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無妨】 年輕人,當網紅再風光,也不能走旁門左道

2020-12-15 重慶電視臺

「出名要趁早」,七十幾年前張愛玲說的這句話現在依然魔力十足,有一些年輕人懷揣著名利雙收的期盼,夢想成為一名「網紅」,然而,「網紅」之路,絕不能走旁門左道。

近些年來,有部分年輕人為了當網紅博出位而罔顧法律、道德、安全的新聞層出不窮。雲南11名少年為了當「網紅」,拿著管制刀具拍「鬥毆大片」;貴州15歲女孩愛唱歌想成為「網紅」,為了博關注,當街攔警車唱歌;廣西兩男子為當「網紅」,穿日本軍裝在賓陽高鐵站作秀。

這些事情的發生,是當事者年少無知?還是「網紅」身份的誘惑太大?是直播平臺的推波助瀾?還是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都有。年輕人想當「網紅」,沒有什麼錯,只是方法要正確,比如學些一技之長,練些過人的本事,這樣的正能量「網紅」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走旁門左道,傷人害己,幻想著「一炮而紅」,急功近利終究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名利還沒落袋呢,就消失了。

11名拿著管制刀具拍「鬥毆大片」的少年,被公安機關當場控制,由於都是未成年人,公安機關對其進行了教育,並責令家長嚴加管教。

攔警車唱歌的15歲女孩,警察叫來了家長和班主任。

穿日本軍裝在高鐵站作秀的兩名男子,當警察準備將他們帶回派出所調查時,遭到近300名群眾的圍觀阻攔,群眾甚至揚言要把兩名男子拉出去毆打。

年輕人為了當「網紅」而肆無忌憚,著實令人震驚。這一代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誘惑比他們的父輩、祖輩要多得多。如何樹立正能量的人生觀尤為重要。年輕不怕犯錯,畢竟,誰沒年輕過呢!怕的是受了錯誤觀念的影響而不知自知,越陷越深。

「出名要趁早」,不如說「出名要正好」——即使你到了頭髮花白的年紀,只要你走正道,秉持正確的人生觀——積極進取、明辨是非、踏實做人,出名,遲早的事。正所謂,旁門左道出惡名,人間正道才是真!

相關焦點

  • 說走就走,假期網紅旅行清單
    近年南京,更成為網紅城市,一處處獨特的自然景點,都在鏡頭前面成為一張張「網紅照」。 牛首山的佛頂宮是南京最新的網紅打卡點,整個佛頂宮以佛祖頂骨舍利供奉為主題,外部分為大穹頂和小穹頂兩個部分。
  • 直播人才搶手 高校培養帶貨人才但試無妨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高校培養帶貨人才但試無妨 如果說電商直播在2019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那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則讓直播帶貨徹底火了,直播人才也變得更為「搶手」。針對有關高校培養帶貨人才的做法,有人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能不能批量複製「李佳琦」?正如一流的作家未必出自大學中文系一樣,前兩年受到熱議的「網紅學院」似乎也沒出幾個真正處於頭部的網紅,指望通過高校培養一批「李佳琦」,註定不可能。但是,並不能就此否定大學在這方面的努力,高校培養帶貨人才但試無妨。
  • 「網紅」真的毀掉年輕人了嗎?
    關於網紅的爭論似乎一直沒有停止過,比如前段時間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上熱搜;更有網紅李子柒被寫進小學語文試卷,卻引學生家長不滿:憑什麼學她?這樣的一些新聞出現。某乎更是有****會毀掉年輕人嗎?早期的網紅是鳳姐那個時代,後面網紅轉正了,papi醬、李子柒等一系列網紅出現,網紅開始細分:有搞笑的、專業的、古風的、田園的、寵物系、反串的、主播等等。用網際網路專業名詞說是垂直領域,說直白點就是搞笑就負責想各種段子搞笑、田園的就是分享田園生活,大家在各自板塊做得風生水起。
  • 年輕人:我想當網紅,不,你不想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近年來「網紅」興起,直播帶貨也在行業風口獲得了很多的紅利,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年輕人的價值取向,很多年輕人,包括很多大學生都嚮往自己畢業後不找工作,當網紅來謀生,做一個自由職業者。甚至還有高校專門設置了網紅專業。
  • 少女人間蒸發:網紅騙局毀掉無數年輕人
    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網紅」這個職業幾乎呈現井噴的狀態,火速成為肉眼可見賺錢最快的行業,隨便接個廣告就是幾十萬。以至於前段時間在高中生理想問卷調查裡面,有30%的人以後想做網紅。甚至這個職業以如此強大的賺錢能力,低門檻,以及超高的自由度一躍超過曾經年輕人最嚮往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成為2019年畢業生最青睞的行業。
  • 不太嚴謹地說,是網紅在塑造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從網紅的影響力上,能夠影響的人,從一線精英到小鎮青年,我們的消費觀與價值觀,都被網紅所影響。作為營銷策略人,網紅這個群體,在整個體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我們又該如何利用好網紅的價值?以前只有一線城市的精英們關注KOL網紅,以前的微博,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們,服務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受眾面其實比較有限。但現在隨著抖音與快手的全面崛起,將更加廣泛的大眾裹挾進紅人經濟中,本質上所有網際網路用戶,都在網紅的影響範圍內。
  • 娃暑假不忙學業反忙事業,網友:這是被父母引上了「旁門左道」?
    娃暑假不忙學業反忙事業,網友:這是被父母引上了「旁門左道」?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間,看的最多的無非就是快手,抖音,火山等短視頻。暑假一般的家長都讓孩子好好去忙學業,而這位家長,而是讓孩子忙事業。在今年暑假的時候平臺上又新進了一批批小網紅,背後的成功全跟家長離不開關係。
  • 故事:厚臉皮的前女友來了個回馬槍,該說無妨不無妨?
    江宇琛的語氣突然玩味起來,再看著袁袁,她就有點受不了了。好像她一直偷窺似的,但她也不是有意,她下午兩點就過來了,又不能怪她。她壯著底氣說:「你要是早答應我一起去放風箏,我不就看不見了麼?」「不可能。」袁袁睜著眼睛說瞎話:「雖然天氣有點熱,但你身體那麼好,放風箏正適合你。」
  • 網紅茶飲層出不窮,愛喝茶的年輕人不夠用了
    網紅奶茶繁多,愛喝茶的年輕人會怎麼選?江湖老劉認為,雖然網紅奶茶的名氣讓喜茶一夜成名,但成名並非喜茶的最終目標,基於茶來做年輕化和深耕市場的策略,以及在當下眾多奶茶新興的局勢,要留住原有消費者,並且增加復購率以及吸引另外一批新消費者,喜茶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奈雪的茶·篇奈雪的茶由彭心、趙林夫婦創建於2015年,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
  • 錦州這家網紅餐廳火了,環境優雅美食精緻,是年輕人的「味道」
    比如說一個主播,喜歡他的人多了,我們就稱呼他為網紅主播;現實當中的景色,能夠讓人拍攝出最美的照片,我們稱呼它為網紅打卡地;還有我們喜歡的餐廳,自然而然地被我們就稱之為網紅餐廳。在我們大錦州有著諸多網紅餐廳,除了特色燒烤之外,還有鐵板燒、滷肉飯等等。
  • 道教裡的「旁門左道」指什麼?
    除了上述正面含義的成語外,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流傳到今天已經曲解為負面含義的成語,如雞犬升天、終南捷徑等等,還有下面聊的這個成語——旁門左道。後來,到明代許仲琳著《封神演義》時,隨著這本通俗神魔小說的流行,「旁門左道」一詞走進大眾視野,特指非正統的宗教派別或學術派別。那在道教中,有沒有「旁門左道」呢?它們又具體指什麼?
  • 什麼是旁門左道?道教的旁門左道共有九品,分別是指哪些?
    成語旁門左道,最早出現在《禮記·王制》中,「執左道以亂政,殺。」。意為不合規矩、不正當的辦法或途徑等。到明代隨著許仲琳著《封神演義》這本通俗神魔小說的流行,「旁門左道」一詞走進大眾視野,特指非正統的宗教派別或數術派別。那在道教中,有沒有「旁門左道」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麼,道教中的旁門左道它們具體指什麼?
  • 用「旁門左道」突破學習中國書畫的瓶頸
    那咱們所說的這個「瓶頸」,實際上就是由「法」這個層次進入「道」這個最高層次的所謂的中間「這一塊」的「門坎」。它就像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但這層窗戶紙想「捅」開卻不是那麼容易!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去「捅」開這層窗戶紙,去得到這個「道」,要通過什麼途徑能以最快的速度去「悟」得這個「道」呢?很簡單,就是用「旁門左道」!先生們,女士們!
  • 重新做人的「竊格瓦拉」,為什麼不能當網紅?
    當紅星新聞的記者告訴周立齊,有30多家網紅、直播公司競相與他籤約,甚至有一家網紅公司的老闆開著豪車來監獄門口等他時,他還是堅定地說不打工。「你跟他籤約,你就是他的工人。什麼都是別人說了算,一點自由都沒有。」好不容易重獲「自由」,周立齊希望能在家種地務農。「你想種多少種多少,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 盤點那些我們最不能理解的網紅美食
    隨著經濟越來越好,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現在的年輕人都特別愛吃、會吃,簡單的來說,別人吃是為了生活,而我們生活就是為了吃到各式各樣的美食。隨便刷一下抖音、快手、頭條等,就能找到不同的網紅美食推薦,而且現在的網紅店天蓋地,下面飯飯就帶領大家來盤點一下近兩年那些最不能理解的網紅美食,都是噩夢啊!
  • 那些排隊喝網紅奶茶的年輕人
    「我們這些嗑奶茶的人基本與癮君子一樣,喝了第一口以後,整個人生就走上了岔路……」說到奶茶就容易讓人聯想到「網紅奶茶」這樣的流行時尚。在一般的社會認知中,去買一杯「網紅奶茶」是要排隊的,長長的隊伍裡多是衣著光鮮的年輕人,他們浪費半小時甚至兩三個小時排隊,就是為了一杯時尚感十足的奶茶。
  • 「當網紅還是讀書」 你真以為不讀書就能做網紅了?
    與80後、90後從小糾結「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的煩惱不同,今天的95後、00後們似乎正面臨一個新問題:選擇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2018年,有媒體曾做過一個95後就業觀的圖解,其中提到,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和網紅。抖音、鬥魚、B站、小紅書……新興的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正幫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
  • 泡麵小食堂:網紅之路能走多遠
    從80後、90後成為市場消費主流以來,其群體喜好就成為市場需求的爆點所在,陪伴年輕人成長的泡麵即為其中之一。然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答案茶等第一波網紅的偃旗息鼓,依賴於嘗鮮感的一次性消費顯然不足以為品牌注入持久競爭力。
  • 旗袍奶奶霸屏朋友圈,誰說網紅與老年人不搭
    「網紅」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時尚,很多年過花甲的老人也一躍成為「網紅」,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進入大眾的視野。「看到你們這麼優雅地老去,我也不怕老了。」這是一位網友給4位「網紅奶奶」的留言。通過這種方式,「爺爺」、「奶奶」們不僅向網友展現出健康多彩的老年生活,更向社會傳遞出生命新的維度。
  • 盤點那些最火的網紅美食;被跟風、打卡,毀掉的年輕人!
    自從抖音快手橫空出世,我們的衣食住行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網紅」。之前網紅是指青春靚麗的俊男美女,時至今日,網紅已經不在單單指人物了。美食也不例外,原本無人問津的食物,經過商家的套路,迅速傳播,開始大火起來。可以說2018年的美食圈就是被抖音和快手支配的。沒有上過抖音和快手,根本不配稱為網紅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