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僵化•是因為不願意改變自己

2020-11-15 syhsyh9595

——《痛點》課程感悟——

繼續學習林格先生《痛點》課程,真有一種「不祥」之感,先生非常「狠心」,甚至有點「殘忍」,每一次的課程,總指向你心痛的地方,揭開痛點,扎破,戳到痛點位置。我甚至還有一種預感,就是你想遮掩那裡,先生就一定會來挖你那裡,像極了那句老話,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滋味」。所有心上的痛點,先生早已被發現、被看透。

今天學習感悟的內容是《痛點》課程之二十三,僵化,思想僵化,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不願意改變自己



有些東西要守,比如你身上的正氣。有些東西要破,比如你的舊思想、舊認識、老舊傳統。我們知道,事物是發展、運動的,也是時刻變化的,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固化封閉,如陷此痛點中,就很難再有突破自己了,先生如此告誡。

如此可怕的僵化,那如何來克服一個人的僵化心理呢?先生的教誨有四個警惕:

一、警惕「將迎意必

在與人交流溝通時,還真是如此,喜歡順著對方的認知,逢迎著對方展開交流,這種刻意保留自己主見,自己認識的溝通方式,就是逢迎心理在作祟。裡面就有你的妥協、你的不自信。這是一種僵化的行為,不願意,或不敢表達自己的認知,沒有自我的力量。那終將成為牆頭草,人云亦云,從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實,人應該學會表達自我主張,說清自己新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保守,只順迎別人的觀點。

要消除自己的逢迎心理,首先就要記住一條基本事實。這就是: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對自己滿意。不隨意妥協自己的認知,才能向前邁出一步,不守舊傳統,不該只保守僵化地去支持他人的主張。



二、警惕「羨慕嫉妒恨」。

凡事相對,沒有絕對,主張樸素的公平,自己得不到,於是就照搬出所謂自由普世人生價值的看法,來駁斥,擺出一幅自明清高的神態,自以為站在公平正義的制高點,指指點點。要這個,說那個。看到別人優於自己的地方,急於表現出不屑一顧的神態,其本質就是「羨慕嫉妒恨」。

過度攀比,是造成「羨慕嫉妒恨」的根源總惦記著自己有沒有吃虧,得到的是不是跟他人一樣多,不比過程投入,卻要比結果獲得。得到如稍有不如意,報怨、嫉妒、不滿情緒一腦瓜子就都來了。其實是私心控制了本心,得不到解脫。

不是不能比,先生指示,可以比,要正確的心態來看到自己的優缺點,目的是為了能揚長避短,多看看人家有哪些長處,以便學過來為我所用。所以,要樹立學習意識,不能只在舊思維裡轉圈,不願走不出來。

三、警惕「秉性難移」

一個人過多地強調自己的本性難移,大多是給自己找臺階,是不願再改變自己的表現。開脫自己,說自己性格不好,粗心大意,其實就是想表明自己不願意再向細心的方向努力,這就是自我封閉。自己給自己建造一個無形的囚籠,把自己關在裡面。

四、警惕「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擔心變化,害怕未來,怕未知,怕向前危險。於是,不敢向前,束手束腳。先生指出,要先行後知,要敢為。新東西未知因素確實很多,沒有把握,就不敢去嘗試,不去冒險,儘管冒險很可能失敗。但不前進更加危險。絕不可躺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上。要知道,開始「守」的目的,是為了「破」,終極目標其實是為了「離」,不敢為,但求無過,就是一種僵化,先生指出,無功就是最大的過




相關焦點

  • 強軍事業呼喚永不僵化的思想
    原標題:強軍事業呼喚永不僵化的思想   ●全面「打磨」頭腦,全力來一次觀念上的「頭腦風暴」,打一場思想上的「突出重圍」,擺脫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和路徑依賴,真正實現觀念更新、思想領先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 新華時評:破除「天大笑話」背後的僵化思想
    如此荒唐鬧劇透出的是有關單位部門的官僚主義習氣,其隱藏的不相信群眾的僵化思想尤當破除。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相關部門服務為民的基本要求。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群眾常因一些單位部門的人思想僵化而陷入不被信任的尷尬境地。如找工作要開品行端正證明、辦教師證要開具無罪證明等。這種不信群眾只信證明的任性,徒增辦事群眾的麻煩和無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改革要突破 「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
    原標題:改革要突破 「思想僵化」和「利益固化」  石書紅   在不斷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儘管我們已形成比較完備的法制和規章制度體系。但在現實社會中,往往還存在權錢交易、權法衝突、情法矛盾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讓人民群眾難以釋懷的是,一些社會頑疾和潛規則並未因改革而消除。
  • 證明「你媽是你媽」需破除背後的僵化思想
    原標題:破除「天大笑話」背後的僵化思想出國旅遊竟要證明「你媽是你媽」被總理點名稱為「天大笑話」,連日來也引起公眾批評。如此荒唐鬧劇透出的是有關單位部門的官僚主義習氣,其隱藏的不相信群眾的僵化思想尤當破除。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相關部門服務為民的基本要求。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群眾常因一些單位部門的人思想僵化而陷入不被信任的尷尬境地。
  • 陶傑:中國人思想僵化 但有小聰明小手段
    陶傑:中國人僵化是在思想,靈活就是在這種生活的小聰明小手段,洋人剛剛相反,思想他不僵化,但是生活安全、法律的規條的保障,絕對不講人情。竇文濤:沒錯,你看我在北京見著一外國的設計師,他特別喜歡北京,他喜歡中國文化,不想回去,我說那你有什麼不喜歡的?
  • 當一個人的時候,思想會不會有點僵化,人是不是需要多和其他人交流...
    X 當一個人的時候,思想會不會有點僵化,人是不是需要多和其他人交流,才會有思想的火花迸發?
  • 愛一個人寧願為他改變自己卻不願意他改變
    一、最好的陪伴,不是口頭上的承諾,而是一直的不離左右。這世上沒有純粹的傻瓜願意為你裝傻,都是真心。也沒有真正的笨人,能夠為你隱忍,都是因為情深。二、有時候,感動也是種傷害,就像刀子一樣插在你心口,拔掉會死,不拔掉會疼到死。
  • 「對自己的生活境況不滿意,卻又遲遲無法做出改變。」|這種重要...
    我試過健康生活,但壓力一大,每天都想吃炸雞、蛋糕,健身也堅持不下了。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我只想癱在家裡,和朋友們也好久沒聯繫了......總而言之,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真的處處不滿意。」 這位粉絲所提到的現象非常常見。生活中,很多人過得不開心,其實就是因為這種僵化的生活狀態。
  • 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境況不滿意,卻又遲遲無法做出改變?
    生活中,很多人過得不開心,其實就是因為這種僵化的生活狀態。一方面,我們對自己的生活並不滿意,另一方面,我們又不知如何才能改變這一境況。破局的關鍵是什麼?改變應該從何做起?對穩定感的渴望,令我們的生活陷入僵化的狀態想要戒掉某個壞習慣(例:熬夜),但難以堅持因為社交恐懼,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場合覺得生活中有很多束縛,活得很不自由
  • 哪種精神是當代中國思想永不僵化、永不禁錮的重要表徵?
    當前,要從傳統的治國理政思想中汲取營養,傳承改革基因和改革精神是題中應有之義。 其次,提煉「改革精神」是全面闡釋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精神引領,並豐富和完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體系。
  • 願意為你改變性格,改變自己的三大星座,看看都有誰?
    愛情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當一個人真的愛上你的時候,那麼他便會願意為了自己所愛的那個你而做出改變。有這樣幾個星座,願意為你改變性格,改變價值觀。甚至是,為了你願意熱愛全世界。獅子座:獅子座是非常自信的人,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能力強膽量大,所以輕易不會被他人折服,更不會輕易認可一個人。但同時,一旦他們真心愛上了一個人,則會選擇義無反顧的去相信自己心愛的人。並且會為其用盡心思,甚至為了心愛的人可以改變自己的一切。
  • 內向不愛說話,要怎麼改變自己?
    相信不少小夥伴並沒有使用過專業的測評去測量自己的性格傾向,更多的是通過日常行為判斷去做的評估,因為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給自己或者別人隨便貼標籤,不管我們是屬於哪種性格,都會存在優勢和風險。第二個是:3歲看大,7歲看老,性格到25歲之後會趨於穩定不變,性格雖然很難去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行為。
  • 你不願意改變是因為這件事對你有好處!
    我又問:你不拖延的壞處是什麼?她回答:如果我做完了作業,媽媽就會給我安排更多的作業,所以我不想趕快寫完。2.其實生活中的事情,都是這樣。你為什麼總是堅持一個習慣不改變,是因為這件事會給你帶來好處。你如果改變了,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壞處。比如有些人經常說,因為我性格內向,所以找不到男女朋友,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我開朗了,主動跟別人交往了,別人就可能會拒絕我,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就以自己性格內向為藉口,把自己封閉起來。
  • 俞敏洪:向一切僵化和懶惰開刀,爬出來算英雄
    常常有人問我:俞老師,這麼多人離開新東方去自己創業,有的人都成立上市公司了,你會不會內心憤憤不平。我說我內心只有驕傲,因為他們都是新東方人。所以我覺得,新東方精神是一種寬闊的人文情懷。 一是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我個人儘管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我確實從來沒有對自己滿足過,也沒有對新東方滿足過。我覺得每一個人都要不斷地成長,年齡跟成長沒有關係,大家只要看看任正非就知道了,多少年輕人的思想境界、成長速度、高瞻遠矚都遠遠沒法達到任正非那個境界。
  • 謹防無序、固定、僵化,3步幫助孩子打造思維靈活性
    按我的判斷,她知道的肯定不止這麼多,但是在新場景中調用不出來,說明思維靈活性不高。於是,我開始觀察,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有這個問題,也就是思維固化僵化,沒法活學活用。反觀自己,其實我也是個思維缺乏靈活性的人,朋友提議穿過漁網要說陸地上的動物時,我心裡暗暗佩服:原來還可以這麼玩呀。不懂得變通,做事往往「一根筋」,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
  • 張之洞《勸學篇》在僵化的封建體系上開了一個洞
    張之洞《勸學篇》在僵化的封建體系上開了一個洞都說《勸學篇》好,那麼它好在何處?《勸學篇》的「中體西用」思想給僵化的封建體系打開了一個缺口,推進了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改革。只可惜,當時清政府積弊已久,早已藥石無靈。有人說《勸學篇》的「中體西用」思想,對於晚清時期確實是一劑良藥,但對於今天來講,它已經過時了。因為新時代下,西方列強在「西藝」與「西政」方面已不具備獨特優勢。
  • 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
    如果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要想衝破思想的樊籬,必須敢於改變自己。只有敢於改變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觀念、思維、意圖、創意付之於行動,最後達成現實意,並追求極致與完美。一、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必須改變自己。
  • 僵化的工作方式應轉變
    近日,筆者看到這樣一則新聞,鄭州航海西路羅寨村附近,北側生態廊道路面由不同轄區承建,因工作沒對接好,兩個施工方各修各,最終同一條路的兩半段卻「接不上」,3年了,仍無法正常通行。深感僵化的工作方式應轉變。
  • Theshy願意戰隊犧牲自己,改變自己的英雄池,實力Carry隊伍
    他還在這次職業比賽中,經常玩一些不常用的英雄,他的迷惑操作不能讓人理解。在比賽中,誰也不可能場場贏得比賽,但是參賽的選手對比賽的態度一定要很端正。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選手能及時把狀態調整回來,粉絲也是很能理解的。但是Theshy在比賽中,依舊不和隊友配合。當克裡斯回來之後,Theshy才漸漸地把狀態調整回來。在最近的LPL比賽中,拿出了奧恩和鐵男這兩個英雄。
  • 改造思想 改變習慣 改進作風
    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與統籌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各項工作、任務相比,一些黨員幹部的素質技能還不相適應,工作中存在底數不清、粗枝大葉,抓而不細、抓而不實等問題。這些體現在具體工作之中的問題,看似習慣問題,而折射出的是思想問題。表象在工作、成因在習慣、根源在思想,要高標準完成三大歷史任務、圓滿交出兩份優異答卷,必須對症施治、猛藥去痾,大力推動黨員幹部隊伍改造思想、改變習慣、改進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