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2020-05-22 知吖親子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朋友說,生二胎後,發生過一件讓她擔心的事情。


親戚朋友經常會抱著老二,對老大說:「你媽媽生了個小妹妹,就不要你了。」


剛開始,老大會急得大哭,後來還會跟那些人爭吵。久而久之,說的次數多了,似乎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


看到孩子這樣的態度,朋友不免有些擔心,這句話對孩子的影響。


生活中,有太多大人喜歡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表面看似是玩笑,其實對孩子的殺傷力極大。


被拋棄的恐懼,會讓孩子的內心長期存在陰影,有時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還記得大人常說的那些「逗」孩子的話嗎?


「你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了」


「快睡覺,要不大灰狼就吃掉你」


……


說這些話時,往往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會立刻乖乖的聽話。


雖然父母並不會真的不要孩子,孩子也不會真的被帶走,只不過是想嚇唬嚇唬罷了。


但對於單純天真的孩子來說,他沒有能力判斷話語的真偽,常常會信以為真。


然後在不安中,度過很長一段時間。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則新聞:


武漢市一個7歲的女孩,趁家裡人不注意,把只有兩個月的弟弟從八樓扔了下去,導致弟弟當場死亡。


整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為鄰居大媽的一句玩笑話:「你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這讓女孩認為,當弟弟沒有了,媽媽就會像原來一樣愛自己。


被拋棄的不安,讓孩子心生恐懼,當恐懼達到了極點,孩子就有可能做出極端的行為。


在所有的恐懼中,「被拋棄」傷孩子最深。


那為什麼有些孩子說了就沒事,而有些孩子做法很嚇人?


因為每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些孩子,會在腦中自動屏蔽這些話語,用麻木保護自己受傷的心;但有些孩子,會被憤怒和恐懼衝昏頭腦,傷害自己或別人。


千萬不要用「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逗孩子,因為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心理學家說:父母這種「假裝遺棄」孩子的做法,不僅讓孩子深陷恐懼,還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一位知乎網友講述他的經歷:


小時候,每當他調皮,爸媽就會說他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不聽話就送回去。


因為這句話,他哭了很多次。並且,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不敢調皮,不敢惹爸媽生氣,甚至父母有一點情緒不好他都會害怕很久。


直到二十歲時,他才懂得這是一句玩笑話。


但是,經過了這麼長時間,曾經的心理陰影已揮之不去。


父母看似一句玩笑話,卻可以讓孩子害怕很久。安全感想要建立起來不容易,但破壞起來只需要一句話。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說,人的需求越是低級,就越基本;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對人類來說,安全需求就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的安全感被滿足,他就會更加自信、有勇氣,更容易信任他人,在不斷的探索中,滿足自己成長的需求。內心積極樂觀,在發展自己的道路上走得很遠。


但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容易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不敢表現自己,內心缺愛,一生都在爭取愛。


如果用那些看似「管用」的情感拋棄,對待孩子,傷他的心,破壞他的安全感,如何來看,都是一件得不償失的做法。


待有一天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備受痛苦,再後悔就晚了。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很多大人愛「逗」孩子,只不過是想看到孩子被言語擊中後,所表現出來的不知所措、難過和憤怒,在他們看來,這很好玩。


而全然不顧孩子當時哭得多麼傷心,內心早已崩潰的一塌糊塗。


為了保護孩子免受語言暴力的傷害,平時父母需要這麼做:


  • 遇到有人「逗」孩子,及時制止,立刻安撫孩子


一位媽媽說:


我兒子小時候,也經常會遇到這種「逗」。熟人生人都有。


每次我都會當場告訴他,這是假的。爸爸媽媽愛你,他是在開玩笑,他覺得好玩,但我們不喜歡這個玩笑。


幾次下來,說的人也覺得沒意思了,就不會再說了。等兒子長大點,他學會自己反駁,他會說,你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我爸爸媽媽永遠愛我。


平時遇到有人「逗孩子」,需要立刻制止這個行為,讓對方知道這樣說是不對的;同時,也向孩子多多解釋,什麼才是正確的。


讓孩子免受其害,當一下次再遇到時,孩子就有了正確的認知,也會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順便,父母還可以多多向孩子表達愛。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 不要跟孩子說「不要你了」這句話


因為從小深受環境的影響,很多父母不經意間就把「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說出來了。並且,說完感覺並沒有什麼不對。


當父母說時,比別人說的殺傷力更大,孩子會更相信,也會更難過。


想讓孩子成長的更優秀,就不要說出這句話。


  • 平時把一些「常識性」問題解釋給孩子聽


在一次節目中,黃磊的女兒多多被問到: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多多聽到後,有點不悅的回答:


「因為你都很愛爸爸媽媽,但是如果你說你喜歡爸爸,媽媽會很傷心,而且媽媽費了很難才生的你;


如果你說喜歡媽媽,爸爸也會很傷心,因為爸爸一直在賺錢,都為了你。」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聽完後,很多人熱淚盈眶。


在孩子小時候,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可以提前解釋給他聽,比如: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當孩子了解了這些情況,別人再說什麼他也會不為所動。而且,他會對別人的問題提出質疑,會反駁別人的觀點。


有人說,最好的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引領者,更是參與者。只有當我們尊重孩子,教會孩子對與錯,他才能成長的優秀。


生活中,不要嘗試逗孩子,這樣只會傷害他;如果別人逗孩子,站在他的身後,及時制止。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和支持,你的做法對孩子至關重要。


別再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傷害超乎你的想像

相關焦點

  • 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
    導讀: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喝可樂等冰飲料對孩子傷害,超乎你想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身經歷: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超乎你想像
    媽媽一邊哭泣,一邊幽幽地說。聽到這句話,我的內心一遍又一遍地發出疑問:「媽媽,那我呢?你不要我了嗎?」害怕與恐懼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襲來,眼淚瞬間奪眶而出,悄無聲息地從眼角一直滑落到枕頭上。我緊閉著雙眼,努力摒住呼吸,兩隻手緊緊抓住棉被,指甲深深嵌到棉花裡,我小心地縮著身子把頭深深埋進了被窩裡,心中無限傷感。
  • 你的一句「我不要你了」對孩子的傷害不亞於打他一頓,父母要慎說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鬧,我不要你了,你走吧。「」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省心,我真想把你送給別人。「父母生氣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會傷害孩子至深,只是很多父母都不在意,覺得孩子嘻嘻哈哈依舊吃喝玩樂,肯定沒啥事,殊不知孩子心裡的傷並不會輕易被泯滅,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半生。父母一句」我不要你了「,對孩子都有哪些傷害?
  • 別再隨意嚇唬孩子,傷害遠比你想像的大
    別再隨意嚇唬孩子,傷害遠比你想像的大「父母的威脅會見效,關鍵是由於孩子有恐懼感。實際上人都是有恐懼感,但小孩子的恐懼感更明顯,由於她們處在柔弱的情況,對成年人的依靠更強當一個孩子聽見說爸爸媽媽不要她了,她會覺得深深地的害怕,當然會挑選聽媽媽的話。」
  • 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視久而久之,學習內容落下越來越多,成績越來越差,最後變成了我們口中所說的「差生」。一、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理解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理解力是決定你孩子學業表現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聽力理解力和閱讀理解力。二、聽力理解力是執行一切指令的基礎。一年級的課堂上,班主任說:「同學們現在我們開始上課,請你把語文課本拿出來,翻到第10頁。今天學習第一單元第二課,請大家注意聽講。」
  • 「媽媽,我聽話,別不要我」父母不要再對孩子恐嚇教育了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經常聽到有的父母用語言來恐嚇孩子,"你再不聽話,我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把你扔進垃圾桶裡。」「你再哭,壞人來把你抱走。」每次朋友氣得沒有了辦法,就會對孩子大聲吼:「你要氣死我呀,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孩子只要一聽這話,就不敢再鬧了,也能暫時聽話些。有一次,孩子在超市裡,非要買家裡已經有的玩具,他說,家的舊了,要新的,朋友不給他買,孩子不幹了,在地上打起滾來,朋友打了孩子幾下,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
  • 悲傷逆流成河: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乎你想像
    【俞小魚專欄】悲傷逆流成河: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乎你想像原創作者|俞小魚那些沉重的悲傷,沿著彼此用強大的愛和強大的恨在生命年輪裡刻下的凹槽迴路,逆流成河。她是媽媽口中的「賠錢貨」,是媽媽痛苦生活的始作俑者;在學校裡,她是同學眼裡的異類,一直穿著舊校服;她生病了沒錢看病,更不敢說,是新轉來同學唐小米洩憤的對象;她最美的青春年華卻被最醜的言語傷害和侮辱。
  • 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
    導讀: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對孩子說這3句話,你以為是在逗孩子,事實上卻在傷害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
    導讀: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再怎麼生氣,這些話也不要對孩子說,比打罵更傷害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黑屋子」教育對孩子的傷害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別再用了
    說起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老人還引以為豪,認為通過黑屋子嚇一嚇孩子,孩子立馬就乖巧了,是一種很有效的法子,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從長遠來看,這種「黑屋子」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如果長期使用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內心充滿危機感,缺乏安全感,從而做事情不敢一個人去大膽做,膽小怕事,對孩子今後的獨立和擔當大任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
  • 這兩句話別經常掛在嘴邊,給孩子造成的心理負擔,超乎你的想像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行為動作,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說的話,孩子都不會往心裡去,很快就會忘記,於是對孩子「口無遮攔」,說出口的話非常容易傷了孩子的心。
  • 做到這一點,你的孩子超乎你的想像
    老人們對孩子的行為大為讚賞,只怕他們做得好,並要求以後多做這樣的活動。最後孩子們先給大人吃餃子,然後自己再吃。當孩子們把熱騰騰的餃子送給大人手中時,父母非常開心,孩子們也非常的感動。孩子們自己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餃子,每一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而開心的笑容。看著他們一臉的滿足,讓我們大人也得到了欣慰。事後總結,孩子們都非常的認真。
  • 班主任言稱:媽媽「總打扮」與「不打扮」,對孩子的影響超乎想像
    媽媽感到很欣慰,為了雯雯辛苦了那麼多年,犧牲了那麼多,也總算是值得的。可好景不長,上了初中後,一切都變了。雯雯和媽媽的交流越來越少,甚至有時會和頂嘴吵架。有一天,正在做家務的媽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雯雯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讓她到學校了解情況。媽媽二話不說,立馬放下手中的拖把,匆忙趕去學校。
  • 「你媽媽不要你了」中國式逗娃毀了多少孩子?不要把傷害當做玩笑
    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對孩子的傷害也是極大的。成人之間的「逗」,往往都會讓他們感到憤怒、驚恐、不安、被欺騙、不被尊重,讓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那麼,我們的孩子呢?他們只是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不安的情緒,只懂得用哭鬧來發洩不滿。在大人眼中,卻成了「沒出息」。
  • 請別讓孩子吸二手菸了,三手煙的危害也超乎想像!
    原標題:請別讓孩子吸二手菸了,三手煙的危害也超乎想像! 對於二手菸,我們有權利說「不」,也別覺得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好,三手煙對孩子的侵蝕,也遠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 不在公眾場合吸菸,這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不在孩子面前吸菸,這是對他們最好的保護。
  • 她做了一年「零吼叫媽媽」,收穫超乎想像!你能不吼你的孩子嗎
    導讀:她做了一年「零吼叫媽媽」,收穫超乎想像!你能不吼你的孩子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她做了一年「零吼叫媽媽」,收穫超乎想像!你能不吼你的孩子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即興作詩走紅,創造力簡直超乎想像,氣壞媽媽卻逗樂了老師
    &34;、&34;、&34;會不會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對孩子說這樣的話,這些話,就像一個圈,圈住了孩子的想像,圈住了孩子的創造力。不要怕麻煩,每個孩子都會製造麻煩,重要是教會孩子如何解決麻煩,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去限制孩子的行為,或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如果願意嘗試,那麼就叫他去做,無論是好是壞,都是值得獎勵的。創造力的開始就是勇於嘗試。
  • 「媽媽你不要不理我」,家長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比如孩子在餐桌上和我們分享幼兒園趣事時候,家長們談起其他話題,孩子爭著說的時候我們叫孩子"別吵,快吃飯";或是批評孩子"想太多"、"太脆弱"等等。相信很多家長童年也有類似的經歷,我小時候有次就和媽媽說:"媽,我的玩具被妹妹玩壞了",可是媽媽只說了一句"哭什麼?再給你買個新的不就得了!不許哭!聽到沒有?"
  • 國際不打小孩日: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超乎你想像,你還執迷不悟?
    也就是說,提醒各位父母,儘量不要動手打孩子,而有這樣的紀念日,也暗示現在有很多父母秉持「棍棒教育」的方式。得知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朋友圈就有父母調侃說「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調皮沒辦法,今天就讓他們享受一下快樂的時光。」
  • 「媽媽,不要再打擊我了」,停止打壓式教育,別再用語言傷害孩子
    女孩哭訴自己從未被肯定,可怕的打壓式教育電視綜藝《少年說》有這麼一是,一個女孩對著媽媽大聲哭訴,稱自己永遠被打擊,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自己的努力媽媽永遠看不到。女孩哭著說自己的性格不適合被打擊,可儘管如此女孩的媽媽仍堅持己見,她認為孩子在強的時候就應該打擊,不然孩子會驕傲,等孩子弱的時候再去推一把孩子,這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