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青春風採,加快成長步伐——一機二中舉辦「青年教師隨堂展示課...
展示青春風採,加快成長步伐——一機二中舉辦「青年教師隨堂展示課」活動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也是學校的生力軍,他們是學校的未來。為了提高新教師的教學能力,全面幫助、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2020年12月7日——11日,一機二中開展了新入職教師隨堂展示課活動,活動由教務處副主任朱麗麗組織,校領導全程參與聽評課。本次活動由2020年新入職的10位青年教師授課,涉及數學、英語、政治、生物、物理、計算機、心理7門學科。
-
風雨過後是彩虹——記九江一中數學組2020年第一次教研組例會
九江新聞網訊5月14日下午,九江一中數學組在碩德樓四樓會議室召開了新學期第一次教研組會議,除有監考任務的部分高三老師外,其餘數學組教師都參與了此次會議。此次會議由數學組組長江民傑老師主持。疫情期間,該校數學組不僅配合贛教雲平臺錄製了高一高二數學網課,而且部分老師還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不計回報地為學生上直播課、答疑課,展現了優秀的師德師風。2、本學期工作布置。本學期安排了線上教學研討、公開課觀摩、信息技術培訓以及《核心素養背景下教材挖掘與處理》課題組活動等多項教研活動,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認真學習。
-
探訪上橋中學優秀教師團隊成長故事(一)上橋中學數學教研組:做好...
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 上橋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7月5日17時23分訊(王偲媞)近年來,重慶市上橋中學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 儘管已過去五年,但是代表學校去天津參加「全國不同風格與流派課改名家論壇暨天津中學國赫孚校長『實踐教育』辦學思想研討會」賽課的事情,崔黎明仍歷歷在目。 2012年10月,上橋中學數學教研組將派出一名教師參加全國數學課賽課。如此重要的比賽,教研組全體教師再三考慮,決定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新來的崔黎明老師便成了大家心中的頭號「種子」。
-
學霸們都在上的數學思維培訓課——豌豆思維
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但很多人都誤以為學習數學只是學習課本上的計算,事實上不止一個數學家強調過,數學≠計算,最重要的在於學習數學思維方式,並且邏輯思維是數學思維的重要概念。 邏輯思維差的孩子很難進行有序的思考,在處理問題上很難做到條理清晰、有條不紊,而邏輯思維好的孩子就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質,規避做無用功,提高學習效率,這就是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分水嶺了。所以從小接受數學思維培養是重要且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學霸們在上的豌豆數學思維培訓課有哪些過人之處。
-
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數學教研組將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學生全面發展 3、在學習、實踐、研討中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探索,總結新課程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提升本組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組建一支適應新課標要求的數學教師隊伍。4、紮實開展課題實驗工作。繼續做好學校數學課題組的課題實驗工作。 5、規範數學教學常規,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
關於舉辦中國教育夢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小學好課堂教學...
為此我單位決定舉辦中國教育夢「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教學活動」。執教一至六年級多輪,教學主張-----本真、高效的「語文味」。自98年以來,全國各地徒弟影隨在課堂中學習有百餘人,堅持開放課堂。多個省份成立「吉春亞本真語文」工作室。在石家莊,江蘇、秦皇島等地多次舉辦「吉春亞本真語文」研討班的系列培訓。勤於筆耕,撰寫出版教學專著、個人散文等書籍30餘本,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4百餘篇。
-
改革與傳承 尋找上橋中學英語教研組的「成功密碼」
英語教研組林玲老師賽課 上橋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 成功密碼之改革創新——一堂英語課的背後 走進上橋中學的英語課堂 擁有這樣生動的課堂還得從八年前的一節課說起。2009年,牟豔剛到上橋中學擔任英語老師。她所教班級英語成績總是排名年級第一,這引起了英語教研組組長魏秀莉和其他老師們的注意。
-
開學第一課 我們,準備好了
名師帶你讀懂「開學第一課」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期之課在於「一」。開學第一課的優秀與否直接影響一學期甚至更長時間的課堂教學。為了在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初中部的老師們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學校還特地邀請我校副校長、四川省數學特級教師李發武為新老師們做「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的精彩講座。
-
同課異構 微型課無「生」勝有「生」——記雨城區實驗小學數學中心教研組微型課比賽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玉燕 楊琛)「教學似登山,不在一朝夕,願君常磨礪,拾級層層遞。」又是一年開學季,為了加快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同時為老師們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9月16日下午,雨城區實驗小學數學中心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 無『生』勝有『生』」微型課比賽活動。
-
贏鼎教育2018「中國少年領袖公益計劃」高考大師課
「 小編:「常毓喜老師的課呢?」 學員:「常老師主要從每年高考數學的主幹知識點著手,根據高考試題的「條塊分割」性和各大板塊在高考中的比例,輕鬆幽默的讓我們很快就能夠理解課程內容。「 小編:「對這次「中國少年領袖公益計劃高考大師課」的整體評價如何?」
-
以愛之名,團結共進,大方數學教研組的傳承之路
這就是我們大方學校小學數學教研組日常評課現場。沒有花式互吹,有的全是直指缺點、不足的乾貨,而作為被點評的主角,固基一班數學老師曹莉臉上沒有一絲的不滿與尷尬,而是認真聆聽,專註記錄。你可能會問:那老師們豈不是都很怕上公開課?恰恰相反,數學組的老師們往往都會提前報名,在聽課評課中更多了解自己的不足。
-
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成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市、區系列文件精神和相關工作部署,提升海澱區思政教學質量,促進海澱區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聯合高校和區域內中小學,成立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凝聚各方力量和資源,協同創新,探索新時代思政課有效實施的策略和路徑,破解新時代思政教學的挑戰和難題
-
2020新老師開學第一課教案設計5篇
新的學期新的開啟,新的希望,作為一名新老師,想要學生們儘快認識自己和接受自己教育方式,開學第一課可得花點功夫了。今天小編整理了2020新老師開學第一課教案設計5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四)、課堂常規:1.課前準備:每節課前首先要把書和文具放在桌子的右上角,要求桌椅前後一條線,文具擺放一條線,學生坐成一條線。2.上課鈴響後有秩序地進入教室,安靜坐好。小當家要帶頭領讀古詩和課文3.上課遲到,要先喊「報告」,經老師許可後,才能進入教室。4.上課時要坐端正,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
上海老師在英國上數學課 稱中英教學各有特點
2014年4月,英國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正式啟動了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項目之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2015年6月,市教委面向全市中小學甄選了34名小學教師和34名中學教師,前往英國「上數學課」。 進才實驗中學的林徐勱、胡軼群和徐昊3位年輕教師,分別在英國四所中學當了三個星期的數學老師。英國同行走進他們的教室,聽他們用上海中學生教材講課。
-
四川:樂山峨眉一中完成2018年「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以來,共取得部級優課1節,省級優課10節,市級優課15節,縣級優課32節的優異成績。 教師風採展示 今年,樂山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於3月22日正式啟動,活動中,峨眉一中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曬課,經峨眉教研室精心篩選,最終安排該校政治《百舸爭流的思想》、地理《溼地乾涸及其恢復》、生物《序言——走進細胞》、化學《分子的結構與性質》等4節課進行課堂實錄。
-
我用一份中文課教案,一堂課賺了兩萬塊錢
是的,上砸了!精心準備了很久的課……內心自帶街邊刺刺拉拉的環繞立體聲:「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 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然後我開始模仿,在相似水平的班裡上同樣的課,然後發現課堂效果竟然完全不同。(喵言:在開學前對於學生的了解十分重要,這涉及到這一學年如何和他們相處的問題。具體細節請參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外關於學生紀律問題,核心就是課堂管理。得課堂管理者得天下,否則這課無論多好都是沒法上的。
-
豌豆思維多少錢一節課?孩子喜歡上嗎?
豌豆思維多少錢一節課?孩子喜歡上嗎?首先否定的是以前老派的題海戰術,這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數學的無趣,從而導致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感。其次孩子學習數學,不要將數學看做是一門學科,不要局限在+-×÷,數學知識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都涉及數學知識。最後建議大家給孩子報專業的數學思維啟蒙培訓班。可以像我一樣報名豌豆思維!想知道豌豆思維是什麼嗎?豌豆思維多少錢一節課嗎?
-
每天一起上語文數學英語課 華師一附中高一"選課走班"
每天前3節課語文、數學、英語在一起上,隨後就收拾書包,自己選擇在不同的班級上其他課程,這就是「走班」教學。昨日,長江日報記者從華中師大一附中獲悉,該校高一學生正式開始實施「選課走班制」教學,此舉是為了應對新高考改革,也能幫助學生自主選擇興趣愛好。
-
涿州親子好課秒課~豌豆思維數學啟蒙課,6節互動課+1節直播課+2次音頻課+2套幼升小習題!
正如小學數學教學領域大咖張天孝所說,發展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之「根」。連宣布退休不到10天的馬雲都進軍數學領域,特設百萬大獎舉辦全球數學競賽。馬雲說:「數學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基礎,就像運動、音樂和繪畫一樣。如果數學基礎堅實,人類會堅實。」
-
在課堂上吹泡泡 杭城一學校把數學課變得遊戲化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0月29日訊(記者 董詩夢)《神奇的泡泡》,一聽到名字,你首先想到了什麼課程,科學課?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的張麗孟老師說,這是一堂數學實驗課! 張老師把學生分成9個小組,嘗試著讓每一組做一個實驗,一組一個配比,記錄下6次泡泡保持的時間長短。實驗結束,加入90ml水的泡泡液持續時間最久10秒,也就是1:3。在學校的科技節上,同學們也曾多次實驗,進一步換算,最後發現3:5是最優配方,也就是比例在0.6左右時,泡泡的持續時間最長。 這時候,張老師引用大家的實驗結果,說出了一個神秘的數字——0.618。