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並非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2020-09-25 山東高法

裁判要點

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只是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並非完全沒有證明效力。對此,可結合其他事實和證據認定該複議件能否作為定案依據。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行申562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武宣縣黃茆鎮黃茆村民委員會第七村民小組。

負責人:陳某,組長。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廣西華勁竹林發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陸某燕。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吳某斌,縣長。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雷某敏,市長。

原審第三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農業農村局。

法定代表人:覃某養。

原審第三人:覃某謀,男。

再審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黃茆鎮黃茆村民委員會第七村民小組(以下簡稱黃茆七組)因訴被申請人廣西華勁竹林發展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武宣縣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來賓市政府)以及原審第三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農業農村局、覃某謀林地林木行政裁決及行政複議一案,不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19)桂行終39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黃茆七組申請再審稱:(一)二審判決將1979年《協議書》作為認定案涉土地權屬轉移的依據,沒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協議書》上沒有黃茆七組的蓋章和授權代理人籤字確認,黃茆**不是《協議書》的當事人,該協議無論是否有效均對黃茆七組不產生法律效力。(二)二審判決認定武宣縣政府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書》(武政發〔2017〕30號,以下簡稱30號處理決定)並無不當,沒有事實依據,適用法律錯誤。黃茆七組沒有籤訂《協議書》和其他任何土地轉移協議,二審判決適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十六條第二款錯誤。同時,該條的適用前提是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需要,但案涉土地並沒有列入國家建設用地範圍。(三)二審判決認定《協議書》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適用法律錯誤。武宣縣政府和來賓市政府並未提交《協議書》的原件,二審判決依據2012年7月13日的《調查筆錄》認定黃茆七組認可《協議書》,違反法律規定。被調查的村民不是黃茆七組的村民代表,不能代表黃茆**所有村民。(四)二審判決認定黃茆七組不能提供案涉土地書面權屬憑證及充分的管業事實證明,與《協議書》約定的內容不符,適用法律錯誤。黃茆**不是《協議書》當事人,且武宣縣政府認可《協議書》,表明武宣縣政府認可在該協議籤訂時案涉土地的所有權屬於黃茆七組。(五)案涉土地權屬問題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案涉爭議土地一直由黃茆七組使用,應當結合黃茆七組的用地事實和有關規定依法認定為黃茆七組所有。綜上,黃茆七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申請再審,請求撤銷二審判決,依法再審本案。

本院經審查認為,《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公布時起至一九八二年五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籤訂過土地轉移等有關協議的,屬於國家所有。本案中,1979年周眷大隊、黃茆大隊、黃茆公社、黃茆法庭、武宣縣農業局(現武宣縣農業農村局)籤訂《協議書》,約定案涉爭議土地劃給武宣縣農業局種畜場所有。武宣縣政府根據該《協議書》的約定,將爭議土地所有權確定為國家所有,符合法律規定。來賓市政府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書》(來政複決字〔2017〕86號)維持武宣縣政府的30號處理決定,亦符合法律規定。一審判決駁回黃茆七組的訴訟請求,二審判決予以維持,並無不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條和第七十一條第五項規定,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只是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並非完全沒有證明效力。本案中,雖然武宣縣政府未提供《協議書》的原件,但案涉爭議土地自《協議書》籤訂後一直由武宣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經營管理。同時,根據2012年7月13日的《調查筆錄》,黃茆七組的村民代表在調處時亦認可《協議書》作為主張爭議地權屬的證據。二審判決結合歷史上案涉爭議土地的用地事實以及《調查筆錄》認定《協議書》可以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並無不當。黃茆七組主張武宣縣政府未提供《協議書》原件、黃茆七組並非《協議書》當事人的申請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黃茆七組主張案涉爭議土地全部歸其所有,但未能提供書面權屬憑證,亦沒有充分的管業事實證明,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黃茆七組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本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武宣縣黃茆鎮黃茆村民委員會第七村民小組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黃西武

審判員 田心則

審判員 寇秉輝

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日

法官助理 高曉丹

書記員 陳佳穎

更多信息,長按|掃描二維碼

關注©山東高法

來源:魯法行談

編輯:宋志國

審核:傅德慧

淺談被執行人「唯一房屋」的執行

僅有轉帳憑證,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認定?法官評析+裁判要旨

鮑毓明,吊銷律師執業證書、驅逐出境!

相關焦點

  • 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能否作為定案依據
    裁判要點 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只是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並非完全沒有證明效力。對此,可結合其他事實和證據認定該複議件能否作為定案依據。裁判文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書(2020)最高法行申5629號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武宣縣黃茆鎮黃茆村民委員會第七村民小組。
  • 最高法裁定:無法與原件核對的複製件並非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黃茆七組申請再審稱:(一)二審判決將1979年《協議書》作為認定案涉土地權屬轉移的依據,沒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協議書》上沒有黃茆七組的蓋章和授權代理人籤字確認,黃茆**不是《協議書》的當事人,該協議無論是否有效均對黃茆七組不產生法律效力。
  • 哪些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信陽某公司熊經理來電諮詢:  我們公司最近在和水利局打一場行政官司,我們想了解一下在行政訴訟中哪些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張國法解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一、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  二、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  三、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  四、當事人無正當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
  • 淺議行政訴訟中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
    所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從證人的身份、作證的形式、證言的來源、證言的內容等方面對證人證言作了限制性規定。並且為了保障審理案件的效率,同時規定法庭在質證過程中,對與案件沒有關聯的證據材料,應予排除並說明理由。本文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和審判實踐,對不能作為行政訴訟中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予以分析,以提高審判效率,確保裁判的公正。
  • {緊急提醒}訊問筆錄沒有經被調查人核對確認的,不得作為定案依據!
    第二節 物證、書證的審查與認定  第八十二條 對物證、書證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一)物證、書證是否為原物、原件,是否經過辨認、鑑定;物證的照片、錄像、複製品或者書證的副本、複製件是否與原物、原件相符,是否由二人以上製作,有無製作人關於製作過程以及原物、原件存放於何處的文字說明和籤名;  (二)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
  • 手機錄音錄像是否可以作為法庭定案證據
    ▌法定證據分類那麼,是否所有的錄音錄像證據都能夠被法庭採信作為定案的證據使用呢?不言而喻,答案是否定。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證據分為七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鑑定結論;勘驗筆錄。由當事人負責提交的,主要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錄音、錄像屬於視聽資料,是標準的證據,但能不能被採信關鍵看證據的來源是否合法,再就是看和證明目的有無關係。
  • 最高法觀點:民事訴訟中「鑑定意見」怎樣才能成為定案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九條規定:『審查再審申請期間,再審申請人申請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勘驗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故此,對大洋公司申請鑑定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二、單方委託鑑定機構得出的鑑定能否作為定案的依據?
  • 測謊結果能否作為定案依據
    請問:測謊結果能否作為定案依據?讀者萬山洪  萬山洪讀者:  測謊結果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中國的刑事訴訟證據是以能夠反映刑事案件真實情況的客觀事實。1997年1月1日實施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將證據規定為七種。這七種證據都是與刑事案件事實上具有客觀、直接的聯繫。
  • 交通部新規:執法人員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尚法新聞(ID:zgsbfzzk)注意到,2009年上海孫中界事件發生後,「釣魚執法」仍然存在。但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省份都開始禁止「釣魚執法」。6月1日,交通運輸部將開始實施新規《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其中規定執法人員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 姜傑律師:偽造的病歷不具備證據的合法性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2018年開始的這一輪掃黑除惡「小額貸款公司」成為普遍打擊對象,這裡所說的小額貸款公司大部分是經過工商註冊,但未經省主管部門批准從事民間借貸的,這類小額貸款公司在2015年是最高法院司法解釋《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出臺後得到蓬勃發展。由此產生的債務(含高利貸)催收問題,成為這次掃黑除惡的治理對象。
  • 證人證言怎麼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有什麼條件?
    一般來說,證人作為案件的見證者,所陳述、說明的必須是與案件有關的真實情況,但有些人會為了一時之利違背司法公正作偽證 ,因此,並不是說所有的證人證言都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那麼證人證言怎麼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有什麼條件?網友諮詢:證人證言怎麼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有什麼條件?
  • 反思「孤證不能定案」
    在刑事辯護中,辯護律師以某種證據為孤證作為辯護理由非常常見;法官對這種辯護理由也頗為認真對待,要麼以某種證據並非孤證而不支持該辯護理由,要麼以證據確屬孤證而支持該辯護理由。即便律師並未提出這種辯護理由,法官對其認為屬於孤證的證據所證明的事實,一般也不予認定。
  • 最高法明確:非司法解釋文件不能作為裁判文書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法〔2020〕11 號)不是司法解釋,不能作為裁判依據引用。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條文能否作為裁判依據引用? 答:不能。
  • 看最高法這10則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第七十條規定:「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複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複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複製件;(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 一方自行委託的鑑定報告,另一方拒絕重新鑑定,可作為定案依據
    發包方熱力公司自行委託有鑑定資質的造價公司,對施工方報送的結算造價進行鑑定,施工方金寶公司不認可並且拒絕重新鑑定,又不能提供證據否認發包方自行委託造價鑑定報告的真實性、客觀性,原審內蒙古高院以發包方自行委託鑑定的造價報告作為結算造價的定案依據。爭議的焦點:原審內蒙古高院以發包方自行委託鑑定的造價報告作為結算造價的定案依據,是否正確?
  • 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原件究竟是什麼鬼?
    第四十九條規定: 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複製件或者複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複製件、複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 違法的司法鑑定報告不能作為定案依據——賈X海挪用資金案
    ,同時鑑定報告僅有一名鑑定人籤字,且該鑑定覆核人未出示鑑定資格證書,該鑑定結論可否作為定案依據。【裁判要旨】 公訴機關作出的司法會計鑑定報告實質上違反了會計收入與成本相匹配的基本原則,並未對被鑑定單位的成本進行鑑定,且其鑑定所依據的材料不完整。形式上,鑑定報告只具有一名鑑定人籤字,且該鑑定覆核人未出示鑑定資格證書,違反法定程序,該鑑定報告不能作為定案的主要證據。
  • 未經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定案依據
    未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該規定確立了證據規則的基本原則:證據必須要在法庭上出示並經過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定案依據。對這一原則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理解。   質證的功能。質證是證據審查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乃至審判公正而言都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
  • 哪些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但實踐中,並非所有的的證人證言都能作為獨立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所謂證人證言是指,了解案件情況的人向法院所做的陳述和證詞。依據《民事訴訟法》、《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個人均有義務出庭作證,但下列證人出具的證人證言不得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所做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未成年人是指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未成年人心智並不健全,不能完全理解相關行為的所包含的法律意義。
  • 微普法| 2019彙編版:錄音證據如何認定看最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第七十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複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複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複製件;(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