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35的教育使命,校長要怎麼做?看看臺江教育人怎麼說

2020-12-13 教育信息速報

海峽教育報記者 羅小春 文/圖

新時代校長的責任和擔當

是什麼?

要如何奔向2035、實現教育使命?

臺江區副區長汪映霞表示,「十四五」即將開局,臺江區將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全力為名校長的成長開墾新天地,創造新平臺,努力打造本土教育家,充分發揮名校長示範、引領、輻射、指導的作用,推動一線教師成長。

汪映霞說,在奔向2035的新長徵路上,希望校長們要有新的責任與擔當:

希望校長們做有目標的教育人,讓學校這個生命體保持健康與活力;

希望校長們做有能力的教育人,能夠不斷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品質,滿足每個受教育者接受「好教育」的需求;

希望校長們做有情懷的教育人,能夠堅定信念,讓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讓更多的孩子因大家的存在而幸福。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臺江區大力實施名校長、名師、名教研員培養的「三名工程」,舉辦區校長提高培訓班,對全區中小學校長進行全員提高培訓;推薦名優校長參加省、市高級研修培訓;組織校長到省內外高校、教育發達地區參觀學習。

目前,臺江區已認定省名校長1名。「十三五」期間,考核確認省名校長培養人選1名、省名校長後備人選培訓對象共12名。

臺江區教育局局長楊強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臺江區教育系統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一次創新,通過黃教授的精彩講授和校長們對教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的探討和交流,有效促進了校(園)長們的學習,引發了大家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思考。希望大家能夠將今天的成果帶回學校去消化吸收,合理運用,在推動自身現代教育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時,有力推動臺江區教育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楊強說,接下來,臺江區將努力培育教育家型校長,打造臺江區名校長品牌,帶動和引領臺江區校(園)長隊伍建設,為臺江區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夠凝聚共識,大力推進「教育名家」培養行動計劃,切實提升校(園)長學校治理能力,明確新定位、引領新方向、開闢新境界,以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據了解

此次論壇共有7位校長登臺演講

教育部校長國培專家黃家驊教授

作主旨報告《新時代校長的站位與修煉》

帶領大家碰撞智慧和思想

一起來看看看論壇的具體內容——

1、主旨報告

黃家驊教授在主旨報告中著重闡述了4.0時代的學校辦學理念,指出校長育人的講臺在校園:

有校有園

園校相濟

校則矯正

園以修心

校長應該有言教、身教、境教,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並行,才能獲得教書育人的最大成效。

他從新科技賦能、人的重塑和教育創新三個方面描繪了2035藍圖,認為學校要重構,鼓勵校長們創新。

黃教授說,新科技對師生關係和教育倫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正確處理人機關係、如何劃分人機協同系統中的權限與責任、如何適應新的師生身份、如何構建一套新型教育倫理,都需要教育創新。

2、校(園)長主題演講

★福州第十五中學校長 蔡隆

★演講主題:《正能教育——奔向2035的中學教育教學現代化》

蔡隆校長認為,將「正能教育」這一辦學理念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融合思考,可以讓學校教育教學相輔相成,成為正能量的「釋放源」。

他表示,教師上課要從課程定位上,緊扣意識形態,凝聚正能量;從教學內容上,利用課程資源,培育正能量;從教學主導上看,教師身正育人,提升正能量;挖掘學生的潛能,尊重差異,讓學生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實施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走多樣化辦學,讓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教育成效更加突顯,形成特色的辦學模式和特色的辦學之路。

★福州市臺江第四中心小學校長 潘佳娜

★演講主題:《秉「尚美」之情 塑新時代教育》

潘佳娜校長表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

臺四小作為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要在堅守百年老校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近年來,該校黨政班子努力構建美育教育體系、打造智美課堂,走出了「尚美教育」辦學之路。

★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校長 鄭東秀

★演講主題:《雙智奠基 五育融通》

鄭東秀校長表示,潛心學習《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份文件後,站在新高度去審視「立德樹人」,人的「融合發展」正成為一種文化生態,說到底最後都落實到 「人」的全面發展、終身學習上。

臺三小在智慧教學、國球運動、版畫特色上都積澱了一系列榮譽與辦學特色。現階段,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將提出從智慧校園到智元教育的跨越發展的願景——以多元智能為要,育人智慧為始,信息化人工智慧為基的教育,即「雙智奠基,五育融通」的智元教育辦學理念。

★福州第三十六中學校長 錢江

★演講主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為教育現代化育人》

錢江校長表示,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深刻感悟到,愛國主義確保了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決定了個體發展的方向。堅定踐行愛國主義教育,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輸送人才的前提。

新時代下教育願景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以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立志奉獻國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能以此為信仰,獲得力量與幸福感。

★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鰲峰分校校長 戴金藝

★演講主題:《以德為先,以和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一一新時代德育教育的實踐與展望》

戴金藝校長認為,新時代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培養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學校實施以傳統「和」,現代「和」,國際「和」素養為主軸的「三和」教育體系,發展立足當下與著眼未來相結合,面向國際與傳承傳統相結合,發展全體與關注個體相結合的學校現代化發展之路。

她希望,將學校打造成為「五和校園」:培植「和諧團隊」;塑造「和雅教師」;構建「和潤課堂」;培育「和樂少年」;打造「和美校園」。

★福州市臺江區洋中幼兒園園長 陳奮錚

★演講主題:《面向2035辦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陳奮錚園長表示,構建「智慧型」園所管理,要讓人工智慧服務教師,通過建設包括圖片庫、教具庫、教案庫、資料庫、課件庫、講座庫、3D玩具列印庫等在內的學前教育信息資料庫;課件一鍵自由轉換 「一變五」;同時也讓人工智慧服務兒童,提供精準推送教育服務,搭建生動、逼真的互動遊戲場景,發展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她希望,在高質量真遊戲中培養,在高品質生活中培育「未來型」素養兒童。

★福州市寧化小學校長 洪麗玲

★演講主題:《以「成全」之心 賦能未來教育》

洪麗玲校長從學校實踐層面分享了如何以面向未來的姿態,開啟寧小發展模式。她表示,要用未來的眼光定義學校和以兒童發展的需求開發課程體系。

洪麗玲校長從寧化小學實際出發,提煉出了「成全教育」的辦學理念。她認為,「成」是自然天成,是順勢而成;「全」是人格的完善,個體的健全。

(部分圖片由臺江區教育局提供)

編輯 / 製作:羅菊熙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海峽教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肩負使命與擔當 爭做最美教育人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位他們中的佼佼者,同時也向整個奮鬥在教育戰線的工作者們致敬。迎難而上 在逆境中百鍊成鋼「多年後,每當我回憶起過往的點點滴滴,能驕傲地對自己說,自己的一生沒有碌碌無為,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會再來看看美麗的大涼山。」至今仍在涼山州昭覺縣比爾鄉瓦俄爾村擔任「四治」專員的新都區三河小學教師王家林一直堅信自己的選擇和付出!
  • 接過陳立群的教棒 臺江民族中學迎來新的「杭州校長」
    這兩天,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同時有了兩位「杭州校長」。一位是臺江人家喻戶曉的老校長陳立群,再過幾個月,他就即將結束支教,返回杭州;另一位,則是剛剛從杭州趕來的臺江民中新校長——杭州第四中學黨委副書記蔡毛。
  • 你那小學校長考核是怎麼做的,如果你是談話人,要怎麼說
    每年都有校長考核,每年都擔心自己成為談話人,親,你那小學校長考核是怎麼做的?如果你是談話人,你要說什麼?一般,學校非常嚴肅又神秘地發出通知,某時某刻,全體老師都要到多媒體開會,會議重要,不能缺席。直至教育局領導下來,宣布考核校長我們才清楚,哦原來是考核校長,鬆了一口氣。接著就是校長從德、政、職、能、勤,五個方面進行工作總結和述職。再接著就是教育局發放考評表,很簡單的,有三個等級「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選項,你覺得校長符合哪項你就勾哪項。
  • 「面向2035的學校教育」研討會在榮舉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面向2035的學校教育」研討會在榮舉行 8月2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面向2035的學校教育」研討會在榮舉行,川渝兩地及雲南、貴州等地學校校長及教育界專家學者共計600餘人參加。
  • 一位杭州校長在黔東南臺江創造的教育奇蹟
    這是臺江縣民族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而伴隨著成績下來的同時,陳立群校長報喜電話也接連不斷。而陳立群這幾天也在家家戶戶的奔走報喜。「有些人家裡網絡不好,不能及時查詢成績,我要把這份喜訊告訴他們。」杭州與臺江,距離1400公裡。而就是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下,在貴州黔東南臺江縣民族中學裡,就有這樣一個校長,他來自杭州。
  • 大咖齊聚濰城 全國創新教育培育研討會共商2035年學校教育
    大咖齊聚濰城 全國創新教育培育研討會共商2035年學校教育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李希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志勇等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的高端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500餘名教育專家、名校長、名師代表的現場聆聽。
  • 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面向2035 的普通高中發展之路
    雅禮中學校長,正高級教師,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首批領航名校長。根據教育部發布《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8.3%,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到2020 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90% 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50%,高等教育基本實現普及。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雙重普及,意味著普通高中教育所承載的使命與責任更為重大。教育現代化有兩個重要維度,一個是數量與規模,另一個是質量與提高。
  • 貴州臺江民族中學新「杭州校長」,帶來了一位「北京老師」
    臺江民族中學位於美麗的黔東南州臺江縣,由於地理位置偏遠,教學資源和實力在2016年「杭州校長」陳立群的支教幫扶下有了明顯的改善。幾個月前,接棒老校長,新任「杭州校長」蔡毛來到了臺江民中,在杭州愛心人士的共同支持下,為學生們帶去了一位「北京老師」——網易有道詞典筆。
  • 如何理解教育現代化2035?如何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美育如何剛性...
    聽聽代表委員們如何說~~   面向2035的教師隊伍建設(任國平 錢麗欣)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亦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規定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我國教師隊伍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
  • 臺江舉行紐西蘭中華教育基金會捐助學子儀式
    臺江舉行紐西蘭中華教育基金會捐助學子儀式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楊明9月15日上午,臺江縣在縣民族中學舉行紐西蘭中華教育基金會再度捐助學子儀式,黔東南州僑聯副主席邱紅瑛、廖豔寧,臺江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光菊,臺江縣民中校長蔡毛以及新受資助的臺江縣民族中學三十名高一年級學生參加了捐贈儀式活動
  • 學習十九大 牢記教育人的光榮使命
    為及時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勉勵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振精神狀態,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2018年4月23日下午,教育局黨工委書記陳明華到四街中心小學給四街中心小學全體黨員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
  • 佟明河:疫情帶給教育人的思考,我們要給學生怎樣的教育
    經歷了這次疫情,作為教育人,應該想一想:我們要給學生提供怎樣的教育,才能滿足學生未來不平凡、有意義的人生呢?思考之一: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無論人還是動物都是生命,生命本應相互尊重,但由於生存需要,人類藉助先進的工具和技術,站在了自然界生物鏈的最頂端。
  • 肩負使命與擔當 爭做最美教育人——新都區著力鍛造強大育人團隊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位他們中的佼佼者,同時也向整個奮鬥在教育戰線的工作者們致敬。迎難而上 在逆境中百鍊成鋼「多年後,每當我回憶起過往的點點滴滴,能驕傲地對自己說,自己的一生沒有碌碌無為,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會再來看看美麗的大涼山。」至今仍在涼山州昭覺縣比爾鄉瓦俄爾村擔任「四治」專員的新都區三河小學教師王家林一直堅信自己的選擇和付出!
  • 成都市華陽中學校長祝長水:常態化防疫教育刻不容緩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華陽中學教育集團五校同心,直面危機;聯防聯控,迎難而上,防控與關愛並重,取得了抗疫保教的階段性勝利。成都市華陽中學校長祝長水建議:將德育工作與防疫教育相結合,實行強德防疫。很有必要將學生的常態化防疫教育與愛國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行強心防疫,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疫情期間,出現了一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反映出加強學生心理防疫教育的迫切性。實行育智防疫,此次疫情也反映出不少學生缺乏防疫知識,不懂得疫情發生後應該怎麼做。因此,有必要讓學生加強學習,懂得疫情發生的原因、疫情的特徵、如何防護等知識,科學防疫。
  • 曉教育集團新使命/新教育理念正式發布
    大李老師在致辭中講到,教育的使命就是引發成長動力,作為曉教育人,要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才(知人善教),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學習(激發興趣),要讓每個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能力(塑造能力),曉教育要做有品質有溫度的教育。
  • 教育2035:對話世界的未來
    本屆年會緊扣國家教育和外交大政方針,以 「教育2035——對話世界的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國際教育研討會」「中外院校項目合作洽談會」和「中國國際教育展」三大部分組成,圍繞各級各類國際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開展了近40場豐富多樣的活動。
  • 面對未來,教育要怎麼做?
    近日,在愛文世界學校深圳校區主辦的「未來教育:在不確定性中成長」OPEN.ed公開教育論壇上,來自科技、媒體、教育行業的四位大咖: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松山湖機器人基地董事長李澤湘,鳳凰衛視高端訪談節目《領航者》製片人及主持人於盈以及K12國際教育專家、愛文深圳校區校長Ted Faunce方泰德,分享了對未來人才和教育的思考和洞見。
  • 【第一教育】駐樓導師怎麼做?走進社區的校長為學生開心結
    【第一教育】駐樓導師怎麼做?走進社區的校長為學生開心結 來源:第一教育   時間:2020-11-30  瀏覽: 11月26日晚,同濟大學校長陳杰走進四平路校區學四樓,與12名新生院學生及
  • 肩負起校長的使命
    而這偉大的使命,是校長和我們教師共同完成的。在我們校長心目中,要把教師的發展擺在第一位,教師發展了,學生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校長,要把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我們的第一使命。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進而帶動學校的發展。
  • 竇桂梅:面對教育,校長、老師、家長需要怎樣的成長
    領導者的天職是帶領群體或組織實現其使命。我想這就要求領導者能夠看清組織的發展路徑和方向以及帶領團隊從現在這個地方到未來期待的地方去。但是校長不能僅僅指明方向就萬事大吉,要學會管理風險,努力修煉超強的決斷力和控制力,讓群體聲譽不再受損,在重大危機關頭能夠果斷決策,努力控制局面,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