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鳳縣法院:多元解紛「236」機制竟然如此「給力」!

2020-11-12 智慧法院進行時


9月2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陝西省寶雞市鳳縣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這是繼該院獲全國法院訴訟服務先進集體後的又一項「國字號」殊榮。

創新發展「楓橋經驗」

開創糾紛化解新局面

近年來,鳳縣法院在縣委領導、上級法院的指導下,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搭建兩個平臺,突出三調聯動,落實六大保障」為抓手,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創出了一條「訴訪對接、三調聯動、多元協作」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有效破解了訴訪分離分不清、訴調對接接不通、三調聯動聯不上、多元協作誰牽頭等現實難題。同時,鳳縣法院不斷深挖多元調解的專業能力,滿足不同社會主體對糾紛解決的專業需求,化解中心特邀調解組織22家、調解員178名,聘任了1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專門調處影響當地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糾紛、疑難複雜問題。

近五年,鳳縣法院運用「236」機制受理各類糾紛4796件,化解2222件,化解成功率46.3%,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緩解了審判壓力。

該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經驗被最高人民法院肯定,「236」機製作為陝西全省機制創新成果在全省政法大會上交流、推廣,並被陝西省委辦公廳《工作交流》刊發,鳳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被授予「陝西省青年文明號」,被陝西省法學會授予「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法學研究會產學研基地」。

深入踐行司法為民

解鎖訴訟服務新技能

鳳縣法院持續探索訴訟服務的新方法、新路徑,將智慧法院建設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深度融合,成功開通了在線調解平臺,在線申請立案、在線調解、在線製作調解協議、在線司法確認網上調解、委託調解、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成為常態,實現了導訴、立案、繳退費、保全、庭審等全部訴訟事務網上辦、掌上辦,實現了送達、鑑定、保全等審判輔助事務集約高效辦理。

同時,針對鳳縣交通事故多發的客觀情況,鳳縣法院建成了交通事故快速處理中心,協調交警大隊、法律工作者、鑑定單位、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道交合議庭統一入駐,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緊密銜接,損失鑑定、法律援助、保險理賠「一站式」服務,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開啟速裁「快車道」

優化訴訟資源配置

鳳縣法院持續深化速裁機制改革,完善了案件繁簡分流實施辦法,將速裁案件受理的標的額由15000元提升至30000元,並擴大速裁案件類型,著力構建立案階段「多元化解+速裁」訴訟前端分流化解大批簡單糾紛,案件二次分流後通過類型分案機制進行三次分流,打造了鳳縣法院家事審判、交通事故、商事糾紛「簡案快審、難案精審」專業團隊,極大程度上優化了司法資源的配置,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維護了當事人權益。

上級法院領導調研時對鳳縣法院的「多元化解+在線調解+簡案速裁+專業審判」新型審判模式表示充分肯定。


成績屬於過去,奮鬥贏在未來。今後,鳳縣法院將繼續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創新一站式解紛舉措,不斷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切實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為轄區民眾提供更精準高效、便民惠民、智慧開放的訴訟服務。

相關焦點

  • 鳳縣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鳳縣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這是鳳縣法院立案庭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後今年獲得的又一項「國字號」殊榮。,建成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成功探索出鳳縣「236」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廣大群眾提供多元、快捷、便民的糾紛解決服務。
  • 寶雞|鳳縣法院再獲國家級表彰「兩個一站式」建設成效顯著
    9月2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鳳縣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這是繼該院獲全國法院訴訟服務先進集體後的又一項「國字號」殊榮。、上級法院指導下,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搭建兩個平臺,突出三調聯動,落實六大保障」為抓手,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創出了一條「訴訪對接、三調聯動、多元協作」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236」機制,有效破解了訴訪分離分不清、訴調對接接不通、三調聯動聯不上、多元協作誰牽頭等現實問題。
  • 陝西法院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9月1日至2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通過視頻方式召開。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智按照座談會議程安排,對陝西法院一站式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南昌會議」以來,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決策要求,先後6次召開全省中級法院院長座談會、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會、業務培訓會,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 挖潛力 聚合力 陝西法院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9月1日至2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通過視頻方式召開。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智按照座談會議程安排,對陝西法院一站式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南昌會議」以來,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決策要求,先後6次召開全省中級法院院長座談會、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會、業務培訓會,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 【法院動態】壽陽:三家聯動 推動共建共享多元解紛機制
    ,研究討論多元解紛平臺應用推廣工作,推動共建共享解紛機制。另外,要以各種宣傳方法提升多元解紛平臺的知名度,使多元解紛平臺成為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首選方式。通過此次座談會,推動了多元解紛平臺應用推廣工作,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形成合力,融合各自職能優勢
  • ...法院進一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向當事人發出訴前調解建議書
    近日,為進一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豐富平安創建活動形式,西安閻良法院在全力構建多元化糾紛化解網絡的基礎上,結合轄區案件特點,製作並發放訴前調解建議書,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多元解紛機制快速高效的化解糾紛。
  • 特邀調解員駐法院,多元解紛添力量
    儀式上,傅百毅就法院開展訴調對接和多元解紛工作情況作了介紹,表示將盡力為特邀調解員開展工作提供各項保障,希望調解員發揮自身優勢,熟練運用人民調解平臺,融入法院信息化建設,實現在線調解、在線申請司法確認,滿足當事人多元司法需求。
  • 巨野縣法院永豐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暖民心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指的是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旨在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質的訴訟服務。近日,巨野法院永豐法庭積極踐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建設,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稱讚。
  • 濟寧任城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便民提速多元增效
    今年以來,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法院認真落實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轉變訴訟服務理念、內容、方式,全面推動從司法調解「獨角戲」向齊抓共管的「大合唱」轉變,著力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
  • 重慶一中院:「高校+法院」,助力多元解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9月4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同時,該院引入專業行業調解力量搭建8大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助推多元解紛工作取得實效。01「高校+法院」升級解紛力量據介紹,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現有專職研究成員12人,兼職研究員20多人,研究人員均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領域的理論專家和實務踐行者。
  • 【全省首例】鹽湖法院應用多元解紛平臺顯成效
    省高院《多元解紛平臺應用工作機制》等文件下發後,鹽湖法院立即牽頭聯繫區公安局、司法局,打通連接細節、明確對接流程,第一時間將多元解紛平臺投入使用,率先實現了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的無縫對接。,先由專業團隊對案情進行分析研判,如屬《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業務規範指引》中規定法院與司法局對接的11類情形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通過人民調解平臺將案件推送至區司法局智慧調解平臺,委託司法局進行調解,調解成功的,由法院出具調解書。
  • 陝西法院多元化解糾紛5.04萬件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智就陝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據了解,全省法院積極探索運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2019年7月以來,共化解民商事糾紛5.04萬件。  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決策要求,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印發《關於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
  • 《中國審判》雜誌宣傳報導我市法院多元解紛工作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兩級法院自覺地把法院工作置於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去謀劃,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為重點,以「無訟」社區、「無訟」村屯創建為契機,積極推進「訴源」治理。近日,《中國審判》雜誌對齊齊哈爾法院的多元解紛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
  • 潼關法院:出臺訴前調解工作規定(試行) 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近日,潼關法院出臺訴前調解工作規定(試行),在緩解辦案壓力的同時,為群眾提供便捷的解紛途徑,走出了一條立案前訴調對接、多元參與、多渠道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徑,強力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將司法責任制改革措施進一步落到實處。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 張雲峰  2018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翁旗法院)黨組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有效破解了涉訴信訪量居高不下、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等難題
  • 一站式多元解紛,來看河北法院這份成績單…
    會上,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衛彥明以《服務大局推進社會治理 深入基層延伸訴服觸角 融合科技重構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格局》為題,重點介紹了河北法院著力創新解紛機制和訴服模式推進一站式建設情況。著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大格局。省法院推動《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出臺,推動省委政法委將「萬人起訴率」指標納入全省平安考核體系,與省總工會、住建廳、婦聯等部門籤訂多元化解框架協議,推動矛盾糾紛聯調聯解。2019年實現全省法院新收各類案件同比下降2.19%的良好局面。
  • 南明區法院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為群眾提供高效矛盾調解服務
    近日,家住觀山湖區的王小敏(化名)將兒媳鄭華(化名)告上了法院。雙方之間因為帶孩子等方面問題產生分歧已久,當地居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原告王小敏(化名)訴至南明區法院。考慮到案件是因家庭生活引起的矛盾,且原告王小敏(化名)與丈夫均系盲人,其丈夫癱瘓在床行動不便。
  • 山西多元解紛平臺正式亮相
    人民法院報訊 (記者 丁國華)7月30日,由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共同開發、搭建、應用的多元解紛平臺在山西正式亮相。日前,山西高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聯合出臺《多元解紛平臺應用工作機制》《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應用方案》《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業務規範指引》《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技術規範指引》等4個規範性文件,細化分解職責任務,統籌整合資源,形成解紛合力,推動平臺深度應用,構建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的「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