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同學墜樓事件|急於站隊的家長們,已失去了基本的同理心

2020-06-19 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


繆同學墜樓事件|急於站隊的家長們,已失去了基本的同理心

(圖文無關,圖片已獲授權)


摘要:被權威蒙蔽的家長們,已然分不清教育和欺凌。

【事件】

繆可馨,一名五年級女生,最近在一次作文課後選擇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跳樓的原因眾說紛紜,家長認為是授課的袁老師因利益問題故意刁難、打罵孩子,才導致了孩子的不幸。部分自稱曾經是袁老師學生的網友也披露了袁老師一直有打罵學生、收紅包、私辦補習班等違規行為。然而案件調查結果卻是案發當天袁老師並無打罵孩子的行為,目前袁老師未被停職,當事學校建議其在家休息。

而荒唐的是,就在繆可馨離世後,在所有事實都沒搞清的情況下,繆可馨班級的一位家長在家長群裡站出來發了個語音,語音的大概意思就是說:關於繆可馨這件事,認為老師沒有錯的,出來點個讚。

而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連警方都沒搞清事實的情況下,這個班級群裡的幾十個家長,竟都跳出來齊刷刷地給這位老師點讚。

這種行為也讓繆可馨事件進一步發酵。在事件沒有最終定論之前,我們暫且不做評價。但這些家長的行為卻著實令人震驚。害怕得罪老師,老師對自己孩子打擊報復的心態可以理解,但作為成年人,如此冷漠、勢利的態度及行為讓人難以置信。

【例子】

易中天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事,你覺得把真相說出來之後對你不利,那你可以不說話,你可以保持沉默,你可以把這個事爛在肚子裡,但是你不能說假話,這是做人的一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要善良,要有惻隱之心……」

逝者安息,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何在這次的事件中被拋之腦後?這些家長們站在逝者的鮮血上,丟失底線地討好老師,他們的同理心都去哪了?

【定義】同理心(Empathy)

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這些家長沒有意識到的是,老師採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學生,這是校園欺凌。而在校園欺凌中,如果對欺凌者妥協,將助長他們的風氣,欺凌也會進一步升級。早在這次事件發生之前,袁老師就曾打罵繆可馨,而這種欺凌行為並沒有付出什麼實質性的代價。這種忍讓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此次不幸的發生。

很多家長至今仍然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將老師的打罵行為理解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認為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這在社會心理學上稱為「權威效應」

【定義】權威效應

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

普遍來說,家長們都會把老師當作權威,認為老師肯定比自己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在這次的事件中,積極點讚的家長們被權威蒙蔽了雙眼,無法分清教育方式的對錯。還有人把責任歸結於逝者心理的脆弱,這更是缺乏同理心的武斷推測。成年人面臨職場欺凌尚有可能走向極端,更何況一個11歲的孩子呢?

同理心,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有同理心的袁老師,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學生;有同理心的家長,不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站在逝者的鮮血上討好所謂的權威。

願逝者安息,也願每個人找回生而為人本該擁有的同理心。


作者:腦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或支持其觀點。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相關焦點

  • 想要小孩有同理心 大人先同理他
    試問:您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在教導孩子同理心嗎?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位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最好還要能同理大人的辛勞,不要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會自動發生,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關鍵在於家長提供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以及選擇用什麼方式與孩子互動,畢竟「沒有被同理過的孩子,不可能會同理他人」。
  •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要做到這幾點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少同理心,不善於共情,也不懂為他人著想,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困難,更容易被同齡人排斥。3、4歲的孩子在認知上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同理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們並不會自己學會,還需要家長恰當的引導和幫助。如何提升孩子的同理心呢?
  • 想讓孩子善良,不是教孩子有"同情心",而是有"同理心"才對
    家長們認為,孩子只要有&34;,那就是善良教育成功的體現。然而說是並非如此,今天這篇文章也正是要提醒各位家長注意:想讓孩子善良,不是教孩子有&34;,而是有&34;才對!一: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是EQ理論的專有名詞,是指正確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和情感上的融洽。
  • 常州小學生跳樓事件,是偶然還是必然?
    對於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常州小學生跳樓事件,發表一下個人觀點。孩子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每個人都會為之感到悲痛,作文被批「傳遞正能量」也許真的是一個誘因,從目前來講,老師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違規行為。一名小學生由於作文沒有得到好評就墜樓輕生,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們反思,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同理心:成功婚姻的基本要素
    同理心的概念可以用幾種方式解釋。我們有能力接受另一種體驗並在我們自己的大腦和身體中感受到它。這是從他們的角度理解另一個人的狀況的做法。你基本上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感受他們的感受。同理心是任何積極關係的必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婚姻關係。
  • 繆同學的作文究竟傳遞出什麼
    常州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在一節作文課後,墜樓身亡。痛心疾首中,我們迫切期待關於此事進一步的調查能夠早日公開。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繆同學在這節課上的作文和語文老師的批改。這個故事如果是真的,那麼繆同學似乎遭遇了極大的不友善,不知道老師除了關注學生的學業,有沒有關心一下孩子的境遇呢?此外,我們會看到老師的「傳遞正能量」的幾個大字,以及這個例子又被紅線劃掉了。
  • 家長謹記,孩子離父母遠近不在於是否優秀,而在於是否有同理心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呢?家長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一、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哪些表現?1.懂得感恩並且自信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能夠理解他人,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父母撫養自己的不易,更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 棉花糖:虐貓事件的背後|孩子擁有同理心 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讓孩子擁有同理心前段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開水燙貓」事件發酵至今,相關熱搜不斷刺激著公眾情緒。有人為逝去的生命嘆息,有人感嘆人性的黑暗可以如此讓人窒息。刷屏的聲音,充滿了斥責、抨擊,甚至詛咒。他們自幼缺少父母的關愛,內心自卑,缺乏同理心,很難和別人相處。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一個孩子表現得情感淡漠,一定是他在生活中體會了大多冷酷無情。
  • 如何運用同理心解決衝突?
    向別人了解更多的你,讓別人更了解你,從他人的反饋中了解自己更多,與他人的互動中開發自己潛能二、Empathy 同理心引起人際溝通衝突的思維定式:我的利益最重要我說的都是對的,聽不聽是你們的事情都是他們的問題4)同理心的阻礙
  • 「有同理心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了解發展機制,培養娃的同理心
    執筆&定稿:大古全文字數:約1796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何謂「同理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一張小紙條就能決定人一天的好心情?去年年度溫暖事件之一,就是由一張小紙條而起。
  • 孩子沒有同理心,媽媽又氣又傷心:孩子的同理心到底該怎麼培養?
    什麼是同理心?父母們都很關心孩子同理心的培養,那麼,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呢?同理心,也叫共情(emphy),是「對其他個體的感受的理解」。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很多媽媽都會用「你打我我會痛,我也打你一下,看你知不知道痛」的辦法來教育孩子。其實這種方法培養的不是同理心,是報復心和攻擊性。
  • 中北大學學生墜樓事件學校最新回應:已和學生家屬充分溝通 事件合理合規處理
    《通報》主要內容如下:一、經公安部門調查,學生墜樓排除他殺可能二、與家長進行充分溝通協商,事件已得到合理合規處理。逝者遺體已於昨日(6月10日)上午火化。三、近日,針對該生墜樓引發網絡媒體對高校學生自我能力提升、考風考紀、學生教育及家庭教育等問題的熱議和探討,對學校進一步做好學生教育培養工作有很好啟示。學校在一如既往做好關心關愛學生的同時,將一如既往嚴格考風考紀,加強學生心理疏導,嚴格教育管理,培養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大學生。
  • 小學女孩因作文事件墜樓:如何避免極端事件,應該要這樣做
    我們看到,在一個無辜生命消逝後,有家長在班級群裡為涉事的袁老師徵集點讚:「袁老師沒有錯,你們點個讚!」真相尚未大白,我不明白家長們為什麼要急於站隊。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來,關係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所以,當繆可馨的悲劇發生之後,她的家長應該得到關懷和情緒的安慰。
  • 哈佛心理學:擁有同理心的孩子,比考試拿100分還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但是同理心並非天生的,也很難用「教」的或用「說」的,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在親子餐廳的遊戲區內,聽到家長正高聲斥責一位五歲大的小男孩:「為什麼要打人!
  • 提高孩子社交力,培養孩子「同理心」是關鍵的一步
    有同理心的孩子,他的情商也會比較高,培養一個善良仁愛、勇敢堅韌的孩子的基礎便是同理心。同理心並不等於同情心。舉個例子來說,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我看著沒有雨傘走在路上的你,對你所處的境遇感到同情、可憐,這便是同情心,同情心就是置身事外的一種評價。而同理心,便是我也淋著雨,或者我想像自己淋著雨,感受到你所經歷的困難,從你的立場去進行換位思考。
  • 《同理心的力量》:發光發亮的人生,從擁有同理心開始
    讀完這本書,我深覺發光發亮的人生,從擁有同理心開始,而置頂你的同理心,是最穩賺的投資。 01 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問題的非暴力溝通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無論,你發生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他都會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你這個人真不樂觀。」
  • 妄自揣測宋小女「伸冤動機」,缺乏基本同理心 | 周末談
    這世間有很多不摻雜物質的情感,有無私的幫助和奉獻,有清澈明亮的雙眸和溫熱跳動的心,它們配得上所有尊重。近日,被羈押9778天後改判無罪釋放的張玉環,引發很大關注。他出獄和家人相見的場面,也令人動容。這樣的聲音,顯然過於想當然,也缺乏基本的同理心。更何況,宋小女此前已當著張玉環申訴代理律師程廣鑫的面明確表示:「來日張玉環拿到賠償,我不會要一分錢。」這個「表態」,表明了宋小女的心意,也更顯出仍就此問題妄自揣測者的難堪。其實,哪怕用冰冷的邏輯去分析,我們也不該貿然懷疑宋小女的動機。因為她不是一天兩天表現得積極,而是這麼多年來,一直奔走在為張玉環申冤的第一線。
  • 情商中的「自我激勵」與「同理心」
    講完了「自我激勵」,下面跟大家分享情商的另一個能力: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共情」,我個人更喜歡「共情」一詞,因為「同理心」的「理」字,更多是形容思維的。同理心一詞由美國心理學家蒂奇納(E.B.Titchener)在20世紀20年代最早使用。
  •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而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溫暖的情感。 所以,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溝通,獲得他人信任與好感的橋梁,也是良好合作的基礎。2、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既然同理心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 中北大學通報「學生墜樓事件」:排除他殺,遺體已火化
    通報稱,經公安部門調查,學生墜樓排除他殺可能,系高墜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