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楊屯鎮:採煤塌陷地上「抱金娃」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本報全媒體記者 王正喜 通訊員 王偉清 張體會

6月18日,沛縣楊屯鎮傳來喜訊,中視時代(北京)國際文化傳媒與該鎮籤下了50億元的「大單」;利用該鎮卞莊8000多畝的採煤塌陷水面,規劃建設國內專業的水上水下拍攝基地、漢文化旅遊基地、大型實景演出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基地的綜合功能影視城。這既是沛縣弘揚漢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品力作,有利於深入推進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促進城鄉礦一體化發展。

楊屯鎮屬採煤塌陷區,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姚橋、三河尖和龍東3座煤礦連續多年開採造成該鎮土地塌陷近2萬畝,影響制約著21個自然村3.78萬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如何趨利避害,變廢為寶,「絕地逢生」?該鎮不等不靠,確立了「多渠引水,綜合施治」的思路,通過多年的探索,做足做活了這篇「水文章」;成功實現了「蘇北名鎮,濱湖名城」的華麗轉身。

採煤塌陷地塌陷最深處為5米,淺處只有0.5米,楊屯鎮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把重度塌陷地挖深,用挖出的表土將塌陷區邊緣填高,挖深的塌陷地發展網箱養魚,抬高的塌陷地培育成農田。幾年下來共造地350畝,目前,僅發展網箱養魚面積10000多畝。

楊屯鎮利用採煤塌陷地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利用600畝塌陷水面建設2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水上發電,水下養魚;利用900畝採煤塌陷地建設2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目前共建成46兆瓦光伏電站。

為集約節約用地,楊屯鎮引進高端技術,在復墾地和未塌陷地上建設高科技項目。在劉屯村復墾地上建設200畝高科技食用菌產業園,實行工廠化種植,實現了食用菌定時、定量、定質種植。在尚未坍塌的低洼地上建設佔地3000畝的高科技水產養殖示範園區,實現生態多樣化、效益綜合化。通過老村復墾和萬頃良田項目,楊屯鎮共新增土地1800畝,獲得建設用地指標530畝。利用建設用地指標,建成2.74平方公裡的工業集中區,初步形成了高新技術、紡織、糧食物流加工、機械製造四大產業板塊。

失地農民的經濟來源一直是楊屯鎮黨委政府的一塊「心病」,為了讓失地農民有活幹、有錢賺、有奔頭,楊屯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鎮域內塌陷地資源、昭陽湖自然風光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規劃建設佔地2000畝的5A級洪福溼地旅遊景區,並與上海福盈集團籤約。

去年底,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沛北經濟開發區落戶楊屯鎮,目的就是要落實『沛北一體化』發展戰略,探索打造涉礦地區轉型發展的產業樣板。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2.27平方公裡,現已入住企業30餘家,安排失地農民5000餘人。採煤塌陷區的綜合治理,不僅使楊屯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佳境,還提振了全鎮黨員幹部的精氣神。「下一步,我們將以『建設徐濟區域間實力強鎮、濱湖名城』為定位,創新模式、創新業態,促進人、文、產、城有機結合,推進採煤塌陷地綜合開發利用,建成地礦融合發展示範區。」該鎮黨委書記王廣浩高興地說。

相關焦點

  • 沛縣楊屯鎮擦亮產業強鎮濱湖名城金字招牌
    根據《沛縣採煤塌陷地調查與統籌利用規劃(2016- 2030年)》預測,截至2020年,沛縣將形成沉陷面積77.60平方公裡,待8對礦井閉坑時,最終將形成144平方公裡採煤沉陷,佔沛縣採煤沉陷區面積的54.9%。 早在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把「沛北一體化」發展納入了市級戰略發展目標,鼓勵和支持沛北地區走出一條區域一體化和礦地一體化發展的示範新路。
  • 徐州沛縣:昔日採煤沉陷區 今日換顏成「漢居」
    在農房改善工作中,徐州沛縣以採煤沉陷區村莊搬遷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村民進城入鎮,高標準建設集中居住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居」。沛縣安國鎮漢居雅苑就是這樣一個集中居住區,記者了解到,即將搬遷到漢居雅苑來的村民涉及六堡,左堯,魏樓、劉新莊、劉馬莊、杜樓6個自然村,共1788戶。這6個村由於張雙樓礦的採煤作業導致地面沉陷,當地政府決定建設集中居住區統一安置這些村民。該項目分為A、B、C三個區,A區和B區已經建設完成即將上房,C區則正在建設中,小區裡設置多種戶型,能夠充分滿足群眾需要。
  • 沛縣兩村民「普法」惹惱縣鄉幹部 被羈押480天
    他們查證到,2008年11月7日,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橋煤礦曾發給沛縣楊屯鎮政府的屯能司姚(2008)189號《關於禁止在姚橋煤礦井田範圍內興建建築物的函》。該函載明,姚橋煤礦曾多次函告楊屯鎮政府,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採煤塌陷區域內興建永久性和臨時性建築物。
  • 沛縣楊屯鎮:「三步」走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中國江蘇網7月5日徐州訊 自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來,沛縣楊屯鎮以「三個突出」為路徑,穩步實施「確權、賦能、活權」三步走戰略,產權改革成果豐碩。截止目前,全鎮21個村居成立標準化股份經濟合作社17個,經濟合作社4個,界定成員60166人,此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沛縣楊屯鎮培育快速發展新動能
    中國江蘇網8月25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李輝 李茜茜)8月23日,記者走進在位於沛縣楊屯鎮的徐州華晟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嫻熟地接線、撥紗、收錠……整個車間生產繁忙、秩序井然。「我們的產品源源不斷銷往國內外各大市場,銷售網絡已經涵蓋國內10多個省以及東南亞1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山東濟寧探路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 礦坑變身生態聚寶盆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將採煤塌陷地治理作為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實施「控轉並舉、科技支撐、生態修復、盤活資源」等多元化治理模式,讓塌陷地變成良田、生態公園和產業示範區,探索出一條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的路徑。
  • 山東濟寧探路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礦坑變身生態聚寶盆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將採煤塌陷地治理作為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實施「控轉並舉、科技支撐、生態修復、盤活資源」等多元化治理模式,讓塌陷地變成良田、生態公園和產業示範區
  • 人民日報:徐州賈汪謀求綠色轉型 採煤塌陷地成生態旅遊區
    原標題:昔日採煤塌陷地 今朝生態旅遊區(綠色家園) 資料圖片 原題:江蘇徐州市賈汪區資源枯竭,謀求綠色轉型 昔日採煤塌陷地 今朝生態旅遊區 行走在青山綠水中,輕快的時光倏忽而過,讓人忘卻了這裡曾是一片因煤而興、因煤而痛的土地。
  • 人居環境提檔 沛縣楊屯鎮農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原標題:人居環境提檔升級 這裡的農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金秋時節,行走在楊屯鎮的鄉村院落,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整齊劃一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門口,休閒涼亭裡三三兩兩的村民在閒聊、下棋……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
  • 沛縣楊屯鎮南仲山村:八十萬株牡丹競相開放,迎來蘇北最美四月天
    圖文:程守忠2020年4月12日,我們騎行參加了沛縣論壇組織的遊覽沛縣楊屯鎮南仲山村的南山牡丹園賞花活動。琉璃已經具有珠光寶氣,再襯託珠翠,就是王冠上的珍寶了!如花似玉,名副其實。如此粗壯的桂花樹,並不多見;秋天來了,會香透滿園的!各種牡丹,爭奇鬥豔。最為溫馨的一幕!
  • 山東濟寧採煤造成35萬畝地塌陷 49個村被迫搬遷
    本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導 山東濟寧市是煤炭大市,採煤造成的土地塌陷使濟寧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已累計搬遷49個村莊,涉及近10萬人。近日,濟寧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緒平介紹說:「至去年底,濟寧因採煤造成土地塌陷達35萬畝,且以每年3萬多畝的速度遞增。」
  • 沛縣: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的「大屯樣版」
    楊屯鎮楊屯村網格員張光輝在排查村居矛盾糾紛時發現村民們對彩禮的問題很是關注,大家急切的想知道如果發生糾紛,法律對彩禮等問題是如何規定的,遇到這樣的問題又該怎麼解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在楊屯鎮網格化治理雲終端上將這一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巡查上報。雲終端指揮中心同步接收到網格員上報的詳細信息,經分析並統計後,將任務指令對應推送到轄區的網格法官。
  • 淮北採煤塌陷區上的「新市民」
    採煤塌陷區上堅守至今的居民大多從事與煤電相關的工作,還有的以土地為生是農民。土地沒了,工作怎麼辦?生計從何來?一下子從老宅搬出去,很多人戀舊,感情上也接受不了,這些都給搬遷工作帶來阻力。怎麼辦?全市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50多億元,綜合治理塌陷地19.8萬畝,搬遷壓煤村莊275個,妥善解決了10多萬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2019年,淮北市獲中華環境優秀獎。走在淮北市區採訪,感受更為真切——記者漫步相城街頭,各種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絢爛多彩。
  • 沛縣將建影視城!投資50億元!選址已公布,就在...
    【沛縣聊齋 發布】令人振奮!沛縣要建影視城了!總投資金額達到50億元!今天,大漢水都影視城籤約發布會正式舉辦!據了解,大漢水都影視城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實施,第一期投資10億元,第二期、第三期分別投資20億元。
  • 沛縣正在拍攝網劇《加油!唐小米》!
    【沛縣聊齋 發布】沛縣在拍戲了?近日,在楊屯鎮洪福園,網劇《加油!唐小米》開機儀式正式舉行,導演王碩攜主演及製作團隊參加,沛縣新媒體協會成員到場探班!
  • 沛縣全力營造和諧穩定消防安全環境
    原標題:沛縣全力營造和諧穩定消防安全環境   去年以來,沛縣消防救援大隊緊緊圍繞各項中心任務,狠抓火災隱患綜合整治,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全力提升轄區消防安全水平和社會抗禦火災能力
  • 微山湖畔歌聲嘹亮,和諧之音在沛縣楊屯唱響
    7月30日晚,一場以「弘揚時代新風,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乘涼晚會,在沛縣楊屯鎮文體中心廣場激情上演,為上千名居民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    這樣的乘涼晚會,楊屯鎮已辦了九屆。如今,借著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東風」,該鎮先後組建了6支專業志願者服務隊。
  • 沛縣楊屯鎮陳延蘇:一個人的堅守 一村人的夢想
    十三年的堅守,讓楊屯鎮後屯村發生了魔術般的變化,由遠近聞名的「後進村」成功踏進徐州市水美鄉村、文明村、衛生村行列。我們此刻可能從一個個榮譽中很輕鬆地讀到這個小村莊的變化,但一步步走來的艱辛只有連續5年被徐州市委組織部評為「五星級」黨支部書記的陳延蘇可以體會到。夏日的早晨,我們走進這個位於昭陽湖畔的水美鄉村。
  • 唐山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唐山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情況如何?河北省唐山市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  一 案例背景  唐山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區,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並創造了我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的輝煌。唐山因煤而興,也曾因煤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