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顏元的《四存篇》有云:「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功也且全恩。」 大致意思是:你經常數落孩子的一些缺點,還不如找到他的優點加以鼓勵,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滋味。經常指責孩子的缺點,他並不會改變,說多了彼此之間難免傷感情,但是如果經常鼓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父母也會開心快樂,彼此之間就會越來越親密。適時的誇獎有助於提升人的自信,而自信是比黃金更重要的品質!
此次期末考試,我便品嘗到了誇獎的魅力。
期末考試將近,學生們都很忙碌、緊張,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刷題,你想見縫插針的找他聊聊都挺難的。我也因為在整理以前的一些心得體會,編印成書,顯得比較忙。本來打算期末考試前,找有些同學談談心的想法,遲遲未付諸實施。上學期期末找部分同學談談心,感覺效果挺大的,因故寫了篇《談出豔陽天》的文章。本學期談心不成,便靈機一動,試試在每節課中有意識的表揚幾個同學是否可行呢?
第一個想表揚激勵的目標是黎欣薇同學,她是一個愛笑的女孩。「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這是我在班上經常說的一句話。上課前,我經常會要求大家「嘴角上揚」,微笑面對每一天。黎同學憑著自信的微笑,「過五關斬六將」,從全班中遊的成績一路狂奔,上學期居然考了全班第一,贏得了「理科小公主」的美譽。但我知道,在我們班想保住第一是很難的,女生天性在理性思維上比男生會稍差一點,為了不讓她有太大的思想負擔,我便在班上高調宣布:我們班沒有永遠的第一,說明我們班良性互動,競爭性強,要輕裝上陣,「保江山比打江山難」,只要盡力了就好。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兩次考試中,她一路下滑到全班十幾名開外。我幾次善意地提醒她不要有心理壓力,她對我總是莞爾一笑,透過笑容我看到了她內心的焦慮和苦澀。接下來的日子,她的笑容少了,人也憔悴了很多,在晚自習時竟然有兩次和同桌在說話、玩遊戲,我走到她身邊再次提醒了她,真怕她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在一次上課前,我大肆的表揚了黎欣薇一次,我說:「臨近期末考試,很多同學都是『苦瓜臉』,你看看人家黎欣薇的笑臉!」大家的目光便齊刷刷地射向黎欣薇。我接著在黑板上寫:「黎欣薇的 笑」,我說如果要給她的笑容前加一些定語的話,就是「自信的、淡定的、執著的、溫文爾雅的,胸有成竹的」,並一一寫在黑板上,此刻學生們笑得更歡了,黎欣薇用雙手蒙住眼睛也「咯咯」個笑個不停。我再追加了一句:「會笑的人運氣不會差,我相信我們的『理科小公主』這次考試會巾幗不讓鬚眉!」男同學們的笑顯得有些驚訝了,因為『理科小公主』是女生私下封給黎欣薇的,很多男生還不知道。我心裡也偷笑,他們不知道我是做了功課的!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黎欣薇考了全班第二,全年級134名,考「一本」是挺有希望的,當然這是她努力的結果,於我這次刻意的誇獎而言,關係肯定是不大的!
第二個想表揚激勵的目標是班長張宇鑫同學。經過上學期的談心,他從萎靡不振到逐漸進入狀態,但他自己擔心的「堅持不了」也是我所擔心的,堅持得有多難!高中要掌握的知識太多太龐雜,不是你卯足勁拼搏一兩個月,就能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所以很多人堅持一段時間看不到效果,便又放棄了!我想再給他打一劑「強行針」,助他堅持下去。有一次上課前,看到他在教同桌做題目,正式上課後,我便大張旗鼓地表揚了他一番,我說:「我們的班長就是不一樣,大公無私,助人為樂,下課也在幫同學講題,這種『成人達己,成己達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也想相信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的他,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張宇鑫考了全班31名,全年級358名,總分450分,考「二本」是有希望的,他曾經滑到全班倒數幾名。當然這是他努力的結果,與我這次刻意的誇獎而言,關係肯定是不大!
接下來我誇獎了凌海峻同學,進班時第一名,曾一度在十名左右徘徊,我說:「凌海峻同學,一直都是勤勤懇懇,慎終如始的。老子說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說的話還會有錯?」當然內心強大的凌海峻同學,面對我的誇獎,只是微微一笑,內心有無波瀾我是不知道的,不過很湊巧這次他考了全班第一名,而且高出第二名30多分,這是極其罕見的!
劉丹,我的語文課代表,瘦弱的外表裹挾著好強的內心,不服輸的性情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每次交作業時,我都會寬慰她幾句,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自己是盡力的,「人在做,天在看,」要堅信「付出總有回報,皇天不負有心人!」這次期末考試她考了班級第3名。
凌子榮,自律的代表,雅趣的代表!偶爾會他上臺講講自己節假日的複習安排,講講自己節假日種花養草,掏雀釣魚,訓鴿養蜂的雅趣,還把他的這些活動拍成視頻放給全班學生看,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他的成績一直都穩步上升,從中遊水平上升到這次全班第4名,真所謂「一分汗水,一分收穫!」
閔佳琦,我自己創建的「語文老師班級群」裡最熱心的人,總是幫我@人,幫我催交作業,我說本身聰穎的人再加上陽光熱心,做什麼事都會好到極致,都會受人喜愛,她這次考了全班第5名!
這些同學取得驕人的成績,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於我的「刻意誇獎」似乎也有那麼一絲絲聯繫,「誇獎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當然誇獎不是自誇,更不是諂媚。雖然「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何不讓忠言不那麼逆耳帶點溫存,讓良藥不那麼苦口帶點甜味呢!
文於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