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下僅存的溫情——評電影《歸來》的主題意蘊

2020-12-19 新宇影評

體制下僅存的溫情

----評電影《歸來》的主題意蘊

作為張藝謀的又一部經典力作,《歸來》仍秉承著張藝謀的一貫風格 ,動人心弦的視聽配置,生命之美的承現都是其作品的標誌。但最能打動人心的也許就在於故事本身,張藝謀用一個充滿詩意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文革時期的題材歷來都受導演們的追捧、但作為一部愛情劇,《歸來》的確在影壇中是獨樹一幟的,它深刻地為我們詮釋了守候,堪稱愛情故事中的典範,在不經意所傳達的情感引發了觀眾對愛情的重新定義。 在《歸來》中,導演以一個名不經傳的愛情故事很好地映射出了其想要反映的主旨,它以高雅的視聽語言闡述了守護一詞的定義,用平凡的小事推動精神世界的呈現,是一首激情歲月褪去的輓歌。影片的開頭,以一個名為陸焉識的犯人逃跑的事件突兀地穿插進來、開始慢慢向觀眾闡述議一感人至深的溫情故爭,無論是影片中的照片,信件亦或是鋼琴,都是對這一故事的完美見證。陸焉識歸來之後,已患有心因性火憶症的馮婉瑜將其誤認為是為方師傅,卻依然在每月五號去火車站出口等待她的愛人,在擁攘的人群中努力踮著腳,等待自遠歸來的陸焉識,大門卻一次次無情地打破了她內心的堅守,而陸焉識同樣默默地讀信給她聽,正如丹丹所說得一樣,其它的什麼都不再重要,剩下的只有陪伴。當透過大鐵門出現的二人在風雪中舉著「陸焉識」的牌子,也許觀眾會或多或少感到惋惜,但陸焉識三個字卻是馮婉瑜最終的愛情堅守。

作為文革時期的電影導演,導演毫不避嫌地對其作出了諷刺與批判,昭示了制度體制對個人的壓迫,並未一味地誇大沉重的氣氛,也許,導演在此背後更多希望的是對制度的反思,無論是街道兩旁的紅色大字幅還是人們衣著上的毛主席頭像及家中的毛主席雕塑都充分說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處於這一時期的人民自然也有著對政治立場的明確劃分,而故事的男生人公正場是所謂的「階級敵人」,導演用其女兒丹的表現形象地說明了文革時期對於人的壓迫與改變、但丹丹出賣陳離識後,鏡頭卻突兀地切換到《紅色娘子軍》的舞臺劇,而本被答應出演主角吳清華的丹丹只做了一個戰土,人們在這突兀中感受到導演不是餘力的嘲諷,臺下卻密如蚊群的觀眾象徵性的舉起小本子,機械的揮舞手臂,讓導演再一次在彰顯認們所受到的思想束縛,引起了觀眾對於社會制度的深切思考。

《歸來》是一部十分具有溫度的電影,其在整個敘述中充滿對情感的洞察,著力於體規片中人物對於現實生活的抵抗和自我救贖,充滿了導演本身對於個體生命的解讀。影片以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愛情故事為敘述主線並從中分為三個時間段,在第一個時調段中,已被羈押多年的陸焉識出於對愛人的思念和對個體制的反抗而選擇逃跑,當其被押上車時,他依然沒有停止反抗,在陸焉識去昔日的同學素珍家時,導演突兀地為觀眾創造了一個疑點,同樣是陸焉識同學的大衛早已自殺,而導演也未在影片中做出任何解達,更多的是讓觀眾去思考體制對於人的束縛。在影片的最後,老方的妻子站在家門口對被誤以為是政府專案組的陸焉識被門大罵,昔日的組織人老方已被帶走,在不達一分鐘內,導演再次傳達了這種體制給人們帶來的弊害,因此可見導演對於情節發展的把握。

《歸來》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溫情電影,拋開制度不談,其本身的含義就十分值得現代人去學習。也許故事本身並無太多的精彩之處,但它就總體而言是偉大的,在迷惘與苦悶的文革年代,導演張藝謀陪我們共同見證了這一十分具有溫度的愛情故事、守護本來就是感人的,《歸來》又一次為觀眾詮釋了這一定義,正如影片的題目一樣,是一種極具精神內涵的歸來旅途。

相關焦點

  • 荒誕背後的諷刺——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
    荒誕背後的諷刺一評電影《走著瞧》的主題意蘊文革話題一直是電影導演們念念不忘的熱門題材,李大為的《走著瞧》又是一部拿「文革」開刀的電影,但該片卻並未一味地誇揚沉重的社會氣氛,也並未影片除探討體制對個體的壓迫外,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孰輕孰重仿佛也有昭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處於對立面的利益雙方的地位與價值通過荒誕情節的展現不言自明。片中知青馬傑的憤懣主要來自於大蓮隊長的的訓誡: 驢比人值錢。這意味著個人價值比較集體財產,可謂一文不值。
  • 無處安放的親情——評電影《親愛的》主題意蘊
    無處安放的親情一評電影《親愛的》主題意蘊從拐賣兒童的題材上看,《親愛的》不僅是生活寫實,更是社會道德反思,正如傳統媒體熱議過的黑車事件或新媒體發動的關注兒童丟失連結,都曾不斷警示社會以及社會人的道德底線
  • 體制鏈條中的類型化群像——評電影《走著瞧》的人物塑造
    體制鏈條中的類型化群像-----評電影《走著瞧》的人物塑造在陳述事物輕鬆外表下的沉重時,人們習慣性將其喻作「笑中有淚」,由小說《雙驢記》改編的電影《走著噍》便屬於這樣一類文藝文本。影片高妙之處首先不在於其對幽默感的塑造,也並非在於它的「魔幻」抑或「黑色幽默」,而是在於它設置的雙重視界:人反抗體制,驢反抗人。前者冷酷現實,後者荒誕魔幻。前者是微觀的,後者更為微觀,並為對前者的仿擬。在這部優秀的電影中,對人物成功的類型化塑造觀眾能很好地理解、接受並輕易地將之連結到他們所熟悉的知青時代中去,比如女生產隊隊長大蓮是體制的象徵,馬傑是青春、衝動的個人。
  • 英雄主義電影的生成機制與主題意蘊
    在新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對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表達始終是銀幕上躍動的一個重要主題。對那些流光溢彩又氣象萬千的英雄主題電影作品進行回顧、檢視,可對今後此類主題創作提供思想啟發和藝術鏡鑑。而另一方面,由於當時電影題材與樣式的不夠豐富,加之電影語言的相對單調,使得彼時銀幕上的英雄形象還稍顯單薄,影響了電影文化意蘊的進一步拓展與開掘。英雄人物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固化形象,而是同樣有血有肉、有優點有缺憾的普通人,如果一味地拔高或簡單放大其優長,創作出的電影作品或人物形象其說服力反而會打折扣。
  • 《歸來》曝幕後溫情版花絮 陳道明「萌化人心」
    搜狐娛樂訊 截至5月27日,據不完全統計,張藝謀新作《歸來》上映12天,已累計收穫票房超2.25億,排片率仍達23.34%,該片因口碑發酵產生的長尾效應顯現無疑。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款6分鐘的劇組溫情版花絮,記錄了《歸來》幕後的諸多故事與細節。
  • 《歸來》曝溫情版花絮 陳道明頑皮到「萌化人心」
    截至5月27日,據不完全統計,張藝謀新作《歸來》上映12天,已累計收穫票房超2.25億,排片率仍達23.34%,該片因口碑發酵產生的長尾效應顯現無疑。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款6分鐘的劇組溫情版花絮,記錄了《歸來》幕後的諸多故事與細節。與電影本身嚴肅深情的本質不同,該花絮可謂「搞笑接地氣,溫情暖人心」。張藝謀說文解字,「萌叔」陳道明帶頭耍寶,新「謀女郎」張慧雯cos導演惟妙惟肖,600名工作人員在三個月中的精彩軼事都濃縮在此版視頻中。有網友評論道:「真心有趣,好看到停不下來。知道幕後故事後,再看一遍《歸來》才有意義。」
  • 滿滿溫情,迎接高校學子歸來
    如今,新學期開學季馬上到來,位於三灶鎮的幾所高校用滿滿的溫情迎接即將歸來的學子。一條條溫情的橫幅標語早就掛在了同學們可能經過的每一個角落
  • 溫情滿滿!金灣高校迎接學子歸來!
    如今,新學期開學季馬上到來,金灣區的這幾所高校用滿滿的溫情迎接即將歸來的學子。一條條溫情的橫幅標語早就掛在了同學們可能經過的每一個角落,宿舍、操場、籃球場、教學樓......
  • 致體制內的公務員: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在體制內,你歷盡千帆,歸來也可以仍是那個懷揣著夢想的少年。一、願你,歷盡醜惡和黑暗,依然像一個少年一樣,相信美麗,相信光明。每一個在體制內度過半生的人,都見過體制內的醜惡和黑暗,我相信,你見過口蜜腹劍、陽奉陰違的小人;你見過碌碌無為、尸位素餐的庸人;你見過巧取豪奪、與民爭利的貪官;你見過為了上位而使出的最齷齪的手段,你也見過為了斂財而最喪心病狂的行為。
  • 一次重拾自我的試聽圓夢——評電影《鋼的琴》的視聽語言
    一次重拾自我的試聽圓夢——評電影《鋼的琴》的視聽語言《鋼的琴》講述了鋼廠下崗工人陳桂林為了在離婚後獲得女兒的撫養權,召集舊時工友為女兒小元鑄造一架「鋼的琴」故事。導演張猛用一個具有詩性現實主義的溫情故事來折射社會巨變之下人們的心理動蕩,影片通過這些平凡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壓抑與激情,展露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鋼的情」。陳桂林和妻子爭奪對女兒的撫養權除了天然的親情使然,還有著他對自己尊嚴和能力的捍衛,「陳桂林們」對於造琴的執著不僅是出於友情,還有著他們對於現實生活困境的抵抗與自我救贖。
  • 周鵬:一條高鐵線上的兩度溫情歸來
    而就在這兩次2小時21分鐘的短途旅程中,中國男籃隊長周鵬卻兩度上演動人心魄的溫情歸來故事,其間的溫情甚至足以讓人暫時忘卻中國數千年來那些家國不能兩顧的遺憾。 周鵬在家與國之間的這兩度歸來固然讓舉國球迷倍感激勵,但對於周鵬本人而言,這期間他獨自背負了太多的愧疚。
  • 《歸來》:焉識歸來路,似是故人來
    有人說《歸來》演繹了一場生離死別的曠世之戀。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對那些悲痛感傷的故事也鮮有耳聞,或許是這部電影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近幾年商業大片令人眩目的特效,它很安靜,很平淡。電影上映前,僅有三句對白的預告片儼然一部默片,讓人在樸素的畫面中揣測「歸來」為何,揣測這段故事如何癒合那段歷史的斑斑傷痛。焉識歸來路「5號,焉識5號回來……」從剛得知消息時的喃喃自語,到每月五號翻開日曆本時的念叨,痴痴「苦等」的她已將每個月去火車站接愛人過成了生活的全部。
  • 《歸來》發布「家」主題特輯 倡導親情回歸生活
    《歸來》發布「家」主題特輯 倡導親情回歸生活 《歸來》發布「家」主題特輯 端午節引領親情回歸 時長:02:02 來源:電影網
  • 2016父親節活動主題——「溫情六月 感恩父愛」
    >2016父親節活動主題——「溫情六月 感恩父愛」2016-06-19 09:44: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活動主題溫情六月感恩父愛"。  .營造"感恩溫情"氛圍各商戶店內增設POP宣傳牌,並將各入口玻璃門噴繪、內場弔旗等處更換為宣傳"父親節"內容,各處內容底面圖案設計保持一致,但文字內容儘量不相同,均為"父親節"相關宣傳介紹。
  • 《歸來》:電影與原著主題都不是批判
    《歸來》公映之前,有聲音對其進行了激烈批評,認為張藝謀避重就輕、躲避歷史、缺乏批判鋒芒,《歸來》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樹之戀》,這是基於對原著《陸犯焉識》的了解而給出的結論。    同原著相比,《歸來》要平和甚至平淡許多。
  • 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春季綜藝節目主打溫情主題 《朗讀者》引熱議 2017-03-15參與互動    蕭條期也有亮色  春季,綜藝節目 主打溫情主題
  • 新發展理念的人本意蘊
    新發展理念的人本意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8 07:32 來源: 人民日報 生動體現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新發展理念的人本意蘊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向。
  • 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相信未來,珍愛生命
    今天,看到很多人在關注那個在微博上留言不要進入體制內的自殺的女子。6 月 16 日,微博名 " 燕歸來 a" 用戶發微博,博文中表露出自殺傾向。當警方找到 " 燕歸來 a" 時其已經死亡,警方目前已排除他殺可能。
  • 2019年高考現代文閱讀:分析物象意蘊和作用
    它展示著溫情,告慰著一代又一代的世人。答案 C解析 鄉民們在夜晚串門不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排遣無聊,更多的是為了交流感情。2.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詮釋了「燈火」的多重意義,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③因此,作者花大量篇幅寫鄉民夜晚串門的場景,不僅沒有對文章造成不利影響,反而讓文章有關鄉情的這一主題展示得具體可感,想像豐富。
  • 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 文創集市熱鬧來襲
    12月8日至9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啟動。本次文創周以「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主題,為兩岸文創業者提供展現優質文創產品的窗口和交流互鑑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