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狀元糕:百年傳承老字號

2021-02-16 餘姚市廣播電視臺

狀元糕是牟山鎮的特色點心,早在明清年間就在當地盛行,深受姚西地區人們的喜愛。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魏氏傳承的狀元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牟山村的魏普康是魏氏狀元糕的第四代傳承人,今年75歲,也是目前牟山鎮唯一在做狀元糕的人。他繼承祖業,工藝獨特,做的狀元糕入口清香,甜而不膩,糯不粘牙,遠近聞名。每當家裡有喜事,牟山附近的群眾都會前來定做。

說起狀元糕,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相傳,當地的印糕早在明、清年間就盛行。在明代中期,有魏氏族中的外甥秀才偏愛食用這種「印糕」,每當中秋,重陽之際,必來舅公公處品嘗。後來,他在京城一舉奪魁中了狀元後,就揮筆寫下「狀元糕」三個字。當時經營「印糕」的十多家經營戶,都不約而同地把「印糕」稱作「狀元糕」,沿襲至今。人們逢節過年或有喜慶之事,必然以此糕求吉利。

狀元糕外形與大糕相似,製作過程也有很多共同點,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它們的不同。狀元糕的形狀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它是不規則形狀,帶花邊,有點像月餅,但又不是圓的,大小也不一,有的大有的小。每塊狀元糕上的花紋也不一樣,有些是花草圖案,有些印有壽字,當然肯定會有一塊印有「狀元」二字。魏普康告訴記者,一蒸籠狀元糕中只有一塊印有「狀元糕」字樣。為什麼不多印呢?因為狀元只有一個,多了就失去狀元的意義了,所以要買到「狀元糕」,得看你的運氣了!

製作狀元糕的工藝也是蠻獨特的。首先要將糯米和粳米在水中浸泡一天,曬乾後磨成粉,然後放在特製的毛竹匾內,加水和成半溼狀,不可太幹也不可太溼。魏普康介紹,做大糕糯米和粳米參半,而狀元糕的粳米要比糯米多一點。「熱的時候兩者吃起來沒什麼區別,但是當它們冷卻後,大糕吃起來是軟軟的,而狀元糕吃起來有點硬,有些人就是喜歡吃稍微硬點的。」魏普康笑著說。和好溼粉後,把溼粉倒在糕模內,倒入三分之一,放入豆沙餡,豆沙餡是上好的赤豆煮糊搗爛後加糖做成,很細膩,口感非常好。豆沙餡放好後,再倒入溼粉,待糕模滿後,用木板夾平。最後,蒸籠內鋪上紗布,放在糕模板上,用手夾住板翻轉,使糕平整地放在蒸籠內。蒸上40分鐘,拿開糕模板,在糕面上加印粉紅的「狀元糕」字樣就行了。

魏普康告訴記者,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吃狀元糕的人越來越少了,他也只是接到顧客的訂單才會去做,一般人們都會在進屋、上梁或小孩剃頭的時候才會來預訂。雖然吃狀元糕的習俗在慢慢地消失,但魏普康依舊把它的製作方式傳授給了自己的孩子,他希望能將這門老手藝一直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牟山狀元糕:五代傳承的老味道
    沈家揚 攝與甜潤軟糯的梁弄大糕製作工藝、口感類似,形狀卻是不規則形狀、帶花紋的糕點你吃過嗎?在牟山,流傳著這樣一種寓意吉祥的糕點——狀元糕,在過去,人們逢年過節,或是小孩滿月、家裡建新房,都會過來購買狀元糕。狀元糕的歷史要追溯到明代中期,牟山魏氏一族有個秀才外甥偏愛食用這種當時叫印糕的食物,每到中秋、重陽之際,必來娘舅家品嘗。
  • 百年名產——楓涇狀元糕如何「轉正」?
    狀元糕的前世今生酥脆可口的楓涇狀元糕,是楓涇古鎮最為熱銷的特色食品之一。據記載,明末清初,楓涇鎮上已有不少製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相傳,清乾隆二十二年,裡人蔡以臺得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時愛吃的元糕改名為「狀元糕」。因「糕」、「高」音相諧,既含慶賀蔡以臺高中狀元之意,又隱喻此糕為糕中「狀元」。
  • 夾塘大糕——百年老店滋味傳承
    夾塘大糕又叫做印糕,每當逢年過節、拜壽婚嫁,甜甜蜜蜜的夾塘大糕,是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饋贈的時令糕點。豐惠鎮夾塘村的郭志根師傅是夾塘大糕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不久前被評為紹興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夾塘大糕因美味傳千裡,其主料是選用本地產的粳米、糯米、烏豇豆等。粳米和糯米要浸泡半個小時左右,浸泡後再放置四五個小時才可以磨粉。米粉中伴入適量水分、然後過篩。製作大糕步步是關鍵,篩完粉接著是雕孔、加餡、蓋粉、加印、切糕、上蒸、加青箬等多個步驟。整個過程相當講究,來不得半點疏忽。經過蒸製,大糕在熱氣繚繞的鍋中取出,再嵌上一粒葡萄乾,香甜油潤。
  • 百年老字號保定稻香村槽子糕防腐劑超標 回應:全部召回
    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提起傳統老字號美食,不少人對其傳承下來的口碑表示認可。然而,老字號美食保定稻香村卻因防腐劑超標上「黑榜」。6月19日,記者從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最新一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槽子糕(糕點)防腐劑超標。
  • 通訊:在曼谷老字號品嘗傳承歷史的中秋味道
    新華社曼谷10月5日電 通訊:在曼谷老字號品嘗傳承歷史的中秋味道 任芊 郭鑫惠 沿著湄南河一路南下的石龍軍路是曼谷老城區歷史最悠久的主幹道之一,也是唐人街最主要的街道之一。
  • 臺中 | 百年餅鋪 · 林金生香餅行
    ,傳承百年的老餅舖,見證了南屯地區過往的風華歲月,除了賣著老味道之外,建築物本身也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古蹟。林金生香餅行最有特色的糕餅,就是將臺中的特產~麻芛做為食材,開發出麻芛太陽餅、麻芛狀元糕等系列產品,讓更多的人也能夠享用到「麻芛」的健康新滋味!
  • 河南老字號|百年傳承懷山堂 古法炮製「養生國貢」
    摘要:老字號是經濟現象,更是文化現象,老字號是中國文明和文化的代表,是中國真正的軟實力。己亥年春節期間,河南省商務廳組織河南省11家老字號成功參與了「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活動,在歷史最高舞臺成功向世界推介了河南老字號的品牌歷史和商業文明。
  • 多省市老字號掌門人齊聚杭州 論道百年傳承與擁抱國潮
    中新網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 黃慧)新時代下,作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鑄就的金字招牌,老字號的品牌如何越擦越亮,歷久彌新?17日,第十七屆中國中華老字號百年品牌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老字號企業掌門人、行業翹楚、權威專家等行業大咖齊聚於此,深入交流探討老字號的傳承發展,為新時代下老字號的未來出謀劃策。
  • 山西百年中藥老字號傳承中醫經典
    作為晉商發源地,山西流傳下來的眾多百年老字號企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其中,山西百年中藥老字號廣譽遠積極傳承中醫經典,弘揚國粹文化。 炮製定坤丹和龜齡集等藥物所需的部分藥材。  據介紹,廣譽遠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藥品牌,距今已傳承了475年。鼎盛時期的「廣譽遠」以「廣幫」名震全國,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藥材及成藥躉買躉賣批發商,曾與同仁堂、胡慶餘堂、陳李濟並譽為「清代四大藥店」。廣譽遠的龜齡集和定坤丹的處方和炮製工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們首先看到的是姜炭的製作技藝,姜炭是一道傳統老工藝。
  • 百年傳承,中華老字號「周虎臣」的往事
    我一直想開闢一個「中華老字號」系列,之前發過的文章,零星有與之相關的,但未成體系。正好趕上本次參加百家號「非遺」的活動,就以此為契機開始吧。但這個體系我也不會盲目的寫就,所有選到的老字號,都是我親自體驗或收藏過的,文章內容也會依託於史料,盡力做到經得起推敲,這也是我對於中華老字號的敬意。
  • 沙坪垻竟然有12家重慶老字號!部分品牌傳承上百年
    沙坪垻竟然有12家重慶老字號!部分品牌傳承上百年 2019-08-23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年級優秀作文 ▏楓涇狀元糕
    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這裡小橋安靜,流水潺潺,像是在訴說著百年來發生在這裡的故事,令多少遊人心馳神往。如果你來這裡遊玩,那麼這裡的美食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丁蹄、燻拉絲、粽子等美食已經頗有名氣,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楓涇特色美食之一的楓涇狀元糕。奶奶告訴我楓涇狀元糕原名楓涇元糕,在明末清初,鎮上已有不少製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
  • 泉州超好吃的8家老字號,你吃過幾家?
    這些美食,已經傳承了幾十、上百年,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改良,依舊是泉州人最愛的古早味。1、候阿婆燒肉粽泉州的肉粽店雖然很多,但小編認為還是侯阿婆的味道最正宗。1978年開始,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老字號肉粽店。
  • 金澤狀元糕的傳說
    金澤狀元糕為青浦著名漢族糕類特產之一,金澤狀元糕的生產有一段民間故事,相傳過去金澤的一個窮秀才,要上京城趕考,因家境貧寒,為了省錢,其母為他做了一種糕片,烘乾後用布袋裝好,以備路上充飢之需。這種烘黃了的糕片,香味撲鼻,路上恰巧碰上一富家秀才,嘗了此糕不由得連聲叫好。於是兩人結伴而行,一同到達京城考試,結果兩人都榜上有名。
  • 及第粥與狀元糕
    吳川人沒有幾個不知道狀元糕的,狀元糕是廣東省吳川縣的特產之一。它為什麼會成為特產?這裡面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哩!傳說林召棠家境貧困。上京會試,路途遙遠,歷經萬水千山,而帶的盤費又不多。妻子孫氏怕他沿途受飢挨餓,就用糯米摻粳米舂粉,把粉炒熟以後一水及糖攪拌,先搓成一團團,再壓扁成一塊塊,然後用炭火烤成幹糕,讓召棠在上京路上吃。林召棠上京,就以隨帶的幹糕充飢。
  • 太湖「狀元糕」的故事
    狀元糕是太湖美食之一,這種糕民間有一段傳說。
  • 穿漢服、點硃砂、做糕餅……武漢老字號「揚子江」辦起觀光工廠
    近日,研學參觀揚子江非遺糕餅文化園的華中師大一附中學生們發現,與傳統工廠或景點相比,這裡有全新的體驗:在透明通道參觀糕餅生產線,在非遺文化館穿漢服、點硃砂、動手做自己的糕餅。華中師大一附中學生們參觀非遺文化館據了解,老字號「揚子江」變身觀光工廠後,其打造的武漢首家集傳統文化、旅遊觀光於一體的非遺傳承保護園,正式運營2月餘,接待遊客近4萬人。老武漢人心中,「揚子江」是一種記憶——帶油皮的牛奶、煮開的奶糕、泡在茶杯中的京果,承載著幾代人的鄉愁味道。
  • 唐山老字號餐飲店九美齋開啟技藝傳承新篇章
    長城網8月30日訊(記者 張光明)8月30日上午,唐山老字號餐飲店九美齋舉行創立95周年暨「金手勺」傳承儀式,這家唐山本土百年餐飲老店緊隨時代發展步伐,開啟了技藝傳承新篇章,將帶動唐山餐飲業不斷發展和推陳出新。
  • 1915揚州製造香飄舊金山 百年傳承獲獎老字號走進新時代
    一百多年前,這些揚州老字號篳路藍縷、漂洋過海,讓揚州商品亮相世界舞臺,將揚州企業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留在世界博覽會發展史上。這些獲獎老字號現狀如何?先輩的精神該如何發揚?回應讀者關注,本報記者展開了深入採訪。  揚州獲獎老字號今安在  百年前,謝馥春、梁福盛、四美醬園等揚州老字號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老字號故事 記憶中的狀元樓
    狀元舊地重遊,再到三江酒樓,並提筆寫了「狀元樓」三字匾額。於是酒樓自此便稱名為「狀元樓」。▼狀元樓招牌「獨佔鰲頭」故事說的就是狀元樓的招牌菜——冰糖甲魚。上世紀30年代,狀元樓掌勺大廚應阿品師傅烹製的冰糖甲魚,被業界公認是拿手好菜。他首創冰糖甲魚烹製新技術獲得成功,被狀元樓立為冰糖甲魚正宗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