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多年來,浙江省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2018年9月,浙江「千萬工程」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學好用好浙江經驗,打造中原美麗宜居鄉村?河南日報報導組於4月1日前往浙江,採訪調研「千萬工程」,傳遞所見所聞所感,以期為我省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啟迪。
□本報浙江報導組
4月1日,河南日報報導組來到浙江之行的第一站——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
餘村春光明媚,景色宜人。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這裡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此後10餘年,餘村,安吉,乃至整個中國都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春光暖人,金燦燦的油菜花海與連綿青山相互掩映,一座座小洋樓在蔥蘢綠意中若隱若現,整個餘村仿佛裝在畫卷中。綠水青山間,不時傳來遊客的歡聲笑語。在餘村電影院旁,一個電子顯示屏顯示,山上負氧離子數量每立方釐米超過4萬個。
美麗鄉村的文明標語。
沿著「兩山」綠道一路向前,給記者作導遊的村民小何說,2018年,餘村躋身4A級景區,今年正在創建5A。「你們看,南面那山就叫『青山』。」她說。
但在10多年前,青山不青,而是「灰山」。「因為開礦和辦水泥廠,整座山蒙著厚厚的灰!」村民潘春林回憶,那時一天到晚都得緊閉門窗,不然晾曬的衣服還沒幹就又落滿了灰。
不過,也因為開礦和辦水泥廠,餘村當上了當時安吉縣的「首富村」。潘春林和同村的葛元德,開著運輸車拉石頭,每月收入兩三千元。
因為收入不錯,早在1996年,葛元德就花七八萬元建造了如今看起來仍很氣派的小洋樓。但他的母親、78歲的吳珍娥想起早先髒亂差的環境就直搖頭:垃圾、糞坑到處都是,蒼蠅蚊子滿天飛,「吃個飯都糟心,房子好有啥用?」
2003年,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拉開序幕。以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環境改善為重點,浙江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決定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範村。
作為「千村示範」村之一,餘村衝鋒在前,也深受衝擊:關掉多個石灰窯和礦山後,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280多萬元直接掉到20多萬元。村民的收入也下滑得厲害,不少人不得不另謀出路。
餘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別致的民宿成為村裡一景。
頗有經濟頭腦的潘春林,開起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他把婚房改成三間客房。「客人不多,一年能接待幾百個。妻子在家開飯館,我還出去打工,『腳踏兩隻船』。」
到了2005年,潘春林踏上「獨木橋」,一門心思撲在農家樂經營上,擴大規模。
轉折發生在這一年的8月15日。習近平來到這個小山村,對正憂慮村經濟發展前景的村幹部們說:「餘村人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此後,餘村很快關停了所有礦山和水泥廠、化工廠和一大批竹筷企業。
三面環村的山林重新恢復了生機,「灰山」重回青山的模樣,遊客漸漸多了起來。「往往中午的客人還沒走,晚上的已經在等著了。」潘春林說,後來,村裡的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餘村隨處可見垃圾清運車。
更讓村民開心的是,2008年至2012年,浙江「千萬工程」以垃圾收集、汙水治理等為重點,從源頭上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安吉縣每年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生活垃圾開始試行分類收集處理。葛元德家的三格式化糞池和全村一起,接入了縣汙水處理管網。廠區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農田復墾……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經過多年努力,餘村還形成了河道漂流、戶外拓展、休閒會務、登山垂釣、果蔬採摘、農事體驗的休閒旅遊產業鏈。
琳琅滿目的竹製品
2015年,葛元德的兒子、在杭州經營手機生意的葛軍回到村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餘村變得這麼漂亮,人氣這麼足!父子倆開了家「文創閣」,經營竹編製品、竹雕以及當地土特產,生意紅火。
潘春林很羨慕大他10歲的葛元德,每天享兒孫繞膝之樂。他的兒子正在讀大學,專業是電氣智能化,尚沒有子承父業的打算。「我已經跟兒子約好了:將來你幹得好,我就給你帶孫子;幹得不好,你就回來給我幹!」清明節小長假,潘春林的25間客房早已訂滿。
村民向記者介紹竹製品。安吉縣是毛竹的故鄉,手工竹製品已成為餘村的特色產業。
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同行,被精心呵護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2018年,餘村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78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468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71萬元,實現從「賣石頭」到「賣風景」的轉變。
離開餘村,落日的餘暉灑下來,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熠熠生輝。「千萬工程」,正在讓千萬個「餘村」發生美麗嬗變,這不正是「綠水青山」給予人們最珍貴的回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