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葛蘭素史克公布了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Benlysta(貝利木單抗)的一項後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Benlysta具有治療紅斑狼瘡的顯著有效性。
這項名為BLISS-SC的後期臨床試驗數據是在歐洲風溼病學年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安慰劑/常規治療52周後緩解率為47.2%,使用Benlysta (belimumab,200mg,皮下注射)治療52周後,患者的緩解率達到了64.6%,具備統計學上的顯著性,達到了該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這一結論與此前的關鍵III期臨床試驗BLISS得出的結論一致。此外,使用Benlysta治療的患者,狼瘡復燃(flare)的比例為14.1%,而安慰劑組為31.5%,比後者降低了62%,達到了臨床試驗的次要終點。對於那些每日使用強的松超過7.5mg的狼瘡患者而言,有20.7%的患者使用Benlysta後強的松的劑量減少了25%及以上,而安慰劑組只有11.4%,但是這一數據未能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p=0.0844)。
義大利的風溼免疫學教授Andrea Doria表示,控制狼瘡患者的發病程度、減少復發和復燃,對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多項臨床試驗的結果已經說明,Benlysta對於狼瘡患者非常有效,是臨床醫生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如果病情不受控制,將會導致嚴重的症狀,包括長期的器官衰竭,甚至早亡,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Benlytsa(貝利木單抗)在2011年獲得美國FDA和歐洲批准。在此之前,美國FDA於1948年批准阿司匹林、1955年批准羥基氯喹和皮質激素治療狼瘡,因此該藥物的批准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Benlysta是一種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蛋白)抑制劑,可以減少導致狼瘡患者病情加重的異常B淋巴細胞的數量。這些異常的B淋巴細胞會導致免疫系統產生細胞錯誤攻擊血管和自身其他健康組織,從而引起狼瘡和其他免疫系統疾病。Benlysta的研發之路非常不易,早在2000年就進入臨床研究,經歷了10年才成功進入市場,目前是治療紅斑狼瘡為數不多的藥物之一,年銷售額早已逾10億美元。(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原始出處:Subcutaneous form of GSK lupus drug on 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