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world義演|郎朗吉娜夫婦四手聯彈蕭邦夜曲,為世界加油

2020-12-19 上遊新聞

因為真人秀節目圈粉無數的郎朗、吉娜·愛麗絲夫婦,19日凌晨如約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公益組織「全球公民運動」(Global Citizen)共同舉辦的抗疫義演線上預熱演出中。二人四手聯彈獻演的蕭邦夜曲,旋律優美,撫慰人心。

畫面中的郎朗一身黑色西服,吉娜也是黑色小禮裙,夫妻二人在鋼琴前相伴而坐,帶來一首蕭邦夜曲裡的作品9號《Nocturne op. 9 no 1 Bb min》,深情演奏,聯彈的四手,不時劃出漂亮的弧線,每一個音符都優雅從容,讓人沉醉如同走入夢中。

此前接受央視採訪時,郎朗曾透露自己將與席琳·迪翁等表演《祈禱》,而他與妻子吉娜的四手聯彈,也令全球樂迷感到欣喜,網友紛紛點讚:神仙眷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相關焦點

  • 郎朗吉娜四手聯彈蕭邦夜曲,好一對神仙眷侶!
    近日,因為真人秀節目而圈粉無數的鋼琴家郎朗、吉娜·愛麗絲夫婦,在一場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公益組織「全球公民運動」共同舉辦的抗疫的演唱會上,用四手聯彈演繹了蕭邦夜曲,旋律優美,撫慰人心。在演奏的畫面中,郎朗一身黑色西服,吉娜穿著黑色的小禮裙,夫妻二人在鋼琴前相伴而坐,帶來一首蕭邦夜曲裡的作品《Nocturne op. 9 no 1 Bb min》,他們深情地演奏,聯彈的四手,不時地劃出漂亮的弧線,每一個音符都優雅從容,讓人沉醉如同走入夢中。
  • 郎朗吉娜四手聯彈,鋼琴王子卻被網友調侃:表演用力過猛
    4月19號的今天,註定是令人難忘的一天,因為19號全球百位歌手聯合用視頻的方式進行一場特別演唱會,這場演唱會名為「one world」,可以說在這場以音樂會邀請眾多歌手、國際巨星參加,其中咱們這邊有鋼琴王子郎朗、歌神張學友、實力歌手陳奕迅參與其中。
  • 郎朗吉娜四手聯彈羨煞全球,孩子學鋼琴的好處究竟有哪些?
    4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公益組織「全球公民運動」共同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演唱會不知道大人們有沒有帶著孩子們聆聽,感受那奇妙的音樂世界發掘孩子的音樂興趣,最重要的是為他們創造環境,就像之前有經常聽到,練習英語口語
  • 陳薩與自閉症兒童四手聯彈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昨日下午,鋼琴家陳薩走進東城區特教學校,與自閉症學生進行四手聯彈。本次活動也是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公益演出的第10場活動。  近百名自閉症或智障孩子欣賞了當天的演出。  給這些孩子演奏是陳薩主動的選擇。
  • 蕭邦《夜曲》
    ❤素材源自網絡:)【波利尼演奏全集】【阿勞演奏全集】【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張學友歌唱動人、陳奕迅送上飛吻、朗朗夫婦四手聯彈…這場抗疫義...
    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至10點,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公益組織GLOBAL CITIZEN共同舉辦「一個世界,一同宅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特別慈善音樂會。全球直播已於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開始。分為網絡直播與電視直播兩個階段,全程8小時。
  • 被蕭邦夜曲挽救的鋼琴家
    這就是影片《鋼琴家》開場一幕,他演奏的就是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夜曲nocturne自拉丁語NOX演變而來,羅馬神話中的「司夜女神」諾克斯。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優美、富於詩意的抒情樂曲,類似無詞歌,用以表達較為深沉的內涵,因而略帶有憂鬱的情緒,始創者為愛爾蘭作曲家約翰·菲爾德。他的夜曲還有天主教會的「夜禱」的含義。約翰·菲爾德一生創作了21首夜曲,蕭邦一生也寫了21首夜曲。
  • 四手聯彈俄羅斯鋼琴伉儷來寧「撒狗糧」
    紫金山/金陵晚報訊(記者 翟羽)10月7日晚,浪漫的聲情——2017年俄羅斯鋼琴伉儷四手聯彈中國巡演音樂會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
  • 蕭邦夜曲賞析
    充滿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 ,深厚的憂鬱情感為其奠定了獨特的基調 、嚴肅而又悲哀 ,其 作品開創了歷 史的新篇章。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蕭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一首夜曲,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 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 ,追求音樂風格 的細膩 、華美和典雅秀麗 ,有比較 濃厚的浪漫 主義感 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創作的夜曲題材作品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 ,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
  • 周杰倫郎朗四手聯彈上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週遊記##周杰倫郎朗四手聯彈#兩人合體即興演奏蕭邦,屬於琴友之間的獨特見面方式!這對兒地表最強音樂組合的滿分默契讓人好生羨慕!@快手 週遊記的微博視頻 #周杰倫郎朗四手聯彈#次元壁破了吧!周杰倫和郎朗在週遊記合體,四手聯彈蕭邦,這真的是地表最強音樂了!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神仙合體啊啊啊!夢想啟動!是不是未來會有兩位合作絕美藝術品郎朗真的太懂周杰倫了,是知音吧!當流行撞上古典~我聽到火花的聲音!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要想認識鋼琴詩人的浪漫氣質,領略鋼琴詩的獨特韻致,蕭邦的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首選,蕭邦似乎命裡註定是為鋼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鋼琴以自己獨有的聲音詩意地吟唱起來,音樂的個性與鋼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樣和諧。我們不妨先從夜曲聽起,細細體會樂曲中所瀰漫的惆悵、瞑想、繾綣氣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嘆息、興奮、不安等豐富而微妙的情緒。你會感到夜晚的風格是統一的,而夜中的情調又是如此得不同。
  • 《傅聰:蕭邦夜曲》
    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波蘭音樂家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蕭邦音樂中的夢幻感是意境濃密、萬般迷人的。而最能讓我們陶醉於這詩一般夢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蕭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兩首是沒有編號的。中國最偉大的鋼琴家傅聰演繹蕭邦的夜曲,實際上是用蕭邦的樂曲在鋼琴上訴說著自己,或者是在和蕭邦訴說著彼此。傅家的人格養成,更讓傅聰博學多聞,視野不只局限於音樂領域。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旋律優美,富於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採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總的表現意境是夜的沉靜與人的內心抒發。蕭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這一體裁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        18世紀的夜曲常以義大利語notturno為名,是一種器樂合奏的小夜曲。J.海頓、W.A.莫扎特均寫有此類樂曲。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他在1813年至1835間創作了18首供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以波動的伴奏音形,襯託出右手所彈奏甜美的主題旋律。1814年,費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費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費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費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其中,蕭邦親自發表了18首,其餘3首為後人在他逝後代為出版。 :其一,是以《降E大調夜曲》為代表的夜曲。運用新穎而獨特的和聲及轉調手法是蕭邦在夜曲創作語言上的又一大特色。他大膽運用不協和音、經過音和和弦外音,為夜曲增加了迷惑的和聲色彩。
  • 【掌握社·北京 雲音樂《蕭邦升C小調夜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
  • 公益領票|蕭邦的夜曲,好聽在哪裡?
    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三首夜曲op.9(1830-1831)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1831)蕭邦所作的夜曲中著名的一首。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蕭邦的夜曲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以單一音樂形象為基礎,寫法像是帶伴奏的歌曲 如《e小調夜曲》、《降E大調夜曲》等。 《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夜曲中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也是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以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描繪著大自然的景色,也傾注著作者心靈的話語。
  • 蕭邦像「林黛玉」?21首《夜曲》為你解謎
    近日,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公布了評委名單,鋼琴家陳薩是評委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中國籍評委。正在進行蕭邦《夜曲》全國巡演的陳薩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暢談心目中的蕭邦及鋼琴藝術。蕭邦中期的《夜曲》和他早期的音樂性格很不同,比如《夜曲》第48號之一,有一種悲劇性在裡面。第55號之二、第61號、第62號的兩首,是典型的蕭邦晚期作品。那時候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一種充滿自省的哲思在他的音樂中逐漸生長,並以復調的形式表現出來。我覺得第62號之一有特別超脫的美。『
  • 「掌握社·北京 雲音樂《蕭邦升C小調夜曲》」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