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6 日,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攝影展在伊斯坦堡 Yapi Kredi 文化中心開幕,展出將持續至 4 月 27 日。
此次展出的攝影作品皆來自他於 2018 年出版的攝影集《陽臺》(Balkon)。這些攝影作品都由帕慕克在他伊斯坦堡家中的陽臺上拍攝,記錄了伊斯坦堡的歷史與現狀。
出生於 1952 年的奧爾罕·帕慕克一直被視為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我的名字叫紅》《純真博物館》等。2006 年,奧爾罕·帕慕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陽臺》收錄了 500 多副帕慕克的攝影作品。2011 年底,帕慕克因缺乏寫作靈感而離開寫字桌,並在之後的 5 個月裡,在家中陽臺上拍攝了約 8500 張照片。
帕慕克攝影作品。圖片來自:Yapi Kredi
《陽臺》是帕慕克的第一部攝影集,由德國著名出版商格哈德·史泰德出版。作為以出版高端作品集而聞名的出版商,史泰德全程策劃了帕慕克的攝影集和攝影展。
在光線昏暗的展館裡,觀眾可以看到書中照片的細節。帕慕克拍攝了伊斯坦堡的全景、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入口、四周的山脈、遙遠的島嶼、城區裡東方的一面和西方的一面。在一張照片中,一隻鳥棲息在清真寺的頂部,背景則是摩天大樓和若隱若現的起重機。
帕慕克攝影作品。圖片來自:Yapi Kredi
《藝術新聞》評論稱,在昏暗的冬季光線中,照片呈現出柔和的色彩,這個擁有超過 1500 萬居民的城市,也因此顯得平靜。在 2005 年出版的《伊斯坦堡》中,帕慕克曾寫道,他喜歡冬天的城市。冬天讓所有不完美之處成為一片模糊,並顯現出一種憂鬱的氛圍。
有趣的是,在《陽臺》中,讀者很難看到伊斯坦堡混亂的一面。而伊斯坦堡社會的不穩定,正是帕慕克小說的關鍵元素之一。
帕慕克攝影作品。圖片來自:Yapi Kredi
根據《藝術新聞》報導,《陽臺》不是帕慕克在視覺藝術領域的第一次嘗試。2012 年,帕慕克開設了實體純真博物館,把小說《純真博物館》帶進現實。2015 年,他的素描在伊斯坦堡雙年展上展出。他曾說過,自己的寫作都是先有畫面,再有文字。
帕慕克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攝影。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反思自己拍攝照片的原因,並找尋寫作和視覺之間的聯繫。帕慕克曾說:「我在試圖寫作時拍攝了這些照片……攝影會影響我小說家的身份嗎?會改變我的小說嗎?它不會完全改變我的寫作,但一定會產生一些影響。一切都會相互影響。」
題圖來自:Yapi Kr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