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原理】一口氣了解波的物理學,以及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2021-02-19 環球物理

波在宇宙中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是一種能量的載體,也是傳遞力的方式。我們熟知的水波、聲波、光波都是以波的形式在傳遞能量!當然也包括所有的波長的電磁波,就連本該是粒子的微觀世界也具有波動性。這不僅讓我深思,波到底是什麼東西?

波每時每刻都在我們周圍,它不僅讓我們聽到美妙的音樂,還可以為我們加熱食物、享受刺激的水上運動,甚至可以說沒有波地球就不會有生命,因為我們地球萬物沐浴的陽光,也是一種波——電磁波。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對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公元前550年畢達哥拉斯觀察並描述了振動的弦是如何產生聲音的。

伽利略·伽利萊、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都在這一領域有了自己的發現,但直到18世紀達朗貝(d'Alembert)推導出了波動方程,才使得這一領域變得清晰,並使許多未來的科學家才有可能解釋波動現象。其中波動方程也揭示了波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而不是瞬時,這也為以後的狹義相對論提供了支持。

波的基本原理

簡單地說,波是一種傳播的擾動;是一種通過介質傳遞能量的方式。不同的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例如:機械波、水波和聲波。曾幾何時我們一直認為,任何波的傳遞都需要介質,我們甚至自己發明出了以太這種並不存在的物質,以解釋電磁波的傳遞,但自從邁克遜-莫雷實驗以後,我們才認識到原來電磁波不需要介質就可以傳播,甚至引力波也可以通過擾動空間的方式傳播。

根據波的傳播方式,我們有兩種基本的波:橫波和縱波。因為這是個比較大的概念,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更多地關注橫波(電磁波就是橫波),而把縱波留下篇我們講聲波的時候再說。

對於縱波來說,質點被擾動的方向與波傳播的方向平行,介質中質點之間會被壓縮和膨脹。另一方面,橫波沿著與質點運動垂直的方向移動,所以當質點上下振動時,波會向左或向右移動。回想下上篇文章我們介紹的簡諧運動,橫波就與之相關。

在波傳播的過程中質點一直在相互影響,現在你想像一根弦,並且向上移動一個質點,其他的質點也會跟著移動。最簡單的形象化的方法就是用一個彈簧,當彈簧中的第一個線圈受到幹擾時,它會推或拉第二個線圈,第二個線圈也會對第三個線圈做出同樣的動作,這時我們就能看到波動。線圈會上下移動,但波會左右傳播。對於橫波,介質中的每一個質點都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振蕩,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於這個振蕩。下圖:

在橫波中上下振動的質點使它們旁邊的質點也開始振動。質點之間沒有相互傳遞質量,也沒有收縮或擴張。質點所做的就是把能量傳遞給另一個質點,如果沒有能量傳遞,另一個質點就不會振動,也不會形成波。波沒有質量的運動,被認為是能量傳輸的現象。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能量總是以波的形式在傳輸,那麼你覺得體育場的人浪真的是波浪嗎?不,我們稱人浪為波,只是因為人浪的運動類似于波的運動,但人和人之間由於沒有發生能量的轉移,所以它們不是真正的波。

對波的描述

我們可以用很多物理量來描述一個波,但最重要的是波的頻率、波長和振幅。波的振幅(A)是粒子從其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我們也稱它為波的高度,類似於上篇文章簡諧運動的振幅。

波長(λ)是波一個周期的長度,可以在波的任何地方看到,在兩個連續的波峰、波谷或波的任何其他兩個等效點之間的距離。因為振幅和波長都在測量距離,所以它們都以米(m)為單位。

我們還需要解釋的另一件重要的物理量是周期。波周期(T)是任何質點完成一個完整振動周期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一個質點從它開始的地方振動,然後回到它開始的地方所需要的時間。以秒為單位測量,並且與頻率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總是可以從一個得到另一個,因為頻率是在一定時間周期內沿波的任何點完成的波周期數,以赫茲為單位(Hz),f=1/T。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根據坐標軸的不同,在上圖中可以觀察到不同的內容。如果我們在x軸上用米來表示位移,那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一個波峰到另一個波峰的距離,也就是波長,但是如果我們在x軸上放上時間,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從一個波峰到另一個波峰的周期。在這兩種情況下在我們可以在y軸上看到波的振幅。

我們也可以把速度放在x軸上,但是我們先下一個定義,在物理中的速度的定義是這樣的:物體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波的速度也是這樣的,簡單的說就是,距離除以時間。

波速告訴我們波的傳播速度,它可以用波長和周期來表示,也可以用波長和頻率來表示。在這兩種情況下,速度都是以m/s為單位測量的。

在繼續討論波動方程之前,我們還需要學習的是波的相位。它是一個角度量,以弧度為單位。我們說被一個完整周期分開的相鄰點是同相的,而那些被半個周期分開的點是異相的。可以在下圖中看到相位差的樣子。

相位差又稱「相角差」「相差」「周相差」或「位相差」。兩個作周期變化的物理量的相之間的差值。它為正值時稱前者超前於後者,為負值時則滯後於後者。它為零或π的偶數倍時,兩物理量同相;為π的奇數倍時則稱反相

波動方程(了解下就行)

上文中已經涵蓋了很多關于波的常識,然而,到目前為止所看的一切只能看作是對波的簡單介紹。下面我講介紹波的實際定義。讓我們先總結一些上文的一些內容:

波長:波的一個周期的長度,單位為米(m)振幅: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單位為米(m)周期:波完成一個完整周期的時間,單位為秒(s)頻率 :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周期數,單位赫茲(Hz)速度:波速,單位(m/s)相位:時間點的位置,單位弧度

用數學方法描述波時,最基本的波是一維正弦波。我們用下面的方程來描述振幅u:

u(x,t)=Asin(kx−ωt+ϕ)

x和t是時間和空間坐標,A是最大振幅,k是波數,ω是角頻率和ϕ是相位。

我們可以用正弦或餘弦兩種方式來表示空間中一個平面內的行波:

一維波動方程是一維波的主偏微分方程的解:

當然,波動方程的解可以用幾種方法來表示。這取決於我們對相關參數的選擇。

總結

以上的內容並不是波的所有內容,我個人認為波是相當複雜的物理學,今天介紹的只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基礎性知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以下內容:

波是如何產生和與振動相關的

縱波和橫波的差異

橫波的簡單描述:a,v,T,f,λ,ϕ

波函數與方程

文章來源於頭條號量子科學論,轉載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環球物理立場。

點開連結即可查看:《環球物理高效提分方案》針對中高考、物理競賽、滿分物理,短期提分40-60分。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於物理,致力於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諮詢電話: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請聯繫 14511055@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名商大廈1101環球物理

參加物理集訓營撥打諮詢電話,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歡迎撥打諮詢電話:13581994719

相關焦點

  • 一口氣了解 | 波的物理學,以及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對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公元前550年畢達哥拉斯觀察並描述了振動的弦是如何產生聲音的。伽利略·伽利萊、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都在這一領域有了自己的發現,但直到18世紀達朗貝 (d'Alembert) 推導出了波動方程,才使得這一領域變得清晰,並使許多未來的科學家才有可能解釋波動現象。
  • 關于波的物理學,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對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公元前550年畢達哥拉斯觀察並描述了振動的弦是如何產生聲音的。伽利略·伽利萊、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都在這一領域有了自己的發現,但直到18世紀達朗貝(d'Alembert)推導出了波動方程,才使得這一領域變得清晰,並使許多未來的科學家才有可能解釋波動現象。
  • 【物理原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物理學的六個基本原理
    而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背後有著六個基本原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 原理 1 - 光速不變原理 回到1860年代,麥克斯韋在前人的基礎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它不僅連接了位置和動量,也連接了能量和時間,以及其它。不確定性並不是來自於測量裝置的精確性,而是根本的限制了我們對這個世界能夠有多少理解。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原理,粒子才有機會「隧穿」在經典物理中不可能克服的能量障礙,使發生在太陽的核聚變成為了可能。它也允許粒子能夠在看起來空無一物的真空中短暫的出現。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選關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幾個題目,包括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對比、量子概念的產生、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徑積分等,作些說明。目的在於激發讀者思考量子力學的本質在哪裡。我們希望能從更基本的層級複製他的論述,但是尚未獲得成功這或許意味著我們還未完全了解所牽涉到的基本原理。想要找到這基本原因的物理學者至今仍舊無法得到滿意答案!」也許應該將全同性原理和自旋—統計關聯作為獨立的原理提出。區分粒子等同和不等同這兩種情形的必要性,還涉及統計力學中的吉布斯佯謬,即吉布斯混和熵問題。
  • 物理學的六個基本原理
    而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背後有著六個基本原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 原理 1 -光速不變原理回到1860年代,麥克斯韋在前人的基礎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電磁理論最偉大的一個成果就是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證明了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與真空中的光速 c 相同,從而揭示了光的電磁本性。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波動方程參數計算
    05-02-01_波動方程參數計算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新的振動類型的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本期題目開始,我們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到簡諧振動的振動波上,即研究機械波在介質中傳播特性的題目,此類題目所引用的物理學知識點相對較少,在解題方法上
  • 物理學第一原理,300年來幾乎導出了所有物理定律!
    也就在同年,歐拉也給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準確表述,在後來拉格朗日的進一步貢獻下,最小作用量原理(變分原理)逐漸成為了物理學第一原理,一個簡簡單單的原理,一直使用到了300年後的今天,因為它幾乎原則上可以導出一切物理過程的運動方程。作用量怎麼理解呢?
  • 拉格朗日力學: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形象原理與描述
    在經典的牛頓物理學中,系統的拉格朗日是總動能減去總勢能,但在量子場論中,這種簡單的關係不再真實,並且每個時間點的拉格朗日方程是所有空間中所有領域的功能。我們可以處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使用量子場論,或者採用牛頓運動定律,當物理學家提出新的物理基本定律時,它們經常通過提出拉格朗日的新方程來做到這一點。因此我們要關注的不是任何一個特定理論中的拉格朗日方程,但拉格朗日如何用於預測系統的行為,這具有普遍的實踐和哲學意義。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簡諧波特殊點振動速度和加速度
    05-02-02_簡諧波特殊點振動速度和加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在上一期波動方程基本參數求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一下對于波動方程基礎公式應用的熟練程度,並試著說明一下波動和振動方程參數的相關性原理,通過最近幾期內容的深入探討,共同研究波動方程中各個質點的運動情況
  • 一維線性波動方程簡介
    本段內容大多超出中學物理的要求。不過為了對波動理論作個小結,還是決定把這部分補充上來。要求不高的話,可大致看一下內容,注意得到的小結論即可。
  • 波動光學基本原理(一)(理論學習者必看)
    近期光電資訊將為大家整理一些關于波動光學的基本原理,今天跟大家帶來的是「定態光波和復振幅描述」!
  • 波函數與薛丁格方程
    量子力學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是刻畫系統狀態的波函數,其時間演化由薛丁格方程確定,相應地,各種物理量的具體數量是對應物理量在該狀態的期待值
  • 【通惠學堂】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支柱
    ,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
  • 中科院井蓋塗鴉火了,24張設計圖和公式原理曝光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特別助理、綜合處處長魏紅祥告訴記者,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科院物理所90周年所慶以及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眾科學日活動,該所特別組織策劃了這場園區內的井蓋塗鴉活動,他們從上千個物理學核心知識點中反覆斟酌,精選出了24個公式,邀請專人進行藝術設計,所內上百名志願者完成塗鴉工作。    今天中國青年報?
  • 「猜」出來的薛丁格方程
    正是因為薛丁格方程是薛丁格「猜」出來的,所以薛丁格自己也不清楚該波動方程中最重要的波函數Ψ的涵義,於是,這就引發了當時全世界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們都去尋找這個神秘的Ψ之謎。目前,被公認的、同時也被實驗驗證的波函數Ψ的涵義,是由波恩提出的:Ψ是概率振幅。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用波函數Ψ可以描述微觀運動粒子在各處被發現的概率[1]。
  • 中科院井蓋塗鴉火了 24張設計圖和公式原理曝光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特別助理、綜合處處長魏紅祥告訴記者,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科院物理所90周年所慶以及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眾科學日活動,該所特別組織策劃了這場園區內的井蓋塗鴉活動,他們從上千個物理學核心知識點中反覆斟酌,精選出了24個公式,邀請專人進行藝術設計,所內上百名志願者完成塗鴉工作。
  • 溫度和溫度計中的物理學原理
    (在描述熱現象時,最基本的概念是溫度和熱。在科學史中,區別二者花費的時間難以置信得長,不過,知道二者的不同之後的發展迅猛。)理解熱和溫度的差別,首先需要利用已知的知識。在物理的入門處,是牛頓力學,如果局限在一個多世紀前的認識水平,還可以認為牛頓力學在本質上是決定論性的。在初步的牛頓力學基礎上建立熱和溫度的圖像,對於初學者是有益的,這就是所謂氣體分子運動論。
  • 狄拉克方程:「反物質」的先知,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的調停者
    它揭示了微觀物理世界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是原子物理學中處理一切非相對論問題的有力工具,在原子、分子、固體物理、核物理、化學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後來玻恩更是提出概率幅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薛丁格方程中波函數的物理意義。可是,薛丁格本人不贊同這種統計或概率方法,和它所伴隨的非連續性波函數坍縮。
  • 關於宇宙力和能
    在光傳輸電磁場波陣面,才會出現一波波不連續電磁橫波。用光子的微觀電磁場力使光源電子以不變光速運動,電子的運動速度就是準確的光速。可以得出:微觀電子與宏觀物質都遵守相同的自然規律:電磁運動和牛頓力學規律。因為元子說用微觀光子的電磁場方程和牛力學第二運動定律聯立方程,解方程計算得到光源電子按準確的光速運動!
  • 德布羅意「駐波」是揭開薛丁格波動方程奧秘的"靈魂"
    ,即這個方程只算是給出了粒子運動的一種數學描述,而不是一個物理解釋,而且對薛丁格方程真正物理意義的探討與爭論,自這個方程提出之後就沒有停息過。,根本就無從談論和認知一個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所表現出來的所謂「波動」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