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Gamewower
S10折戟之後,TES大比分戰勝WE上較為輕鬆地拿下2020德瑪西亞杯冠軍,這也是TES隊史上首次獲得德瑪西亞杯冠軍。
作為2020年的收官戰,在黃埔區疫情防控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通過展開全面有效的防疫措施,本次德杯是今年疫情以來除了2020全球總決賽外唯一開放線下觀賽的英雄聯盟電競賽事。線下賽事的逐步復甦,對電競發展是個利好消息。
事實上從八強賽開始,本次德杯已沒有IG、EDG和RNG三支老牌德杯冠軍的身影,在這背後也是聯盟化、資本化後國內電競俱樂部的直接寫照。
1
作為一款超過10年的「大齡」遊戲,英雄聯盟為了維穩向前乃至更進一步,聯盟化和大資本介入是必然的。在這其中,LPL又是最早便開始聯盟化的賽區。
Gamewower此前有過相關報導,2017年4月30日,LPL官方宣布LPL改革計劃。LPL聯賽進行聯盟化,包括取消升降級,戰隊席位固定並對席位進行招標。
於是我們看到的是,2017年蘇寧收購的TBG升入LPL,京東在2017年收購QG,滔博在2017年聯手DAN,ROG在2017年贊助成立RW,B站在2017年收購IM,包括現在的銀河戰艦TES,也都是背後大資本力量介入的體現。
聯盟化以及允許大資本介入的目的很明確,讓俱樂部維持穩定,體現長期價值。穩定的席位才能讓資本放心投入,從而創造長期價值。同時大資本的進入對於俱樂部的生態好處顯而易見,俱樂部在運營、賽訓等方面變的越來越穩定,不再是急功近利式的發展。在隨後的2018-2019年,LPL拿下S賽冠軍,進一步加速了賽區發展。
LPL聯盟化之後,北美、歐洲、巴西包括今年的韓國LCK也在11月進行聯盟化,2021賽季獲得永久席位的10個隊伍,農心、養樂多等諸多企業入局,可以預見的是,今年S賽必然迎來龍爭虎鬥。
在這爭鬥背後,是大資本的投資角力。
2
TES銀河戰艦組建後,在國內拿下2020 LPL夏季賽冠軍後,雖然在S10四強折戟,但本次德杯依然體現了較強的統治力,一路大比分差擊敗對手並拿下冠軍,這也是其首個德瑪西亞杯冠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八強賽開始,往年的冠軍們(IG、EDG和RNG)已經遭到淘汰,也就是說這一刻起,八支隊伍無論哪家德杯奪冠都會在歷史上刻下新的名字,大資本介入伴隨傳統豪門的沒落。
另一個現象是對於新生代選手的登場開唱,在今年的德杯中出現了大量首發的年輕選手,例如本次在TES奪冠中發揮亮眼的輔助選手zhuo,之前一度創下LDL歷史最高成交價。
北美賽區之前廣為流傳的是養老以及「老選手不願和青訓選手打訓練賽」這個梗。戰隊就那麼多,一場比賽的位置也就10個,老選手不願意下場,新選手不上來,必然影響整體賽區的實力和國際賽排名,從而影響最關鍵的觀眾「爸爸們」。
新老交替是粉絲群體不願見到但必須經歷的過程,同時由於電競的特性以及對於反應的要求,選手生涯本身就比傳統體育短。聯盟化、資本的介入也推動戰隊主動挖掘新人,願意給新人鍛鍊培養的機會,保障穩定的新鮮血液供給,才是賽區長期競爭力的來源,LCK就是典型的例子。
3
資本的大規模介入後導致了另一個問題,揮舞鈔票的挖人以及銀河戰艦的組建。
LEC G2和FNC是典型的例子,集合賽區之力組建銀河戰艦,壟斷賽區冠軍。王朝對於粉絲和俱樂部是好事,但對於賽區發展卻是不利的。
以S賽為例,賽區單方面過強壟斷必然導致觀眾的流失,例如17年鳥巢韓國內戰後國內玩家流失的景象歷歷在目。懸念迭出、難分難解的賽事才是最有利於LOL整體發展的,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拳頭都會在賽季結束進行大改,通過版本變更間接影響戰隊實力實現洗牌的效果。
而對於賽區內部,允許資本介入同時需要規則的更新來進行控制,保障中小俱樂部的生存空間。
在今年的騰訊電競年度發布會上,LPL聯盟公布了財務公平計劃,「為推動聯盟的長遠發展,LPL將逐步實施俱樂部及選手財務公平規則,旨在調節俱樂部支出增長速度,根據該規則,聯盟將賽訓支出進行限制,並對超限部分徵收奢侈稅以控制支出,徵收的奢侈稅將用於人才的培養,以支持生態長期發展。同時,聯盟對選手獲得的榮譽給予認可,並規定選手賽訓收入與其獲得榮譽、成績掛鈎。」
說白了,就是參照了NBA的奢侈稅制度以及明星選手的工資政策,對於俱樂部正在急速攀升的支出加以控制,避免惡性抬價挖人和搶奪新人,一定意義上保證中小俱樂部的競爭力。
那麼未來會不會在新人爭奪上出現選秀權之類的規則呢?為了避免壟斷出現,確實存在這個可能,十年的時間相較於傳統體育賽事還太短,LOL需要更多時間去完善和發展電競生態。
即戰力和未來,聯盟化和大資本衝擊之下,各個俱樂部有了不同的選擇。隨著賽區規則的調整和生態完善,以電競為核心的新秩序又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