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引導寶寶獨立吃飯,應該這麼做

2020-10-16 Kristin愛分享

都說養兒樂趣多,看著寶寶一天天健康長大,爸爸媽媽們做夢都在笑!可是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樂趣無窮的同時也會有許多的煩惱,比如說——寶寶的吃飯問題!寶寶無法自己獨立吃飯,大部分不是他們本身的問題,而是爸爸媽媽沒有放手讓寶寶去嘗試。因為大部分父母感覺寶寶自己吃比較慢,飯菜涼掉了對胃不好;或者擔心寶寶自己吃飯會把飯撒得到處都是;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寶寶還小,長大了就自然會獨立吃飯……這些往往就導致了孩子四五歲了依舊無法獨立吃飯。其實,如果從小就培養良好的吃飯習慣,根本不用追在後面餵飯。

究竟哪個年齡段才是鍛鍊寶寶獨立吃飯的最佳時間?

其實,從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他們眼睛就會下意識地去關注媽媽手中碗筷。

再等到寶寶成長到10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就會好奇的去伸手爭奪媽媽手裡的碗筷。這時候的寶寶,是很喜歡自己動手的,也是寶媽們開始初步鍛鍊寶寶獨立吃飯的開始。

等寶寶長到一兩歲左右的時候,這可是寶媽們培養寶寶獨立吃飯能力的黃金時間。

這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已經有了很好的提升,基本處於他們當時年齡的「高峰階段」。

這個時候給寶寶加上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指揮,寶寶一定會很容易學會獨立吃飯。

而且,這時候寶媽如果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用餐習慣,那對孩子以後的生活,絕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法

一、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於孩子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點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時卻吃不下。而且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當點心,不要吃「垃圾」食物。你想你自己要是下午4點才吃了一杯酸奶,1袋薯片,那麼5點還會乖乖坐著吃晚飯嗎。

二、讓孩子有飢餓感 孩子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飯,有時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有飢餓感。父母可以在孩子吃了幾口就跑開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孩子吃飽了」,然後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餓肚子。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 吃完飯。

三、讓孩子一起幫忙 為了滿足孩子的學習欲望,吃飯前媽媽可以叫孩子一起來幫忙,如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孩子會充滿對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家庭常見的錯誤吃飯方式

一、讓寶寶單獨吃飯而不是和大人同桌吃飯——全家人整整齊齊坐著吃飯多好呀,寶寶就算不會說話,也會喜歡這種熱鬧溫馨的氛圍,能觀察大人是怎麼咀嚼、吃飯的,還能順帶培養一下人際交流等。

二、不給寶寶自己握勺的機會——這裡指的是10個月以上的寶寶,10-12月時寶寶最好能學會自己用勺子,這樣他們就會有一定的進食能力。這種能力有什麼好處呢?能讓寶寶有自信心和責任心,也能讓他們更有食慾,更能培養獨立進食的行為。

三、新食物不吃拉倒——當新添加一種食物時,有的寶寶可能會不買帳,佛系爸媽就會「不吃拉倒」,其實,寶寶接受一種新食物是需要過程的,可能要嘗試10+次才能接受,爸媽不要輕易放棄。當寶寶有所抗拒時,爸媽最好先餵他,再鼓勵他自己吃。也可以花點心思,給輔食換個造型或換種味道,但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不然寶寶的內心會更抗拒。

經常被「追著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幾種嚴重後果

一、對食物失去興趣,容易營養不良

孩子在剛剛接觸吃飯這件事情的時候,會對吃飯很有興趣,家長只要注意引導孩子就會慢慢學會獨自吃飯。

但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有些老人覺得孩子吃飯太慢或者自己吃太髒,便開始給孩子餵飯,這樣一來孩子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對吃飯失去興趣,時間一久就會營養不良。

二、上幼兒園狀況頻出

孩子不會「獨自吃飯」,對於上幼兒園來說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老師不可能提供餵飯服務,更不可能追著孩子餵飯,這時候吃飯對孩子來說就是一件頭疼的事了。

之後會造成很多麻煩,孩子吃不飽餓肚子、甚至會因此延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牴觸情緒等等。

三、接觸孩子同齡人後容易因此自卑

小孩子都喜歡和別人比較,獨立吃飯這件事往往也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還不會獨立吃飯的孩子會因此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嚴重甚至還會自卑,對心裡發育也沒有好處。


相關焦點

  • 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
    導讀: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關鍵期,千萬別錯過
    都說養兒樂趣多,看著寶寶一天天健康長大,爸爸媽媽們做夢都在笑!可是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樂趣無窮的同時也會有許多的煩惱,比如說——寶寶的吃飯問題!寶寶無法自己獨立吃飯,大部分不是他們本身的問題,而是爸爸媽媽沒有放手讓寶寶去嘗試。
  • 孩子一吃飯就犯難?那些錯誤引導孩子吃飯的方法,你中招了沒?
    今天寶貝就從引導孩子吃飯的時間和方法兩個方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培養獨立吃飯的黃金時間8個月當我們的孩子能夠到處跑,並且有較強的獨立思維的意識,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讓孩子獨立吃飯了3歲前在孩子入託之前,一定要讓他不斷的鞏固自己吃飯的能力,因為上了幼兒園以後,可能由於老師的精力有限,照顧不過來這麼多的孩子並且對於寶寶吃飯時的一些動作或者是方法進行糾正
  • 育兒小知識: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好好吃飯?
    讓孩子好好吃飯估計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寶寶不好好吃飯的過程,所以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好好吃飯就成了所有家長的心聲。對於大一些孩子來說可能吃飯會是一種開心的享受過程,但對於小一點的孩子,那吃飯就變成了最困難完成的事情,而家長為此也不知如何對待地。
  • 育兒小知識: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好好吃飯
    讓孩子好好吃飯估計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寶寶不好好吃飯的過程,所以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好好吃飯就成了所有家長的心聲。對於大一些孩子來說可能吃飯會是一種開心的享受過程,但對於小一點的孩子,那吃飯就變成了最困難完成的事情,而家長為此也不知如何對待地。
  • 寶寶管家說:寶寶多大可以獨立穿衣服吃飯?如何培養獨立寶寶?
    吃飯、穿衣這種動作都比較精細,需要家人引導訓練才能夠熟練掌握。所以家人訓練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自主穿衣、吃飯的時間。一般來說,寶寶在一周歲左右,可以自己抓握勺子吃飯。在2-3歲左右,可以完成穿衣。
  • 寶寶學習獨立吃飯的5黃金時期,家長都把握住了嗎?
    很多家長會好奇,為什麼自己孩子都好幾歲了還不會獨立進食。其實寶寶學會吃飯這件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也有自己的學習的過程和黃金時期。媽媽們只有抓住了這些黃金時期,積極正確地引導寶寶,才能讓寶寶不斷進步,在吃飯方面,讓自己逐漸獨立起來。寶寶吃飯有哪些階段?
  • 寶寶多大的時候能自己吃飯?比你想像的還早,三招讓娃獨立吃飯
    小明的媽媽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每次餵小明吃飯都需要浪費非常多的時間,但是小明的媽媽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卻看到他們的小孩早就能獨立吃飯了,這讓小明的媽媽羨慕不已。那麼為什麼年齡相差不大的寶寶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其實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一、寶寶多大的時候能夠獨立吃飯?
  • 想要寶寶獨立吃飯,請抓住這幾個黃金時間段
    很多寶寶已經很大了,吃飯還是要讓父母喂,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作為父母,還需正確的引導一下。其實,想要培養寶寶獨立吃飯並不難,關鍵是大家要抓住幾個黃金時期。6-10個月:寶寶對餐具有濃厚興趣這個時期,寶寶會搶奪餐具自己擺弄,這是鍛鍊寶寶自己吃飯的好時機。寶媽們可以給寶寶一把勺子,他們不會真的挖食物,而是用來玩耍。不妨讓寶寶自由玩耍,可以很好的鍛鍊其協調能力與自立性。
  • 家庭教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做家務?
    其實平時在家裡,家長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務,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責任感。那麼,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做什麼?怎樣正確引導孩子?問題探究為什麼家長希望孩子參與家務這麼難?又或者孩子們為什麼不願意主動做家務?第一 家務真的很難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交到孩子手裡去,孩子們無所適從,做不好、不會做,會受指責,所以他們的熱情和自信就沒有了。
  • 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以後就等著一口一口餵吧!
    比如在寶寶小的時候,特別想自己吃飯時,父母嫌孩子自己吃太慢、嫌孩子撒的到處都是、覺得餵孩子吃飯是一種愛……所以,剝奪了孩子自主吃飯的機會。而對寶寶來講,所有的能力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從不會到會。吃飯這件事,在家長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寶寶而言,卻是獨立意識和能力的一種培養。
  •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關鍵期,千萬不要錯過了!
    實際上,這個階段,寶寶雖然吃飯邋遢,但卻進入了自主進食關鍵期。如果阻止寶寶自己吃飯,反而會影響寶寶就餐習慣的養成,影響寶寶自然的生長發育。今天,奶爸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自主進食的逆襲之路。 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父母怎麼做?
    餐桌上,大寶不僅一直看iPad,吃飯也還需要爺爺追著餵進嘴裡。兒媳婦很生氣,跟公婆再次強調:孩子自己會吃飯了,你們別再餵了!沒想到婆婆卻說:你們年輕人就是沒耐心,孩子長這麼好,還不是我們爺爺奶奶一口一口餵大的?
  • 寶寶獨立吃飯難?從追著餵到自己吃飯,3招輕鬆幫寶媽搞定
    為什麼讓孩子自己吃飯這麼難呢,有兩個原因孩子的獨立意識沒有得到培養,依賴性很強家長經常追著孩子吃飯,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被破壞,孩子們會認為,他們吃飯是家長的事情,同時對家長的依賴性也是會越來越強,這樣長時間下來
  • 在各階段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在各階段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據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出生1個月後,便開始了無規律的爬行、跑跳、坐臥等行為,而這也就意味著寶寶的大運動時期開始了。12月齡扶著走寶寶可以在家長一隻手的攙扶下緩慢行走。15月齡獨立行走15月齡,寶寶可以獨自行走,在躺下的情況下可以獨自起身坐下。18月齡獨立後退寶寶的行走變得平穩,可以倒著緩緩後退行走。
  • 寶寶不好好吃飯的真相,三招讓寶寶愛上吃飯
    吃飯是頭等大事,家長一定要重視,以下幾種錯誤觀念和做法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們應該儘量避免。​寶寶吃飯的誤區1、 讓孩子邊吃邊玩當寶寶不愛吃飯,怎麼哄都沒有用的時候,有的父母會選擇給孩子播放最喜歡的動畫片或者給他最愛的玩具,用這種獎勵來和孩子做交換,只要孩子願意吃飯,就能享受獎勵。
  • 寶寶多大培養獨立吃飯?抓住這3個黃金期,否則錯過會很麻煩
    ,吃飯也不例外,家長們只要抓住這些「敏感期」,就可以輕鬆養成獨立吃飯的乖寶寶。寶爸寶媽可以給寶寶準備圍嘴、餐桌椅、專屬碗勺,引導寶寶如何將飯勺送到嘴裡,開始鍛鍊寶寶自己吃飯。同時,還要及時給寶寶轉換輔食的性狀(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分階段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為1歲後吃正常的食物做好準備。家長們注意了,如果錯過寶寶的咀嚼敏感期,可能導致寶寶養成不愛嚼食物或含飯等不良的吃飯習慣。
  • 寶寶吃飯難?二胎媽媽給你正確示範,寫得太真實
    這是因為吃飯對寶寶來說,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情,因此,家長要善於引導之術。比如,在注重食物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選購一些可愛餐盤,或者將食物擺成可愛的造型,搭配不同的顏色,吸引寶寶。因此從添加輔食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孩子專心吃飯的習慣。比如,儘量保持用餐環境安靜,不要邊吃飯邊跟寶寶聊天,更不應該讓寶寶邊吃邊玩。如果寶寶不能安靜用餐,家長可以跟孩子同一時間吃飯,營造吃飯的氛圍,或者嘴巴裡嚼東西引導寶寶吃飯。寶寶到了飯點不吃飯,最常見的原因是沒有飢餓感,那麼家長要嘗試一下調整寶寶的就餐時間,考慮一下吃飯和吃奶的時間間隔是否合理。
  • 寶寶學習獨立吃飯有「黃金期」,家長要把握住,錯過了只能追著餵
    但是,有的家長想不明白,總是覺得寶寶需要自己餵飯,他一個人吃飯,會弄髒衣服,或者吃得很慢吃到涼飯,會拉肚子等等。其實,家長真的應該多給寶寶一些信任了,給寶寶機會學會吃飯,說不定他會給你驚喜。因為,在培養寶寶吃飯的過程中,寶寶自己能獲得非常多的好處:①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家長作為成年人,已經能夠很好地協調自己的肢體。
  • 如何引導寶寶學習語言?這樣做絕對正確
    相信不少父母在寶寶出生後,都對寶寶的那一句「爸爸媽媽」期許不已,聽到寶寶喊自己就是最開心的一件事了。但是,寶寶說話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普遍都是寶寶長到十個月左右的時候,才會張口說話。  在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寶寶學習語言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