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脫離不了因緣「果報」,善業生樂果,惡業感苦果,這是一種真理。假使能夠真正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這一生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心應手、順利成就。佛法是真實的道理,不是一般的形上學,也不是一般的學問;佛法注重的是知行合一,要實踐才能契悟真空妙有、契悟心性,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這就是真正悟道了。
大眾要徹底了解因果,要知因識果,知道什麼樣的因緣將來會感什麼樣的果報,這就是菩薩的心智。世間上一般人根本就不知因、也不識果,迷迷糊糊地造惡業,等受了惡報,才叫天叫地。這個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
出家修行就是一個因,是解脫的因、菩薩的因、成佛的因。因具足了,還要有緣。緣,有過去的緣、現在的緣。如果過去常修善法、結的人緣很好,今生就能左右逢源;如果過去沒有結到善緣,今生就要趕快去努力。如果前生沒有結到善緣,今生又不努力,那就成了悲觀的宿命論者,只能坐以待斃了。佛法講的因果是最積極的,能知因識果,就能建立因緣、創造因緣,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時時要檢討反省,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是什麼因?對人、對事是什麼緣?要靠自己的努力。
如果只有因,而沒有外緣,就不能產生果報。假使不相信的話,去看看冬天江邊的柳樹,由於冬天寒冷的緣,樹葉就枯萎、變黃,掉落滿地;經過一段時間,春天到來,春風一吹,好的外緣現前,柳樹就會發新芽,所以說「枝枝新」。人也是如此地,當好的因緣現前時,就要掌握;如果外緣不好,就要努力去改善因緣、創造因緣。
記得有一次法會,準備工作都非常重要,各組的「出坡任務」也是一門學問,往往能讓我們從中發現自己不足及要學習的地方。在籌備過程中,法師及師兄們積極圓滿每個環節。每當要禮佛告假時,面對莊嚴又如法的壇場,心中除了法喜,更充滿了感恩。心燈組的工作,雖說是護持別人用功,其實也是成就自己修行的福德資糧。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如何與大眾結善緣、結法緣呢?其實沒有別的,就是以歡喜心、慈悲心來擴大心量、廣結善緣,並在其中學習關照大眾、覺照己心;若能懂得提起與放下,這念心才能看得清楚明白,才能結下這個因緣。
一直以為今生只要禮佛、誦經、作功德,就能一切順利,不了解一切果報乃累世不斷造業而生,因緣法則比任何方程式都更精細、準確地出現在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中。 以這次意外為例,為什麼我和對方會一秒不差地碰撞在一起?為什麼是我和他,而不是別人?這些問題都早在甚深的緣起法則中精準設定。在此之後,我才驚覺原來我們的生命不只是這一世,過去生生世世種過什麼因,未來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只要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就會想要了解改進之道。佛法,就是積極地從因地上、從根本上去改善自我的道理。
體認了無常,真正吃了苦之後,學會了反省與懺悔,才更珍惜修習佛法的機會,更懂得要把握當下因緣來種善因。唯有面對苦境,才會積極地找出原因,進而尋求改善之道。 一切因緣的起滅,都來自當下的這念心。由於自心執著於貪、嗔、痴,才會招感如此苦果;假使念念都是自利利他,則會產生無量的功德果報。如果這念心不生不滅,無因亦無果,才能究竟解脫。
雖然自己的人生有些不圓滿的缺口,但也感恩因為這些不圓滿,才讓自己有因緣親近佛法及大善知識。接觸精舍前,內心充滿了怨與怒,對人生的坎坷不平充滿了疑問,總是把過錯歸咎於他人,不懂得反省檢討。然而在法師們的慈悲下,透過禪修,體會中臺心法,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面對境界時才懂得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待。「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期許自己要發精進心、長遠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心能載舟,亦能覆舟,每個人的因緣法則由自己的心來決定,能掌握自心,處處作主,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之道。(本文來自《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三章,問道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