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立秋,對民間百姓來說意味著「貼秋膘」的時間到了。人道是「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在經歷漫長的高溫炎熱之後,人們身心疲乏,如今好容易熬過了這場「苦夏」,自然想好好補補,以快速恢復元氣。
對於廣大家長來說,食補是眾多方法裡最有效的一種,而貼秋膘就被安排上了日程。
然而說歸說,怎麼貼就讓家長很頭疼了。過去日子過得不好,老人家嘴裡的貼秋膘大多是大魚大肉就行了,補充蛋白質放在第一位,如今生活好起來了,很多家長還在延續老一輩的「猛吃肉」就遠遠不夠了。
這種情況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毫無益處,還容易造成兒童便秘,讓孩子對吃飯產生恐懼心理。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吃,才能正確為孩子貼秋膘呢?食材選擇很關鍵,一起來看下。
①蝦皮:鈣質的王者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比缺鈣更讓家長擔心的了,這關係到身高增長和骨骼發育。孩子一旦缺了鈣,那整個身體的機能都會跟著減緩運轉。
因此,入秋後最關鍵的就是要多給孩子補鈣。
通常情況下,家長會選擇牛奶作為孩子的補鈣首選,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接受純牛奶,更何況還有對牛奶過敏的孩子。對比之下,蝦皮的接受範圍更廣泛,應用的地方也更多,還不怕高溫烹飪,含鈣量更是鈣質中的王者。
在我看來,可遠比牛奶更適合補鈣了,直接放在雞蛋裡一起燉了即可。
②黑木耳:補鐵的首選
在大多數營養品廣告中,噱頭除了補鈣就是補鐵,這是因為小孩子缺鐵是常見現象。
以我家樂樂為例,從小就因為缺鐵在吃營養品,後來還是認識的營養師提醒我,可以考慮用黑木耳補鐵,因為每100g的幹黑木耳就含有高達97mg的鐵,比一般的營養品天然健康。
後來,黑木耳炒蛋就成了我家飯桌上的常見料理,喜歡的家長也可以試試看。
③牡蠣:海洋之鋅
這裡要先提醒各位家長一句,牡蠣和牛奶一樣,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的食物。家長首先要確定孩子不過敏,再適量給孩子食用,而且兩歲以下儘量少吃。
但是,只要確定孩子能吃,那牡蠣在補鋅方面就是首選,只需要簡單幾口,就能補充孩子一天所需要的鋅元素。當然,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家長最好把牡蠣和蛋餅一起做,這樣能中和海鮮帶來的寒性,更好的為孩子平衡營養。
當然,貼秋膘固然好,但也存在不適合貼秋膘的孩子。他們或因為身體健康問題,或因為心理方面的問題,家長一味追求貼秋膘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家長先看一下,你家孩子是否適合貼秋膘。
①脾虛的孩子
現實中,脾虛的孩子並不少見,具體表現為食欲不振,無論春夏秋冬,都很少有對食物感興趣的階段。與「苦夏」不同,這些孩子日常飯量就很小,一不小心吃多了,都要挺著肚子在沙發上躺半天,對他們來說,吃飯反而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這時候,如果家長執意貼秋膘,反而會讓孩子的脾胃功能進一步惡化,不利於恢復消化功能。倒不如逆其道而行,不要吃大魚大肉,而要多食用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比如小米、山藥等等,都對中和腸胃功能有好處。
②胃火旺盛的孩子
這種情況就比較好理解了,本身胃火旺盛的孩子就容易口臭便秘,若家長再一味進補,只會讓孩子的胃火更加旺盛,給身體健康埋下更大的隱患。
我家樂樂就是如此,小時候沒有管教好,飲食上生冷不禁、高油高脂,結果造成孩子胃部灼熱,整個夏天都苦不堪言,到了秋冬,人家忙著貼秋膘,我家樂樂還要飲用清胃茶飲才行,貼秋膘還是等孩子的胃火降低後,再從長計議才好。
③消化能力差的孩子
說白了,就是新陳代謝出現問題的孩子,平常經常積食,對食物表現熱愛卻吃不多,消化功能不健全,貼秋膘反而會打斷孩子體內的功能運轉。因此,不建議家長隨便貼秋膘。
最後,大家在入秋後有什麼貼秋膘的好法子嗎?不要只顧著吃大魚大肉哦。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