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深度挖掘新型冠狀病毒重要免疫原性信息 為疫苗的理性...

2021-01-11 澎湃新聞
港大醫學院深度挖掘新型冠狀病毒重要免疫原性信息 為疫苗的理性設計提供依據

2020-08-28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慧賢慈善基金教授(生物醫學)黃建東教授(右四);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教授(中);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醫生(左四);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邱宗祥醫生(右三),和主要作者張寶中博士(左三);胡葉凡(左二);陳琳磊(左一);汪曉雷博士(右二);竇穎(右一)。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和內科學系的研究人員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團隊合作,就39名香港本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患者的血清進行分析及測試,深度挖掘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的免疫原性信息,並探討利用該些免疫原性信息,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理性設計提供依據的可能性。此項研究已於生命科學期刊《細胞研究》發表。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究過程中,很多科研人員認為SARS-CoV-2的刺突蛋白(Spike)是極具潛質的抗原,有助激發人體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免疫反應。然而,鑑於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有限,而針對刺突蛋白的免疫反應所知更是甚少,若要理性地設計出安全而有效的疫苗,則需要尋找及辨識刺突蛋白上的有效免疫原位點。這次研究是針對39位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者的血清進行分析,並於刺突蛋白上辨識九個有效位點,其中有四個位點均位於受體結合區域。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較為全面、源自於患者的直接血清學證據,為理性地設計出新冠病毒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領導是次研究的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慧賢慈善基金教授(生物醫學)黃建東教授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相當困難,需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取得平衡,即同時既要可以提供較強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又要避免出現非保護性免疫反應。從此一角度考量,對於構成疫苗的抗原組合不加選擇,可能並非最理想的做法。站在長遠角度而言,理想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應該基於理性設計,只誘導產生中和抗體,而不會誘導產生加重病情的抗體,且同時能夠儘量減少產生無用的抗體。」黃建東教授團隊後續計劃利用合成生物學的系統,設計出安全而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並進一步探索開發泛冠狀病毒疫苗的可行性。

研究團隊

是項研究的團隊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慧賢慈善基金教授(生物醫學)黃建東教授領導,並與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邱宗祥醫生;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新生遴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兼傳染病科主任、列汝儉列黃瑞容基金教授(健康科學教育學)孔繁毅教授;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醫生;以及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教授團隊合作進行。

是項研究由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2019冠狀病毒病研究計劃(參考編號:COVID190117)、深圳市孔雀團隊項目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基礎研究項目資助。

 

(原新聞稿已於2020年7月14日發放)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港大醫學院發現兩種可引起人類免疫系統反應的抗原 可針對性應用於...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巴斯德研究中心的團隊利用螢光素酶免疫沉澱系統分析(LIPS),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在接觸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時,會對其中兩種抗原ORF8和
  • 港大醫學院與國際醫學科研聯盟研究發現 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危殆...
    (按此瀏覽期刊文章:一、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對不同患者造成的影響有所差別,感染者既有可能毫無症狀,亦有可能在數天內死亡。過往研究顯示,部分較少見或嚴重的傳染病(如致命的季節性流感或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可以由影響人體免疫反應的單基因變異所引致。
  • 大連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免疫規劃疫苗|脊髓...
    這五種情況需要暫緩接種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之預防接種篇》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接種參考指引(第一版)》,這5種情況接種需暫緩:1.體溫異常或自覺不適;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非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9年12月以來,我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受到疫情影響,兒童疫苗接種可能出現延遲,具體疫苗延遲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亟待釋疑。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組織專家通過檢索國內外文獻,及時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及接種建議"[2]。
  • 醫藥生物技術丨我國首個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
    核酸疫苗是在第一代減毒/滅活疫苗和第二代亞單位疫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第三代疫苗。mRNA疫苗保持了DNA疫苗能夠表達胞內抗原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其免疫原性低、可能產生抗載體的非特異性免疫的缺點,且沒有整合到宿主DNA的風險。可以說mRNA疫苗是極具開發潛力的疫苗。
  • 科興:旗下公司所研新冠滅活疫苗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據科興官網披露,近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旗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中維」) 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0,14程序)盲態審核暨揭盲會在京舉行。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復星醫藥獲許可的新型冠狀病毒 mRNA 疫苗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醫藥」)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醫藥產業」)獲許可的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 mRNA 疫苗(BNT162b1,簡稱「該疫苗」)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
  • 【防疫科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
    (餘文);首都兒科研究所(戴耀華張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曹玲、石鑫淼、張麗麗);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王寶珠);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季釵);中日友好醫院(陳杰、葉芳) 2019年12月以來,我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1]。
  • 【周知】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新冠疫苗|...
    幾年後,他一語成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感染近五千萬人,奪去一百多萬人的生命。當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大暴發。為避免上一波疫情造成的悲劇重演,各國都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再次做出了「封城」的決定。
  • 又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進入Ⅱ期臨床試驗
    又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進入Ⅱ期臨床試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生物所)自主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6月20日下午在雲南省紅河州進入Ⅱ期臨床試驗。利用「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資源優勢,初步建立了用於疫苗安全性和保護效果評價的恆河猴動物模型。3月,旋即開展了SARS-CoV-2感染致病機制及免疫學研究,為疫苗研發奠定了紮實基礎,確定了疫苗關鍵生產工藝體系以及質量控制的標準體系;完成了疫苗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護效果的評價。
  • 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幾年後,他一語成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感染近五千萬人,奪去一百多萬人的生命。當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大爆發。為避免上一波疫情造成的悲劇重演,各國都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再次做出了「封城」的決定。疫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世界都在期盼早日戰勝病毒,對疫苗研發寄予厚望。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接種及免疫相關英語詞彙分享,考試必備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了不短的時間,春節期間宅在家裡,日夜關注頭條熱榜,希望疫情可以早日消去。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國際上,尤其美國等多國疫情日趨嚴重的大場景下,所有人都在期待的是,疫苗能夠儘快出爐,安全而又迅速地將疫情阻擋於軀體之外。 宅家新高度,全民來付出。
  • 一種針對所有β冠狀病毒的疫苗通用設計,可用於預防COVID-19、MERS...
    更重要的是, 這一疫苗設計策略靈活易變,可普遍應用於針對SARS-CoV-2、SARS以及其他β屬冠狀病毒的設計中 ,從而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傳染病。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進行了深度解讀,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分享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
  • 【周知】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幾年後,他一語成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感染近五千萬人,奪去一百多萬人的生命。當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大暴發。為避免上一波疫情造成的悲劇重演,各國都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再次做出了「封城」的決定。
  • 身邊的科學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
    黃波告訴記者,大多數年輕患者表現為輕症,正是因為他們的肺部上皮細胞狀態較為良好,對病毒入侵的天然反應迅捷有效。他們的免疫細胞功能完整、良好,即便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可能不出現臨床症狀或者症狀非常輕微。
  • 美專家稱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3個月後臨床試驗
    新華社華盛頓1月2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衛生官員和科研人員23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觀點文章稱,自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出現以來,醫學界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及技術進步可大幅縮短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發的時間,新型冠狀病毒的候選疫苗有望在
  • ...基礎設施(上海)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攻關取得重大研…
    正在瑞金醫院建設中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下簡稱設施),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己任,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國家設施的平臺優勢,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公衛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瑞金醫院臨床病毒學實驗室,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子病毒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單位通力合作
  • 「周知」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幾年後,他一語成讖,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全球,感染近五千萬人,奪去一百多萬人的生命。當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大暴發。為避免上一波疫情造成的悲劇重演,各國都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再次做出了「封城」的決定。
  • 新型冠狀病毒的「幫兇」 - 病原真菌到底是什麼鬼?
    提到病原真菌感染,「腳氣」往往是大眾腦海浮現的第一個關聯詞。實際上,病原真菌除了能導致人的淺表感染之外,也能導致更深度更嚴重的感染,甚至死亡。按照真菌感染的病灶來分,可以將病原真菌分為淺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兩大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分離出的病原真菌就是屬於深部感染真菌中的機會致病性真菌。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兒?
    圖為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的高分率晶體結構。  在沒有疫情暴發的情況下,科研人員從拿到實驗室可用的疫苗開始,到疫苗可以商用,將歷經一個「遠大於一年」的漫長過程。  分離疫苗毒株才邁出第一步?  至於疫苗的製備,所需的時間可能更長。  「前不久,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已經分離出來,這為疫苗的研發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