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子」教育一般老人帶娃的時候用的比較多,就是當發現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把孩子關進一間不開燈的黑屋子,直到孩子不哭不鬧求饒再放出來。說起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老人還引以為豪,認為通過黑屋子嚇一嚇孩子,孩子立馬就乖巧了,是一種很有效的法子,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從長遠來看,這種「黑屋子」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1.孩子缺乏安全感,做事情膽小怕事
被關到黑屋子,沒有燈光,沒有人陪,會讓孩子內心產生緊張害怕。為了儘快擺脫內心的恐懼,孩子就會很快求饒,生怕自己被獨自關在黑屋子裡。如果長期使用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內心充滿危機感,缺乏安全感,從而做事情不敢一個人去大膽做,膽小怕事,對孩子今後的獨立和擔當大任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
2.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迷失自我
為了不被關進黑屋子,孩子會逐漸變得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刻意去討好身邊的人,逐漸形成討好型人格,讓孩子逐步迷失自我。這樣的孩子以後走入社會,很容易變得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獨特的領導魅力,這樣的孩子註定是平凡的普通人中的一員。
3.影響親子關係,孩子與家人的關係疏遠
因為害怕被關進黑屋子裡,孩子開始琢磨家人的喜好,不再和家人明著唱反調,而是說家人喜歡聽的東西,給家人看喜歡看的東西,但是實際上孩子內心並不是這麼想的。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輕易與家人說,因為害怕遭遇被關進黑屋子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在逐步長大的過程中會與家人的關係疏遠,讓之前密切的親子關係變得不再親密。
4.給孩子造成人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談起黑屋子教育,我就想起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媽也對我做過這樣的事情。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和小朋友們玩得太開心而忘記及時回家吃晚飯了,我媽當時很是生氣,一邊吼一邊把我關在一間燈壞掉了的屋子裡,說「讓我漲漲記性,看看以後還玩瘋不回家麼」類似的話。說實話,媽媽發脾氣來的突然,被關進黑屋子的我左瞧瞧右瞧瞧,看到四周黑乎乎的牆壁對著我,心裡感覺害怕極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不按時回家了,但是到現在想起這事,我心裡就有揮之不去的陰影。
鑑於我自己從小有這樣難堪的經歷,我對待自己的孩子絕對不會應用這種黑屋子教育。這種教育不單會嚇著孩子,而且讓孩子心裡會有陰影,以後做事情都可能膽小怕事、過于謹慎而喪失很多本屬於自己的機會。
曾經,著名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類似的恐嚇實驗。他們用一個才9個月大的嬰兒做了一個實驗,一開始給嬰兒一個玩具,嬰兒十分喜歡。後來在嬰兒11個月大的時候,給他一隻小白鼠,嬰兒開始十分喜歡這隻小白鼠。為了測試恐嚇到底有多厲害,心理學家在嬰兒每次摸小白鼠的時候就故意弄出巨大的響聲,把嬰兒嚇哭了,以致後來嬰兒被嚇得完全不敢去觸碰小白鼠了,幾度哭暈過去。由於被過度驚嚇,這個嬰兒在6歲時就不幸去世了。
黑屋子教育和心理學家做的實驗的性質都是對孩子的恐嚇,這種黑屋子恐嚇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經過黑屋子恐嚇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會有心理陰影,因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在給孩子懲戒的時候,一定要慎用這種教育,最好不要用。
我是二胎媽媽,致力於愛心科學育兒,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探討育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