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FocalPrice:令人興奮的創業故事
18歲休學獨闖深圳,19歲eBay開店半年即賺10萬元,21歲創辦獨立網站FocalPrice,24歲時公司規模300餘人,年收入1億多元……外貿電商FocalPrice總裁李培亮的創業故事絕對令人興奮!
有時候人真的得相信「宿命」。2005年隻身闖蕩深圳的李培亮,可能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在「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這個新興行業幹得風生水起。當時的他,只是想成為一個eBay的大賣家,賺得足夠的錢便去歐洲留學。而那時他所擁有的,無非就是父母給的2萬塊錢,大一時積累的一年電子商務經驗,以及一個做外貿電商的想法。
況且,這還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想法,至少他沒有對這個想法做足功課。要在eBay上做外貿電商,首先必須有一張能進行國際交易的信用卡。李培亮當時未滿18歲,按照銀行規定他還不到申請的年齡。深圳他舉目無親,認識的供應商大都沒有這類國際信用卡,有卡的那些供應商也根本不會搭理這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也就是說,他連從事外貿電商的基本條件都不符合。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他只能熬:一邊繼續經營自己的淘寶店,一邊往來於華強北的各個櫃檯之間,以便獲得更多供應商資源。這段時光無疑是他創業過程中最艱難的,不僅在尋找供應商期間吃了很多回的「閉門羹」,還在月租220塊錢的房間裡吃了幾個月的泡麵。
一年後,李培亮終於申請到了中國銀行的雙幣卡,於是立馬註冊了eBay帳戶,開始了外貿電商之旅。2006年下半年,他便輕鬆賺得10萬元。來深圳做外貿電商的想法雖然不成熟,但實踐證明,當時的外貿電商確確實實是一個很容易掙錢的領域。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訂單:源源不斷的訂單來了之後,通知物流公司到廠家攬貨,然而送到香港郵政,再派送到客戶手中。到了2007年年初,他一個人忙不過來了,便吸納了幾位同事。就這樣,兩間房,幾個人,外加幾臺電腦,他們2007年的收入便達到了100萬元。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於外貿電商的從業者來說卻是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淘便宜的中國貨,傳統的進口商也為了規避風險,越來越偏向於小批量多頻次的採購了。雖然不斷有中國人進入這個領域成為賣家,但整個外貿電商行業基本還處於野蠻生長期。而這個時候,作為這個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平臺,eBay卻推出了一系列對賣家不利的政策:收費提高66%之多,部分付款延遲21天交付,更嚴格的帳號管理措施……依靠前幾年積累的客戶資源、上遊供應商資源及充沛的現金流,李培亮當機立斷,決定出逃eBay。2008年6月,獨立網站FocalPrice上線。從網站名字就可以看出,李培亮希望聚焦於價格,通過低價格吸引海外客戶。2008年9月,蘋果公司發布第四代iPod nano,並立即風靡全球。李培亮借勢營銷:以每個1塊錢人民幣的成本購置了一批為iPod nano定製的矽膠套,放在自己的網站上打出0.01美元的價格,而且還「free shipping」(免郵費)。這種幾乎白送的促銷活動一下子吸引了幾萬買家的光顧,李培亮也藉此將eBay的客戶資源導入到自己的網站上了,並於2009年徹底關掉了eBay店。手握豐富的海外客戶資源,李培亮與十幾家蘋果授權的內地廠商直接合作,一起拓展海外市場。2010年,FocalPrice成為行業內蘋果手機配件最全的銷售網站,僅蘋果手機殼就達幾百款。這年年底,李培亮召開了一次供應商大會,居然來了1000多個供應商。可見,李培亮在上遊製造商中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匯聚了大量的海外買家和中國的優質生產商,FocalPrice的銷量直線上升,2010年實現銷售額翻倍,達2000多萬美元。
中國從來不缺生意人。當某個行業處於藍海時,中國的生意人便會大量湧入,並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將其燒成紅海一片。外貿電商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業。2011年,一個原來標價5~6美元的藍牙適配器,在幾輪比價之後只售1.8美元,利潤微乎其微。西方經濟學裡面的「完全競爭市場」理論在中國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行業得到了完美的論證,外貿電商從此告別野蠻生長時代。
商業嗅覺靈敏的李培亮顯然意識到了這點:光靠聚焦價格很難持續增長了。2011年7月28日,FocalPrice推出自行研發的智慧型手機MixWall,邁出了產品品牌化的第一步。此外,FocalPrice還在網站上開通了「Brands」子頻道,上面匯聚著哈裡通、Mili、Massa等知名小件3C品牌。由此來看,這位年輕總裁的品牌策略非常清晰:通過具有一定海外影響力的渠道品牌「FocalPrice」吸引國內的小件3C產品品牌入駐,同時上線自己的產品品牌,再通過這些優質的品牌產品吸引更多的海外買家,以鞏固並提升渠道品牌的地位。對於品牌化這條路,李培亮肯定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他甚至大膽預計:「最終成熟的市場都是品牌商的天下!」
這個時候的李培亮雖然年紀不過25歲,卻擁有雄心壯志。他計劃向凡客那樣做垂直產業鏈整合,設立相應的研發中心;他計劃像亞馬遜那樣自建倉儲,布局海外倉以改善客戶體驗;他還計劃著藉助資本的力量,一起實現品牌輸出的夢想。
然而,到了2014年4月,李培亮做了一件凡客誠品陳年三年前就做過的事:大規模裁員,收縮產品品類。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行業的劇烈反應:是外貿電商的冬天來了呢,還是FocalPrice自身擴張太快造成的?對此,李培亮的解釋是: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平臺的迅猛發展,以及目標市場國本地電商的崛起是FocalPrice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兩大外部壓力。顯然,拼不過崛起的速賣通,是FocalPrice自己的問題;拼不過崛起的本地電商,那就是整個行業的問題了。不管如何,FocalPrice把員工人數從200多人縮減到100多人,並砍掉部分不重要的品類,終歸是為了解決這些內外部問題。相對於蘭亭集勢的品類擴張和平臺開放,李培亮更希望FocalPrice專注於3C類產品,把它做精做細。
這樣分析下來,我們不妨梳理一下FocalPrice的發展戰略:通過聚焦於3C類產品,FocalPrice實施的是「集中型」戰略;在此之下,FocalPrice通過自有品牌、海外倉等來實施「差別化」戰略;而對產業鏈的整合,正是所謂「成本領先」戰略。
FocalPrice的戰略軌跡
當然了,路途漫漫,再好的戰略也得經歷實踐的考驗。這位年輕人憑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先從廣大的eBay賣家中突圍,後又從各式各樣的外貿B2C獨立網站中突圍,已經展現了異於常人的戰略眼光。
2014年2月,李培亮被《福布斯》評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2014年4月,第九屆中國中小企業電商大會上,在被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時,他說:「我覺得以後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成熟的企業家。」
夾著「我覺得」這句口頭禪,雖聽起來少了一份激情,但卻多了幾絲務實和謙卑。
Anyway,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這更令人興奮的創業故事了。
3.2 米蘭網:成都人的國際品牌夢
2011年4月,著名風投機構紅杉資本宣布[1],已注資1000萬美元給外貿B2C電子商務網站——米蘭網。在此之前,國內甚至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家總部位於成都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那麼,曾經投資過京東商城、唯品會的風投「大咖」為何會選擇這家剛成立2年多的西部電商公司呢?
確實,我們很難想像位於中國西南部的成都也能發展出優秀的電商企業。然而,這家成立於2008年的外貿電商,2010年就實現了6000多萬美元的銷售,並連續兩年保持近600%的增長率。與成立之初就獲得天使投資的蘭亭集勢不同,米蘭網僅僅依靠自籌的十幾萬元和後續充足的現金流,便撬動了這樁3億多人民幣的跨國生意。從波士頓矩陣來看,這個時候的米蘭網不僅是增長迅猛的「明星」企業,而且是利潤很高的「現金牛」企業,怪不得如此受到風投青睞。
創始人馮偉出生於1980年,是80後創業先鋒中開疆闢土的一員。在他看來,米蘭網的成功是順勢而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界限逐漸淡化,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無疆界的銷售平臺,將拉近買方與賣方的距離。這樣的「勢」在當時只有28歲的馮偉看來,就是一個創業的好機會。所以,他毅然離開服務多年的政府部門,帶領一個三人小團隊,在一間不足70平方米的辦公室,開始了創業之旅。米蘭網剛創立不久,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這場危機直接影響了中國貿易的訂單結構:越來越多的海外買家開始小額高頻進行採購,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直接通過網際網路海淘中國貨。幸運的馮偉恰好趕上了這一波,通過一系列網絡營銷,他的網站很快就獲得了國外買家的認可,訂單紛至沓來。國際貿易的電商化是趨勢,金融危機的爆發是時勢,如此看來,米蘭網的成功確實是「順勢而為」。
外部的「勢」確實重要,但看到這樣的趨勢並趕上那波時勢的人很多,為什麼馮偉就脫穎而出了呢?這還得從他的經歷說起。畢業後的馮偉直接進入了地方政府部門,從事信息化管理工作,曾主持創建過大型電子政務及信息網絡平臺。2003年,他開始接觸動漫這個行業。兩年後,他成立了一家30人左右的小型工廠生產Cosplay服裝,兼職做起了動漫服飾的產銷生意。因為自己的本職工作一直與網絡相關,馮偉從服裝廠成立之初就選擇了以外貿網站進行在線交易的銷售模式,通過雅虎日本向有動漫霸主之稱的日本銷售Cosplay服裝。雅虎日本也可算是一個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馮偉可以把自家工廠生產的服裝直接賣給日本的消費者。那時才2005年,郭去疾剛加入谷歌,王樹彤正籌備上線敦煌網,李培亮還在深圳倒騰著淘寶生意,就算是外貿電商第一人陳靈健,也僅僅沉浸在針對歐美市場的eBay平臺上。然而,剛剛畢業三年的馮偉卻看到了通向日本消費者的這個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平臺。雖然這只是他的副業,馮偉卻把這門生意的年銷售額做到了百萬元級別。從2002年剛參加工作到2008年辭職,馮偉通過雅虎日本積累了外貿電商經驗,通過政府部門信息化管理工作積累了網絡平臺創建經驗,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這家Cosplay服裝工廠,他發現了適合做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服飾類產品。所以,馮偉不僅看到了外部的「勢」,而且「內功」深厚。這樣,米蘭網的成功也就成了必然。
拿到風投後,馮偉對於米蘭網有了更高的期望。對內,他希望米蘭網能夠傳播優質的中國品牌,並幫助其成長為真正的國際知名品牌;對外,他希望米蘭網是一個聚集了很多中國知名品牌的外貿服裝網上商城,海外消費者可以找到自己滿意的中國服裝。這就是馮偉提出的創新性跨國在線零售B2B2C模式:前端B2C,米蘭網直接把中國的(品牌)產品銷售給海外消費者;後端B2B,米蘭網與中國的中小企業合作,形成國內供應鏈系統。2011年4月,米蘭網全新改版上線,增加了「品牌專區」,裡面展示著凡客誠品、夢芭莎、奧康等國內知名品牌。米蘭網懷揣著這個偉大的品牌夢,開始了新的徵程。
然而,創業之路從來就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2011年4月,獨立第三方機構Digital Due Diligence對關鍵詞搜索排名進行調查發現,成立不到三年的米蘭網居然佔據「evening gown」「wedding dresses」等關鍵詞搜索排名的第一位,力壓Macy's、Saks、David's Bridal、Dillards和Gap等全球最大的幾個零售品牌。此事在美國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曝光後,Google便介入調查。2011年7月,米蘭網因涉嫌通過購買垃圾連結操縱排名受到Google嚴厲懲罰,品牌詞被「K」,網站流量受到極大影響。此後,米蘭網不得不每年投入巨額的營銷費用,通過購買谷歌關鍵詞廣告來獲取流量。
對於靠流量生存的米蘭網來說,雖然這次危機足以傷筋動骨,但至少通過增加營銷預算可以解決問題。然而,對於發生在2012年的那次危機,恐怕就不是用錢能「擺平」的了。
米蘭網域名被更新截圖(來源:站長之家)
2012年,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假冒偽劣婚紗禮服產品,美國新娘與畢業舞會行業協會ABPIA成立,其主要任務就是利用法律手段打擊銷售這些產品的中國外貿電商網站。同年,美國最大的婚紗連鎖店David's Bridal起訴了包括米蘭網在內的上百家電商網站,原因是這些網站涉嫌抄襲或盜用其婚紗設計作品等。2012年4月6日,米蘭網域名milanoo.com的註冊人被更新為David's Bridal。雖然沒有得到確切消息的證實,但外界普遍認為米蘭網的域名可能是因David's Bridal的起訴而被強制轉移。這對於米蘭網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傳聞後來在紅杉資本盡心費力的幫助下,米蘭網才得以繼續正常運轉。時至今日,我們通過Whois查詢milanoo.com發現,該域名註冊人名稱為「Registration Private」,註冊人主體為「Domains By Proxy,LLC」,而非最開始的「Wei Feng」和「MILANOO(HK)Co., LIMITED」。因此,起訴事件之後,米蘭網也許僅擁有milanoo.com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根據米蘭網公布的數據,2011年其銷售額增長300%[2]以上,2013年增長了80%[3]。對於2012年的增長數據,米蘭網諱莫如深。可見,起訴事件很可能使米蘭網大傷元氣。
不管怎麼樣,米蘭網還是熬過來了。經過這次危機,馮偉更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幫助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去,首先必須把米蘭網打造成國際品牌。2013年,馮偉從產品質量、原創設計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對米蘭網進行了品牌升級:成立專門的品控部門嚴格把關產品質量,通過新的設計部門發展原創設計和定製化產品,推行「微笑服務」提高客服標準。
2014年3月,米蘭網全線改版,整體版面設計更加簡潔,更具「歐美範」;2014年6月,米蘭網在法國巴黎開設了第一家O2O體驗門店,進一步把品牌形象延伸到線下。
專注於時尚服飾,米蘭網線上線下結合,欲通過國際化的品牌形象來輸出中國時尚。這個成都人,為了一個品牌夢,再次啟程。這一次,他希望米蘭網浴火重生。
3.3 大龍網:守正出奇的後來居上者
在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這個悶聲發大財的領域,位於成都的米蘭網,成立一年多銷售額就達1000萬美元。然而,在離成都僅300多公裡的重慶,有一家叫「大龍網」的公司,2009年成立,2010年銷售額居然達到了2000萬美元。如果說米蘭網是飛速發展的,那大龍網的增長絕對堪稱「雷速」。
如果你真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如此神奇的公司,那就大錯特錯了。確實,大龍網成立一年多營收就達兩千萬美元,但不是從零開始的。為了這樣的一次爆發,創始人馮劍峰和他的團隊潛伏了四年多。
事情得從2005年說起,那時馮劍峰剛回國。早年曾在北京創業過的他,這次決定回到祖籍上海。一開始選擇的是軟體外包行業,但很快,馮劍峰發現自己完全做不過印度人。之後轉戰重慶,成立了軟島科技,開啟了他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之旅。只不過,軟島科技一直在做服務,通過自主研發的一系列軟體系統,幫助中國賣家進行海外營銷。然而,正是這段經歷,讓馮劍峰看到了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機會;也正是這段經歷,讓馮劍峰和他的團隊熟悉了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並積累了大量關於海外消費用戶的分析數據。2009年,大龍網上線。在團隊網絡營銷的推動下,網站日均訪問量不斷攀升,訂單也越來越多。次年,銷售額便破兩千萬美元。
相對於2006年上線的DX、2007年上線的蘭亭集勢和2008年上線的米蘭網,大龍網雖然趕了個晚集,但卻依靠四年磨一劍的積累,立即衝在了前面。上線後的大龍網,沒有停下腳步。又一個四年過去了,2013年,大龍網銷售額達到驚人的2.5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上市的蘭亭集勢。
這位後來居上者,是用什麼樣的奇招,迅速躥升到中國跨境B2C行業老二的位置?確實,馮劍峰和他的大龍網有奇招。
先來說說網絡營銷。2010年,根據市場調查公司Hitwise的報告,Facebook的訪問量在美國網站總訪問量中佔比7.07%,一舉超越Google成為美國最大網站。當時,一般人只覺得這不過是一條勁爆新聞罷了。馮劍峰卻發現,相對於谷歌,Facebook上的廣告很少,而且懂這種社交網絡廣告的人不多。他立刻召集人馬,展開對社交媒體營銷的研究,並以此推廣大龍網。結果是喜人的。數據顯示,大龍網的流量轉化為訂單的比率是4%,而行業平均轉化率可能不到1%。相對於昂貴的谷歌關鍵詞廣告,大龍網充分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體,用很少的費用獲得了比同行更好的營銷效果。當然,現在做外貿電商的都懂社交媒體營銷了。但在當時,這不得不說是馮劍峰的一個推廣奇招。
接下來談談物流倉儲。亞馬遜有FBA(Fulfillment By Amazon),大龍網則搞了個FBDD(Fulfillment By DinoDirect),甚至還為此註冊了個好聽的名字:雲庫房。大龍網雲庫房在國內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擁有多個倉庫,在黑龍江也設有多個合作配送點;此外,其還在歐美、東南亞及澳洲均設有海外倉。雲庫房對外開放,不僅提供倉儲配送服務,而且還提供拍照、定製化包裝等增值服務。大龍網的海外倉也很有特點,其包括樣品倉和分撥倉。樣品倉在本地囤積大量樣品,便於客戶試單訂貨;分撥倉則僅作為貨物中轉站,並不長期囤貨。實際上,大龍網主要供貨給當地大大小小的零售商,庫存都分散在這些零售商中。這就是所謂的「虛擬庫存」,這些零售商就是大龍網的「虛擬倉庫」。當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佬們都紛紛設立海外倉卻又擔心庫存積壓時,大龍網的這種「虛擬倉儲」模式卻完全不存在壓貨風險。此乃馮劍峰又一奇招。
再來看看大龍網的新招——跨境O2O。大龍網調研發現,在俄羅斯,中國製造的婚紗產品僅僅在網上銷售,並沒有滲透到線下市場。然而,婚紗是一種體驗性強的產品,大部分人更願意通過線下渠道購買。為了打開線下市場,大龍網直接與婚紗零售店合作,為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的500家線下婚紗實體店安裝了一個O2O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一臺40多寸的平板電腦,和一套大龍網自己設計的軟體。通過這個O2O系統,婚紗店可以把大龍網線上婚紗的圖片和相關信息展示出來。本來,一個實體店只能展示100~500款婚紗,有了這個系統之後,展示量拓寬到1000款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系統上面顯示的是零售商的標誌,而不是大龍網的標誌,從而避免了線上線下的競爭。這樣,大龍網和婚紗實體店形成聯盟關係:前者為後者供貨,並通過O2O系統極大豐富了實體店的婚紗款式;後者為前者銷售,並展示部分婚紗樣品供消費者體驗。這種線上展示與線下體驗的結合,實現了電子化的現場購物,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O2O。這一奇招,使大龍網成為第一家把婚紗滲入到國外主流市場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最後,我們聊聊模式。在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以敦煌網為代表的小額外貿B2B模式,有以eBay為代表的平臺模式,有以DX為代表的獨立網站B2C模式,也有米蘭網率先提出的B2B2C模式。2013年12月,大龍網創造性地提出3BC模式,也即B2B2B2C,如下圖所示。
在這種模式下,大龍網對內採用速賣寶[4]供應商平臺,聯合國內的優秀供應商,解決國內供應鏈的本土化資源管理問題;對外採用Osell全球業務平臺(www.osell.com),與海外零售終端和大小批發商結盟,以解決對方國家最後一公裡問題。這樣,對於中國供應商來說,大龍網是他們的全球網絡分銷渠道合伙人;對於海外商家來說,大龍網是他們的中國供應鏈合伙人。與敦煌網、eBay等平臺不同,大龍網買斷貨源並參與銷售;與DX、米蘭網等外貿電商獨立網站不同,大龍網的目標客戶群是海外商家而不是終端消費者。原大龍網(www.dinodirect.com)與Osell對接,成為Osell全球銷售終端的一部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速賣寶平臺上有美特斯邦威、樂途等100多個知名品牌,Osell平臺已經發展了1000多家本土化的銷售渠道。
在營銷、物流、跨境O2O及模式等方面各出奇招的大龍網,甚至還想顛覆跨境支付。2012年,擁有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的吳祺加入大龍網,負責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這位畢業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高材生,曾工作於微軟亞洲研究院、美國通用汽車等跨國名企,創立了Beminr Investment and Consulting LLC、以太基金、SmartDoU等多家企業,還在美國擁有5項專利。在他的領導下,大龍網開始大力推廣自有支付工具大龍錢包(DinoWallet),並試水比特幣支付。
一個領導者的基因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文化。早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的馮劍峰,曾在北京打拼過,在日本留學過,在新加坡工作過,在加拿大創業過。如今落腳重慶的馮劍峰,用他的「不安分」打造了一個創新力十足的大龍網。
憑藉這份「極客」精神,大龍網守正出奇,終成中國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後來居上者。
3.4 全麥:陽光男孩的跨境之路
德勝路是杭州東北部的一條主幹道,路兩邊既有現代化的銀行大樓,也有低矮破舊的農民房。2007年,5位年輕的合伙人湊了3.8萬塊錢,從這條路的農民房起家,開始了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之路。沒過多久,合伙人便不堪忍受艱苦的創業環境,有的重新上班去了,有的回老家了,還有的跑廣西搞傳銷了。一直堅持的,是一位個子不高、稍顯成熟的大男孩。四年後(2011年),這位其貌不揚的大男孩把公司的銷售額做到了5億元,淨利潤達3000多萬。這家公司叫全麥,這個男孩叫蔣榮。
是的,很可能「全麥」這兩個字給你的第一印象是麵包而不是電子商務,「蔣榮」這個名字也極少出現在媒體人的筆下。然而,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浙江全麥已經在國內擁有16家分公司,產品體系高達73萬個,並為全球220個國家提供54種語言的服務。作為公司的董事長,蔣榮和很多其他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大佬一樣,行事低調。他甚至給自己的微信取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名字,叫「全麥公司的陽光男孩」。
從外表來看,這位「陽光男孩」一點都不陽光:體型微胖,脖子稍短,講話聲音很細。然而,他喜歡在演講時自稱「大帥哥」,以一種自嘲的方式活躍會場氣氛,博得觀眾陣陣笑聲。顯然,從心態上來看,蔣榮是絕對的陽光。也許,正是憑藉這份「陽光心態」,英語四級都沒過的他,硬是在環節惡劣的農民房裡,依託於長三角的服裝產業,闖蕩出了一片國際化的大生意。
當打開全麥的主站www.clothing-dropship.com[5]時,很多人都會驚嘆:各種時尚服飾的價格最低只需要4.54美元,大部分都在10美元以內。能夠把價格做到如此之低,全麥依靠的正是浙江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不管是杭州的女裝、寧波的男裝,還是溫州的休閒裝,浙江服裝工廠的生產能力絕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成熟的服裝產業在經過充分市場競爭後,生產成本已經很低;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形式直接銷售到海外消費者,期間流通成本又降低了很多。因此,全麥依靠低價格迅速崛起,從2008年的30萬元銷售額,火箭般躥升到2009年的3000萬元。
然而,中國人做生意,最擅長的就是「跟賣」。全麥做服裝銷量很大,很快一大批賣家就開始賣服裝了。於是,服裝品類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很快變成紅海。這個時候,如何降低成本保證價格優勢是成功的關鍵。全麥的陽光男孩做到了!
首先是場地。當杭州下城區的中國第一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落成時,全麥也應聲入駐。然而卻發現,那邊不僅租金貴,而且郵政小包的價格折扣力度不大,企業運作成本較高。後來餘杭區政府為引進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全麥順利拿到了1萬多平方米的免費用地,而且當地的中郵小包價格低至7折。如此下來,場地的更換使得全麥每年省下成百上千萬元的費用。
其次是物流。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痛點在於物流,解決這個痛點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海外倉。然而,當大家都在熱火朝天地探討海外倉時,全麥卻默默地在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杜拜及東南亞三國布局了海外倉(如下表所示)。截止到2014年9月,專業物流企業出口易合計7個海外倉,遞四方合計5個海外倉(含香港倉),而作為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的全麥,卻擁有8個海外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麥是全中國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領域海外倉儲體系最完善的企業。海外倉的優勢非常明顯。對於500克以下的小包,可能中郵還是具有一定的費用優勢;然而,對於500克以上的包裹,海外倉能極大地降低物流費用。以10公斤貨發往俄羅斯為例,不用海外倉一般費用為1000多元,使用海外倉從莫斯科發貨,費用僅100多元。此外,海外倉還加快了時效、避免了通關不便等問題,進而提升了客戶滿意度。目前,全麥已經開始對外部開放海外倉,以提高海外倉的使用率。全麥對於海外倉的前瞻性系統布局,是其保持低成本運作的關鍵。
最後是人才。「校企合作」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然而全麥卻是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唯一一家在大學裡面開班的企業。通過在大學開辦全麥班,將「電子商務實戰」融入大學課程,是一個雙贏的舉措: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就得到了充分的技能鍛鍊,畢業找工作時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獲得了充足的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儲備。具體來說,全麥做的實際上是「校園分銷」,即派人教學生開店,並售賣全麥產品。這樣,學校裡的大學生成了全麥免費的「業務員」。而如果從外部招一名業務員,一個月人力成本至少3000元,還未必能出銷量。如此來看,通過校企合作,不僅解決了人才問題,還能節省人力成本。目前,全麥跟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都有合作。
對於一家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業來說,除了產品採購成本外,其他主要成本無非這麼四塊:場地、營銷、物流、人力。全麥網利用政策優惠,省下了場地費用;通過海外倉布局,降低了物流成本;與學校合作,獲得了大量的免費「業務員」。在每家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的營銷費用都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全麥在場地、物流、人力方面取得了突破,這就是其低價的秘密。
挖掘上遊供應鏈,控制產品採購成本,是全麥還在修煉的功課。在過去,全麥有著血淋淋的教訓:買斷工廠尾貨,以獲取低成本貨源,結果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遭遇大量消費者投訴。因此,全麥在大力網羅全國各地的優質工廠貨源,以求上遊供應鏈的優化而不是靠尾貨來降低產品採購成本。
此外,據說全麥已經開始了品類擴張,推出了3C類產品和飾品;據說全麥已經開始了自由品牌的探索,推出了「雪劍」品牌……走在跨境電商[新優貝(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路上,「陽光男孩」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