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不洗衣服從不做飯,吃飯靠人餵的懶人,如今現狀如何?

2020-10-12 燕說歷史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在勸農天所直。」

父母對於一個孩子的性格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常言道「養不教父之過。」可見父母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小時候如果缺失母愛或父愛,孩子的天生心理總會缺失安全感直到長大成人後擁有自己的家庭,擁有家庭完整的溫暖,可從小的缺愛是很難真正的彌補。如果父母從小過度保護孩子,溺愛和包容他的一切,孩子長大以後很難適應自力更生的社會,更別說在險惡世道下養活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會讓他習慣嗟來之食,認為社會都是為他服務。

言傳身教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從一個孩子的言談舉止基本可以看出父母的性格特點,孩子來到世界是一張白紙,是後天的環境為其增姿添彩。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疼愛孩子本是人之常情,可有時老來得子,或者經過許多困難獲得的孩子,他們備受關愛。中國曾經就有一個孩子,他成長途中一直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以於成為「中國的第一懶人,」從不洗衣做飯的他,在父母相繼過世後,他現在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

這個懶人名叫楊鎖,出生於河南省一個小村落,八十年代的農村思想還較為落後。那時封建老舊思想「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未完全的消失,這個兒子的出現讓全家都十分的高興,覺得是上天給予的幸運。「楊鎖「的名字就能感覺到孩子的金貴,望孩子擁有「長命鎖」一般的壽命和福氣,父母十分重視這個孩子的到來,十分疼愛他,從不讓他操持家中大小之事,可以說是過分地溺愛他了。

楊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無法給楊鎖最好的生活,但他們傾盡力的滿足他一切要求家中遇農時是十分忙碌的,父母基本天天早出晚歸,無論農活多累多苦,他們也不讓楊鎖下田幫忙,百忙之時也會抽空回家給他做飯,給他洗臉穿衣,伺候他起床睡覺。八歲的時候,父母擔心他走路累著,還用扁擔挑著他前進,同齡的其他男孩子,天天蹦蹦跳跳,滿世界的跑著、笑著、玩耍著,而楊鎖還躲在父母的襁褓中。

楊鎖就這樣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在這樣過分溺愛的環境下,他成長為一個生活完不能自理的人,十幾歲時吃飯穿衣都還需要父母的服待,他的父母仍然將就著他的生活,從不問她提什麼獨立自主的要求,也從不向他傳通這樣的想法。

楊鎖再大點後從小學畢業,到中學生活時,他上課十分懶散,什麼都不會做,連摔倒後怎麼辦也不知道,需要別人幫忙扶起來且不講究個人衛生,同學們多次向她投訴報怨,她私下也與楊鎖溝通過很多次,但似乎沒有一點效果。班主任老師十分的頭疼,找來楊鎖的父母談話,沒想到楊鎖的父母根本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錯,並表示孩子身後還有我們,我們可以扶他起來。

這樣的回答讓老師無話可說。最後是楊鎖接受不了學校的生活,覺得太過於辛苦,自己回家讓父母退學,天天躺在床上無事可做,飯也等母親喂。退學這件事十分重大,父母一直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回學校,但構鎖他很周執他鬧著吵看,父母最後還是心軟了,沒有再要求他回校,而是留他在家裡生活。

書也不讀了,床也不下了,楊鎖日日臥床不起,將生活過成了殘疾人的樣子。13歲時楊鎖的父親因肝癌去世,父親被查出患病後,疾病和生活的雙重折磨讓他痛苦不已,可即使這樣楊鎖仍無動於衷,自私的把家中所有的生活重量給了母親,父親離世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對楊鎖的關愛會害了他,可時無法重來,世上沒有後悔藥。

父親去世後母親獨自一人撫養楊鎖長大,楊鎖糟糕的自理能力讓她十分擔心又著急,可又無計可施,母親慢慢變得蒼老,歲月在她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她的行動能力日益漸緩,可兒子依舊如孩童時期一樣,不知人生該怎麼活。過多的擔憂和勞動讓母親早早離去父親離開後的第五年,在楊鎖十八歲時母親終是撒手人寰,母親的離去讓他不知所措,連後事也是別人幫忙料理的。

父母給予楊鎖生命,陪他成長,可卻沒有教他怎麼活。父母的相繼離世讓這個曾備受寵愛的孩子,一朝就成無人依靠的孤兒。後楊鎖被送去親戚家中生活,寄人籬下的生活應該讓楊鎖成長起來,可他依舊如以前那樣懶散,根本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還是需要有人幫他把飯做好,需要別人幫他洗衣服,可這些肯定比不上父母的貼心照顧,楊鎖似乎漸漸知道自的活不能再靠父母,拜託表哥給他謀一份差事,表哥見他有上進之心,十分開心的盡心幫他尋覓。

父親生前在楊鎖退學後也替他找過工作,沒有文化至少要有一門手藝,以點要有個能吃飯的辦法,可這些想法全都被楊鎖拒絕了,他討厭自己動手做事。表哥先後為他找了幾個工作,本以為楊鎖能好好幹下去,可每次都是老闆照顧他,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一來二去,沒人再願意找楊鎖幹活。楊鎖因不喜歡表哥家的生話,最後獨自回了家。

回家後的楊鎖頗受鄰居的照顧,村子裡的人從前都受過他父母的幫助,大家都是群善良的人,經常給楊鎖送菜和肉,也常去看望他。可楊鎖懶他依然不做飯,總是去別人家裡蹭吃蹭喝,別人送來的蔬菜肉全都腐壞了,他也不會做。生活也是無法自理,他連大小便也可以忍受在家中解決,衣服穿的髒的不行了他會扔到屋外,再換上乾淨的,日日不思進取。最後在2009年的一天,他的懶惰活活的把自己餓死了。

柏拉圖曾說過「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楊鎖的一生可恨又可悲,他最開始也只是一個孩子,也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可父母沒有教他怎麼去做一個人,一直將就著他生活,也許楊鎖一輩子從不缺愛但缺社會鍛鍊,沒有經歷社會的鍛鍊,他根本沒辦法真正的成長。

楊鎖一生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他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可是衣來伸手的生活早就讓他過早享受生活的安逸,不願再為自己而奮鬥,這是他最不幸又可悲的地方。

參考資料: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相關焦點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吃飯靠人喂,如今怎樣了?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吃飯靠人喂,如今怎樣了?懶惰是順應人類大腦「趨利避害」的一種正常反應。差不多每個人都有惰性,因此,勤勞都是後天被父母及身邊的人監督而來。如果,父母一直放縱孩子們的懶惰,事事都替孩子們做了,那麼這個孩子的惰性就會被無限放大,最後可能還是由孩子自食懶惰的惡果。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換從不做飯,吃飯靠人喂,如今怎樣了?
    楊鎖想去學做飯的時候,父親說道:「沒事兒的孩子,爸爸自己來就行,等你長大了再說吧。」母親也是人,也會老去,也會生病。在長期的勞累下,母親終於病倒了,在生病期間,母親要求楊鎖給自己倒杯水,但是卻換來了楊鎖的一句:「我不管。」
  • 那個不洗衣不做飯,吃飯都要靠人餵的「懶人」,現狀如何?
    而在大部分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這樣的習慣,但是並不是特別嚴重。因為大家都明白,生活是不允許你太懶的,如果太懶了的話,是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的。那個不洗衣不做飯,吃飯都要靠人餵的「第一懶人」,現狀如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個懶到出了名的人,他的名字叫楊鎖。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吃飯要人餵,23歲餓死家中
    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成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楊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在父母的溺愛下,寧可餓死也衣服不洗,從不做飯。人們不禁好奇他的父母究竟有多溺愛他,才能慣出這樣的孩子。父母可以寵溺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寵溺他一世。不捨得讓孩子吃苦,終究世界會讓他吃更多的苦。楊鎖正是被父母溺愛中很典型的例子,他做慣了父母的少爺,長大了吃飯還要人喂,在父母的溺愛下他成長為一個巨嬰。
  • 還記得「中國第一懶人」嗎?從不洗衣服,吃飯要人喂,現在他咋樣
    說起"溺愛孩子"這個話題,人們往往能夠想到那種養出熊孩子的家長,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無止境地寵溺,百依百順、有求必應,讓孩子變成了一個驕縱任性的人,這種孩子長大之後會成為一味索取的白眼狼,甚至會打罵自己的父母。"中國第一懶人"不知道還有人記得他嗎?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人餵,衣服從來不洗,結果怎麼樣了?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聽過這樣的訓誡,懶惰是阻礙人類進步的一大障礙,在現實生活中,也真正存在懶惰導致的悲劇,接下來,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個人就曾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他就是楊鎖。在生活中,楊鎖事事均有父母親代勞,雖然到了學習生活本領的年齡,父母依舊像對待幼童一樣對待他,比如出門時有父母背著、不會洗衣服、甚至吃飯都要別人一口一口餵……就這樣,楊鎖一直活著父母營造出來的溫室中,也喪失了與外界交往了能力。
  • 當年那個吃飯都靠餵的「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如今怎麼樣了?
    懶其實是人的天性,我們常常會懶得做很多事情,懶得去上班,懶得去運動,懶得洗衣服,懶得做任何讓人感覺非常麻煩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又都是需要我們去做的,所以人們其實一直都在對抗懶惰。當年那個吃飯都靠餵的「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如今怎麼樣了?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小的時候他就受盡各種寵愛,基本上就是各種東西都送到眼前,吃飯都要父母來喂,他的父母對於他的自理能力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培養。
  • 河南頭號懶人楊鎖,衣服不洗也不做飯,23歲餓死家中
    楊鎖不愛學習,成績也不好,但父母從不責備他,而是只希望他輕鬆快樂。一次,從小到大幾乎沒受過一點委屈的楊鎖在學校被老師責罵了,他回家便大哭不止,父母都嚇壞了,詢問許久才得知是學校老師責罵了孩子,父母沒問清原因,三下五除二就跑到學校跟老師吵起了架,讓老師非常難堪,就這樣,楊鎖輟學回家了,連書都不讀了。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背,23歲被自己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發現餓死家中一名河南的23歲的小夥子,被鄰居發現在家中餓死。到了上學的年紀,他吃飯靠父母喂,上學靠父親背,受不得一點氣,因為成績差,老師教育會教育他,他則回家和父母告狀,父母就到學校大鬧,久而久之,他就棄學在家。
  • 吃飯靠人餵的「中國第一懶人」,父母雙亡後,竟活活餓死
    俗話說懶惰是人的天性,偶爾的偷懶休閒未嘗不可,但如果已經懶惰到餓死的地步,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國第一懶人」的事跡,楊鎖,直到23歲還不會洗衣服,也不會做飯,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衣服不洗吃飯靠人餵,父母去世後怎樣了?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叫做「懶人吃餅」,故事大概是講述一個懶漢一直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回娘家,又擔心自己不在家中丈夫沒辦法吃飯,思來想去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烙了一個大大的餅,中間掏一個比懶漢腦袋稍大的洞套在丈夫脖子上,這樣丈夫就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回到娘家。但沒想到,從娘家回來之後,丈夫早已經被餓死,原因是,懶漢只吃自己嘴巴夠得著的地方,其他地方動都不動。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吃飯要人餵,父母走後過得怎樣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懶人的故事,而這個懶人因為父母溺愛的關係,變得什麼事情都不會做,要父母來幫忙,甚至連吃喝拉撒都是一樣的。這樣的懶人自然沒有什麼好下場,在父母出遠門的時候,就因為擔心這個懶人不會自理,然後給他的前面掛了個大餅,希望他能吃掛著的這個大餅來充飢。沒想到的是,這個懶人連吃大餅也不願意,因此就餓死在自己的家裡。這樣的故事看似離奇,然而現實當中卻也發生過這樣的魔幻故事。
  • 變形計「巨嬰」劉思琦:16歲吃飯要人餵,出門坐賓利,如今怎樣了
    有一句老話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在一檔孩子真人秀的綜藝節目裡就出現了一個「巨嬰」,那就是《變形計》裡面的劉思琦,她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巨嬰,16歲吃飯還要人喂,出門就坐賓利,而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劉思琦個人名言「你有錢不花,幹啥?」,在節目資料裡介紹到劉思琦零花錢最多一天花掉了11萬,妥妥的富二代無疑了。因為父母的寵溺,劉思琦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基本是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真的,這並不誇張。在《變形計》這個節目裡就可以看出劉思琦的生活習慣,日常在家躺著沙發玩手機,看電視也是聲音開得老大,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 中國頭號懶人,吃飯父母餵,從來不幹活,父母去世懶得做飯餓死了
    筆者小時候讀過一個故事:有個人特別懶,父母每天都要把飯餵到他嘴邊,他才肯吃。有一次父母必須出遠門,怕兒子餓著,特意做了張環形大餅掛他脖子上。誰知父母回來,卻發現兒子已經餓死了。原來,他連轉一下餅都不肯,吃完了內圈的一小部分就沒動了,最終餓亡。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喂,最終怎樣?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喂,最終怎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真實的鏡子,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應該去放任不管,也不能過分的去溺愛。溺愛的讓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吃飯靠餵,出門讓背,23歲活活餓死家中
    每個人的命運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有些人出生比較貧困,需要自己努力奮鬥。現在的時代,家中孩子比較少。這樣的孩子不在於少數,楊鎖就是其中一位。這個孩子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懶人。因為自己的懶惰,讓自己幾乎喪失生活能力。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些不必要悲劇。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吃飯靠餵從不幹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北宋有一名叫陳摶的道學家,寫過一首很著名的「懶人詩」,名叫《喜睡歌》:「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宇宙茫茫總是空,人生大抵皆如醉。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但是這位除了吃就是睡的懶人卻活到了118歲,因為他將「懶」作為了一種養生之法,但是這種養生之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就不是養生之法了,而是「作死」之法,從今天說的這位「中國頭號懶人」身上就能看出來。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背,一天只想在家睡大覺
    我們會把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依靠父母的孩子稱為巨嬰,如今我們身邊的巨嬰並不少見,但是如果說到中國第一懶人, 那麼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楊鎖。 楊鎖是河南人,1986年出生的他,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甚至可以說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差。
  •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生活不能自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
    還記得「懶人的故事」嗎?話說,有一個懶人,從來不會勞動,衣服不洗,飯不做,就連吃飯也要父母喂。有一天,父母有事出遠門,但又怕他餓著,於是就做了一張超大的大餅,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可是等到父母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懶人被餓死了,原來懶人懶到只吃脖子前面的餅,至於後面的餅已經懶到不想轉動了。原本以為這是童話世界裡才會出現的故事,沒想到現實還真有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楊鎖,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保安村人,從小就非常的聰明,但是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懶」。
  •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要人餵,父母死後不久被凍死,年僅23歲
    不過就在幾年前,在中國大地上,就出了一個「第一懶人」楊鎖,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要人喂,整天躺床上,就連走路都不想自己走。從此以往整個人就變成了廢物,終日無所事事依賴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他沒有任何生存能力,最後被活活凍死。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