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高清監控下,藏著我們最想知道的娃的「社交」秘密

2020-08-17 神奇麻麻在哪裡

Cindy說:


孩子的社交一直是媽媽們很關心的問題,我也經常收到大家的留言,說家裡的娃經歷的一些「社交疼痛」。

有的是寶寶還小,很喜歡和大哥哥大姐姐玩,卻經常被拒絕,寶寶很「受傷」,媽媽還想了很多方法幫寶寶「拉攏」哥哥姐姐呢,但最終也沒成功……


有的是娃不喜歡和別人玩,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媽媽擔心孩子太孤單了……


有的是娃很想和大家玩,卻總是被「排擠」,媽媽看著好心疼。



特別是很多寶寶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們更是擔心,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寶寶能適應新環境、能交到朋友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會不會很孤單?



最近看了一個國內兒童行為觀察類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幫我們揭開了寶寶在幼兒園是如何社交的「神秘面紗」。



節目是在沒有大人幹預的情況下,用高清監控攝像頭拍下的,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如何交朋友、為何排擠他人,以及不同性格的孩子,各自是如何應對幼兒園這個「社交場」的。



01

慢熱的孩子被「排擠」

後來「一招」致勝,成了人氣王!


性格內向、慢熱的孩子,在社交上會面臨更多的困難,這點在這個叫家潤的小男孩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一開始他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就表現得很害羞、怯生生的。看到別的小朋友聚在一起開心地玩耍,他一個人躲在牆角暗中觀察,心裡想著要做些什麼加入到小朋友當中,卻遲遲邁不開腳步。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在小朋友中間找了個位置坐下來,但因為不小心坐了別的小朋友的座位(那個小孩去上廁所了),所以他才剛坐下,就被「圍攻」了,孩子們告訴他這個位置「有人」,讓他別坐這裡。



一個性格比較「強勢」的男孩,甚至大聲地叫他「出去」。



內向的娃,其實內心是很敏感的。想到自己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加入,卻被無情「驅趕」,小男孩很委屈地跑開了,他急切地想要找讓自己有安全感的人,哭著說:「我想找我姥姥了」。



幼兒園當然找不到姥姥。小男孩偷偷地抹眼淚,大家都看著他,有個男孩「補刀」到:這個男的哭了!此話一出,家潤再也忍不住了,放聲大哭。慢熱的家潤,第一次想融入集體,以失敗告終。



午飯後,小朋友到外面的場地玩,大家在玩「轉圈圈」,家潤嘗試融入,但是「圈圈」轉得太快,家潤一不小心被甩出去了。



第二次的嘗試也失敗了,家潤一個人默默地走到蹺蹺板那,玩起蹺蹺板來,但是眼睛還是忍不住望向小朋友們的方向。



家潤平時跟著姥姥、姥爺一起生活的時間比較多,姥姥說家潤的性格就是慢熱的,平時喜歡自己待在家裡玩。



即使帶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家潤也是自己一個人坐地遠遠的。姥姥讓他去和大家一起玩,他會說:我不去,我膽小。



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在採訪裡也「童言無忌」,表示自己不太喜歡敏感的家潤,說他愛哭鼻子。



但是這種「不喜歡」,在一件事情之後,得到了反轉,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節目裡,老師在一個裝著球球的水缸裡,放著可怕的章魚,裡面也放著孩子們的名牌,只有拿出名牌,孩子們才能獲得禮物。


在大家都嚇得哇哇叫,不敢去拿名牌的時候,慢熱的家潤一個人hold住了全場,幫每個人拿到了名牌,引來大家的鼓掌喝彩。



家潤的勇敢讓他扭轉了被「排擠」的局面,一下子成了「人氣王」,這次小朋友都說很喜歡他,想和他做朋友。



家潤通過抓住機會,展示出自己的優勢,獲得了大家的喜歡。相信這樣的經歷,也會讓他在之後的社交中更加自信。



02

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

那些愛打人的娃,都在想些什麼?


在幼兒園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衝突和打鬧是不可避免的,節目組的監控攝像拍下了孩子們幾次比較典型的「霸凌」事件。


一次是年齡比較小的女孩,隨心所欲地畫畫,旁邊一個大點的男孩看到了,就過來「教育」她,說她只會亂畫!還把小女孩的畫筆全搶走了。



之後繼續攻擊女孩長得醜,大聲說討厭她。



小女孩被大哥哥這樣語言攻擊,又害怕又難過,憋不住地嚎啕大哭。



事後老師問他為什麼要欺負小妹妹,小男孩說,之前爸爸媽媽說,如果他在幼兒園表現好,就給他玩遊戲,給他買衣服,但是他知道爸爸媽媽是騙人的,所以他不想在幼兒園表現好。



家庭環境是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表現的。如果孩子經常生活在欺騙、易怒的環境裡,那麼他也會模仿這種行為,甚至會通過「教育」更弱小的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第二次的「霸凌」事件帶著一些惡作劇的成分。一個溫柔的女孩子被老師選為班長,引來其他人的不服。三個男孩子圍在她身邊,不斷攻擊她:「你什麼都不是!你就是個小孩,你憑什麼當班長。」



剛當上班長的小女孩,被淘氣的男孩們嚇到了,不知所措地哭了起來。



其實幼兒園孩子之間的欺負,很多時候都是這種情況,裡面有捉弄的成分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仇恨、看不起之類的。


對於愛惡作劇的孩子來說,他們就想看到被欺負的人表現出害怕、失控的情緒,他們才覺得好玩。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即使心裡有些害怕,也要保持冷靜,用堅定的眼神正視對方,用鎮定的語氣說「不」!表現出自信和勇敢,嚇走那些愛欺負人的小孩(這個小女孩即使被推了,也能義正言辭地告誡男孩子!男孩氣勢馬上降了下來)。



第三次的「霸凌」事件也很典型,是一種「輸不起」的攻擊行為。


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2組比賽答題,一組贏得了比賽,輸了的那組有個穿牛仔背心的男孩很「不甘心」,就去搶贏的那組的獎牌玩。



在爭搶過程中,贏的那組的小男孩(綠色衣服)不小心推了下輸的那隊的隊長,這下性格強勢的牛仔男孩徹底爆發了,對綠衣服男孩一頓「猛打」。



綠衣服男孩對於這個愛打人的男孩無計可施,躲在角落裡委屈地哭了。



這種「欺負」行為,其實是一種挫折攻擊。當一個人既定的目標受到了阻礙,無法去達成這個目標時,他就會產生一種挫折心理,繼而引起攻擊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能想到的方法也有限,導致無法使用更好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而肢體行動,成了他們表達情緒最直接高效的方式。


愛打人的孩子在社交中也是存在很大問題的。他們在集體裡並不受歡迎,其他孩子也會拒絕和他一起玩耍(節目裡孩子們也表示不喜歡愛打人的男孩)



平時我們要讓孩子了解到情緒有很多種表達方法(比如跺腳、從現場跑開),除了打人,我們還有很多好的替代方法解決問題(比如可以告訴老師、尋求大人的幫助等),減少孩子打人的行為。



03

有同理心的孩子,在社交中更容易相處

也更容易獲得友情


節目裡有個叫美心的小女孩,小小年紀表現出的同理心,太暖了。


好朋友曼可因為害怕比賽輸了,不敢參加比賽時,作為隊友的美心沒有去強迫她,而是理解她的心情,和她一起同進退。



曼可看到別的小朋友因為參加遊戲獲得了獎品,又改變主意想去完成比賽了,美心也完全支持她,還親親她、抱抱她,安撫她緊張害怕的情緒。



在另一場比賽裡,曼可再次因為害怕自己的隊輸了,大哭起來。美心感受到曼可的焦慮,因此更加努力參加比賽,堅持到了最後,並且獲得了勝利。



這下可把曼可樂壞了,兩個女孩,在面對一次次的挑戰時,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美心有著強大的同理心,她對別人的情緒能感同身受,並且能分析出造成這種情緒背後的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還能想出合適的方法,去安撫別人的情緒。


擁有同理心的孩子,在社交環境裡是更好相處的,他們也更容易交到朋友,收穫親密的友情。



Cindy最後說:


之前我和大家分享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氣質,有些孩子的氣質是偏抑制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內向、慢熱型,這種性格的孩子,有一些社交退縮的表現很正常。


性格外向、內向並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不需要強迫內向的孩子很熱情地去社交,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讓孩子更自然地去融入集體,以自己的方式,舒適的社交。


比如我們可以鍛鍊內向慢熱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孩子用詢問的語言作為開場:「小哥哥,你可以跟我一起玩嗎?」、「這個玩具好酷啊,它是怎麼玩的?」相比小孩默默地加入集體,尷尬的不知道幹什麼,用詢問的語言過渡會更自然一些。


順便說一下,我們會有一個繪本專場活動,裡面有一套我很喜歡的《讓孩子贏在表達》,教我們的孩子在社交時如何表達自己,媽媽們記得來看哦。


比如,小鴨子面對嘲笑時勇敢說「不」:你這麼說傷害了我,你別再這麼說了,行嗎?↓↓


小熊想蕩鞦韆,哇哇哇大哭,小狗沒哭,而是對小象說:可以讓我玩一下嗎?↓↓


另外,如果內向娃有一些孩子們都喜歡,且他們自己又不具備的優勢,也有利於內向娃獲得「人氣」,對社交變得更加自信(像節目中慢熱的家潤,通過勇敢這一特質變得受歡迎,自己也變得更自信)。


大家也來說說家裡的娃是哪種性格特質的,有沒有經歷過「社交疼痛」,媽媽是如何引導的呢?留言裡一起來交流下吧~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監控視頻,看到了我們最想知道的孩子的「社交」秘密
    孩子之間的社交真的是最令父母犯愁的事了,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所有的事情只要涉及到與人打交道,無論是大人間的社交還是小孩間的社交都是挺累挺難的。,幫我們系統的回答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通過攝像頭幫我們解答了我們最想知道的孩子之間的社交秘密。
  • 透過幼兒園的高清監控,讓你看到孩子的「社交秘密」
    又是一年一度入學季,此時此刻,如果家裡有個即將入園的娃,想必操心的老母親早已打開了焦慮模式,對孩子未來入園生活充滿了擔憂。  有人統計過,「孩子即將入園,家長最擔心的話題」,大多數家長都在擔心孩子去了幼兒園會不會受冷落?能不能交到朋友?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社交,父母腦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 幼兒園的高清監控攝像,拍到了我們最想看的秘密!(幼兒園開學必看)
    小朋友都想交往的對象;為什麼有些小朋友一個學期下來還是什麼好朋友,顯得孤單又落寞?估計有不少爸媽都和我一樣,送娃進班後都會伸著脖子透過玻璃窗或門縫想要找到這些答案,但有限的這點窺探時間完全不足夠讓我們了解孩子一整天的活動軌跡。
  • 幼兒園安裝了高清監控,卻從不開放"監控",這到底是為什麼?
    幼兒園安裝了高清監控,卻從不開放&34;,這到底是為什麼?本周二,是我們幼兒園一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時間,家長可以來幼兒園觀看孩子的在校情況,但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家長儘量的不要去打擾到孩子,這樣也便於幼兒園的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可沒想到的就是在做早操的時候,一個小女孩的姥姥推搡呵斥女生後面的小男生,這位姥姥覺得女孩後面的小男孩在欺負她孫女,就大聲的呵斥:你再敢拉她一下試試,沒有家教!
  • 幼兒園高清監控拍下扎心一幕!專業解答上學遲到的危害原來這麼大
    :有的抱著孩子慢悠悠的晃到校門口,即使遲到了,似乎也無關緊要的樣子;有的明知已經遲到了,依然踱著步子,低頭看著手機,後邊跟著同樣散漫的娃,慢騰騰地來到校門口,一點沒有緊迫感;還有的孩子在爺爺、奶奶帶領下
  • 中國家長不敢直視的現實:幼兒園監控下,藏著孩子們的「小社會」
    上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正式對外展開的社交活動,從此一天24個小時裡,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不在家長的視線範圍內,這讓中國父母很是焦慮。「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有沒有跟人鬧出不愉快?哭了嗎?累了嗎?」這一切的疑問都讓家長們坐立不安,甚至連工作的時候都在緊盯著幼兒園的監控,但卻分辨不出孩子過得究竟是好是壞。
  • 從幼兒園的攝像頭,看到小朋友的「社交秘密」,很現實
    此刻,如果家庭中有一個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那位老母親早已開啟了焦慮模式,並且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未來生活充滿了擔憂。有人統計過,「孩子們即將上幼兒園,這是父母最擔心的話題。」大多數父母擔心孩子上幼兒園後是否會被排除在外。可以交到朋友嗎?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社交互動,父母心中有個很大的問號。
  • 幼兒園監控視頻下,孩子的「社交」秘密一目了然
    孩子三歲以後,家長們都會逐漸開始考慮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但是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煩惱,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欺負、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欺負別人、還有的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孤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孩子他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有的性格內向、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比較開朗大方,有的就總是哭鬧。
  • 安吉靠口才「嘮」上了國際幼兒園,娃的社交能力,影響自己人生
    與之相反,明星沙溢和胡可的大兒子,有著「國民娃娃」之稱的安吉,則是社交場上的高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安吉靠自己的口才「嘮」上了國際幼兒園,這是咋回事呢?娃不善交往自成「孤獨星球」蒙蒙性格本就內向,進入幼兒園後回到家來更顯心情不好。媽媽總是變著法地問她身邊有沒有好朋友,可她總是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
  • 為什麼幼兒園不能開通實時監控給家長?
    說幾個真事,一個幼兒園,實時監控(高清全彩手機看雙指可放大)①一天,老師在跟孩子們做遊戲時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開口就是「老師,我家孩子鞋掉了,你幫他穿下」②還是一天,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不會自己吃飯,需要老師喂。但偏偏只讓一個老師喂,其他老師都不要。於是每次都是這位老師餵飯,然後一天。同班的一位家長,偷偷找另一個老師問,這小孩是不是老師親戚,怎麼這麼照顧他③再一天,小朋友們在教室裡和老師做律動。一個小男孩跑錯地方站了另一個女孩的位置。
  • 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
    導讀: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還要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最基本的信任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上幼兒園易被孤立的幾類孩子,後一種受了欺負,父母可能還沒發現
    「社交秘密」最近有一檔兒童觀察類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節目中所有場景均採用了高清攝像頭,沒有任何的外部幹預,主要了解孩子社交活動的秘密。通過攝像機記錄發現有一個叫許家潤的小男孩性格有些內向、慢熱,在社交中很難掌握主動權,而且在幼兒園裡總是顯得與其他孩子不合群,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 解析高清監控視頻圖像的幾大常見誤區
    對於這樣的紛爭實在沒意義,數字只不過是衡量圖像的一個標準,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就是高清,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圖像看的清楚你也會認同的。所以,高清監控的概念不在於數值,更在於實際。這一點,筆者想要告訴要買監控產品的朋友,因為賣場裡產品虛標很嚴重。高清鏡頭=高清畫質?筆者也曾陷入過這個公式誤區。的確,我們應該了解好馬配好鞍的道理,但是又不能忽略門當戶對真諦。
  • 怎麼知道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3招教你問出來
    孩子一旦上了託班、幼兒園,爸媽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好不好,有沒有被欺負。新聞裡面的娃主動說出來,爸媽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如果娃不跟大人說,那還得受多久的委屈呀,想想就讓人心痛,誰也沒有時間一整天盯著幼兒園監控啊。
  • 家長想在幼兒園裝監控,能手機看直播,老師怒了…
    安裝監控,實時查看孩子的在園動態,成了很多家長的意願。最近,杭州有一位家長開學前兩天匆匆聯繫媒體詢問:「我們想讓幼兒園在教室裡安裝監控,不知道可不可行?有沒有硬性要求的?」為什麼想要在幼兒園教室裡裝監控呢?這位媽媽的語氣有些著急:「我們小朋友今年上小班,是一家公辦幼兒園,班上小朋友比較多,有兩位老師和一位保育員阿姨,但都比較年輕。
  • 為什麼公立幼兒園,不讓家長看監控?這3點原因,明理的人會認同
    現在社會存在這麼一種現象,私立的幼兒園監控能隨時隨地查看,公立幼兒園不允許,裡面的原因或許那你真的猜不到公立幼兒園不允許看監控很多家長給寶寶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問一下有沒有監控,今年我家寶寶也剛剛上幼兒園,選擇的是公立幼兒園,當時報名時說沒有監控,心裡咯噔一下,想給孩子報私立幼兒園
  • 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咋樣?不用找老師,問娃5個問題就能知曉
    懷胎十個月生下小寶貝,一眨眼孩子就長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沒有父母不擔心孩子在外面的情況如何。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視線,最讓人操心。那到底我們該怎麼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寶寶。孩子是最天真的,會直觀地用語言或者表情告訴爸爸媽媽過得怎樣,開心與否。
  • 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咋樣?不用找老師,問娃5個問題就能知曉
    懷胎十個月生下小寶貝,一眨眼孩子就長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沒有父母不擔心孩子在外面的情況如何。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視線,最讓人操心。可能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最直接的做法是去問老師,但是幼兒園小朋友很多,老師不可能觀察到每個孩子的表情變化和心理波動。那到底我們該怎麼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寶寶。孩子是最天真的,會直觀地用語言或者表情告訴爸爸媽媽過得怎樣,開心與否。
  • 家長要實時看幼兒園監控被拒,老師怒懟:把我們當什麼了?
    所以,我們非常慎重,也希望家長能夠理解,也給老師們多一些信任。」面對家長多番的擔心和質疑,幼兒園裡的老師也忍不住吐槽:「我們老師這一天太忙了,家長來體驗一下就知道了。家長家裡對付一個孩子有時候都炸毛,老師們同時面對二三十個孩子,換位思考下好嗎?有時候還要給孩子把屎把尿,都要耐心弄好。
  • 聲入人心:周董的《說好不哭》,藏著那個秘密的自己
    發現,這首歌真的是聲入人心,周董的《說好不哭》,藏著那個秘密的自己!聽歌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在翻畫冊,然後一面翻一面忍不住哭。2004年,專科畢業,等著升本。那一年的暑假聽著周董的歌,騎著單車奔波在打工的路上,即將離家的傷感,不被祝福的感情,都柔柔的融在了歌裡。部門經理問,你這麼個惹人喜歡的姑娘,怎麼愛聽他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