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的孩子們開啟了完全放飛自我的狀態:昨天晚上11點多,高考結束的一群考生還在小區的花園裡聊天、唱歌,直到傾盆大雨而至,才戀戀不捨地回了家。
兒子也重新下載了遊戲,玩到昏天黑地,似乎要把三年的苦讀時光都補回來。他說要在對答案之前玩個痛快。
孩子的心情非常能令人理解,只是對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表示擔憂。孩子們緊張太久了,突然這麼一放鬆,甚至玩遊戲和逛街到不眠不休的狀態,或者晝夜顛倒。
心理上也由考前的高度緊張到考後暫時放鬆,然後又是估分、報志願、等錄取一系列令人緊張擔憂的節奏。這也需要強大堅強的內心啊。
此時此刻,父母的陪伴和幫助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但是作為父母也不該太強勢,尤其是孩子報志願的問題上,還是應該考慮一下孩子的興趣和志向。畢竟未來是屬於孩子的,我們的建議只能作為參考!
最近,經常聽到教育界有一個聲音說:績效工資,不能總拿老師的工資去考核老師自己!於是,就有人建議:教師30%的績效工資,應由當地政府財政兜底,這樣才能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教師的績效工資從2009年開始實行,其目的也是為了保障教師們的收入水平,為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書育人事業,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教師績效工資首先在資金來源方面就非常不合理!拿本來應該屬於老師的工資去考核老師自己,「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的方式,老師們會接受嗎?
既然提倡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提出「績效工資」的做法,那麼是不是應該在教師的工資體系中,設置多一項「績效工資」,而這個資金應該由當地政府的財政兜底?是拿老師的工資去考核老師自己?你還是個老師麼?總之很多人都不會相信有這樣的事!
一、教育部的理解肯定比你對教育的發展理解要準確。
二、在國家上層工作的人肯定文化水平比你高,他們的理解並不是用老師的工資來考核老師自己。
三、很多人對30%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理解,也有可能得出你理解錯的結論,如果老師的工資有的改革,其他的事業單位也一樣可以改,都是為國家做事的。
關鍵是不管是哪條線壓下來的任務,他們可能是為了保證老師們能順利去完成,總會與績效考核掛鈎,然後順便加上一句話:與績效考核掛鈎,其實這就更有點耍流氓了。
有著名教育學者曾建議:從根本上取消職稱評審,建立基於職務、教齡的管理、評價與薪酬體系。
評職稱本來是對教師工作能力的認可,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能評上職稱的,能力不一定稱職!因此,並不是能力越高,拿到的工資就越高,而是職稱越高,拿到的工資才越高。可見,教師職稱與收入息息相關。
要想評上高級職稱,除了授課時長要達標以外,還要準備各種材料。有些教師好不容易評上了高級職稱,卻又無法聘上相應的崗位,導致高級職稱只能拿低幾級的崗位工資。
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建議,從根本上取消教師職稱評審,將教師的收入與教師的教齡聯繫在一起,建立基於職務、教齡的管理、評價與薪酬體系。
幾千年來哪有什麼絕對公平,還職稱高,能力不一定高,怎麼算能力不高,怎麼算能力高,任何制度都不會有絕對公平,人家整天搞研究的都不如你?
別整天在你的小圈子裡看天地,現在能做的就是在現行體制下做好自己就行了,誰也想吃大鍋飯,想按部就班就提拔,漲工資,你覺得可能嗎?
你是否同意這個建議?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鈎好還是與教齡掛鈎好呢?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