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包子、餃子是生活中的主食,俗話說:餃子吃餡、包子吃皮、餛燉喝湯、其中的精髓各有不同。麵條餃子這都好做,就是這蒸包子面和饅頭有些令人頭疼。小編是個家庭主婦,在這二三十年的主婦時間裡都沒有蒸出又大又好的包子,一次偶然的發現知道了其中的奧秘。其實很簡單,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怎麼蒸出又大又軟的發麵包子。
準備材料:酵母、泡打粉(或膨鬆劑)、少許鹽、白糖、溫水、麵粉。
第一步,按照面的配比放入酵母粉,泡打粉(泡打粉尤其關鍵可按配比使用)、少許鹽(放入鹽可使面有韌性)少許白糖(白糖有促發酵作用),把這些材料放入容器中加溫水攪拌,溫水按照面的多少自己掌握。
第二步:攪拌好後就可以活面了,一點點打入麵粉,和普通和面一樣,但面要和得軟一些,粘手的感覺最好,和好後醒發,一兩個小時後就發好了。
揉面排氣包包子這些就不一一介紹了,有一點小編還要提醒大家一下,擀麵皮的時候要厚一些,包子皮太薄面蒸不起來,冷水熱水下鍋都可以,水開鍋後蒸十二到十五分鐘即可,時間不要太長,蒸好後悶五分鐘出鍋。
之前小編沒有蒸包子有幾個誤區:一是和面時沒有加雙打泡或膨鬆劑,二是面和得太硬雖然發起來了,但蒸出來的包子和死面的差不多,三是蒸包子時間太長,面反而有縮水的現象。
長話短說,蒸包子的關鍵步驟就是:發麵的時候除了用酵母還要加入泡打粉(這是關鍵),面和得軟一些(也是關鍵),包子皮不能太薄(也很關鍵),蒸的時候要掌握時間(最最關鍵),十二到十五分鐘。這是小編總結出來的包包子經驗,可供大家參考,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