17日,被告劉軍承包海南某木業有限公司木工刮磨項目。
  • 全民普法丨 在朋友圈罵人?法院判決:道歉10天!
    近日一男子就因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最終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在網上發布言論要注意謹言慎行切勿因一時氣憤侵害他人的權益——————————來源:江西法院綜合自甌海法院
  • 朋友圈罵人還曬照?法院判了:再發一條…
    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其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法院判了:公開道歉10日近日,法院經審理,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