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Cell子刊:腸道自產「消毒液」在維護著健康

2020-12-17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消毒液可是個搶手貨,家家戶戶和醫療機構每天都會使用。但大家都知道,只能用於體外和環境消毒,不能用於體內,因為會造成生命危險

但一項新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的體內也在自產「消毒液」來維護腸道健康。

近日,發表在《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結腸內壁的一種酶會釋放出過氧化氫,以保護腸道菌群。該研究改寫了對腸道工作原理的認識,並闡明了微生物在結腸中的空間組織方式。同時,作者還呼籲需要一種新方法來治療腸道炎症。

過氧化氫(H2O2)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任意比例與水混溶。過氧化氫水溶液俗稱為雙氧水,通常用於醫用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

大多數微生物都生活在我們的大腸中,而大腸其實是一個天然的低氧環境

研究通訊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Andreas Bumler說:「人體內有超過一半的微生物對氧氣不耐受。我們發現,腸道菌群遠離結腸表面,這對於避免因好細菌的意外免疫反應而引發的炎症至關重要。

過去的研究認為,這種空間分離是由細胞釋放的氧氣來維持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過於靠近腸壁。但這項研究推翻了之前的理論。

Bumler說:「我們觀察了腸道細菌和它宿主結腸之間的空間關係,並發現結腸內壁的細胞釋放過氧化氫而不是氧氣來限制微生物的生長。

已知NOX1是一種存在於腸道內壁的酶,它是結腸中過氧化氫的重要來源。天然產生的過氧化氫充當著過濾器的作用,以調節結腸中微生物群落的位置。

研究人員使用定植在結腸表面的病原體鼠檸檬酸桿菌(Citrobacter rodentium)來識別在該空間環境中的微生物特徵。他們發現,檸檬酸桿菌只有直接附著在腸壁上時才能釋放出過氧化氫。這表明,機體使用過氧化氫來保護結腸表面。同時,防止腸道細菌與身體不該接觸的部位混合,從而避免引發炎症。

用天然「過濾器」治療腸道炎症

當腸道菌群失調時,可能會引發炎症並導致如噁心、腹脹等消化道疾病症狀。傳統治療腸道炎症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或益生菌來靶向細菌。

這項新研究表明,需要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治療腸道炎症和菌群失調。研究人員指出,這是恢復宿主功能而不是消滅微生物的機會。

Bumler說:「我們需要將治療腸道炎症的方向從靶向細菌轉為恢復『過濾器』的功能。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0.10.009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距離產生美!新研究揭示體內天然「消毒液」在維護腸道健康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消毒液可是個搶手貨,家家戶戶和醫療機構每天都會使用。但大家都知道,它只能用於體外和環境消毒,不能用於體內,因為會造成生命危險。但一項新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的體內也在自產「消毒液」來維護腸道健康。
  • Science子刊:糞腸球菌對醇類消毒劑耐藥
    但是,這項研究的共同負責人之一,澳大利亞奧斯汀健康中心的研究主任Paul Johnson博士發現,雖然MRSA感染的數目顯著下降了,糞腸球菌的感染數目上升了。腸球菌是人類腸道細菌中正常的一部分,它們通常不會導致健康問題。但是,有些菌種在醫院環境中更為流行,它們可能導致非常難於治療的感染。
  • Cell子刊:顛覆現有理論!過氧化氫讓腸道細菌遠離結腸內壁
    2020年12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結腸內壁中的一種酶會釋放出過氧化氫---一種已知的消毒化合物--來保護身體免受腸道微生物的侵害。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微生物在結腸中的空間分布方式,同時也為開發一種治療腸道炎症的新方法奠定基礎。
  • 改善腸道細菌還可降血脂?Cell子刊研究
    近期,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的腸道中存在一組可代謝掉足量膽固醇的細菌,他們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明顯低於腸道中沒有這些細菌的人。這也意味著,通過飲食、益生菌或其他治療手段,讓人體腸道中這樣的細菌增多,可能是降低血膽固醇水平的一種潛在手段。
  • 結腸內壁釋放的過氧化氫,在保護腸道菌群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消毒液可是個搶手貨,家家戶戶和醫療機構每天都會使用。但大家都知道,它只能用於體外和環境消毒,不能用於體內,因為會造成生命危險。但一項新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的體內也在自產「消毒液」來維護腸道健康。
  • Cell:腸道神經元幫助免疫系統調節腸道炎症
    2016年1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系統主要負責防禦機體可能遭受的感染,因此會始終保持警覺保護機體免受外來威脅,但是免疫系統過度敏感也會造成過度炎症反應並會導致永久性組織損傷,因此保證免疫系統應答的平衡對於機體健康狀況的調節非常重要
  • Cell:神經系統或在抵禦腸道感染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2020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友好的腸道菌群與免疫系統之間和平微妙的共存依賴於免疫細胞和腸道內壁細胞之間高度協調信息的交換,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兩種特殊的細胞類型或對於抵禦機體危險感染的抗菌化合物的產生非常重要。
  • Cell:揭示腸道肌層巨噬細胞限制腸道感染誘導的神經元死亡機制
    2020年1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有時,腸道感染的結束僅僅是更多痛苦的開始。比如,在那些患有旅行性腹瀉(traveler's diarrhea)的人中,少數不幸的人會患上一種稱為腸易激症候群(IBS)的腸道慢性炎症。科學家們不確定這種疾病如何發生,但是有些人認為腸道感染可能會通過損害腸道神經系統來導致腸易激症候群。
  • 84消毒液的84是什麼意思?健康的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正確答案公布
    84消毒液的84是什麼意思?健康的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正確答案公布時間:2020-06-04 2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4消毒液的84是什麼意思?健康的手指甲是什麼樣子的?正確答案公布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6月4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呢?
  • Cell重磅關注生酮飲食:如何改變腸道菌群和免疫 | 熱心腸日報
    ,放線菌(及其中的雙歧桿菌屬)和厚壁菌減少、擬桿菌增多;② 在小鼠中,KD和高脂飲食(HFD)對菌群組成有不同影響,KD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雙歧桿菌的耗竭;③ 體外和小鼠試驗顯示,KD誘導產生的酮體部分驅動了菌群的變化,β-羥基丁酸能選擇性的抑制雙歧桿菌生長;④ 限菌小鼠試驗表明,KD相關腸道菌群能減少促炎的腸道Th17細胞。
  • Cell 子刊 | 母乳餵養的打開方式
    5)母乳和嬰兒腸道普遍的共享菌與嬰兒腸道微生物組成有關,母乳細菌導致腸道菌群整體變化與分娩方式等其它影響因素相似。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ldren Network (DEVOTION), Winnipeg, MB, CanadaPublished: 2020-07-11研究背景生命早期腸道菌群的發育會影響長期健康
  • 腸道健康怎麼維護?了解腸道的「好朋友」益生菌,保護腸道環境
    不過這種的平衡並不是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根據身體情況,腸道的自主調節能力會有所下降,再加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腸道的有益菌群數量下降,導致微生物動態平衡被打破,而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補充一些益生菌,才能有效調整腸道的菌群環境。腸道和益生菌有什麼關係?很多人都以為益生菌是腸道的有益菌群,但要知道的是,不僅身體本身會產生益生菌,很多食物當中也含有益生菌。
  • Science子刊:高糖飲食竟會損害腸道?
    其實,無論是高糖飲料,還是高糖飲食都會帶來許多健康危害。比如,餵食高糖飲食的小鼠會患上更嚴重的結腸炎,這是一種炎症性腸病(IBD)。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餵食高糖飲食的小鼠的大腸時發現了更多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破壞腸道的保護性粘液層。
  • 王娟等Science子刊發文,深剖自閉症菌群代謝特徵
    ,因為免疫系統攻擊腸道中的健康組織細胞和生活在那裡的有益細菌。2020-10-13, doi: 10.1007/s00125-020-05295-1Nature子刊,產生子細胞替代受損的腸壁細胞,恢復腸道的屏障保護功能。
  • 防控專家稱含氯消毒液可以殺滅腸道病毒
    最近,家長對手足口病的發病情況都很關心,市疾控中心的健康諮詢熱線(0571—85164408)依然火爆,如何因人而異進行有效預防?用什麼消毒液比較好?杭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副所長謝立對此進行了解答。  問:孩子2歲半了,必須坐火車送回老家,路上怎麼防手足口病?
  • Cell子刊重磅:14000+字詳解菌群與癌症的8大關鍵性問題
    這是《腸道產業》第 202 篇文章編者按:微生物組對人類健康的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包括可能會影響癌症的進展及人體對癌症療法的反應。近期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組對癌症的影響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然而,尚不清楚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是否可能來自其他人類,生水果或蔬菜,動物甚至其他環境來源。微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可能是由於不同飲食施加的選擇壓力,但也可能是由於美國環境中的微生物組不如原來的國家多樣化。儘管如此,這說明了遷移會對微生物組多樣性產生影響,並且還會進一步導致癌症相關的健康問題(如肥胖症),這證明了有必要建立用於微生物組重建的微生物庫。
  • BMC子刊:床上的灰塵微生物促進健康,可能不需要天天換床單
    圖源:Pixabay從孩提時代起,兒童就受到多種環境的影響,這對於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環境微生物群可能特別令人關注,因為它代表了環境因素與兒童之間的關聯。隨著社會的現代化,人們在室內的時間居多,會接觸大量微生物,這可能對健康和疾病產生重要影響。然而,人們對人類每天不斷暴露的床上存在的微生物群落了解甚少。
  • 乳酸菌素片、乳酸菌飲料,哪個是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好幫手?
    乳酸菌素片和乳酸菌飲料,到底哪個是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好幫手呢?華潤江中對這個問題做了分析。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越來越重視,腸道健康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目前,乳酸菌飲料成為許多家長給孩子維護腸道健康,補充人體有益菌的代替品,但真正維護腸道健康的乳酸菌素片卻被人們所忽視。
  • 2019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神經系統不僅檢測腸道中的沙門氏菌,而且還積極地抵禦這種有害細菌doi:10.1016/j.cell.2019.11.01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腸道中的神經系統不僅感知沙門氏菌的存在,而且還可以通過部署兩道防線積極地抵禦這種有害細菌的感染。
  • 想避免娃娃生病,父母先維護腸道健康
    家長要知道拉肚子、便秘這些問題都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腸道健康。要讓寶寶健康不生病,家長們就需要重視寶寶的腸道健康。人體的免疫系統70%都來源於腸道,也是人體吸收營養的主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腸道的健康依賴於腸道中腸道菌群的健康,所以家長們也要重視腸道菌群的作用,這對嬰幼兒而言,更是為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