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子」教育對孩子的傷害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別再用了

2020-09-05 小明和小小凡

「黑屋子」教育一般老人帶娃的時候用的比較多,就是當發現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把孩子關進一間不開燈的黑屋子,直到孩子不哭不鬧求饒再放出來。說起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老人還引以為豪,認為通過黑屋子嚇一嚇孩子,孩子立馬就乖巧了,是一種很有效的法子,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從長遠來看,這種「黑屋子」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1.孩子缺乏安全感,做事情膽小怕事

被關到黑屋子,沒有燈光,沒有人陪,會讓孩子內心產生緊張害怕。為了儘快擺脫內心的恐懼,孩子就會很快求饒,生怕自己被獨自關在黑屋子裡。如果長期使用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內心充滿危機感,缺乏安全感,從而做事情不敢一個人去大膽做,膽小怕事,對孩子今後的獨立和擔當大任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

2.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迷失自我

為了不被關進黑屋子,孩子會逐漸變得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刻意去討好身邊的人,逐漸形成討好型人格,讓孩子逐步迷失自我。這樣的孩子以後走入社會,很容易變得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獨特的領導魅力,這樣的孩子註定是平凡的普通人中的一員。

3.影響親子關係,孩子與家人的關係疏遠

因為害怕被關進黑屋子裡,孩子開始琢磨家人的喜好,不再和家人明著唱反調,而是說家人喜歡聽的東西,給家人看喜歡看的東西,但是實際上孩子內心並不是這麼想的。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輕易與家人說,因為害怕遭遇被關進黑屋子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在逐步長大的過程中會與家人的關係疏遠,讓之前密切的親子關係變得不再親密。

4.給孩子造成人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談起黑屋子教育,我就想起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媽也對我做過這樣的事情。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和小朋友們玩得太開心而忘記及時回家吃晚飯了,我媽當時很是生氣,一邊吼一邊把我關在一間燈壞掉了的屋子裡,說「讓我漲漲記性,看看以後還玩瘋不回家麼」類似的話。說實話,媽媽發脾氣來的突然,被關進黑屋子的我左瞧瞧右瞧瞧,看到四周黑乎乎的牆壁對著我,心裡感覺害怕極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不按時回家了,但是到現在想起這事,我心裡就有揮之不去的陰影。

鑑於我自己從小有這樣難堪的經歷,我對待自己的孩子絕對不會應用這種黑屋子教育。這種教育不單會嚇著孩子,而且讓孩子心裡會有陰影,以後做事情都可能膽小怕事、過于謹慎而喪失很多本屬於自己的機會。

曾經,著名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類似的恐嚇實驗。他們用一個才9個月大的嬰兒做了一個實驗,一開始給嬰兒一個玩具,嬰兒十分喜歡。後來在嬰兒11個月大的時候,給他一隻小白鼠,嬰兒開始十分喜歡這隻小白鼠。為了測試恐嚇到底有多厲害,心理學家在嬰兒每次摸小白鼠的時候就故意弄出巨大的響聲,把嬰兒嚇哭了,以致後來嬰兒被嚇得完全不敢去觸碰小白鼠了,幾度哭暈過去。由於被過度驚嚇,這個嬰兒在6歲時就不幸去世了。

黑屋子教育和心理學家做的實驗的性質都是對孩子的恐嚇,這種黑屋子恐嚇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經過黑屋子恐嚇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會有心理陰影,因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在給孩子懲戒的時候,一定要慎用這種教育,最好不要用。

我是二胎媽媽,致力於愛心科學育兒,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探討育兒之路。


相關焦點

  •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不是遠遠超過了你的想像?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不是遠遠超過了你的想像?
  • 別再隨意嚇唬孩子,傷害遠比你想像的大
    別再隨意嚇唬孩子,傷害遠比你想像的大「父母的威脅會見效,關鍵是由於孩子有恐懼感。嚇唬孩子會有什麼傷害呢?原先,是她母親常常那樣嚇唬她:你再不懂事,就要警員將你帶去!拿醫師、護理人員嚇唬孩子,孩子不舒服、得病的情況下都害怕告知父母,更不肯到醫院。而用教師嚇唬孩子,會讓孩子害怕念書,乃至是還沒有入校,就早已不想上學了。
  •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親戚朋友經常會抱著老二,對老大說:「你媽媽生了個小妹妹,就不要你了。」剛開始,老大會急得大哭,後來還會跟那些人爭吵。久而久之,說的次數多了,似乎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看到孩子這樣的態度,朋友不免有些擔心,這句話對孩子的影響。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少父母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免不了非打即罵,認為這種方式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得到教訓,把父母的教導記在心裡。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演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可取,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為不利的不良影響。
  • 關在「黑屋子」的小女孩,走出心理陰影了嗎?
    關在「黑屋子」的小女孩,結局怎樣了?這是我的親身經歷,這是我的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這更是我一輩子對自己孩子的虧欠,難以彌補!這個關在「黑屋子」裡的小女孩,就是我的女兒,每每想起孩子小時候的處境但我的心始終沒有減少因為把孩子「關在黑屋子」裡對孩子造成的灰暗心理的那份愧疚。學生受到老師批評有心理陰影,家長要控訴。那老師為了學生而讓自己的孩子「關黑屋子裡」造成的的心理陰影,老師又找誰去解決呢?
  • 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一、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理解力是決定你孩子學業表現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聽力理解力和閱讀理解力。二、聽力理解力是執行一切指令的基礎。一年級的課堂上,班主任說:「同學們現在我們開始上課,請你把語文課本拿出來,翻到第10頁。今天學習第一單元第二課,請大家注意聽講。」
  • 出汗多,對孩子身心的不利影響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2、枕禿寶寶頭部是易出汗的部位,出汗太多容易,寶寶頭髮長期被汗液浸溼,受汗液刺激,再加上寶寶頭部與枕頭不斷摩擦,很容易導致頭髮稀少甚至枕禿。出汗多危害大,對孩子身心的不利影響往往超過我們的想像,那麼如何對付孩子出汗問題呢?
  • 親身經歷: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超乎你想像
    「媽媽……」我動了動嘴唇,媽媽的說話聲卻傳進我的耳朵裡:「我每天起早貪黑幹活養家,你卻總是罵我,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我就不應該嫁給你!」媽媽的語氣充滿了怨恨。後來,當我在讀親子作家龍春華的暢銷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裡面的一篇文章《別讓孩子成為吵架的犧牲品》時,我再一次淚流滿面。也是在那時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又有多麼地嚴重。
  • 「媽媽,我聽話,別不要我」父母不要再對孩子恐嚇教育了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經常聽到有的父母用語言來恐嚇孩子,"你再不聽話,我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把你扔進垃圾桶裡。」「你再哭,壞人來把你抱走。」朋友假裝往前走了幾步,孩子一看媽媽要走,嚇得連聲音都變了,「媽媽別不要我,我不要玩具了。」當天晚上,孩子發燒了,嘴裡還說著「媽媽我不要玩具了,媽媽別不要我。」從那以後,朋友在孩子面前再不說恐嚇的話了,她說,父母對孩子說恐嚇的話,對孩子傷害太大了。
  • 打罵教育對孩子的危害 或許超出你的想像
    說起打罵孩子,很多父母總有自我認為正確的理由,然而打罵教育對孩子是否真的有效,會對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相信很多父母都未真正做過評估。或許,其負面影響真的超出了你的想像。「我家的孩子今年6歲半,上小學一年級。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作為父母管教比較嚴格,採用了很多打罵的方式,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現在反映出來很大的叛逆,每天上課除了睡覺就是走神,或者跑出教室。
  • 別把上幼兒園遲到不當回事,它對孩子的傷害遠超你想像!別不在意
    但如果說你將遲到養成了習慣,那麼這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會遠遠超過在座各位家長們的想像!所以說,永遠不要將孩子上幼兒園遲到,當成是一件小事情。為什麼呢?第三個:孩子在入園以後,班級的活動已經開展了這樣一來,自家寶寶就會很容易錯過主題課程以及班級集體的遊戲,導致寶寶沒有辦法融入到這個班級群體裡,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
  • 這些玩具家長別給孩子買,特別是最後一種玩具雞,傷害超過想像
    其實,氣球當中的氣體更好的選擇是不宜發生爆炸的氦氣,但成本會比氫氣高出數倍,很多為了牟利的商販就會用氫氣代替氦氣.為了孩子的安全,還是儘量不要在路邊購買這種氣球,假設真的出了事,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很多父母卻不會想到尖叫雞會給孩子的聽力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近年來,尖叫雞在孩子和父母中非常受歡迎。擠壓的過程中可以產生類似雞的尖叫聲,這種尖叫聲廣泛傳播良好,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興奮性。
  • 「沉默是金」的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你的想像
    父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曾經有一位爸爸火遍全網,女兒生病在醫院掛水,擔心液體涼,用嘴含液管,相信很多父母都做過這樣的事情,下面就來看看這位爸爸的故事吧!,最後擔心溫度不夠,爸爸才想著用嘴含液管。
  • 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
    導讀: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語言暴力傷害孩子身心健康,影響比你想像中還要大,別再罵孩子了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父母傷人的言語,對孩子來說就好比慢性毒藥一般,一天一天地擊潰孩子的心理防線。有時候毀掉一個孩子,父母的一句狠話就足夠了。所以千萬不要小瞧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影響比你想像中還要大。
  • 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
    導讀: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樊登:情感引導式教育,遠遠比家長大吼大叫罰站,對孩子更有效
    很多家長雖然在孩子犯錯誤或者沒有達到目標的時候對孩子吼叫或者懲罰孩子,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但實際上家長想用對孩子斥責、懲罰孩子的方法,來讓孩子改正錯誤或者督促孩子進步,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樊登提倡的家長用情感引導式的教育來培養孩子更有效,你知道嗎?
  • 「媽媽,不要再打擊我了」,停止打壓式教育,別再用語言傷害孩子
    女孩哭著說自己的性格不適合被打擊,可儘管如此女孩的媽媽仍堅持己見,她認為孩子在強的時候就應該打擊,不然孩子會驕傲,等孩子弱的時候再去推一把孩子,這才是最好的方式。其實從女孩的描述來看,她的媽媽就是明顯的打壓式教育,打壓式教育是中國父母常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她們通常會用語言進行打壓孩子,不管是孩子做的好還是不好,她們都會進行語言暴力!
  • 打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你想像不到,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實際上,或許很多家長誤解了體罰和暴力教育的概念,體罰並不等於就要下重手去打孩子,並不是告訴你要用痛去讓孩子銘記自己的錯誤。但實際情況就是,打屁股也有可能致命,所以打屁股對孩子不會造成多大傷害的這個理念是完全錯誤的。美國兒科學會曾發表聲明:打孩子其實沒有用,反而還可能會帶來心理、生理等問題。
  • 父母吵架,如何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他們問孩子,你知道離婚是什麼意思嗎?孩子回答:知道呀,就是只能跟一個人生活,見不到另一個人了,我要跟媽媽。 靜靜的眼淚「唰」就流下來了。她覺得自己特別失敗,也特別心疼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竟然在小小的腦瓜裡琢磨了這麼多事情。孩子的「懂事」讓她心酸。其實,這只是夫妻關係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