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親應該教兒子的7件事

2020-10-18 喵嗚心理學



大多數人都認為母親在孩子的養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父親在某些方面會做得更好,特別是對於兒子。

男孩,在學校會有很多女老師,在家又總是和媽媽在一起,他會非常缺乏男性教育。

每個父親應該教兒子這7件事。



1. 教會兒子,如何正確面對輸贏。

除了朋友,在各種各樣的比賽和競爭中,父親永遠是兒子的最佳夥伴。

父親通過和兒子的遊戲,兒子將得到良好的訓練,並讓孩子感受到勝利的滋味,並意識到勝利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如果孩子失敗了,父親能夠向兒子解釋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跌倒了,就應當爬起來,繼續前進,失敗不會丟人。



2. 告訴兒子,如何正確對待女性

雖然母親也可以告訴兒子,但是父親卻能成為兒子的榜樣。

帶兒子一起為媽媽買花,或者禮貌的和服務人員交談。

這讓孩子建立起了正確對待女性的觀念。



3. 教會兒子堅強

父親是唯一能夠教會兒子如何堅強的人,即使是母親也不能取代他的地位。

父親教兒子站出來,為自己和正確的事情挺身而出。

讓兒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保護自己,什麼時候應該冷靜的離開。

以身作則,表明善良不是軟弱。



4. 教會兒子找到自己的世界觀

父親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事情,只需要時不時的和兒子聊聊天,就能夠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世界觀。

這會讓孩子明白,不僅母親有自己的觀點和期望,父親也同樣如此。

孩子能夠看到關於一個現象的不同解釋,這會讓他形成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



5. 豐富孩子的感受

即便孩子只是一個嬰兒,他也能夠感受到男女之間的差異。

母親通常會安靜的看著孩子玩。

但是,父親會參與到和孩子的遊戲當中。

這會豐富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並獲得有關自己空間位置的新體驗。



6. 教會孩子小技能

對於很多女性來說,男人在修理汽車、釘釘子等等事情上,就像有魔術一般。

父親教會孩子這些小的生活技能,能夠讓孩子在未來變得更加受歡迎。



7. 讓兒子知道,男人也可以做飯

一個從來不做家務的父親,兒子可能也會學著永遠都不做家務。

家裡所有的事務都推給了媽媽。

如果,兒子知道男人也能夠很好的處理生活中的瑣事,比如說會做飯,或者熨襯衫。

能夠幫助他在未來更容易獨立起來。


相關焦點

  • 每個父親都應該教兒子的8件事
    決定告訴您只有父親才能教孩子做的8件事。如果兒子能從父親身上學到關於女性的各種重要的信息,那就太好了。不是來自朋友,更不是來自網際網路,而是來自父親——這非常重要。帶著您兒子去給媽媽買花,一起去商店,禮貌地和收銀員交談,這樣孩子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與不熟悉的女性交流,父親必須做出一個榜樣。
  • 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忠告:做好這三件事的男人,才叫有出息!
    從小我的父親就告訴我,做好這三件事的男人,才叫有出息!021.做好一個盡孝的兒子。從小父親就告訴我,作為一個有出息的男人,就應該懂得知恩圖報,就應該對長輩盡孝,不然的話,就是沒出息。我也從我父親對婆婆爺爺的態度裡,看出了一個為人兒子的男人,他應該做什麼,應該承擔起什麼樣的責任,父親用他的一言一行教育著我,要懂得知恩圖報,不要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因為一個忘恩負義的男人,哪怕再有錢,也不叫有出息。所以我從小就教育我的孩子,不管對誰,都不能忘恩負義。
  • 應該怎樣扮演好一個父親的角色?父親必須做的5件事
    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探索創造能力會較低,性格中容易缺少剛毅果敢的成分,特別是男孩。那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1、提前「觸摸」孩子孩子尚未出生的時候,父親就應該對妻子腹中的胎兒談論自己對他的希望。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親應該學著照顧嬰兒。這段時間是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時期。
  • 兩個自閉症兒子的父親告訴你:關於自閉症,這20件事你必須知道
    James Hunt是兩個自閉症孩子——Tommy和Jude的父親,Jude在18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3年後,小兒子Tommy,也在18個月時,被診斷為自閉症。自閉症很快就變成了James的日常生活,跟這種特殊疾病打交道也成了常態。
  • 優秀父親的標準是什麼?做到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件事是必須要讓父親去做的,母親永遠無法替代。 我們能從父親身上看到什麼?看到的是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父親的行為傳遞給孩子。
  • 什麼樣的父親才優秀?爸爸做好這六件事,孩子的幸運家庭的幸福
    ——瓊瑤關於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Matt老師曾經在文章中講過很多次,只有多次強調,才會引發更多的關注。父親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讓你的家庭中出現「喪偶式教育」或者「詐屍式教育」。所以,這篇文章更要讓你的丈夫、孩子的父親看到。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件事是必須要讓父親去做的,母親永遠無法替代。
  • 如果孔子的兒子給別人教
    「那你應該好好去學,不學好《詩經》,就不能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孔子說。孔鯉聽了,就回去苦讀《詩經》。又有一天,孔鯉又碰到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中的父親。孔子問:「鯉兒,你學《禮記》了嗎?」「還沒有。」孔鯉老老實實地回答。
  • 這件事,每個中國人都有發言權
    這一特點,源自彭妮的父親對她的教育。彭妮生在波蘭一個普通的單親家庭,父親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固執的老頭,其他方面都十分佛系的他在彈鋼琴這件事上卻展現出無比尋常的耐心。女兒練琴時,他總是一遍遍糾正她的錯誤,但從不會真正發怒。
  • 致敬父親丨女兒高考衝刺,如何陪跑?鄭淵潔做了這四件事
    鄭家女兒養成攻略鄭淵潔和別的父母不同,當年將兒子帶回家自己教時換句話說,他認為孩子學習的重點不是每個學期都取得好成績,而是能夠始終保持學習興趣,蓄勢待發並在高考衝刺時取得第一。(有這樣遠見的父母應該不多)因此,他為女兒制定的方針是:小學保持跟跑狀態,練習追功,就是追趕的功夫。初二開始發力,高一開始超越,高二領跑,高三奪冠。
  • 有兒子的,這四件事讓爸爸來!
    中國當代著名詩人北島在《給父親》的詩裡寫道:我從童年的方向看到的永遠是您的背影……你召喚我成為兒子我跟隨你成為父親誰也不能否認,父親是男孩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人。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四件需要由爸爸來陪兒子做的事。一、陪兒子打鬧美國的沃爾特基德軍事研究所在研究猴子的社會結構時發現:雌性猴子等級的關係鬆散,上下級之間僅有梳理毛髮的關係。而雄性猴子卻不同,大家清楚的知道誰是猴群中的老大、老二、老三……等級森嚴。而它們決定雄性等級的是打鬥。因為雄性的激素決定了動物的精力。
  • 專家:養育男孩,父親要做到這幾件事,快看看你是否稱職?
    看到一個視頻,在家帶娃的吳京,為了滿足兒子想去動物園的願望,自己在家裹著被子匍匐在地,表演了一隻呆萌的大象,孩子別提有多開心了。沛爸在帶娃這件事上從不做甩手掌柜爸爸要知道,男孩喜歡運動,喜歡和爸爸打鬧,和爸爸一起瘋玩,一起探險體驗世界,男孩也喜歡由爸爸教給他一些實實在在的技能,如拆裝、修理玩具或家具等等。他們還需要從父親身上獲得安全感,因為在孩子眼裡,父親看上去總是高大魁梧、無所不能的。
  • 孩子完成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父親只做了這三件事
    電影《銀河補習班》講述的就是一位因意外入獄七年的父親,出獄後面對經常曠課逃學成績倒數的兒子,他用自己的教育理論幫助兒子實現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後來上了小學成績墊底不說,還逃學曠課,屢教不改。面對學校開除學籍的決定,剛剛出獄的馬皓文當眾跟學校主任打賭,說馬飛會在期末考試考進年級前十,而且還說畢業的時候馬飛將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說這話的時候,馬皓文的臉上是有光的。
  • 【超越巔峰-親子教育】2017一位父親的年終總結——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你做了幾件?
    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說過:「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曾經說過:「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發現:在父親積極參與家庭教育的家庭中,孩子更能表現出較高水平的合作與社會技能,發生問題行為的可能性較低。另一調查也表明,父親經常與孩子在一起,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
  • 假如你有一個兒子,這幾件事一定不能少,尤其第4件
    其實說到底,兒子的教育才是大多數父母最頭疼和最關心的,下面這幾件事,有了兒子的父母一定要知道!還有如果寶寶5歲以後,仍包皮口狹窄,不能上翻顯露JJ頭者,應該考慮手術。2.給孩子選擇寬鬆舒適的褲子對於男孩子,其實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拉鎖褲、緊身褲都不要給孩子穿。近幾年受抖音等視頻網絡影響,不少人看到視頻裡辣媽帶著酷炫寶貝炸街都想紛紛模仿,希望把兒子打扮得帥帥的,出去賊有面子。
  • 我一年級兒子成績墊底,2個月逆襲全班第三,只因我做這2件事
    知道這是一位父親的時候,我真的非常震驚,我們一直提倡父親多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但實際生活中真正參與的父親真的屈指可數。於是我很認真地說了我的想法,並告訴這位父親在接下去的時間中應該要怎做更好,這位父親也很認真地聽了我的意見並付諸實踐。在整個過程中他崩潰過好幾次,每次都說要被氣吐血了,但說完又默默堅持,並給孩子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表。
  • 兒子每月給父親200,給乞丐2000,父親去告他,兒子拿出父親遺照
    2018年11月21日,湖南省洞口縣人民法院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等著法庭最後的審判結果,劉笛山老人狀告兒子每月給自己這個父親200元,卻給個乞丐2000元的訴訟今天判決,親朋好友們眾口一詞,幾乎都站在兒子劉致鋼一邊,認定法庭會還兒子劉致鋼一個公道!
  • 每天7點前,應該完成的7件事
    為了幫助你早起,我總結了早起後要完成的事。如果你真的想過一個不一樣的生活,或者活出一個不同的人生,試著去完成這7件事吧!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被瑣碎充滿,他們完全沒有時間去做任何有意義的事。他們生活在求生模式中,日復一日。他們也未曾想過要做出任何改變,但事實上,改變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 學霸狀元卻被北大拒錄,全因父親做了這件事,最後怎麼樣了?
    原來,何某的父親是當地的一領導,想通過自己的便利條件,為孩子的考學之路助力。據當時的政策,少數民族參加高考享受加分的,於是,何某的父親就把兒子的身份變更為少數民族。何某以為,這件事辦得天衣無縫,沒有人發現,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最終這個消息被洩露出去。東窗事發後,北京大學核實了真實情況後,直接拒收何某同學,也難過,畢竟這一行為已經涉及到原則和法律問題。
  • 學霸狀元卻被北大拒錄,全因父親做了這件事,最後怎麼樣了?
    原來,何某的父親是當地的一領導,想通過自己的便利條件,為孩子的考學之路助力。據當時的政策,少數民族參加高考享受加分的,於是,何某的父親就把兒子的身份變更為少數民族。何某以為,這件事辦得天衣無縫,沒有人發現,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最終這個消息被洩露出去。東窗事發後,北京大學核實了真實情況後,直接拒收何某同學,也難過,畢竟這一行為已經涉及到原則和法律問題。
  • 現實版的逆天改命,父親只做一件事,就把腦癱兒子訓練成拳王
    有這樣一個的父親,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把腦癱兒子訓練成拳王,堪稱現實版的逆天改命。父親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他們的話是出於為汪爸爸的關心,但汪爸爸作為一個父親,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孩子?沒能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又怎會拋棄他。之後,他和妻子就開始了漫長的康復過程。他去學習按摩的手法,堅持每天給孩子按摩4-5個小時,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多年,一天都未間斷。當然,也有諷刺和質疑的聲音:你這樣就能治好兒子?那全世界的人都成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