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孕媽都十分欣喜10月後成為寶媽媽,在新生命降生之前,每個媽媽都會經歷不長不短的十月懷胎之旅。
孕媽們在懷孕期間可以享受像小孩時期只管玩樂,諸事不管的幸福日子,愛人隨叫隨到,全家人一起團寵,還能有無處不在的食物。但是,孕期也有很多媽媽們苦惱的問題,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體會到的「小煩擾」。
婦產科一個李主任說,「媽媽要保持好積極的情緒,適當調節身體的小變化,適量運動,養好精神,做好寶寶降生的準備」。
不管孕期到底有什麼樣的變化,只要處於正常情況,平時注意孕檢,那麼這些小變化怎麼會嚇退一個好媽媽。
下面我們來看看,大肚期間的身體變化有哪些?怎麼樣可以緩解或避免這種煩惱。
01 孕期的不喜變化
很多媽媽懷孕早期孕吐是主要煩惱,食欲不振,情緒低落,但中期開始性情變高,胃口大增。
媽媽們剛開始特別喜歡摸著肚皮,期盼寶寶快踮長大,後期越來越不喜歡圓鼓鼓,伴著許多小汗毛,肚皮黑黑的肚子,還幽默吐槽為「巨醜的獼猴桃」。
還會發現屁股變大了,還時不時忍不住就放屁,甚至還便秘,長痔瘡,疼痛難忍。
臉上長黃褐斑,皮膚變黃,孕中期食慾大增,稍不注意體重飛速增長。
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媽媽們腰疼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無論坐著躺著都感到疼痛,站姿體態嚴重變形。
有媽媽擔心肚皮癢是不是病,總是用手去偶爾撓撓,洗澡時的熱水又調得過高,還用毛巾搓。
本來想在孕期辭職在家好好休息補覺,以更好的精力去迎接寶寶的到來,但是至少要起夜多次的煩惱,讓很多媽媽感到困擾,睡眠質量不佳。
平時看肚皮還慶幸沒有妊娠紋,誰知拿照著鏡子一照肚皮下方,原來已經長上了紫色或紫紅色的紋路。雖說是媽媽懷孕的標誌,但是也影響著媽媽愛美的心。
孕前還是個纖纖少女,孕期發現手胖的像蘿蔔,腳穿上以前的鞋都感到擠壓,就連臉都大了一圈,原來本來不夠小巧的鼻子變得更加肥大。
02 什麼原因造成的
以上這些變化相信都困擾著很多媽媽,但是只有了解源頭,改變就容易了。
腰疼問題,是身體的腰部肌肉和骨盆發生變化,受壓改變,影響到坐骨神經,便會產生躺著坐著都費力。
肚皮癢其實是子宮的寶寶體積變大,肚子的肌肉收縮,而產生瘙癢感。
皮膚問題是雌性激素或孕激素的影響,導致肚皮黑色素沉澱,並且肚皮汗毛旺盛。
寶媽的尿頻,尿失禁是子宮壓迫到了膀胱,使膀胱容量變小,孕後期更加嚴重,甚至咳嗽或打噴嚏都會尿失禁,產生很多尷尬。
看到身體各部位產生腫脹,原因是隨著子宮變大,下肢靜脈循環變弱,還可能是內分泌產生失常。
很多媽媽最討厭妊娠紋,因為它阻礙愛美的寶媽享有露臍裝,遊泳裝。它的來源是肚皮變大後肌纖維的斷裂,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長期的不護理會成為產後難以恢復的一道門檻。
03 支幾招減緩或避免孕期變化
無論什麼不喜的變化,都無法阻擋一個母親對寶寶的熱愛,但是寶媽也要積極想辦法緩解孕期的一些小變化,媽媽的舒適健康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生長發育,還能讓媽媽產後繼續做小仙女。
1.緩解腰背疼痛,多點按摩拉伸
寶媽可以叫爸爸過來按摩舒緩腰背,媽媽選好合適坐姿,手可以抱著枕頭支撐,按摩時力度要輕,多重複,脊柱上下按動。
孕媽也可以用瑜伽球,做一些專業動作拉伸腰背肌肉,如果出現不適要及時停止。
媽媽們可以做一些孕期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能助力產子。
2.抹塗保溼乳,緩解肚皮癢
孕媽可以使用低鹼沐浴露,洗後立即塗抹保溼乳液,可以緩解肚皮癢的問題。但是切記不要手撓,毛巾搓,洗澡時熱水溫度要適宜。
3.尿頻要少量多飲,側臥,少戶外
媽媽們的耐心都是被上廁所給傷害的,每隔十幾分鐘就一趟,仿佛歲月都在上廁所中度過。
愛戶外運動的媽媽注意了,需要提前了解廁所的位置,避免尿急的尷尬。
為了減緩子宮擠壓膀胱,孕媽可以側臥睡覺,有效緩解尿意問題。
平時喝水要少量多飲,少吃利尿食物,適量運動排汗,減少上廁所次數。
4.減輕水腫,多揉,踮腳,墊高下肢
知名內科主任醫師周教授說,「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身體產生水腫是正常的孕期現象,產後可以自行恢復」。
孕媽要放平心態,平時動動身體,踮踮腳,動動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睡覺時可以用枕頭或抱枕墊高下肢15度,起床後可以緩解腫脹。
也可以叫愛人幫忙揉揉身體,聽說愛的力量可以有效幫助媽媽緩解壓力喔。
5.選合適的孕婦油,減緩妊娠紋
很多寶媽吐槽,「該長的妊娠紋都不會少,不長的都是基因問題」。
其實,不管是先天的優勢還是後天的原因,如果你稍微顧及注意保養,那麼妊娠紋可能不會長,或者只長一點,相信你不希望產後看見自己腹部一條條銀白色的紋路。
妊娠紋可以選用孕婦專用的保溼乳或油,可以有效減緩並且減少產後恢復的時間和精力,為後期調養打好基礎。
一切都是為了寶寶健康快樂的的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寶媽們無論遇到什麼大小問題,都要積極面對,至於一些小變化,可以採用合理安全的方式,為產後做好打底和準備。無論什麼煩惱都阻擋不住寶寶降生帶來的喜悅,為了孩子,一切都變得值得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