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環地理思維圖

2021-02-08 水土保持之點滴


點擊標題下方水土保持之點滴,關注後可查閱所有文章

1、自然界的水循環




2、影響下滲的因素





                     

4、河流水的主要補給類型

                            


5、影響乾旱的因素





                     

                      

一、4個角度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人類主要通過影響水循環的環節來影響水循環,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如下:


(1)從時間角度分析。


主要是改變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如修建水庫和植樹造林。


(2)從空間角度分析。


主要是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如跨流域調水。

                                              

(3)從生態環境角度分析。


大面積排乾沼澤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所以應保護沼澤;過量抽取地下水,會導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降水以地表徑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匯集,河流徑流變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澇災害。


(4)從水資源角度分析。


人類對水資源加以利用時,應充分了解水循環的規律,如果開發利用的速度超過了水資源循環的周期,則會出現水資源枯竭。人類生產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經處理的汙水也會加劇對水資源的破壞,使世界大部分地區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二、[分析模式的應用] 中國乾旱多發地區成因的異同比較:





(編者申明:以上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與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交流!)



山林是人類心靈的故鄉,人類最原始的相望。田野是人類身心靈的治療師,生命動力的源頭。讓孩子暫時離開網絡,回到山林與田野之間,找回失落已久的靈魂。


相關焦點

  • 《自然界的水循環》說課稿
    《自然界的水循環》說課稿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這一節包含兩部分內容,即「相互聯繫的水體」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相互聯繫的水體」對水圈的構成、自然界中的各種水體之間的關係做了簡要介紹,為後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教材中首先給出水循環的概念,然後圍繞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為主,具體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學習後面的水的運動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 【思維導圖】高考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附沉降專題設計)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注意:八個字不能輸錯),完成後便可得到騰訊微雲上相應的373個高考地理專題設計的Word版提取連結和密碼操作簡單方便(持續更新中)!2、影響下滲的因素一、4個角度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人類主要通過影響水循環的環節來影響水循環,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如下
  •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設計
    結合實例說明自然界水循環的概念、水循環的類型,能用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理解水循環的意義;掌握地球各種水體類型及各種水體之間的轉化規律;  3. 培養學生利用圖示說明地理現象的特徵或原理的地理基本技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  用圖示等方法表達陸地水的組成及相互關係。
  • 17張思維導圖,讓你輕鬆學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是整個高中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對於自然地理的學習,大家可能會感覺頭疼,因為過於抽象的空間和思維。但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來,因為必修一的知識,對於後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博易地理為大家精心製作和整理了17張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思維導圖。17張思維導圖能讓你快速建立知識框架和網絡,簡單清晰的思維導圖讓你的推導、遷移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這恰恰是地理學科需要大家具備的能力。
  • 高考地理試題:水循環和洋流模擬試題
    更多高考備考內容在:更多高考備考內容在:http://gaokao.xdf.cn/list_1019_1.html   水循環和洋流學案   學習目標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 高考地理微專題14 水循環
    【內容】一、水循環的環節及其影響因素1、水循環的類型和意義(1)水循環的類型(2)水循環的意義①水在水循環這個龐大的系統中不斷運動、轉化,使水資源不斷更新(所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水是可再生資源圖3示意L湖及周邊地區,讀圖回答(1)~(2)題。
  • 比你理解的還快十倍:思維導圖問題樹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
    朱根平高中地理之7207: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插圖一插圖二插圖三插圖四高一地理第二單元內容就是《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主要是三節內容:巖石圈與地表形態,大氣圈與天氣氣候,水圈與水循環三大內容,我之所以在上課時候把課文標題還有三節內容全部寫在黑板上,見中間加粗的藍字部分,目的是什麼?
  • 教師招聘地理學科之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類型和環節按照水循環發生的空間範圍不同,水循環可分為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類型。水循環對地表太陽輻射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的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是海陸間聯繫的紐帶。陸地徑流源源不斷地向海洋輸送大量的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4.塑造地表形態。三、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1.從時間尺度看,主要是改變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如修建水庫和植樹造林。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風、谷風、逆溫現象、水循環)
    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答案:C精講精析:(1)分析拉薩的地理位置。由題幹可知,拉薩位於河谷的北側,距離拉薩河較近,因此既受到山谷的影響,又受到河流(拉薩河)影響,形成「區域小氣候」。
  •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單元地球上的水重點難點1
    地球上的水之思維導圖相互聯繫的水體1、水體;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分布在不同空間位置的水,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氣水等。2、水圈(1)概念: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稱為水圈。
  • 重磅: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全集(列印版出來啦)
    這一份知識全集列印版涵蓋了高中地理必修一所有知識點,誠意奉獻。裡面的亮點:17張精心原創思維導圖、17份知識考點詳談、17份知識框架全面搜羅重點、難點、易錯點更有精彩的課外知識拓展100餘幅圖表和經典地圖 、133頁的地理盛宴
  • 如何學好地理?用知識樹和思維導圖構建地理知識框架,事半功倍!
    從學習的層面來說,高中地理包括基本原理和知識運用兩個方面的知識。原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地圖、等值線圖表等原理;運用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分析、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以及選修的旅遊地理與環境保護等等。
  • 地理思維導圖怎麼畫?值得收藏的思維導圖畫法!
    地理思維導圖怎麼畫?近年來,思維導圖成為了眾多老師使用的教學方法,它特別是在歷史、生物、地理等多個需要背誦的科目中應用廣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解一些側重知識,很多學生都理解不了它們之間的聯繫。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怎樣在電腦上繪製出地理思維導圖。
  •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所涉及到的物態變化
    水循環1.自然界中水循環及物態變化:2.雲、雨、雹、霧、露、霜、雪的形成:【失分盲點】(1)霧是小液滴,不是氣體
  • 高中地理知識點思維導圖
    全國高考改革之後,選擇在高中階段加試地理高考、等級考的學生人數激增,以下是高中地理的知識點思維導圖。
  • 河流輸沙量、我國的地形、水循環——2020浙江捲地理第29題
    我國的地形如下圖所示,其中綠色表示平原,淺綠色為盆地。圖1 我國的地形2、水循環水循環的意義可以總結為4個: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全球水體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②促進了地表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③影響了全球的氣候與生態;④塑造著地表形態。
  • 地理必修二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修二每章框架圖
    地理必修二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修二每章框架圖高中地理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地理必修二有哪些內容?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思維導圖,供參考!
  • 地理綜合題--過程類分析(水循環、沿岸流)
    運用水循環的相關知識,說明大鹽湖由淡水湖演變為鹹水湖的原因。從水循環的環節降水,蒸發量和徑流分析。從材料和圖中可以看出大鹽湖是內流湖,乾燥的自然環境與死海相似,主要是周圍高大山脈阻擋,氣候乾旱,降水少,現在周邊的冰川已消退,蒸發量遠超過河川補給量,同時鹽分隨徑流不斷匯入,所以湖水含鹽量增多,演變為鹹水湖。
  • 初中地理思維導圖用畫圖的方式學習地理七年級複雜多樣的亞洲氣候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思維導圖(mindmap)是心智地圖,與地圖有著十分接近的淵源,也是有文字,顏色,形狀,圖形,線條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