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多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在當時的武器裝備性能條件下倒也挑不出毛病來,戰場上的事本身就是一種無法預估的,打幾千發炮彈打不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用十幾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一支步槍打下一架飛機的事也不是沒有,所以,電影中描述的情況不算是有問題。
高炮曾經是對空防禦作戰的一個重要武器裝備,有很多的國家曾經把高炮部隊做為一個軍種單位,說明高炮的重要性。二戰時期以及飛彈武器出現前,高炮一直都是對空防禦作戰的一個重要工具,直到今天雖然防空飛彈普及化,但高炮依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高炮也是隨著戰鬥機的發展而逐步發展的,二戰時期的高炮多採用碰炸引信,命中率並不高,而且雷達探測能力也不強,無法做到今天這樣由雷達控制的自動化集群射擊。探照燈與高炮相結合對空作戰曾經是一個主流模式,因此,彈藥消耗極大,效果只能說是能用,夠用,但不好用。
二戰時期高炮要打下一架戰鬥機需要約3000發炮彈左右,以美軍高炮部隊為例,平均需要消耗2800發炮彈才能換取一架飛機的戰果。二戰德國最具威力的128毫米Flak 40高炮,平均消耗3000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飛機。
後來,高炮近炸引信的發明大大減少了高炮彈藥的消耗,效率有所增加,例如,美國二戰時期使用近炸引信平均消耗300發炮彈就可以擊落一架飛機。
儘管高炮消耗彈藥大,但戰果還是相當不錯的,二戰時期,美軍有5380架飛機被高炮擊落在歐洲戰場上,英國有1229架轟炸機被高炮擊落,佔轟炸機總損失的三分一多。高炮的作用除了擊落飛機,也可以擾亂轟炸機的投彈,迫使轟炸機不得不從高空投彈,效率降低。
高炮彈藥消耗只是一個平均數,幾發炮彈就擊落一架飛機真不用奇怪,但是要說平均十幾發炮彈就可以擊落一架飛機顯然是不可能的。由此來看,類似高炮擊落飛機用彈量只用了十幾發,真不能說是有問題,也很難說出毛病來,戰場上的事真不好說,一炮就擊落一架飛機都不能說是有問題,戰場上一切皆有可能。
求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