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名怎麼沒獎狀呢?」,一家長在群裡質問老師,引倆老師怒懟

2020-12-16 贏在高中

很多人認為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其實只有老師才明白,有一類「好學生」卻讓老師非常討厭,這類學生成績好,但是品行差,不遵守紀律,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即便是成績好,也不會讓老師喜歡。

不僅如此,老師還會想方設法給他點「顏色」看看!這不,杭州一所學校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

在班級群裡,家長問老師「前三名怎麼沒有獎狀呢?」

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解釋:獎狀是一個綜合表現的體現,而不是一次考試決定的!」

家長:「那至少上前三名了,鼓勵一下也應該有張獎狀吧。」

數學老師:「不是偶爾一次考試好就有獎狀的,要看整個學期表現的。你們孩子上課表現很不好,很多小動作,小朋友們不會同意。」

家長:「那考試還有什麼意義,鼓勵一下也應該有的。」

班主任:「我們不是幼兒園,要人人有,你家要有獎狀,別的小朋友都要有了,你要鼓勵,你可以自己鼓勵!照你這樣的想法,我們平時表現都不用了,只管最後一次考試就好,我們不是高考,一次定勝負。」

家長:「你這樣說我就不同意了,什麼叫他要有全班都有了,是調皮些,也不可能這樣說呀!」

後續的內容,該網友沒有截出來,但是很明顯,結果只能說不歡而散!爆料者稱自己孩子也在這個班上學,2位老師都是教育教學質量很高的老教師!

一、老師評價,沒有問題!

幼兒園的小朋友,肯定會一人一張獎狀,也正因為如此,沒有人重視幼兒園的獎狀。但是,到了小學,怎麼發獎狀,就有講究了。

小學生正是各種行為習慣、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老師獎勵對孩子進行引導,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一些成績好,但是行為習慣並不好的學生,老師可以不給他們獎狀。

在這裡,老師都解釋了獎狀是對一個學期表現的評價,既然孩子平時小動作很多,那麼評價就不好,不給獎狀也在情理之中。

二、老師的語氣,很有問題!

雖然這位家長在群裡這麼問老師欠妥,但是說實話,老師的第一句就「帶刺」,生硬的話語,讓人感覺直接站在了敵對面,而後面數學老師的做法,更讓這種矛盾升級。

其實,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小學老師身上,這也是小學老師的「職業病」,雖然是兩位教學成績很好的老教師,但是他們因為經常和小學生打交道, 往往要維護自己的權威,所以說話有一種趾高氣昂的語氣,不夠圓滑。

這種話對學生說,也沒有什麼,但是你現在面對的是家長,再用這種語氣,可能就會引發矛盾。如果這個老師能夠先對孩子做出肯定,比如孩子這次考得很好,是因為什麼原因。然後再指出他還有哪些不足,我想家長完全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也就沒有後面事情的發生。

再一個說這兩位老師是教學成績很好的老師,這個可能沒有問題,但是說是教育很好的老師,從他們說話中真看不出來,既然不給前3名的學生發獎狀,起碼應該讓孩子知道不發獎狀的原因,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努力才能得到獎狀,而不是在這裡怒懟家長。

三、霸氣的家長和霸氣的老師,都是愚蠢的!

爆料者是該班的另外一位家長,他爆料的題目是「霸氣家長霸氣老師!」,通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家長和老師都夠霸氣,誰都不服輸,但是在外人看來,如何評價這位家長呢?又是如何來評價這兩位老師呢?

老師和家長本應該是最親密的同盟軍,他們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他們的緊密配合,才好教育好孩子,但是在現實中,卻有很多家長把老師推向對立面,或者老師把家長推向對立面,他們由盟友變成了敵人,而他們之間鬥爭的犧牲品只有一個——孩子!

試想一下,經過這段對話之後,老師會什麼態度對待這個孩子?不要把老師想的太高尚,他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老師,雖然老師的身份會給他形成一定的制約,但是人的本性是難改變的,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喜怒哀樂,所以,這個可憐的孩子,不小心就可能稱為家長和老師鬥爭的犧牲品。

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是有技巧的!而這種技巧,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任何的質問,都是不合理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學生成績差,家長群裡質問老師被怒懟,網友直言說的太對了
    這不,有一位家長的孩子成績就比較差,於是在群裡面吐槽和質問老師,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直接被老師給懟了回去。要知道,只知道將責任推卸給老師的人,孩子的成績怎麼可能好呢?學生成績差,家長群裡質問老師被怒懟,網友直言說的太對了1.你難道不該花精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嗎?你一心做業績,對工作負責,你要工作就可以了,你還生孩子做什麼呢!家庭環境很重要,孩子也需要父母的陪伴。說實話現在哪像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用戒尺把手都打腫,現在能打嗎?
  •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
    家長除了每天接送娃上下學,孩子課後作業也要輔導,相比以前的教育,現在的家長負擔太大了,而老師們看起來卻輕鬆了!於是有的家長被累「炸了」,深夜質問老師。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深夜時,小添爸爸在三(2)班的家長群@了老師並發了一段文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我輔導孩子了,那還要你幹什麼呢?
  • 輔導作業到深夜,爸爸一怒家長群裡質問老師,群裡頓時沸騰了
    輔導作業到深夜,爸爸一怒家長群裡質問老師,群裡頓時沸騰了 家裡有上學的孩子,家長們大都有一種體會,那就是現在孩子們的家庭作業,仿佛不是留給孩子的,而是給家長留的。家長們每天都要看著孩子完成當日學過作業不說,還經常會碰到孩子根本沒有學過或很難的題目,這才讓有些家長們不淡定了。
  • 幼兒園老師沒幫寶寶換「溼褲子」,寶媽發群質問,家長霸氣回懟
    幼兒園寶寶穿著"溼褲子"回家,寶媽群裡懟老師媽媽立刻給寶寶換褲子,換完後一想,這褲子估計已經溼了很久了,問了洋洋才知道,放學前他就尿褲子了,一直都沒換。:"孩子的褲子怎麼是溼的?
  • 老師稱沒義務往家長群發作業,遭家長怒懟:沒義務就別當老師
    都說家長群就是個小社會,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家長之間,往往矛盾在不經意間就一觸即發!這不,這個小學生群裡就……家長和老師因為作業是否要發群這個問題,產生了爭執:家長更是怒懟「沒義務就別當老師」。那麼,究竟是誰錯誰對呢?
  • 給老師送禮,丟失了初心,家長微信群怒懟:你咋不給老師送套房?
    家長群裡集資給老師送禮物,家長開噴:馬屁精,你送套房好了王先生孩子上3年級,新換了班主任,老師為了方便交流作業,建了個家長群。本來都是正常的信息交流,但是有一天,有個「慧眼」家長盯住了老師的朋友圈。老師懷孕了,準備生寶寶,這位家長直接在家長群裡說:「我看老師懷寶寶了,我們集資給老師送張嬰兒床吧。」
  • 家長在群裡怒懟老師,果斷退群,引發網友共鳴:說出了心聲
    家長在群裡怒懟老師,公然退群,引發家長共鳴 這兩天一位深圳的家長火了,而火原因是「公開跟老師叫板,直接選擇退出家長群」,這位家長的做法可以說很剛了
  • 幼兒園寶寶穿溼褲子回家,媽媽群裡質問老師,遭同學家長霸氣回懟
    因此幼兒園老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穿衣吃飯不說,還要時刻注意寶寶的排便,幫寶寶上廁所,還是有不少家長嫌棄老師做得不夠好。這位家長的吐槽亮了生活案例:洋洋媽媽下班後趕著去幼兒園接孩子,到家了後還沒坐在沙發上歇多久,洋洋媽媽就發現洋洋的褲子是溼的,連沙發都被弄溼了。
  • 孩子考試成績差,家長在班級群裡問原因,被老師懟:是不是有病!
    這兩天網上的一個帖子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家長因為學生成績退步太大,在班級群裡詢問老師原因以及全班平均分數,沒想到卻被老師反懟:「你應當到醫院看看是不是有病!」。這幾年,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對老師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甚至支持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這些做法,無不出於對老師的信任。
  • 「罰孩子抄寫純屬浪費時間」,家長在群裡質問,老師回復讓人炸鍋
    有時候忙了一天工作的家長回到家後,還需要和小孩一起完成作業,這份苦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家長們或許考慮到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印象,多數都會敢怒不敢言。不過,一位家長卻和老師因為孩子作業的事情,直接在班群裡懟上了。
  • 孩子沒完成作業,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並@家長,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往往會在群裡表揚作業做得好的同學,但是也會點出一些不好的現象,這一環節最容易引起家長的不適,被表揚的孩子家長當然喜笑顏開,連忙在群裡回復謝謝老師,然而並點名批評的孩子家長就覺得顏面掃地了。所以,這就十分考驗老師在拿捏語言方面的技術與藝術了。
  • 兒子考了第一名沒發獎狀,寶爸質疑不公平,三科老師齊上陣反駁
    兒子考了第一名沒發獎狀,寶爸怒討「公道」我家老公的同事大劉,兒子平時成績不差,但很貪玩,在班裡基本上屬於學習處於中等水平的孩子。但是,兒子告訴他,自己考了第一名卻沒有發獎狀,而其他人沒自己考得好,竟然有一人發兩三個獎狀的情況。聽兒子這麼說,大劉心理上很不平衡,就想替兒子討「公道」,質疑老師這樣不公平。於是,他就在班級群問老師是怎麼回事。班主任語文老師告訴他,期末發獎是看整個學期的綜合表現的,而不是這一次成績定輸贏。大劉說:「既然不能一次成績定輸贏,那還舉辦什麼期末考試?
  • 群裡不發作業老師遭怒懟:不幹走人別誤人子弟!網友:買鏡子去
    一位老師,因為學校傳達了上級精神,不得通過微信群扣扣群布置作業,要在課堂上當面給學生布置作業。老師當然要執行學校的規定,就不再在群裡布置作業了。有家長詢問老師為何不在群裡發作業,老師說上級有規定。這位家長立馬怒懟:連作業都不能發一下,不幹給老子滾,別誤人子弟!
  • 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在群裡被老師猛懟 網友稱:要老師幹什麼
    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在群裡被老師猛懟:以後孩子與你一樣可悲說起老師這個職業,之前在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在考教師資格證,因為我們上的是大專,在08年那個時候,大學生也已經很普遍了,大專這樣的學歷其實在社會上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只能自己通過學習繼續深造或者多考一些有用的證書來為自己的以後謀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 寶爸怒懟老師!幾十萬人點讚!「我就退出家長群咋啦」?
    家長的負擔,反而成倍的增長。尤其是所謂的家校合作」的模式推出之後。很多學校要求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一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作為家長,白天辛辛苦苦忙工作,被老闆罵,被客戶懟。晚上回家還要給孩子批改作業,稍微做的不好,還要被老師罵! 家長們太難了!
  • 「你咋不給買套別墅呢?」幼兒園老師生娃,一家長的提議被懟
    雖然這種現象目前比較普遍,但也有不少家長心有不甘,只是迫於無奈隨了大流。 幼兒園老師懷孕,家長提議大家攤錢送禮被怒懟 同事家的小孩今年剛開始上幼兒園,雖然學校裝著監控,她可以隨時看到兒子在做什麼,但孩子第一年上學,她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 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質問老師「這是怎麼回事?」老師機智回復
    還要與學生鬥智鬥勇,與家長小心周旋。這不,開學才半個多月,便遭受家長「暴擊」。周五晚,一家長加我微信,發來消息:「老師你好。我要向你反映問題。這是怎麼回事?」當班主任多年,微信「好友」無數,各種工作群同學群親戚群無數。一般情況下,我都屏蔽了微信消息提醒,以免影響工作。家長發的這條消息,我未及時查看。7分鐘後,對方再次發問:「老師沒在嗎?」
  • 不滿班主任在群裡點名批評,家長懟哭班主任,看似贏了其實吃大虧
    ,因為在群裡點名批評一位學生家長沒有配合學校監督孩子做好作業,所以遭到這位家長發怒,回懟「狗屁不通當老師」「你也配當老師」等話語,女兒年紀輕臉皮薄,被怒懟後臉面掛不住,覺得自尊受到傷害,就哭了。不過,我對該事件的關注點,其實在怒懟老師的家長的身上。
  • 為學生好卻被家長怒懟?與家長對話有「五忌」,當老師要早知道
    本周三上午早讀課的時候,我看到家長群裡英語老師發了一條消息,內容如下:「今天班裡英語家庭作業又是只有陸某碩未完成。其他孩子英語作業均能按時完成。陸某碩家長要注意了,回家必須要加強監督。如果下次還這樣,就請家長帶回去寫完家庭作業再來。」
  • 幼兒園要家長交「班級裝修費」,寶媽群裡質問老師,直接被踢出群
    現在的孩子不再像是幾十年前的孩子,不再只是父母一口,孩子一口就長大成人了。現在社會發展十分迅速,人們對孩子的健康和教育都有了更科學的認知。跟隨社會的大流,父母們都給孩子報上了補習班以及各方面興趣的培養。在健康方面更加是各種保險,各種身體檢查和營養規劃。只能說現在的孩子需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錢都要比十幾年前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