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戶時代遇到交通事故怎麼辦?江戶初期無責,之後千萬別死人
在現代社會,對於交通事故認定有著嚴格的規定,對現場進行勘察、拍照等措施極為完善。對於事故雙方都有相應的責任及義務。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有的全責、有的各負一半責任等,這是在法治及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進行的科學認定。那麼在日本江戶時代,對於事故是如何認定的呢?
江戶時代,日本沒有汽車也有沒有其他的機動車輛,不過在當時仍然有交通事故,因為突然暴走的馬或牛而受傷,或是被運送米等重物的大八車(載貨用的人力車,一般為兩輪,前方拉車的外框呈口子型。由於載貨量相當於八個人力而稱為大八車)輾過等,運氣差一點的,甚至因而喪命。
發生這些事故的原因,是江戶町構造上的問題。雖然現在去江戶相應的博物館,看到江戶町的模型,街道特別寬廣,事實上江戶時代的街道非常狹窄。而在高峰期,江戶人口一度達到百萬級,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街道自然不可能如模型呈現的如此寬廣。
江戶時代,在人潮擁擠的街道上,路人只能走在馬、牛、大八車一旁,即使發現危險也沒有避開的空間。另外,在江戶平民的住家(長屋)面對道路也是一大問題,一打開門就是人來人往的道路,如果沒有先確認就衝出門,很容易造成事故。
遇到發生這些事故時,江戶時期究竟如何處理呢?事實上,依照時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江戶初期,雖然江戶已經成為日本的中心,但人口還不至於達到後期的百萬級,人流量也不會達到人潮擁擠的程度,因此對於交通事故的處理,還是頗為寬容。
在江戶初期,遇到牛、馬突然暴走,或是在下坡路段無法順利操控大八車而引發的意外事故,由於肇事者並非故意,所以不會被追究任何責任,被撞者只能自認倒黴。不過隨著江戶城的進一步發展,大量農村人口開始湧向江戶,這種情況不得不發生改變。
江戶城的在百年的時間內高速發展,隨著全日本向江戶聚集,經濟高速發展,街上的人潮越來越擁擠,交通事故開始頻繁出現,德川幕府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當時,德川幕府對於肇事者不再寬大處理,開始給予嚴厲的懲罰,例如在街上行駛的大八車撞死人時,擔任前面拉大八車、撞死被害者的人處死刑;負責另一側的人,流放到外島。裝載貨物的主人及拉車的家主附連帶責任,必須支付相當高的罰金。
這也是日本人為何非常注重規矩的原因,江戶時代形成的各種規則、習慣等至今仍然影響著現代日本人。這些都是德川幕府通過數百年的時間養成的習慣,已經深入到骨子裡,很難再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