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的小口村東臨黃海,緊靠海州灣。因為深入海邊,像是在陸地與海洋之間撕開一個口子,所以取名小口村。這個建村只有200餘年的「小漁村」,依靠海洋資源,重點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洋旅遊三大支柱產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小口村旅遊景點雕塑小品
「乘風破浪」,海洋捕撈推動蓬勃發展
進入小口村,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撲面而來。今年的禁漁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村民們開始忙著晾曬漁網,做好出海捕撈前的各項準備。
「從建村開始,出海捕撈就是我們村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前都是小木船,我們也叫『夫妻船』,一家兩口子一起出海捕魚,海上風浪大,小船風險更大,海鮮又填不飽肚子,以前的小口村可是真的窮」小口村黨總支書記孫傳釗介紹。「現在不同了,我們小船換大船,風險小了魚獲多了,從海裡淘到第一桶『金子』。」
小口村依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海洋捕撈業發展迅速,擁有遠洋捕撈船隻120艘,近海捕撈船隻56艘,海洋捕撈年總產值達1.5億元。
小口村船廠
「踏海而生」,海水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有了第一桶金,小口村便開始思考其他的致富之路,著眼於海洋資源,突出發展海水養殖,其中,灘涂養殖面積5000多畝,盛產文蛤、白蛤、雜色蛤、縊蟶、條斑紫菜等海產品。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村黨總支帶動引領,調整產業結構,開始走工廠化水產養殖的發家致富之路,2019年帶動16戶梭子蟹養殖戶完成從捕撈到養殖的轉型之路,進行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大鯪鮃魚和半滑舌鰨等,2019年,海洋養殖給這個小村帶來1.2億的總產值。目前,為工廠化、養殖系統化、規模化,小口村集體規劃的新的工廠化水產養殖項目已投入生產,一期工程投入水產養殖面積100000多平方米。
工業化養殖大棚
小口村的海產品加工業也非常發達,建有紫菜加工廠、海產品冷凍加工,全村有育苗水體20000多立方米,其培育的主要育苗品種有中華絨坳蟹苗、對蝦苗、梭子蟹苗以及紫菜苗等。
「我們建村200多年了,靠海吃海,祖輩們在海上拼搏,日子過的苦,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是一種向上使勁、不服就幹的生活態度,我們耕地少,就靠著海洋,延展出造船、育苗、海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不僅富裕了我們一村人,也吸引帶動了周圍鄉鎮的就業。」孫傳釗說道。
養殖梭子蟹上市
「海中淘金」,特色景觀帶動漁村旅遊
這幾年,旅遊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的休閒方式,藉助有著「江蘇北戴河」之稱的海州灣風景區,小口村開發境內的旅遊產業,乘著「產業融合」的東風,將養殖與旅遊相融合,興起了馬車趕海,沙灘採貝,夜晚照蝦等娛樂項目,「趕海經濟」紅火起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沙灘趕海
為了增加海洋旅遊的趣味度,創造更好的經濟價值,小口村成立了連雲港海頭旅遊度假有限公司,村書記孫傳釗就是這個公司總經理。景區將自然景觀與遊樂設施相結合,其中海州灣海洋樂園總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館內海水儲量達6000餘噸,展出各類海洋生物600餘種,10000餘尾(只),引進包括海獅、海豹、海龜等海洋動物進行表演。2019年小口村更是著手重金打造了佔地88畝的海州灣水上樂園,包含兒童奇妙樂園、大型水寨、海嘯衝浪池等娛樂項目,高峰時,每日吸引遊客5萬餘人。
海州灣水上樂園
「在發展的200多年裡面,我們在海洋中扎住了根,『海中淘金』助力小口人走向小康,在未來,小口人民也會繼續乘風破浪,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孫傳釗說道。目前小口村正在進行新型農房改造,將把智能家居系統運用到新型的房屋建設中,成為一個現代化智能化的小康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