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中的高射炮只用十多發炮彈就打下一架飛機,是真的嗎?

2020-12-20 兔哥哨位01

用十多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在當時的武器裝備性能條件下倒也挑不出毛病來,戰場上的事本身就是一種無法預估的,打幾千發炮彈打不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用十幾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一支步槍打下一架飛機的事也不是沒有,所以,電影中描述的情況不算是有問題。

高炮曾經是對空防禦作戰的一個重要武器裝備,有很多的國家曾經把高炮部隊做為一個軍種單位,說明高炮的重要性。二戰時期以及飛彈武器出現前,高炮一直都是對空防禦作戰的一個重要工具,直到今天雖然防空飛彈普及化,但高炮依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高炮也是隨著戰鬥機的發展而逐步發展的,二戰時期的高炮多採用碰炸引信,命中率並不高,而且雷達探測能力也不強,無法做到今天這樣由雷達控制的自動化集群射擊。探照燈與高炮相結合對空作戰曾經是一個主流模式,因此,彈藥消耗極大,效果只能說是能用,夠用,但不好用。

二戰時期高炮要打下一架戰鬥機需要約3000發炮彈左右,以美軍高炮部隊為例,平均需要消耗2800發炮彈才能換取一架飛機的戰果。二戰德國最具威力的128毫米Flak 40高炮,平均消耗3000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飛機。

後來,高炮近炸引信的發明大大減少了高炮彈藥的消耗,效率有所增加,例如,美國二戰時期使用近炸引信平均消耗300發炮彈就可以擊落一架飛機。

儘管高炮消耗彈藥大,但戰果還是相當不錯的,二戰時期,美軍有5380架飛機被高炮擊落在歐洲戰場上,英國有1229架轟炸機被高炮擊落,佔轟炸機總損失的三分一多。高炮的作用除了擊落飛機,也可以擾亂轟炸機的投彈,迫使轟炸機不得不從高空投彈,效率降低。

高炮彈藥消耗只是一個平均數,幾發炮彈就擊落一架飛機真不用奇怪,但是要說平均十幾發炮彈就可以擊落一架飛機顯然是不可能的。由此來看,類似高炮擊落飛機用彈量只用了十幾發,真不能說是有問題,也很難說出毛病來,戰場上的事真不好說,一炮就擊落一架飛機都不能說是有問題,戰場上一切皆有可能。

求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高射炮是怎麼打下飛機的?炮彈不需要完全命中目標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沒有成熟的空軍和對空飛彈之前,防空一直是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明明是自己的領空,敵人的飛機卻能來去自如,你還拿他沒什麼辦法。
  • 用高射炮打飛機,如何做到讓炮彈在飛機附近爆炸呢?跟引線有關
    用高射炮打飛機,如何做到讓炮彈在飛機附近爆炸呢?跟引線有關。眾所周知,高射炮主要用於攻擊飛機、直升機和飛行器等空中目標,它最早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戰爭史上掀開了防空作戰的新篇章。然而高射炮不同於其他的炮,在實戰當中是非常難準確命中飛行中的飛機的,通常都是在飛機的附近爆炸之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和彈片對飛機進行致命的打擊,至此就有軍迷提出了:「戰場上,高射炮的炮彈是如何準確預判飛機飛行軌跡的問題」,此問題一拋出,引起軍迷們廣泛的討論。
  • 看了《金剛川》,不禁思考高射炮子彈沒有擊中目標,會怎麼樣?
    1971年9月,在華陰部隊農場(也是兵工企業試驗火炮的靶場),我帶著六零炮班和另一個火箭筒班獨自在外守護農場莊稼,晚上有高射炮射擊試驗,西邊空中看到亮光升空,接著聽到有炮彈落地聲音,沒有爆炸,一發接一發落地,聽聲音很近,我只好帶領戰友們向外跑去,看到亮光一滅炮彈要落地了就喊大家趴在地上,防止有實彈爆炸,結果我們跑了七八裡路才跑出危險區。
  • 用高射炮打飛機,沒打中目標的話:發射出去的炮彈都去哪了?
    在防空作戰中,最常使用的武器就是高射炮了,這種火炮是專門用來進行防空射擊的,口徑大約為20mm,具備射程遠、速度快、命中率高等特點。另外,一些高射炮還配備了自主跟蹤和瞄準系統,可以幫助提高命中率。由於高射炮要對付的目標主要是飛行速度達到幾百公裡以上的飛機,因此通常不會安裝碰炸引信,而是使用近炸引信裝置。
  • 影視推薦|《金剛川》被遺忘的英雄志願軍!
    有人說《金剛川》不就是把一個故事重複播放了三遍嗎?不,在我看來《金剛川》三個視角講述一個故事的方式非常的高級! 這三個角色的起名設定借鑑了三國中的「劉關張」它象徵著我們所有的志願軍戰士,都如兄弟一般,為了祖國人民同生共死。
  • 這部看哭人的《金剛川》,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不能遺忘的歷史
    金剛川,你看了嗎?8月八佰剛剛上映,管虎攜半數演員開拍了新片,10月八佰剛剛下映,新片金剛川無縫銜接,堪稱是炮火連天,十萬火急。這部影片可以說是我見過的製作周期最短的影片,從立項到上映僅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奇蹟般的拍攝速度,就是為了趕上我國抗美援朝出兵70周年的日子。
  • 《金剛川》之中的喀秋莎到底有多強?老軍:一輪齊射,基本沒活物
    發射中的它就像一枚照明彈,照亮了志願軍的心,也鼓舞了士氣。當時有士兵問班長:「這就是我們的喀秋莎嗎?」神情自豪又痴迷。當時它站在峻峭的山上,溫柔地向敵方扔去了16發火箭彈。這個132㎜彈徑的炮彈,最大速度可達到355m/s,相當於一架超音速飛機,而它的最大射程可達到8.5km,足足比張譯手中的蘇制M1939式37㎜高射炮多5km,所以在觀感上像煙花。於是有網友感嘆道,喀秋莎太美了,燦爛的流光尾跡,倏忽而過也讓人印象深刻。就像死神的織布機,在一片金光中為美軍送去報喪的靈衣。
  • 金剛川:張譯犧牲前對著鏡頭的最後一笑,連看20遍,觀眾哭到崩潰
    他與工兵連和步兵連一起駐守在金剛川幫助大部隊通過金剛川上的那座木橋,以確保大部隊能及時到達前線,奮勇殺敵。面對湍急的江水,工兵連的同志們不怕犧牲,硬生生建起了一座簡易的木橋,就在一切都準備就緒後,美國人的飛機突然在天上盤旋,硬是把剛修好的橋炸的細碎,沒有辦法的志願軍們只好繼續修橋,而天上的敵機就交給負責鋼炮隊的張飛負責。
  • 《金剛川》:主旋律影片如何更好喚起觀眾的歷史共鳴?
    影片上映以來,對於這一點,專業影迷表示不滿足,認為該片不如諾蘭的《敦刻爾克》技法高明;而普通觀眾則表現出了不適應,儘管導演已經很貼心地使用了重複的字幕作為時間標記,依然有觀眾沒有完全理解,甚至有些從頭到尾都沒有搞清楚電影的時間線,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完全重複的場景:怎麼那個飛機被打下來之後又飛回來了?炮彈炸志願軍戰士,一模一樣的場景怎麼出現了一次又一次?
  • 《金剛川》不精彩麼?NO NO NO,它已經不能用精不精彩來形容了
    看到很多網友都在說電影《金剛川》拍得實在是太垃圾了,簡直丟了國產電影的臉面。然而,小編在這裡要替《金剛川》說句公道話,他很精彩的,一點都不垃圾,更確切點的說,《金剛川》已經不能單純的只是用精彩和不精彩來評價它了,因為它已經超過了精彩的範疇,成了一部具有特殊意義的電影,簡而言之就是:《金剛川》是帶著使命來的。
  • 《金剛川》:喀秋莎的射程就是和平的距離
    青山處處埋忠骨,197653位犧牲的烈士,每一個人都值得用最高的敬意去祭奠,電影特效即便做得再逼真,也難以去還原戰場上的殘酷,僅僅是《金剛川》中這場十幾個小時的局部戰鬥,就足以讓人數次淚目。到《金剛川》裡張飛的「你莫跑!」犧牲前的怒吼振聾發聵,而更多的英雄卻來不及留下一句話就永遠離開。這種殘酷才是真正的戰場,前一分鐘還在抽菸打趣的戰友,轉瞬間就屍骨無存……長津湖、上甘嶺和鐵原阻擊戰,不正是這麼一場場的戰鬥,一塊塊寸土必爭的陣地組成的集合嗎?
  • 《金剛川》裡的張譯演技炸裂,現實中先烈的故事也讓我們銘記
    看完《金剛川》,志願軍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但整部電影的節奏與劇情致命傷過於明顯,結尾的「人橋」以及張譯的拼死一戰,雖然將情緒渲染到了頂峰,卻也失去了該有的真實。難道志願軍真的是靠著這種不惜暴露高射炮方位,人肉扛起橋梁過河的悲壯方式取得抗美援朝的最終勝利?
  • 電影《金剛川》23日上映 吳京分享拍攝幕後:提前接受高射炮操作訓練
    此前吳京塑造了眾多經典軍人形象,表演積澱值得期待,在接受採訪時他透露,出演這部影片既感覺榮幸,也真的覺得壓力很大。而張譯則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面對眾多媒體,說道"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絲毫不掩對這部電影的讚賞。
  • 用輕機槍或步槍真的能打飛機嗎?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靠什麼防空?
    用輕機槍或者步槍之類的武器真的能打下飛機嗎?筆者在網絡上查找,還真就找到了幾個成功的戰例。戰例一:1932年7月下旬的一天,紅軍大學學員在演習期間遭到幾架粵系軍閥飛機襲擊,當場傷亡數人,槍法精湛的王文禮使用一支法國步槍(有可能是勒貝爾M1886步槍)在第二次嘗試的時候,擊中了一架飛機的油箱,該機起火後墜毀爆炸,創下紅軍用步槍擊落敵機的先例。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12月18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金剛川》,包含了所有戰爭裡最震撼的細節
    大部分讀者給出的答案是,昨天剛上映的那部——《金剛川》。說起戰爭片,我們總會想到——敵對雙方兵刃相接的殘酷廝殺,硝煙瀰漫、氣勢恢弘的慘烈戰場……是宏大的,高昂的,全程情緒都在高潮中的。但看完《金剛川》後我第一感受,這部戰爭電影,真的有點不一樣。
  • 《金剛川》影片介紹 金剛川是歷史上哪次戰役?
    《金剛川》影片介紹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上映 六大看點曝光
    據悉,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這一特殊環境中以及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刻裡,團結一致、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的精神
  • 高射炮打飛機,如果沒打中:那麼炮彈都飛到哪裡去了?
    經常有網友提出疑問:高炮在進行防空作戰時,如果對空射擊的炮彈未命中敵機,這些炮彈都去哪了?高炮的炮彈如果沒有擊中敵機或在敵機附近爆炸,也不可能一直在天上飛,一定要落下來,這會對地面造成傷害,所以需要有個自毀裝置。
  • 《金剛川》 紀錄電影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  在《金剛川》裡,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願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