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均值(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2021-02-19 小學奧數課堂

計算平均數        計算中位數         計算眾數

計算一組數字的集中趨勢特徵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描述這一組數字。[集中趨勢一共有三種計算指標,分別是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人們最熟悉的自然是平均數,但有時中位數和眾數可以更好地描述一組數字。計算平均數的最佳方法就是將所有數字加起來,然後除以這組數字的個數。

方法1

計算平均數


1.確定你是否需要計算平均數。平均數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代表大多數人所認為的數據「平均水平」和「一般情況」。如果一組數據中沒有異常值,而你需要描述這組數據的平均水平時,計算平均數是最好的方法。

異常值是位於數據分布正常範圍之外的數值。例如,一組數據包括1、289、333、303,那麼其中的異常值明顯就是數字1。

如果一組數據中含有異常值,最好計算數據組的中位數來描述集中趨勢。

2.確定使用哪些數字來計算平均值。用於計算平均值的數據組通常含有3個和以上的數字。計算時要涵蓋數據組中的所有數字,包括0和負數。

方法2

計算中位數


確定你是否需要計算中位數。中位數是集中趨勢的測量量之一,它是一組數字中位於中間位置的數字。任意一組數字都有中位數,但是只有當一組數字中含有異常值時,使用中位數才最有意義。

將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確保將一組數字中的所有數字進行排序,包括0和異常值。

如果其中包含負數,你要記住負數比0小,順序肯定是在正數之前。

如果有重複的數字,你需要對每一個數字都排序,不要落下任意一個。

如果數字的數量很多,你可以使用電子表格程序(比如Excel)對數字進行排序。你可以參考《如何在Microsoft Excel中給一列表排序》一文。

例如,如果一組數據是...
{\displaystyle -1,2,3,1,0,3,10}

3確定數組的中位數。

中位數就是這組數字中,位於中間位置的數字,也就是說這個數字之前和之後的數字個數是一樣的。

3.確定你是否需要計算眾數


眾數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能夠告訴你一組數據中出現最多的數字是哪個。你還可以用眾數描述非數字數據的集中趨勢,所以是很有用的。

如果一組數據中沒有重複出現任何數字,那麼這組數據沒有眾數。

如果多個數據出現的次數相同,那麼數組有多個眾數。

將數組中的數字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出來。確保將所有數字排列出來,不要忽略0。

對於出現多次的數字,記錄時要寫下每個數字,不要遺漏任何數字。

如果你在處理大量數據,最好使用電子表格程序,如微軟的Excel程序,來排序所有數字。你可以參考《如何在Microsoft Excel中給一列表排序》一文。

找到數組中出現最多的數字。這個數字就是眾數。記住,一組數據可能有多個眾數,也可能沒有眾數。


例如,一組數據分別是

,其中數字3出現了兩次,而其它數字只出現了一次,所以眾數是3。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統計:平均數、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的計算
    點撥:當所給的數據組比較離散時,一般選用基本方法中的公式計算算術平均數;當所給的數據有多個重複出現時,一般選用加權平均數公式計算平均數;當數據較大、較多且在某一個常數a附近擺動時,用新數據法中公式計算平均數比較容易.
  • 數學試講稿《眾數、中位數、平均數》
    師:我們初中時學習眾數、中位數、平均數等數字特徵.我們共同回憶一下?什麼是眾數、中位數、平均數?生1:眾數,一組數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生2: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依次排列,把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生3:平均數,將所有數相加再除以這組數的個數,所得到得數。
  • 你可能會遇到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這個平均數根本不可能真實反映瑞典的情況。上面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關於平均數的一個問題:儘管計算是正確的,但得出的平均數毫無意義,因為它忽略了數字代表的含義,而且得出的平均數無法說明數據集中那些真實的人的任何特徵。本文將討論平均數,以及如何利用平均數深入理解一組數據或者讓它變得難以理解。
  • 均值、中位數和眾數之間的區別在哪?
    均值均值即算術平均值,是表示數據集中趨勢的最常見指標,計算方法非常簡單,將所有數據的數值加總求和然後除以數據的總個數即可。比如有一組數據3,7,6,29,19,31,2,均值=(3+7+6+29+19+31+2)/7=13.86 中位數中位數是將數據按大小排序形成一個數列,取數列中間位置的數據為中位數。
  • 【小學奧數】中位數、眾數、平均數有什麼不同?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中位數:將數據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個數是奇數,則處於最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簡單的計算。  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不必計算就可求出。
  • 乾貨:一文讀懂什麼是「中位數」「平均數」和「眾數」?
    將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排列後,處於(最中間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最中間若有兩個數,中位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平均數)一組數據中如果有特別大的數或特別小的數時,一般用中位數一組數據比較多(20個以上),範圍比較集中,一般用眾數其餘情況一般還是平均數比較精確區分:一、聯繫與區別:1、平均數是通過計算得到的
  • 如何用頻率分布直方圖求眾數,中位數,平均數和標準差!!!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高中數學王暉」關注王暉老師,免費獲取各種知識乾貨和學習經驗~~~您的點讚轉發是對老師的最大鼓舞和支持~~~本專題給同學們分享如何根據頻率分布直方圖求眾數,中位數,平均數和標準差。首先回顧下眾數,中位數,平均數和標準差的定義。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 小學數學——中位數與眾數
    )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中位數算出來可避免極端數據,代表著數據總體的中等情況)中位數的算法:求中位數時,首先要先排序(從小到大),如果總數個數是奇數的話,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取中間的那個數;如果總數個數是偶數個的話
  • 《數學提高》眾數和中位數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中位數是統計學中的專有名詞,代表一個樣本、種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個數值,其可將數值集合劃分為相等的上下兩部分。
  • 一日一技:使用Python尋找均值,中位數,眾數
    python編程學習平均值,中位數和眾數是數據分析中非常常用的統計功能.中位數是數字列表中的中間值。如果計數是偶數,則我們選擇兩個中間值並將其平均值作為中位數。眾數是列表中最常出現的數字。我們通過找到列表中每個數字的頻率,然後選擇頻率最高的數字來進行計算。
  • 中位數與平均數能夠直接對比嗎?
    在統計學中,中位數、平均數、眾數、總數等是不同的概念,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數據含義。
  • 眾數 中位數怎麼求
    中位數是什麼,平均數又是什麼?中位數,是把數字從小到大排列的,中間的一位數,具體下面解析。眾數,是數列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首先我們得將所有數進行一個排列,切記要從小到大,排列,若是排列錯誤了就不行了。若是奇數,那就是當你排列後完成的數列中的,中間的一位數,假如有,【5位數:10 20 30 40 50 】那就是「30」位中位數。若是偶數的話,也是先將其排列,從小到大排列,然後去中間兩位數之和,除於」2「所得的數就是中位數。假如有重複數字也一樣。奇數。
  • 有關平均數與中位數的觀察與思考
    潘璠    在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青年報》的一篇題為《政協委員建議:用中位數取代平均數》的採訪報導被廣泛轉載和引用。這篇報導篇幅並不長,但匯集了多位委員的看法。報導稱,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2年年底,中國城鎮的人均住房面積為32.9平方米。
  • 什麼叫中位數,什麼叫平均數,有啥區別?
    普及個知識點,什麼叫中位數和平均數,有啥區別?2019年深圳市在崗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為10646元,我們的社保養老和醫療繳費基數都跟這個數字有關,每年變動一次,2018年這個數字是9309元。注意這裡面的10646元,是平均工資,計算方式是用所有人的工資總數除以人數。那如果用中位數來計算,這個數字是5826元。舉個例子,為什麼平均數和中位數,會出現明顯的偏差,主要是平均數有極端情況,就跟體育比賽中的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類似。
  • 數據分析中『平均數』其實並不準確,是時候開始使用『中位數』了
    為了體現群眾的無知,他算出了所有猜測的平均數(而不是當時統計學家常用的中位數):1197磅。得知實際重量後他嚇了一跳:1198磅。在如今的世界裡,我們只能見到平均數的身影:紐約4月均溫為52華氏度;庫裡場均拿到30分……只有在某些統計裡(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1939美金)中位數才會露下頭角。那麼,中位數是如何消失的?平均數又是如何成為了當今世界最流行的量數?
  • 【python數據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之集中趨勢(平均值、眾數、中位數、百分位數)
    •本文字數:約1300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難度:2顆星 集中趨勢:平均數(算數平均數、幾何平均數、調和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等。平均值: 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中位數:按順序排列的一組數據中居於中間位置的數,即在這組數據中,有一半的數據比他大,有一半的數據比他小。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是樣本觀測值在頻數表中頻數最多的那一組的組中值。四分位數:是指根據中位數分為2個部分後,再取每個部分的中位數。
  • 八年級數學:中位數和眾數同步練習,很簡單,備答案!
    本節給大家推送的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中位數和眾數同步練習,很簡單,備答案,希望對夥伴們的複習有幫助。先來看下本節需要掌握和應用 到的知識點:1.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於中間位置的數,稱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處於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稱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 眾數與分位數
    因此需要引入對「髒數據」敏感性較低,同時也能很好地描述總體水平的數字特徵,比如中位數和眾數。中位數中位數的定義和計算同樣非常簡單,它表示一個樣本、或是一個概率分布的中間位置。但平均數劇烈地變成了(12+54+63+74+89+99999)/6=16715.6這個例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位數在展現總體平均水平的時候的穩健性,以及平均數對異常數據的敏感。
  • 如何做好描述統計分析
    1、集中趨勢 集中趨勢就是指一組數據向某一中心靠攏的程度,通常有以下指標:眾數對分類數據來說,眾數是最適合描述其集中趨勢的值,它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變量,眾數不受極端值的影響,但是可能不唯一,且當數據量較多時,才有意義。中位數對數據型數據來說,可以用中位數來描述其集中趨勢的度量,中位數就是將一組數據排序以後處於中間位置的值,那麼如何尋找中間位置呢?
  • 初中數學:近似數和平均數知識點總結及練習
    如將下組數據保留三位45.77=45.8 43.03=43.038.25=38.2 47.15=47.2近似數的混合運算,可按運算順序和近似數的計算法則分步計算,但中間運算的結果要比最後結果多取一位數字。例:計算3.054×2.5-57.8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