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日本連發兩起持刀殺人事件。51歲的巖崎隆一在川崎市一個公車站用菜刀砍向排隊的小學生,造成2人死亡18人受傷。幾天後,76歲的前農林水產省事務次官熊澤英昭在東京的家裡用刀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一郎。
這兩起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有著一個共同點:案件主要人物都是中高年「蟄居族」(也稱「繭居族」)。日本內閤府將這一群體定義為:基本不走出自己房間或家裡、除了因為興趣和去附近便利店之外,不出門的狀態超過6個月。
警方調查發現,巖崎隆一幼時父母離婚,與叔父和叔母生活在一起。巖崎長期沒有工作,兩位老人均已80多歲。熊澤英昭的兒子同樣沒有固定職業,整日在家中打遊戲。據熊澤英昭供述,兒子曾在家中對自己和妻子施暴,事發當日由於附近小學舉行運動會,兒子嫌太吵大叫要「殺了他們」。熊澤英昭說,當時想到了剛剛發生的巖崎隆一事件,想著不能讓兒子去危害他人,於是殺了他。
據日經新聞網報導,目前日本「啃老」人數正在不斷增加。「8050」是這個現象的代名詞,意為80歲的父母照顧50歲的子女。內閤府3月29日發表的調查顯示,40至46歲的「蟄居族」估計達到61.3萬人,超過了15至39歲的54.1萬人。
據央視報導,早稻田大學專家關水稱,日本人個體的價值體現在遵守群體規則的能力上,「蟄居族」大部分是那些無法實現這樣價值的人。
還有分析稱,中高年「蟄居族」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大量企業倒閉和裁員導致出現了「就職冰河期」。當時剛畢業的學生們找不到穩定工作,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只能靠打零工度日,有的人甚至從此不再邁出家門,與社會隔絕。
有的人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蟄居,也有人從退休之後因為失去了與社會的觸點開始蟄居。其中,現在40至44歲的人開始蟄居的時期與就職時期重合。
談及「蟄居族」不出房間的原因,日媒稱,往往當事人和家人都無法解釋,或者無法想出解決之道。醫生檢查過一部分人,發現他們往往患有綜合失調症、自閉症、驚恐障礙等症狀。
正在失去生存空間的中高年「蟄居族」中,出現了巖崎隆一這樣報復社會的人,以及面對年邁父母逃避責任的人。2018年11月,橫濱市一名49歲的男子被警方以遺棄屍體罪逮捕。原因是其76歲的母親在家突發急病去世,他因為「不擅長與人交流想讓妹妹處理」,一直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任由屍體腐爛。據悉,男子多年沒有工作,依靠母親的收入生活。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問題,2018年,日本政府專門撥款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800萬元),嘗試製定支援體制,讓再就業服務中心、大學、職業培訓機構和經濟團體全部參與進來,並計劃寫入2019年夏季公布的「經濟財政運營和改革的基本方針」中。
但瑞穗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岡田豐指出:「應該在冰河期世代35歲之前採取對策,現在行動晚了10年」。日本經濟界正在修改企業招聘應屆生集中在春季的僱用慣例,解禁副業和允許在家辦公等。僱用環境正在大幅轉變的當下也許是解決「8050問題」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