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從唯心主義來說的話,這個世界上的人重點分為三種,一種是善良之人,一種是惡人,還有一種是處於善與惡之間徘徊的人;這三種不同的人,在面臨相同一件事情時,處理方式會非常明顯不同,善良之人更多趨向於為別人著想,惡人更多考量自己利益,至於徘徊不定之人,則是一直猶豫不決,在善念與利益之間權衡。
要是這個世界只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生活明顯就會亂套,惡人失去了束縛就會為所欲為,造成善良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乃至最後善良之人的惡念在現實生活的摧殘下,最終也會漸漸繁衍取代了善念,如此一來,世界也就真正意義上失去了善與惡的界限。
這就是為了更好地保持世界平衡,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正常運行;古人曾經在沒有法治的時候提出過一句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就是將一些冥冥中沒法解釋沒法控制的事情交給上天來權衡,人們只需要正常做事就可以了。
這在最古老的君權神授時期,貌似還是非常有作用的,但是這個辦法只是是用一種唯心的理論去束縛壞人,那麼對待好人又有什麼約束或者要求呢;通過比較分析,緊接著古人提出這句話的後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至於其中深層次含義,我繼續分析如下。
縱觀古代歷史,會發現非常多奇怪的現象,例如隋文帝楊堅為了可以實現自己皇帝夢,因而一直讓人宣傳自己乃是真命天子下凡,以至於當時人們都漸漸相信這種說法,為他後來謀篡皇位奠定基礎,人們就不會由於他篡奪皇位而認為不合適,反而認為這就是天意。
她居然害怕貓
還有後來唐朝時期出現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也是一個奇葩之人,按理來講她沒有什麼害怕的,只要誰得罪她或者讓她不滿,她就直接將其解決掉,大有普天之下,唯我獨尊之勢;即便我們心裡都知道,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但是她害怕貓。
就是由於在她爭奪權力的過程中,以前把王皇后和蕭淑妃醉骨而死,在臨死的時候,蕭淑妃看著武則天說往後她要變成一隻貓,一定饒不了武則天;本來非常喜歡養貓的武則天,在蕭淑妃去世以後,總在夢裡夢到蕭淑妃變成一隻貓來索命,所以十分恐懼,之後直接不敢養貓,把宮裡所有貓都弄出去了。
除了武則天以外,還有武惠妃,在慫恿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殺三子之後,成天疑神疑鬼,最終在睡夢之中離開人世,據說是被嚇死的,這何嘗不是更加證實了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語麼?
或許說到這裡,有非常多的人會認為我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實際上也並不是這樣,只是由於人在潛意識裡覺得有這種上神的存在,所以自己做了壞事之後就會害怕,害怕會有上神給自己報應,這種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對那些做壞事的惡人是有一定約束和懲罰作用的,即便人沒有辦法處理他們,最後他們也會在這種意識當中悲慘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