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家有沒有這種不成文的「儀式感」:立秋後,貼秋膘......
初秋來襲,不少家長都開始給孩子狂吃肉,這也叫做「貼秋膘」,寓意就是讓孩子能長壯一點。
樓下的汪奶奶就去超市買了雞腿、豬肉、牛肉、海鮮等肉製品,她笑著對孫子說道
「立秋了,咱們要貼秋膘!奶奶晚上給你做好吃的,多吃點啊!」
油炸雞腿、炒羊肉、牛排等油膩食物上桌後,孩子就撲到桌前「大快朵頤」,由於汪奶奶在家裡德高望重,孩子的父母也就不敢插手。
結果孩子吃完飯後,當晚就出現了腹痛、噁心等症狀,到了下半夜也沒有好轉,去了醫院後才得知是腸胃出現毛病,病因就是晚餐的油膩食物。
講真,貼秋膘這事兒,可不是多吃肉那麼簡單。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咱還得講究科學進補。
貼秋膘≠猛吃肉
雖然,肉類營養豐富,含有寶寶身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鐵等營養素。
但凡事過猶不及。
若為了貼秋膘,給寶寶們吃過量的肉,著實沒有必要,還可能養成一個小胖墩。
那不同月齡的寶寶,每天需要吃多少肉呢?
我們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
不過,誰家吃飯也不能天天拿著稱稱是不是?
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簡單的測量方法。
媽媽們可以用自己的手掌心,來簡單的測量肉的重量。
一個手掌心大小,手掌厚度的肉類,大約就為50g。
參考如下:
建議大家每天不同的肉禽魚類換著吃,這樣寶寶更容易接受,也比較少會排斥。
初秋給娃多吃這3種食物,比「貼秋膘」更有營養,孩子長高又長壯
01
黑木耳—「補鐵神器」
除了鈣,鐵也是「缺」字輩兒數一數二的前輩。
很多家長覺得補鐵就得多吃豬肝、菠菜、大紅棗,可實際上黑木耳才是妥妥的補鐵「大拿」啊!
黑木耳號稱「素中之王」, 富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以鐵含量最為豐富。
平均每100g黑木耳含鐵量達97mg,而豬肝的含鐵量是31mg。
所以,缺鐵性貧血的孩子可以通過吃木耳補鐵、補血哦!
況且,黑木耳滑嫩可口,滋味鮮美,孩子都不會太排斥,若是家長手藝高超的話,孩子一定會愛上它。
02
蝦皮—「補鈣倉庫」
說到缺鈣,它承載了多少家長躁動不安的心啊~
但其實,只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按時按量補充維生素D,通常是不會缺鈣的。
目前而言,牛奶及其製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鮮乳鈣含量為1000~1200mg/L。
大豆及其製品也是鈣很好的來源。
莧菜、菠菜、空心菜雖然含鈣量高,但含有較多的草酸,吸收率較低。
你們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嗎?
不不不,真正的「補鈣界黑馬」你們萬萬想不到,它就是蝦皮!
蝦皮號稱「補鈣倉庫」,每100g蝦皮可以含991mg鈣。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階段,多補鈣會促進骨骼發育,幫助孩子長高哦!
不過,蝦皮也有一種缺陷,那就是鈉含量非常高,畢竟是海鮮嘛,我們要理解蝦皮的苦衷!
孩子可以通過吃蝦皮補鈣,但是不能作為首選,中間要穿插牛奶、豆製品等食物,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體內的鈉含量超標,以免傷害腎臟。
03
酸棗—「維C之王」
維生素C來源豐富,很好獲取,所以大家對它沒有對鈣鐵那麼重視,但不重視不代表不重要。
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免疫力,促進鐵的吸收,還有解毒作用。
對於維持孩子健康來說,維生素C同樣功不可沒。
大家覺得哪些食物維C含量高?
檸檬、橙子、桔子、大蘋果?
NO!NO!NO!
排名第一的水果竟然是——酸棗!
它的VC含量是柑橘的32倍,檸檬的近41倍!
每100g酸棗含有900mg維生素C。
酸棗在秋天成熟,這時候酸棗的味道最好,孩子一定會喜歡吃!
雖說這些食物某一種營養素含量很可觀,但並不是建議大家一個勁兒拼命給娃補哇~
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循一個原則——適量、適度、均衡。
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到食物的吸收率的問題,建議不同食物給娃搭配著吃,這樣寶寶不僅不會膩,而且也能夠滿足寶寶每日所需。
希望在大人的幫助下,寶寶的飲食能夠做到「雨露均沾」,讓食物「價值最大化」,這樣才會長高又長壯鴨~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