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復明四大帝王:三位只是打復明旗號,一位雖然復明卻是假冒的

2020-12-12 慧福回眸

「反清復明」是反清民眾提出的口號,希望推翻清朝,恢復大明統治。而事實上,清朝造反的人只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真正恢復大明統治的少,大多數都是自立為帝王,成不成先過把癮再說。下面就說說反清復明四大帝王,其中一位改名換姓,冒充崇禎十世孫。

舒光富(1814—1855)。貴州遵義人,乳名舒大,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鹽商,後來又當裁縫,所以民間稱他為「舒裁縫」。 1854年和舒光富發動「黃號軍」起義,建立「江漢」國,楊龍喜擁其為帝,手下有兩萬多人。第二年,楊龍喜全家被俘,清軍將其全家斬於石阡的葛彰河邊,「江漢」國宣布滅亡。

趙邦璧(?—1856)。湖北隨州人,農民。鹹豐五年(1855年),隨州大旱趙邦璧率五千餘人起義,在大洪山建立根據地,建國「後宋」,建元「新民」,趙邦璧被擁為皇帝。建國後,趙邦璧封黃克鳳為宰相,歷朝順為軍師,另封大將軍、二將軍等官制,還鑄「後宋通寶」鐵幣流通。義軍最後發展到2萬餘人,屯糧食50萬公斤。鹹豐六年(1856年)年底,義軍被清軍剿滅,趙邦璧陣亡,後宋國滅。

陳開(1822年-1861年)。廣東佛山(今佛山市三水區)人,水手出身。曾在佛山發動紅巾軍起義。1856年秋,陳開自稱鎮南王、平潯王,建國號「大成」,年號「洪德」,以潯州府為都城,改稱秀京。並設宮鑄錢。封李文茂為平靖王,梁培友為平東王,區潤為平西王,梁昌為定北王。1861年8月清軍陷潯州,陳開被俘殺,大成國滅。

朱明月(1841—1868)。原名張保山,貴州遵義縣新舟人。曾辦團練,因故被縣令拘押。獲釋後冒姓朱,取名明月,自稱是崇禎帝第十代孫,前往思南白號軍農民起義軍大營拜見首領劉義順。先被劉義順擁有明秦王,後又擁其為帝,改元「嗣統」。同治七年(1868)8月,「大明」國被清軍剿滅,朱明月突圍時被俘殺。劉儀順等人為其上尊諡為「大明統宗贊天申道獻德元威敏文忠武誠仁知孝質皇帝」。張保山是「反清復明」義軍中真正復明的,可他這個皇帝還是假冒明室宗,這算不算是歷史玩笑?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幾百年後,為何還有人反清復明,三個方面來分析
    明朝是個很有意思的王朝,它的每一代帝王都具有鮮明的特點,隨便提一個出來,他的事跡都值得大家津津樂道。雖然其中有不少皇帝,都慘遭後世詬病,但也不影響「明粉」對整個明朝的喜愛。明朝確實讓人懷念,不是懷念那種封建制度,只是因為它是最後一個漢族政權。在明朝滅亡幾百年後,仍然還有不少人反清復明。其實大家都知道,明朝已經滅亡這麼久,清朝經過前幾代皇帝的統治,已經足以在中原站穩腳跟,就算造反也是徒勞無功。既然如此,為何大家還執著於反清復明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中國歷史上的反清復明組織
    反清復明指歷史上明朝滅亡後為恢復明朝而推翻清朝的活動,清軍入關後對關內人口佔大多數的漢人採取了高壓的政策,漢人為了恢復自己的國家,而為對抗清政府的高壓統治而自發展開的民間運動,為了鞏固對全中國的統治清政府頒布了剃髮易服等政策,使漢人被迫脫掉漢服而改穿滿人衣冠、強迫漢人髮式改為滿洲髮式
  • 天地會反清復明,金庸筆下的反清復明,於歷史上的有著很大的出入
    提起明清的歷史總有一個詞是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反清復明」。大家都知道,在清軍進入山海關後,為了能夠更快的加固滿清的政權,於是就對中原地區的漢人進行了高壓的政策手段。中原和江南地區的漢人,對於這樣的做法也是發起了很多反抗。
  • 聊一下清朝年間漢人的反清復明
    反清復明的思想,有幾個方面。反清復明一,民族等級差距。暗中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三,圈地、投允和逃人法引起社會動蕩。1644年大量的滿族人、蒙古人和其他民族的成員進駐北京, 首先面臨的即如何解決這些人的生計問題。為了解決入關者的生計問題和旗兵給養, 滿族貴族入關後圈佔漢人的無主土地和荒地, 作為皇莊、王公勳戚等貴族莊田。
  • 簡析:「反清復明」失敗的原因
    在當時反清的力量大體可以分成三支,南明政權自有力量,臺灣的鄭成功,張獻忠建立的大西軍,其中影響力和實力最大的就是大西軍。張獻忠死後,大西軍內部就開始出現了矛盾與分歧,作為領袖之一的孫可望總想著自己當皇帝,李定國遵從張獻忠的遺願力保南明朝廷。
  • 清末敗亡過程中還有反清復明「天地會」的影子嗎?
    看過香港武俠電影的都有聽說反清復明的字語,李自成的起義軍攪亂了明朝後,清軍趁機以王者姿態進入關內,建立了以滿人為主的大清王朝。後明朝遺老擁立一些宗室皇親建立一些較小政權,史稱南明。南明並沒有回天之力,逐個被清軍擊潰,自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完全被清朝取代。
  • 清軍入主中原,為何反清復明一直持續到清亡?
    在清朝一代,反清復明的運動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延綿醉酒的恢復前朝的活動,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這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小編覺得有兩點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清朝所建立的民族隔離的制度。
  • 《鹿鼎記》中「反清復明」的傷痛,凝聚了抗日孤勇之魂
    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在因緣際會中成為了「反清復明」的大boss,但是多少知曉「反清復明」四字中,蘊含著多少傷痛呢?暫且不論明朝複雜滅亡的緣故,單論明朝滅亡之前王國之君崇禎。在大廈將傾之刻,曾努力哀求滿朝官員捐款,共同抵抗女真。卻沒有料到權貴們,絲毫沒有「家國」之心,不知道沒有國何來家,認為國家是崇禎的,錢財是自己的。
  • 反清復明動員才是真!
    雖然如此,洪洞縣從景大啟開始至今的一些民間或官方學者,僅僅是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的文化擴充者,編造者,但還並非是傳說的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另有其人!洪門、洪洞,和反清復明,精神動員眾所周知,清代民間不少地下幫會,有反清復明的性質!其中,影響最廣泛、最知名的,是洪門會黨!
  • 大明朝史:明朝滅亡後,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喊反清復明的口號?
    大明朝史:明朝滅亡後,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喊反清復明的口號?【註:本文由[金帆娛樂]作者獨家原創,本作品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轉載。擅自侵權者,雖遠必究!】大明朝雖然是一個很強大的朝代,但是大明朝後期的時候並不是很理想,天災人禍造就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再加上內憂外患最終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很顯然既然作為漢人的李自成能推翻明朝,就是因為當時他們在明朝的統治下生活的不好。然而在大明朝被推翻了以後,在滿清政府的統治下,很多人卻喊著反清復明的口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此人矛盾的一生,先後效忠大順和明清,最後又反清復明
    李成棟積極幫助清朝抗明,立下不少戰功,還做出一件令人髮指,永遠都不可原諒之事,便是「嘉定三屠」。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清軍佔領了江南,接著頒布「剃髮令」。江南百姓強烈抵制,尤其是嘉定地區的百姓反應最為激烈。時任吳淞總兵的李成棟,接到清朝的命令,讓他負責鎮壓江南一帶百姓。李成棟接到命令後,隨即率領五千兵力,從反應最激烈的嘉定下手。他傳令下去,凡是有人抵抗就殺。
  • 古代有很多復國行動,為什麼反清復明那麼受人追捧?
    雖然不管哪個朝代滅亡,但是始終有一些鐵桿粉絲在苦苦支撐,就算新朝代統治深得民心,也會想著去復國。雖然不管末代皇帝怎麼樣,但是對於那些人來說,前朝就是自己的家,家被毀滅,怎麼能不去報仇,要是復興這個家族。
  • 歷史上向來有反清復明,為何幾乎無反元復宋?實情令人唏噓感慨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反清復明」活動素來聲勢浩大,直到民國之時一直都有這樣的口號。那麼為什麼同樣被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的元朝卻沒有聽過「反元復宋」呢?其實,歷史上還真有,只是當時並沒有人扛起「反元復宋」的大旗罷了,最著名的就要屬元末的「紅巾軍起義」。
  • 歷史上向來有反清復明,但為何幾乎無反元復宋?實情令人唏噓感慨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反清復明」活動素來聲勢浩大,直到民國之時一直都有這樣的口號。那麼為什麼同樣被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的元朝卻沒有聽過「反元復宋」呢?其實,歷史上還真有,只是當時並沒有人扛起「反元復宋」的大旗罷了,最著名的就要屬元末的「紅巾軍起義」。
  • 王晶真的沒騙你,天地會就是為了搶錢搶女人才「反清復明」
    在電影《鹿鼎記》中王晶非常直白地讓陳近南說道:「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個口號,就跟阿彌陀佛」,直接闡明天地會最初的宗旨就是搶錢搶娘們,而不是反清復明。
  • 南明最後仨皇帝:兩位反清復明起義,一位雖冒名卻為明朝續命十年
    南明壽命雖短,但卻出了16位皇帝,但這16位皇帝不是被殺就是自殺,命運非常悲慘。下面我們就說說南明最後的三位皇帝。明懿宗朱術桂(1617—1683),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孫、第十五皇子遼王朱植後代,長陽王朱術雅之弟。隆武時期,受封寧靖王,南明時期先後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軍。
  • 他武藝高強,反清復明失敗後,遠逃海外,建立一國家,還自認國王
    雖然封建王朝最終結束於清朝,但是對於廣大漢人而言,其實亡國之事早就發生了,在明朝滅亡的時候,就註定了漢人某一個時期的失敗。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清朝前期國力不錯,但是統治者滿人的身份一直為人們所詬病,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場反清復明的戰鬥。
  • 歷史上真實的天地會,反清復明重建漢人政權,堅持十一年最終失敗
    小說中的天地會由國姓爺鄭成功和陳近南創建,以反清復明的口號,組織反對清朝統治的破壞活動,例如陳近南派韋小寶入宮做臥底。——《鹿鼎記》中天地會入會誓詞(部分)陳近南、韋小寶雖然是小說杜撰的人物,但天地會這個組織確確實實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並且發動過數次反清復明大起義,建立了好幾個漢人政權,但令人遺憾的是,天地會的反清復明運動雖然轟轟烈烈,但都沒能修成正果,被滿清統治者殘酷鎮壓。
  • 他一走,斷了反清復明的最後希望
    反清復明,不再可能。 李定國死後,部下數千人不降,聚於阿瓦河東百裡,稱為"桂家"。勐臘各族人民奉李定國為神,過晉王墓神色莊重,均膜拜。並於後山復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
  • 影視中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到底什麼來歷?真實存在,有據可查
    「地震高岡,一脈溪水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常看清朝影視劇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天地會」的接頭暗號。眾多清朝的影視劇中,天地會總是一個少不了的話題,「反清復明」是它的宗旨,給人的感覺既熱血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