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
1、蠶是一生要經過多次變化的(昆蟲)。
2、蠶的生命是從(卵)開始的一個蠶卵就是一個(生命)。
3、蠶寶寶愛吃(桑葉),它一出卵,我們就要用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
4、養蠶的時候,我們要經常清除蠶的(糞便和殘葉),保持蠶寶寶「房間」的(清潔)。
5、在養蠶過程中,我們要觀察並記錄蠶的每個階段的生長變化。記錄可採取(拍照、畫圖、寫觀察日記、製作標本)等方式。
6、蟻蠶吃的桑葉要切成(碎片或條狀)。
7、要讓蠶寶寶吃飽吃好,餵養的桑葉一定要(新鮮)並保持(乾燥)。
8、要把蠶寶寶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不要在養蠶房間裡噴灑(殺蟲劑)。
9、發現病蠶,應及時(拿走),以防互相傳染。
10、蠶生長到一定得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
11、蠶從蠶卵裡出來後,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六次)蛻皮,其中在蠶蟻時(四次)蛻皮,在繭裡(兩次)蛻皮。蠶每次蛻皮後身體都會發生變化。蠶的一生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蠶是蠶的生命周期的(幼蟲),蠶蛾是蠶的(成蟲)。蠶蛾交配繁殖後死亡。
12、蠶蛾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後,雌蛾繁殖後代後死亡。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蠶的生命周期大約為(56)天。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13、養蠶、抽取蠶絲織成(絲綢),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
14、有些動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很不相同,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一種形態,這種變化叫做(變態)。
15、自然界中不少動物的一生要經過(變態)。
16、人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有生命周期。人和動物壽命長短與生活環境有關。
17、變態的動物有(蜻蜓、蝴蝶、蠶、蝗蟲、蒼蠅、蚊子)等昆蟲,還有(青蛙、蟾蜍、娃娃魚)等兩棲動物。不變態的動物有(人、牛、羊、雞、壁虎、魚、大象)等。
18、動物按繁殖方式可分為兩類:
卵生的有:(雞、孔雀、鴨子、壁虎、魚、蝴蝶、蒼蠅)等;胎生的有:(人、牛、獅子、老虎、老鼠、貓、狗)等。
19、在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時期長得最快。(出生前後)和(青春發育期)。
20、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一副(乳牙),一副(恆牙)
蠶 的 一 生
外形特徵
行動
食物
時間(天)
卵
圓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
不會動
不吃食物
得到蠶卵的第2天~第5天就孵出蟻蠶
蠶
圓筒形、身體有環節,從黑褐色逐漸變成白色,從約1毫米長到8釐米左右。
爬行
吃桑葉,隨著身體不斷長大,食量也逐漸增大。
33天~35天
蛹
橢圓形、醬色
一般不動,受到刺激會動。
不吃食物
10天~13天
蠶蛾
白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三對足,長出翅。
不會飛,能振動雙翅
不吃食物
6天~8天
共計多少天
49天~56天
鳥類、昆蟲、哺乳動物、魚類,它們的生命周期和壽命如下表所示
動物名稱
生命周期(流程圖)
生命周期的時間
雞
卵→雛雞→成雞
約14年
蝴蝶
卵→幼蟲→蛹→成蟲
約20年
蜻蜓
卵→幼蟲→成蟲
約1年
山羊
小羊→成羊
約15年
熊貓
幼仔→成年熊貓
約20年
魚(鯉魚)
卵→幼魚→成年魚
約50年
各年齡段人的身體變化特點
年齡段
身體變化的特點
兒童
從出生開始,身高、體重不斷增加,身體各器官功能不斷增強,各種能力不斷發展。
青年
生長速度變慢,到20歲左右基本停止生長;各器官功能完善、成熟;可以結婚、生子了。
中年
生長已經停止,器官的功能開始減退。
老年
各器官開始衰老,功能逐漸衰竭,直到死亡。
水形態變化的過程及發生變化的條件
水的形態
變化的過程
變化的條件
霜
水蒸氣(氣體)→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雪
水蒸氣(氣體)→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冰
水(液體)→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露
水蒸氣(氣體)→水(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雲
水蒸氣(氣體)→水(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霧
水蒸氣(氣體)→水(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補充:
1.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也要經歷這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P35
2.人和其他動物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15歲以下稱為兒童,16歲至35歲稱青年,36歲至60歲稱中年,60歲以上稱老年。
3.蠶的生命是從蠶卵開始的。蠶卵是有生命的。蠶卵是扁圓形的,像芝麻那麼大。蠶卵的顏色變化:淡黃色--玫瑰紅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蠶寶寶的蠶卵顏色是紫黑色的。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就是動物的生命周期。
4.蠶的一生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階段。蠶是蠶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蟲,蠶蛾是蠶的成蟲。所以蠶的一生為:卵--幼蟲—蛹—成蟲。然後從卵開始又產生一個新的循環。
5.蠶寶寶的外形特徵:形態是圓筒形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小,兩側各分布著6隻黑褐色的單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間有1個小孔,為吐絲孔。胸部三對足,能協助口器把持桑葉。腹部五對足,幫助身體運動。後端的背側有一個突起,稱尾角。身體兩側有小黑點是蠶的呼吸器官(氣門),蛻皮之前,蠶不吃食物,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一樣,這樣的現象叫做「眠」
6.蠶蛹的體形粗短,身體呈紡錘形,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很小,長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對觸角的原始體。胸部長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環節。胸部背面有一盾片,從盾片生出兩對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環節,從第2個-7個腹節兩側都有發達的氣門。體色呈褐色。
7.蠶蛾全身披著白色鱗毛,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著眼睛和1對觸角,口器退化。胸部長著兩對翅和三對足。由於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力,腹部已無腹足,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
8.雌蛾和雄蛾的區別:雌蛾體大,觸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體小,觸角黑色,腹部狹長,翅大,爬行較快,翅振動飛快,腹部後端稍突起,翅稍舉起。
9.蠶到了五齡末期體現出老熟的特徵:先是排出的糞便由硬變軟,由墨綠色變成葉綠色;食慾減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虛,胸部呈透明狀;繼而完全停食,體軀縮短,腹部也趨向透明,蠶體頭胸部昂起,口吐絲縷,左右上下擺動尋找營繭場所。
10.昆蟲的特徵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11.有些動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很不相同,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這種變化叫做變態。根據發育過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絕大多數昆蟲分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兩大類。常見的昆蟲中,蜜蜂、螞蟻、蒼蠅、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種甲蟲都是完全變態的。而蝗蟲、蟋蟀、螳螂、蜻蜓、蟬、蟑螂、蚜蟲、蝨子等都是不完全變態的。還有青蛙和蟾蜍也屬於變態的。
12.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
13.人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今後還將發生變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
14.人和動物壽命的長短與生活環境有關。人和動物通過繁殖使其物種不會隨著個體的衰老死亡而滅亡,並得以不斷延續。
四年級
1、油菜和鳳仙花一樣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部分組成。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個萼片,有4個花瓣,6個雄蕊,1個雌蕊。
2、大多數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牽牛花、桃花、玉蘭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花,這些缺失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黃瓜、絲瓜、柳樹、楊樹、桑樹等。
3、只有雄蕊,沒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是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單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兩性花。
4、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植物的花承擔著產生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完全花的花蕊生長情況是:雌蕊在中間,雄蕊在四周。
5、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裡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後,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6、雄蕊一般由花葯和花絲兩部分組成,上面是花葯,下面是花絲。花葯裡藏著許多花粉。雌蕊一般由柱頭、花柱、子房三個部分組成。上面是柱頭,中間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頭有黏性,能黏住花粉。雄蕊產生的 花粉 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裡的 胚珠 受精。胚珠受精以後,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7、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有水流傳播、彈射傳播、風力傳播,動物傳播等。油菜的果實在成熟時會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時就將種子彈射出去,稱為彈射傳播,像油菜種子一樣彈射傳播的植物還有:綠豆、大豆、豌豆、芝麻、鳳仙花、噴瓜等;慄子是通過滾動、跳動傳播的;蒲公英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還有:蘆葦、楊柳、槭樹、楓樹等,它們的種子都具有輕、帶翅或絨毛等特點;利用水流傳播的有蓮蓬、椰子等;利用動物傳播的有蒼耳等。
8、種子萌芽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空氣以及適當的溫度。
9、蠶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種皮是種子的「鎧甲」,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胚芽發育生長後變成植物的莖和葉;胚根發育生長後變成植物的根。種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形成根,然後胚芽突破種皮向上生長,伸出土面形成莖和葉。
9、鳥類的卵由卵(蛋)殼、卵(蛋)膜、卵白(蛋白)、卵黃(蛋黃)、胚、氣室等部分組成。卵殼和卵白都具有保護卵細胞的作用,卵白還能供給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養料和水分。卵黃內儲藏著胚胎發育的營養物質,氣室內儲藏著空氣,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氧氣。卵殼上的小孔作用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春天是繁殖的季節,雞蛋的氣室在雞蛋的大頭。
10、動物的卵裡孕育著新的生命,條件合適的時候,它就會發育、成長為一個新的動物。
11、卵孵出小雞的時間大約需要3個星期;青蛙卵在10天左右的時間裡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在幾個星期內長成一隻小青蛙。
12、許多動物分為雄性和雌性。雌性動物產的卵,必須和雄性動物產的精子結合,使卵受精,才能發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3、像青蛙、雞這樣繁殖後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後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後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14、胎生的動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餵養小動物。胎生動物有:人、牛、羊、貓、狗、馬、獅子、鯨魚、蝙蝠、袋鼠等;卵生動物有:雞、鴨、魚、鳥、青蛙、烏龜、蝴蝶等;卵胎生動物(介於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之間)有:大肚魚、孔雀魚、某些毒蛇(蝮蛇)、某些鯊魚。(產卵繁殖的動物:鳥類、兩棲類(青蛙等)、昆蟲(蜻蜓、螞蟻等)、軟體動物(蝸牛、田螺等)、爬行動物(烏龜等)、魚類……)
15、卵生動物的繁殖活動有:青蛙求偶、鳥築巢、蜻蜓交尾、蜻蜓點水產卵、成雙成對的鵝等。
16、雞蛋由殼、蛋白、蛋黃、氣室、胚組成,雞蛋的氣室在雞蛋的大頭。
17、植物有哪些傳播花粉的方式?油菜花是怎樣傳粉的?
答:有靠昆蟲傳粉的花,叫蟲媒花;有靠風來傳粉的花叫風媒花;還有以水為媒介進行傳粉的花叫水媒花等。油菜花是蟲媒花。
18、種子萌發的正確順序是怎樣的呢?
答:種子吸水膨脹,種皮脹裂,長出胚根,長出胚芽。
19、雞的孵化過程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答:需要合適的溫度和溼度。
20、什麼叫卵生?什麼叫卵生動物?
答:像青蛙、雞這樣繁殖後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後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21、什麼叫胎生?什麼叫胎生動物?
答: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後代的方式叫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五年級
第二單元 熱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3、水受熱以後(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4、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變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6、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8、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著。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9、(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0、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例如(銻)和(鉍)這兩種金屬就是熱縮冷脹的。
1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12、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
14、(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15、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16、(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
17、(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
六年級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1、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2、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另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3、在變化中(不能產生新物質)的我們稱為(物理變化),能(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實驗,在混合和分離的前後沒有變化,沒有變為或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像白糖加熱從白色的糖變為黑色的炭一樣(產生了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就稱為(化學變化)。
5、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6、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
7、(米飯)在口腔裡與(唾液)作用會發生(化學變化)。
8、(澱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9、(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變化屬於(化學變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11、鐵生鏽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鏽)是一種不同於(鐵)的新物質。
12、鐵生鏽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13、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鏽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係很大。
14、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鏽)的好方法,如刷油漆、電鍍等。
15、(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如:(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產生沉澱物)、(產生氣體),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16、(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17、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變化有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最重要的特點是(產生了新物質)。
18、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的變化)。
點擊直達:3-6年級科學第一單元名師課堂教學講解及知識點
點亮【在看】,不會吃虧
►教科版3-6年級科學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 人教pep版3-6年級英語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 人教統編版1-6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 人教版1-6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六年級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五年級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四年級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三年級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音體美科學教學計劃、進度表和教案免費下載
來源:網絡 | 整理:光頭楊老師 |
本公眾號只作公益性分享以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單位,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請點個在看,謝謝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