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英語教材你見過嗎?讀音竟是這樣注釋的!

2020-12-20 教育漫漫談

說到學習英語,大家對於這樣的學習方法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一句漢語,按照音標的諧音註上漢字,甚至有些學生在注音的時候還要根據英語的抑揚頓挫,在腦海裡思索哪個漢字的拼音可以對應上!當然這樣的方法是老師們所拒絕的,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清朝的時候,中國人學習英語就採用這樣的方法,甚至還有文字版的書冊這樣記錄!(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位成都市民從就是市場淘回來的英語教材,這本書就是出自晚清時期,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看到書中用了各種漢字來進行英語的注音!

進入正文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書中的內容是是分成格子進行排版的,每一格中都有一句漢語,一句英語,以及用漢字做的諧音注音!

小編提醒這一時期的文字要從右至左進行閱讀,我們看到上面有我與朋友去做,被注音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  。哈哈,看到這樣的注音,你還能讀下去這句英語嗎?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注音還不如自己寫的注音更貼近英語發音呢?「土、度、偉思、買、斧潤旳」!其實清朝的時候,漢語還沒有拼音,所以說單純的使用漢字可能會出現很大的注音偏差。

我們從這些簡單的教學內容上來看,主要還是貿易相關的英語,因此在外國商人比較多的通商口岸,這樣的英語教材還是很受民眾們的歡迎的!

現如今,英語的學習方法更加的科學,我們通過英語的發音,音標等等來進行英語發音的學習,甚至有一些家長選擇外教來幫助孩子學習更加地道的英語。其實語言的學習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國家在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強大,我們也越來越多的需要和外國人進行交流溝通,所以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好好的培養自己對於英語的學習興趣,讓自己能夠更好的掌握這門語言!

相關焦點

  • 清朝英語教材:漢字標註讀音,學生「自揣摩之」
    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這樣學英語單詞的
    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比如「減一半就是了」翻譯為「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英標用漢字標註為「肋司、氓、哈夫、啞夫、尤、濮癵司」。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自揣摩之」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圖)
    長這樣老祖宗的英語書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清朝人用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
    原標題: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自揣摩之」   發音非常奇怪 標註漢字應是晚清「普通話」   在看過書籍的照片後,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彭老師表示,應該是清朝晚期的書,不過具體時間無法判斷。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搜狐
    原文配圖:老祖宗的英語書。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原來15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這樣學英語的
    四川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原來,150多年前中國人就是這樣學英語的!!!
  • 成都: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原來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2016年11月2日,四川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igiveyouanswer」,「todowithmy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的英語教材 看看你能過幾級?
    摘要:按照這些漢字標註的讀音來讀這些英語短句,讀起來發音顯得非常奇怪。1840年到1895年,英語教學得到了發展,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出現了一些西式學堂,在一本美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中,開始用音標為英文字母標註讀音。
  • 清朝的英語教材曝光,150年前的人怎樣學英語?
    可是你知道麼?在離我們150年前的清朝,那時候還沒有系統的英語學習的方法,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並且利用他們的智慧和辛勞的摸索,編輯出了一套適合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教材。那麼這樣的教材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在清朝時期,已經有許多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了,他們因為在海外學習過,懂得一點的英語,於是便將許多國外的書籍翻譯成為漢語,供眾人參閱學習外國的文化。
  • 清朝英語教材現身:150多年前中國人竟是這樣學英語的(附視頻)
    《英話註解》一本在鹹豐十年發行現在又重出江湖的晚清英語書現在就帶大家一起感受下那些年銷魂的英語讀音原來百年之前先輩們就已經被英語折磨得死去活來~1.短句短句短句這是要多高的智商才能編出這樣的教材啊啊啊~
  • 「鹹豐十年」英語教材曝光,附漢字標註讀音
    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 古人是如何學習英語的?清朝英語教材被發現,當年的讀音很洋氣!
    導語:古人是如何學習英語的?清朝英語教材被發現,當年的讀音很洋氣!其中最有效果的應該就是諧音法了,在英語的發音上,使用拼音註解,或者是漢語的諧音,很有效的就能記住發音了,還有人是通過認識音標,來學習英語的發音,這樣確實更快更容易自主學習,更是有些人會通過刷美劇或者電影,了解他們的日常發音,隨著科技的進步,更是出現了不少學習英語的軟體。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英語發音全靠一堆「亂碼」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英語發音全靠一堆「亂碼」時間:2016-11-04 16:40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亞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朝英語教材曝光:friend說成勿倫脫-----來源:網際網路 近日,四川的堯先生展示了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這些書籍中英文還對應著一堆亂碼,比如tomorrow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很有我當年的風韻啊!
    「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鹹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
  • 鑑藏: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
    原標題: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自揣摩之」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tomorrow發音託馬六畫風不同
    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漢字標註讀音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鹹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Tomorrow讀成"託馬六"(圖)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一本印有「鹹豐」字樣的英語教材中,這些「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讓不少人驚呼「原來大家都是這樣學英語的
  • 100年前,清朝大學士自編的英語教材,外國人看了都佩服不已!
    古代中國可謂是泱泱大國,外國人來天朝「學習」是再常見不過的,到了清朝時期,在閉關鎖國的背景下,西方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西方思想文化得到了激烈的碰撞,「見著洋人,打膝蓋」古代清朝屬於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