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唯一,要麼第一
11月上旬,從長沙開車直走金洲大道過溈水,映入眼帘的是坐落於寧鄉經開區的楚天科技工業園。前來迎接星辰全媒體記者一行的,正是劉陵。十年來,她無數次地站在商業樓前等待調研、考察、來訪的客人。
在大樓正門深處,有一排排玻璃櫃檯,裡面是一張張鎏金的證書和獎牌,這是劉陵十年來的工作印記。自2009年以來,幾乎每一張都是由她親自組織或答辯,又親手捧回。她臉上自豪的笑容,與獎牌上的光芒交相輝映。很讓人期待,這背後有著怎樣一段故事。
劉陵指著中間最顯眼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獎牌頗有感慨。這背後的分量沉甸甸,「中國製藥裝備行業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劉陵說,用了五年才拿下這一榮譽。
2009年,劉陵剛來楚天一年左右,負責外聯這一塊,她一心想做點成績。她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要麼唯一,要麼第一」。
行政工作特色,主要就是外聯、內務、宣傳、接待等各項細小瑣碎的事情,似乎可有可無。但她卻在其中找到了另一種方向,那就是為企業尋找機會。楚天科技主要從事製藥裝備研發、生產與銷售,她首先想到的是為企業搭建品牌建設與技術創新平臺。
劉陵說,自己的膽子一向異乎常人的大,覺得起點要高,唯有在高標準平臺上歷練,企業方可成就唯一或第一。於是,直奔國家級平臺項目這樣一個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目標而去。
然而,彼時的她,對技術相關只是一隻「菜鳥」。很多技術,她只知其大概,卻不知內核。在第一次的答辯會上,被專家團毫不留情地「轟」下臺。時至今日,已經很難回想當日的心境。當然,難堪是不可避免地,但她決定「抹乾眼淚繼續往前走」。
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也正是這次經歷促使劉陵迸發出不可思議的激情。在劉陵的前進路中,所有異樣的眼光都是恍若浮雲,她的眼中唯有自己的目標。在對技術完全外行的情況下,劉陵一頭扎入製藥裝備研發技術領域,去了解每一技術背後的理論知識和對應的國家政策指南。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對企業軟硬體條件有著極高要求,劉陵對自身要求也同樣如此。她知道,行政與技術毫不搭邊,可能還不受技術人員待見。而行政總監還是一個帶有很明顯中國特色的職位,國外公司基本上沒有。此外,它的作用與公司負責人是否重視有非常大的關係。若重要,其能量堪比副總裁,若不重要,那就只能是前臺小妹。
好在董事長唐嶽對她極為重視。所以她無所畏懼地拉著技術人員們一問再問。她的家當時離公司蠻遠,為了不耽誤時間她直接住在公司宿舍。而為了學習了解技術知識,一下班她就找技術同事磨,一直磨到對方生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在同事們不理解、不耐煩、不可置信的目光中,逐漸完成了所有相關的醫藥裝備行業項目申報的政策和理論積累,然後組織自己的語言,將一個個深奧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點,深入淺出的向大眾進行闡述。
漸漸地,由於劉陵執拗的行動帶來的壓力,技術員們也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突破。五年後,劉陵和同事們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組成的專家團中,終於拿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業內專家不得不承認,像劉陵這般執著,並深入淺出講解出技術原理的行政人員,實在是鳳毛麟角。
還有一趣事可見劉陵心性一二。彼時劉陵參加另一個項目的申報。省裡擬定上報的十家單位早已確定。為了額外增加一個答辯名額,劉陵上下班堵住負責工作的人員,談想法談技術談戰略。一次、兩次、數十次,從辦事員開始找,一個接一個找,氣得人家見她就轉身。最後相關負責人無奈表態:「說實話,我佩服你」。該部門為此重新召開會議,一致表決為劉陵增加一個申請名額。
對劉陵的評價,很多人是無奈中有佩服。「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代表的是國家認可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因為這一追求,我們制定了中國製藥裝備行業多項技術標準。」這讓星辰全媒體記者明白了劉陵的驕傲所在:其他展櫃還有許多與此類似的榮譽,像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等,每一個榮譽背後的難度都與此不相上下。而這些榮譽,也是楚天在醫藥裝備行業保持世界級領先水平的原因所在,也讓星辰全媒體記者見證了劉陵在職業生涯中的努力和激情。
「要麼唯一,要麼第一」,這是楚天現在的理念,也深扎在劉陵心中。八個字背後的涵義不言而喻,而要站在這一巔峰,所付出的努力也同樣不言而喻。如此,劉陵所表現的那種要強,似乎可以得到詮釋和理解。
因為執著,所以卓越
劉陵自己評價自己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從讀書時就好勝。但凡參加什麼比賽和活動,要麼不參加,要參加就得拿名次。」劉陵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正是這樣的心性,讓劉陵在職業生涯中有一種天然的倔強。「大學畢業後的十幾年,是職場女性成長的黃金年齡。女性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體現,或許就在這一階段。」
劉陵在楚天的發展史上留下自己濃濃的一筆。而回想起十年前,回想起與唐嶽與楚天科技的緣分時,劉陵的表情似乎有些如夢如幻。
她來楚天前,只與唐嶽有兩三次見面。第一次正式談話是在一咖啡館。劉陵說,「他就跟我講規劃,講企業的戰略,講企業的文化,大概講了兩三個小時。我在想這個老闆很奇怪,但也覺得他是個實實在在的人,那我就說想去看看。」
看了後著實讓她打退堂鼓。劉陵說,彼時她在湖南永州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當集團總裁辦主任,公司也有十幾個億的產值。而楚天才創業不久,就一個廠房,底下一個車間,一棟很老的辦公樓,大概三百來人。「唐總的辦公室非常小,只放了一張桌子,還有一張床,辦公和睡覺就在那裡,最關鍵的是他們所做的產品設備我完全看不懂。」
劉陵直言當時就準備走了。但唐嶽的一番話讓她轉變了念頭。「他給我一堆企業資料,然後說,『其實我們有共同的一個目的,你要成就你的事業,我要成就我的企業。』我當時覺得這個確實撥動了我那根弦,覺得應該去闖一闖。」
「我那麼年輕,為什麼不跟著一個企業一起成長,也給自己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平臺?」第二年農曆初七,劉陵便來報到了,然後為自己定下了那個唯一或第一的目標,她覺得唯有如此方可看出自身的意義所在。
很多同事一直覺得奇怪。按理說,行政算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職位,同樣也是一個不易看出成就感的職位。單從「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來說,它其實所指的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具有重要示範作用,與行政沒多大關係。但正因為劉陵的大膽和執著,奔著各種高標準的技術平臺而去,不斷倒逼技術人員們創新,使得楚天科技的成長加速進行。
劉陵對自己的界定很清晰:「一個企業就像是人,有各種各樣的零件,我可能是橋梁的角色,或者扮演血液的角色。我要強調的是,在國內尤其是在民營企業,這個角色我目前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但取決於你怎麼做。」
她的工作事無巨細。但以她的要強,卻又事事力求極致。觀看了楚天的最新宣傳片,從其畫面可窺其在製藥裝備研發技術上的領先,其中國產首臺世界級水平的醫藥無菌生產智慧機器人2016年在楚天成功下線。而為了表現這些領先技術,劉陵統籌各部門花了四個多月,開了18次會議後,確定拍攝方案,然後從國外演員的選角、配音、鏡頭轉換,到每一幀該是什麼畫面等,劉陵都要一一把關,直至最後改無可改。
這些領域,劉陵同樣有些陌生,但因為要強和執著,才有了卓越的可能。而今,楚天已成為了世界醫藥裝備行業的主要企業之一,而劉陵也在她那份極強的事業心中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生如夏花之絢爛
劉陵是一個有著一頭齊耳短髮,看起來乾爽利落,有自己的想法,走起路來帶風的女人。但在她這份比平常男人還要要強,甚至可謂之剛強的外表下,也隱藏著一份女性的脆弱和焦慮。
這份焦慮正是來自於職業女性天生的局限性,到一定年齡需要回歸家庭,甚至不得不回歸的尷尬。
劉陵說,為了延長職業女性的職場周期,她已經比同齡人更晚婚晚育。她非常熱愛運動,尤其是跑步,寒暑不斷,今年還參加了馬拉松比賽,使自己在身體健康上保持年輕。同時,熱愛學習,多讀書也喜歡讀書。至於其他,則沒有什麼愛好,她不逛街,也不跟同學聚會,因為時間常常不夠。
她每天有各種各樣的事處理,基本上只周末回望城,陪伴小孩的時間特別少。對於她的事業心,家人也是心領神會,出差或上班幾乎從不給她打電話。有一次劉陵反問為什麼,卻得到回答,「怕打擾你」。家人們的這份支持,是劉陵心中最大的一份慰藉。
她也常說,現代社會女性的地位絕不亞於男性,女性在眾多工作崗位上也不會輸給男性,關鍵在於女性自身對事業的要求。在她看來,現代女性要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除了家人的支持,更為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努力和那份倔強。
劉陵承認,自己可能處於職業女性黃金年齡的後期,而孩子的出生也使她不得不在工作與家庭中做一點點取捨,並開始培養接班人。但即使如此,她也在盡最大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要讓自己在職業女性生涯中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楚天的未來戰略目標是200億產值,我這個人的整顆事業心,我的職業成長將在這裡得到一個很好的體現。」劉陵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很顯然,這會是她想要的唯一或第一。
而在自己心中,她的職業人生是註定要極盡綻放自我,一如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徵,生如夏花,活著,就要燦爛、奔放。
【編後記】
2018年7月,長沙正式組建了一支由101人組成的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工作隊伍(俗稱「百人會」),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掀開了嶄新一頁,開始了新的徵程。
《自在星辰》追隨「百人會"成員的身影,記錄他們的言行,近距離感受他們的品位、格調,體會他們肩上的責任,見證他們的奮鬥故事、傳播他們的中國聲音,展示他們真實、立體、全面、自在的新形象……
劉陵,楚天科技行政總監,系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 「百人會」成員。本文為系列稿件⑨。
(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合影,劉陵,二排右一。)
自在星辰原創報導 第一百七十四期
總策劃:何旭
執行策劃:鄭文新、王重浪、林之樂、鄧皓
監製:何樂、黃超
文/邊潤鵬 圖/受訪者提供 編/陳宇 校/羅羅君
邊潤鵬,一個追求深度的90後記者。
好奇、有趣、自在,吾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