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湯、豬蹄湯、魚湯、雞湯等用肉類煲的湯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滋補佳品。肉湯味道鮮美,但湯裡的肉經過長時間燉煮口感變差,而且不少人認為肉中的營養已經被燉到了湯裡,所以選擇只喝湯不吃肉。
那麼,肉湯真的比肉更有營養嗎?你都怎么喝湯呢?
事實上,無論用哪種肉類煲湯,湯裡的營養物質都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水。雞肉、鴨肉、豬肉、牛肉、羊肉等都是由肌肉纖維構成的,其中可溶性的肌漿蛋白和胺基酸、肽類、肌酸、肉鹼等小分子含氮物質容易進入湯內,但大部分的纖維成分是很難溶解的。
一般來說,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而肉裡的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15%~20%以上。
更重要的是,肉湯中不可避免會存在大量油脂、嘌呤、鹽等,因此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人群等都應該儘量避免食用。對於正常的健康女性來說,如果只喝湯不吃肉的話,補充到的蛋白質含量過低,而且湯中大量的脂肪也會對形體健康產生影響。
如果你是嗜湯如命的「湯達人」,那麼在適量食用的同時,也要儘量撇去湯的表層浮油。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不適合喝湯,北京蘭超形體健康管理科技研究院建議大家,像一些消化不好的老人、身體虛弱術後沒有食慾的患者等,更適合喝湯。
雖然湯中的營養含量不高,但是溶出的游離胺基酸、小肽、穀氨酸、肌酸等可被人體快速吸收利用,對改善食慾、提高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肉湯中的含氮物質可以刺激消化分泌,使腸道恢復消化功能。除此之外,肉湯也可以作為嬰兒的輔食,少量食用易於促進嬰兒腸胃道的消化吸收,幫助其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