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布媽媽聊育兒
芒果綜藝《媽媽是超人》開播後,賈靜雯的女兒咘咘因為可愛乖巧的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咘咘是個貼心又懂事的小姑娘,但是也有讓媽媽賈靜雯非常頭疼的事情,咘咘不愛吃飯,還挑食,進食速度非常慢,時常需要媽媽三令五申才慢吞吞地吃,而且吃飯不專心,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
寶寶不愛吃飯困擾著很多父母,不吃飯就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容易長不高和生病。吃飯是頭等大事,家長一定要重視,以下幾種錯誤觀念和做法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們應該儘量避免。
1、 讓孩子邊吃邊玩
當寶寶不愛吃飯,怎麼哄都沒有用的時候,有的父母會選擇給孩子播放最喜歡的動畫片或者給他最愛的玩具,用這種獎勵來和孩子做交換,只要孩子願意吃飯,就能享受獎勵。
這種方法雖然能讓孩子把飯吃進去,但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和專注能力,並且一邊吃飯一邊玩也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長此以往,不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2、 追著寶寶餵飯
有的孩子在餐桌上坐不住,一會這裡扣扣一會那裡摸摸,趁父母不注意就跑沒影,和父母「藏貓貓」。這時候很多父母就選擇追著孩子,一定要把這口飯餵到孩子的嘴裡。
這種做法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習慣,時間長了孩子就很難規規矩矩的坐在餐桌上進食,總是被動的接受父母的投喂。
3、不停的催孩子
有的孩子是個「小磨蹭」,做什麼事都不緊不慢,吃飯更是慢慢悠悠,恨不得一粒一粒數著吃,一口飯要在嘴裡含很久才咽進去。很多父母看到這種情況就忍不住催促孩子趕快吃,甚至會指責、數落孩子,孩子一邊吃一邊被大人教訓就容易緊張,還會因此對吃飯產生牴觸心理。
孩子不愛吃飯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以下三方面是孩子不愛吃飯的常見因素:
1、 零食吃太多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有些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總擔心孩子吃不飽,會餓著孩子,也希望孩子能吃進更多東西。於是時不時的給孩子投餵一塊水果、一盒牛奶、一點零食,還沒等到吃飯時間,孩子就已經飽了。孩子吃零食吃飽了自然就不想吃飯了,也實在是吃不下。
2、 輔食不合理,食物單一
當孩子到了6個月後就應該添加輔食,但是有些家長總覺得寶寶太小無法咀嚼於是總喜歡將輔食打成你糊狀餵給寶寶,甚至有1歲多的寶寶還在吃流食。
這種做法會讓寶寶的咀嚼、吞咽功能無法得到鍛鍊,時間長了寶寶就不願意自己嚼東西吃,甚至一直含在嘴裡,或者直接吞進去,當他們覺得吃飯這件事有些困難自然就不願意乖乖吃飯了。
還有的父母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安排飲食,聽說某樣食物對孩子發育有幫助後就一直讓孩子吃這種食物,單一的食物不僅會讓寶寶營養不均衡,也容易讓寶寶生厭不喜歡吃飯。
3、 運動過少
現在家庭條件比較好,往往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所有的事都由大人包辦,穿衣、刷牙、洗臉等,孩子沒有鍛鍊自主能力的機會。而且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高樓林立的樓房裡,活動的空間比較小,有的父母覺得外面不安全,也很少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導致孩子容易懶惰,運動量少,熱量消耗自然也少,不容易產生飢餓感,因此也就不喜歡吃飯。
1、 培養正確的餐桌禮儀
正確的餐桌禮儀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孩子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用餐禮儀就會幫助他們乖乖坐在餐桌上,拿著筷子湯勺安靜、專注的用餐,對他們消化、吸收食物有很好的幫助。
如果想培養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的一言一行深受父母影響,他們通過觀察、模範父母的言行舉止來學習知識和技能。父母首先要做到在餐桌上不三心二意、不大聲喧譁、文明禮貌的用餐,這樣孩子才能跟著父母做,培養正確的餐桌禮儀。
2、 安靜的進餐環境
對於孩子的進餐環境,很多父母都不太在意。但是嘈雜的環境會打破孩子吃飯的專注力,讓孩子不停的被外界因素打攪,分散注意力,一會被電視裡的動畫片吸引,一會被手機裡的音樂吸引,一會被旁邊小朋友的笑聲吸引,以至於不能好好吃飯。
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安靜的進餐環境,關掉電視和手機,將玩具拿走,不出現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讓孩子專注在吃飯這件事情上。
3、 不強迫孩子吃飯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營養應該均衡,各種蔬菜、肉類都應該攝入一點,因此會逼迫孩子吃他們不喜歡吃的食物。有的孩子天生就對某種食物的氣味反感,自然不願意吃,如果父母一再強迫孩子嘗試,會讓孩子非常牴觸這個食物,甚至會讓他們對一切新鮮沒吃過的食物失去興趣。
有的家長還會在孩子明確表示已經吃飽了,不想再吃的情況下繼續強迫孩子「再吃一口」,過度的進食很有可能損傷寶寶的脾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脹肚,就容易出現厭食、拒絕食物的後果。因此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攝入過量的食物,八九分飽就可以了。
讓孩子對吃飯產生興趣,主動進餐,不要強迫孩子吃某樣食物,只有家長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愛上吃飯,吃嘛嘛嘛香。
你還有哪些幫助寶寶好好吃飯的辦法?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