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進入人才紅利期:高中及以上學歷人口比重大

2020-12-13 中國網財經

  昨天,教育部舉行發布會,介紹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總體評估情況。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我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明顯超過了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的幅度,顯示了教育紅利、人力資源紅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紅利下降的影響,也標誌著我國已進入了「教育紅利期」、「人力資源紅利期」及「人才紅利期」。

  評估組組長、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珏介紹,評估顯示,我國教育事業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展,教育資源配置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弱勢群體傾斜,不斷縮小教育差距;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計輸送近2000萬專業人才。截至2015年7月,全國學生創業及參與創業42.3萬人,同比增加6.8%,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從數據來看,2014年,中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0.5%,達到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小學淨入學率為99.8%、初中毛入學率為103.5%,義務教育普及率高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86.5%,高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37.5%,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從2010年起,中國進入人口紅利下降期,勞動年齡人口(16歲-64歲)佔總人口比例從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下降了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8.75%提高至11.01%,提高了2.26個百分點。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從13.72%提高至16.35%,提高了2.63個百分點,明顯超過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下降的幅度,顯示了教育紅利、人力資源紅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紅利下降的影響,也標誌著進入了「教育紅利期」、「人力資源紅利期」及「人才紅利期」。

  不過,評估報告也明確指出,5年來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教育相對滯後,社會上仍存在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教育目前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約佔15%,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統計數據顯示,最近10年,我國人口的學歷正在快速提升。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09年,在6歲及6歲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為7.29%,這一數據到2014年提升為11.53%。到2019年,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較2009年提升一倍,達到14.58%(數據來源為2019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抽樣比為0.780‰)。
  • 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大專以上約佔15%,北京高學歷人口佔比最高統計數據顯示,最近10年,我國人口的學歷正在快速提升。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09年,在6歲及6歲以上人口中(以下均如此),我國大專及以上人口佔比為7.29%,這一數據到2014年提升為11.53%。
  • 柳下談|濟南「開計程車需有高中及以上學歷」,這個要求並不高
    近日,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起草了《濟南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取得高中及以上學歷」引起很大關注。這項規定並不常見。其他城市對計程車從業資格的學歷要求,基本是初中以上或同等學力,並且要求能提供合法有效的學歷證明。
  • 充分釋放教育紅利 緩解人口紅利流失
    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長期以初中以下為主。從2010年到2017年,從業人員中擁有高中及以上學歷比重增加,勞動生產率也逐步提高。 改革開放後,我國教育水平大幅提高,義務教育普及,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迅速。
  • 「印度」人口總數僅次於我國,而且人口增長快速,有什麼利弊?
    「高低高」模式是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模式會逐漸從「高高低」模式轉變到「低低低」模式,目前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多屬於此類模式。「低低低」模式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隨著人類社會進一步的發展,人口出生率逐漸下降,最終進入到「低低低」模式,目前主要的發達國家多屬於此類模式。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除杭州以外,寧波、湖州、紹興、金華等地的這一指標也相對較高,這幾個市作為新興都市圈的代表,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比較大。  (一)老齡化  國際上通常把60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2019年,浙江60歲及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20.6%,65歲及以上人口佔14.2%,都已遠遠超過國際通用的一般老齡化標準,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1.9%。如果單從養老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大約3.6個勞動力,需要贍養1個60歲以上老人,而且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繼續增多,養老壓力還將繼續加大。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我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中,處在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通常意味著這個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通常社會養老負擔較重,此類國家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國家,多出現在發達國家中。那麼我們國家的人口情況怎樣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新聞。
  • 2019年我國65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2.6%,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一般來說,我國把15至59周歲的人口定義為「勞動年齡人口」,而0至14周歲的少年兒童人口和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由於主要體現消費屬性,我們多定義為「非勞動人口」,當然部分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
    我國本科學歷以上的只佔全國人口4%,為何會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如今大學生已經遍地都是了,讀大學還有什麼用呢?」還有很多企業招人對於學歷的要求也是一步步在提高,甚至個別知名企業都將門檻設置在了研究生起步,難道我國大學生數量真的已經遍地都是了嘛?其實啊,看過統計後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大吃一驚,因為我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5%左右,說明有95%以上的國人,都沒能達到本科學歷,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感覺大學生無處不在呢?
  • 對於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狀況,你怎麼看?
    人口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較高的現象,在國際上通常來說,如果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達到7%以上或者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達到10%以上,就可以定義為進入老齡化社會了。那麼,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狀況是怎麼樣的呢?
  • 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新聞—科學網
    ●學前教育入學人數降低和人口結構有關 劉昌亞:不同學齡段學生的入學每年都不完全一樣,現在,學前教育入學人數降低和人口結構是有關係的。總體看,我們的入學現在逐步處在人口的下降期。從2018年統計數據看,學前教育體現得更明顯。隨著二孩出生幅度的提高,入學人口,包括學前,以及延伸到義務教育階段,都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化。
  • 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人口的4%,為什麼遍地都是大學生?
    1.從大學生絕對數據與人口佔比來看,絕對數量在1億左右,但佔比較低據統計,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約834萬,2019年達到820萬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萬。
  • 高中學歷能做什麼?
    我國年年畢業季就業難,一年比一年更甚,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有一類人更是難上加難,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他們就是高中畢業生,他們沒有大學通知書,卻比農民工讀的書多,沒有很高的文憑,也沒有像樣的技術才能和社會經驗,沒有大學生所擁有的文憑,沒有農民工擁有的技術和能吃苦的精神,這樣的嚴峻就業形勢下,如何讓他們在千軍萬馬的待業大軍中衝過獨木橋。有句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
  • 統計局:中國人口增長絕對數量逐年減少
    我國大陸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重繼續下降,由2002年的20.3%降至2011年的19.5%。人口生育繼續穩定在較低水平。2011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11.93‰,全年出生人口為1604萬人,出生率比2002年下降了0.93個千分點。2002-2011年我國平均每年出生人口為1603萬人。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
  • 烏克蘭優愛寶寶:我國正處於人口發展的關鍵轉折期
    國家間的終極競爭是人口。270年以來,我國一直都居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位置。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人口增長的前景不容樂觀。新生人口的數量逐年下降,死亡人口在不斷上升,在未來10年內,人口總數逐漸回落。
  • 31省份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中西部人口大省普遍較低
    現在各省份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是何種情況呢?通常,人口按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分為三個年齡段進行統計分析,其中15~64歲年齡段為勞動年齡人口。這一年齡段人口佔比的高低可以反映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流向。
  • 江蘇進入二娃時代?2017年新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約佔50%
    江蘇二娃出生率約50%    不可否認,身邊的二娃越來越多,江蘇進入了二娃時代?    據江蘇省衛計委統計,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約50%,而在2010年出生人口中二孩比重還不到30%。這也就是說,2017年的新出生人口中,有一半的是二胎。
  • 高學歷養老服務人才缺失,大部分為初中以下學歷,本科畢業補六萬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逐漸增多,2018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老年人口還將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 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2010年達到95%以上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譚浩 郭麗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指出,至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到95%以上。 行動計劃表示,中國促進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