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說起牛排,你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這樣的場景:環境雅致的西
餐廳裡,
桌臺整潔乾淨,白色餐巾鋪開,燈光照射在
餐具上伴隨著鋼琴曲,七分熟的牛排被侍者端上來,優雅切開,再開一瓶紅酒,小酌,讓人感受到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如今,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撞擊、滲透與交融,西餐逐漸走走進了中國人的
餐桌。從愛上牛排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研究如何做出更美味的牛排,其實,在家煎出好牛排一點也不難,省錢、方便,味道也不輸西餐廳!
在製作牛排前,食材的挑選、烹飪工具的選擇至關重要!很有可能食材或者烹飪工具任何一樣不達標而導致牛排製作失敗。我是個對美食很較真兒的人,決不允許美味有半點兒閃失。所以我在食材和烹飪工具上面下了很多功夫。
【食材和烹飪工具】
1:食材:食材是選擇美食的前提,完美牛排的第一個秘訣就是好的牛肉。牛肉質量不高的話,廚師水平再高也白搭。牛的背長肌、牛肩胛肉、上肩胛心肉、牛前胸肋骨下方等都是製作牛排的好選擇。
2:烹飪工具:對於牛排製作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則是烹飪工具,廚具的選擇至關重要!選擇好的烹飪工具會讓食材百分之百的散發香氣,是美食的保障。
做牛排,首選鑄鐵鍋,使用鑄鐵條紋鍋——可以煎出專業格紋的牛排神器!
用條紋鑄鐵鍋煎牛排,鐵鍋凸起的條紋可以把熱量直接傳遞給牛排,牛排表面多餘的油脂會流到凹槽中,不再聚集在牛排表面,使得牛排不但不像油泡著煎出來的那般油膩,而且能排走多餘的油脂,不會出現大面積煎糊的情況。牛排上的漂亮的網格紋,也與高級餐館用鐵扒做出的牛排非常神似。
鑄鐵鍋的的特點就是底厚、恆溫加熱,保溫性能很好,牛扒放下去後能保持一定的溫度,不會馬上降溫。鑄鐵鍋的含碳量較高(2.7%~4.0%),碳主要以石墨形態存在的灰口鐵熔化用模型澆鑄製成的。由於高含量石墨的存在,鑄鐵是蜂窩狀結構傳熱均勻,鍋體厚實,儲熱多,使煎制的牛排更加美味。
【牛排最愛幾分熟】
生的帶血牛排,汁多而且具有真正的牛肉原味,但初食者不免望而生畏。一分熟的牛排中間幾乎是生的,帶血色。全熟牛排則呈咖啡色,幾乎熟透。只有半生的牛肉有美妙的牛肉原汁。烤得時間越長,肉汁漸漸蒸發,肉質也變得堅韌,鮮美感消失殆盡。初試者不妨以七成熟開始,表面焦黃,而中心已熟個七、八分者,就是所謂七成熟。
這裡分享一個通過按壓牛排辨別熟熱程度的竅
門,如果牛排表面的按壓手感如同按壓自己的耳垂,這時牛排是三四分熟;如果手感如同按一下臉頰,是五六分熟;如果類似按壓額頭,就是全熟。
想要吃原汁原味而且鮮嫩的牛排,最終還是取決與鍋具的鎖水能力,鑄鐵鍋的發射率高導熱性好,快速將熱量傳遞給食材從而高效鎖水!
【煎牛排技巧-精彩放大招】
1、 準備好鑄鐵鍋,琺瑯鑄鐵鍋是個好選擇,琺瑯獨特的耐酸鹼,耐腐蝕,不易生鏽,極易清潔,不粘。
2、 醃肉有講究。將冷凍的牛排解凍後備用,請不要水洗,如果是鮮牛排就不需要了,醃牛扒先抹些油,油可以封住肉中的水分不流失,可以用紅酒、鹽、黑胡椒醃製一下,包保鮮膜後放
冰箱冷藏醃製一小時以上。特別注意醃製的時候不能放鹽和生抽等鹹味調料,避免殺出牛肉中的水分導致鑄鐵鍋加熱無法達到鎖水的效果。
3、 這裡新式牛排的吃法是選用條紋鑄鐵鍋為例,經過抹油保養的鍋直接大火加熱到150-200度(手放到鍋上方感覺到微燙即可)。沒經過保養的鍋,先刷一層橄欖油,再大火加熱到150-200度。保持大火把撒過鹽那面朝下接觸鍋,放到鍋裡煎,使牛扒表面迅速碳化,放進去後就不要動肉了,鑄鐵鍋此時可以快速將牛排鎖住水分。
4、 煎菱形花紋方法,檢查一面出現焦痕後,把牛排方向調轉30-45度即可。
5、 中偏高火,薄的煎2分鐘左右,厚的(大概4-5釐米厚)煎5-6分鐘。這時在表面再撒適量鹽和胡胡椒。根據自己的喜好,快煎好的時候加點黃油,口感會更好。
達到喜歡的熟度後,裝盤子裡(盤子最好是加熱過的,免得牛排迅速降溫,影響口感)蓋一張錫紙,靜置5分鐘,再切。
烹飪小貼士:
煎牛排的鍋具一定要用鑄鐵鍋。
牛排放入鍋中後先用中大火煎,鎖住牛排的水分。再用小火煎一分鐘左右。
牛扒如果有較明顯的油脂,可以切下來先煎至出油,可以減輕牛扒的油膩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